二年级语文
一、复习 1.读题 2.复习第一节 二、新授 (一)正确、流利读课文 1.自身读课文2-7节,要求正确、流利 2.个别读自身最喜欢的小节,点评 (二)再读课文,质疑 1.再一次自身读课文,想想有什么问题要问。 2.把你的疑问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解决 估计: (1.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 (2.“无边无际”什么意思? (3.“大话”什么意思?青蛙为什么觉得小鸟的话是大话? (4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1人,教学中应注重为学生打好基础,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需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做好思想教育工作。部分学生在学习态度上尚需加强,需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鼓励合作与互助精神,激发集体意识,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的各项活动。对于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要加强集体意识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学习兴趣与信心。本学期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总分_________ 一、我会正确地连线。(12分) 二、我会拼,我会写。(6分) ()()() ()()() 三、我能给下列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上“√”。(12分) 黑白相间(jiānjiàn)钉钉子(dìngdīng)音乐(yèlè) 盛米饭(shèngchéng)天空(kōngkòng)好学(hǎohào) 四、我能区分这些字,并组成词语
这篇课文以“妈妈睡了”为题,细腻地描绘了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慈祥,并通过“妈妈干了很多活”侧面展现了妈妈的辛苦,以此表达了浓浓的母子之情。文章结构清晰,语言浅显易懂,便于学生理解。 教学设计方面,文章主要采用了联系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读中感悟情感三个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体会情感。例如,在理解“妈妈的累”这一部分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妈妈一天里都可能干哪些活”,将文本与生活经验相结合
一、读拼音,写汉字。(8分) huānɡzhānɡbōlícōnɡmínɡcáihónɡ ()()()() pòsuìzhīzhūjiàqiánzhōnɡshí ()()()() 二、比一比,再组词(4分) 奇()底()觉()沟() 夺()低()决()购() 三、我会选(14分) (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5分) 妈妈拎(līnɡlīn)着沉甸甸的水桶。
第三课时 一粒种子 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识字15个,写字6个,同时理解课文的内容。我们还将进行整体认读音节的抄写,掌握用拼音替代不会写的字,并通过造句和问答的练习,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 本节课准备小黑板,以便进行随时的书写和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首先,我们进行复习活动,通过填空的方式来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 请同学们想一想,下面的字应该填什么: 王 + 元 = 玩 立 +
教学目标 1、认读7个生字,会写9个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失败能发表看法 4、通过拼读扩大识字量 5、在朗读中认识失败,懂得信心的重要* 教学重点: 认读7个生字,会写9个生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讲练法讨论法 教具: 小黑板卡片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两个字在、再 2.谈谈这两个字的用途“在”与地点
【我的发现】 此项练习旨在引导学生发现词语的特征,体验汉语的丰富*和发现的乐趣,同时积累词汇。练习包含两组词语,其共同特点是每组词语的两个字相同,只是位置互换。第一组词语表示事物名称,颠倒字序后意思发生变化。第二组词语第一竖行表示事物名称或地理位置,位置互换后表示动作。 〖过程建议〗 1. 出示词语: 奶牛/牛奶,图画/画图,蜜蜂/蜂蜜 牙刷/刷牙,水池/池水,山上/上山 2. 自读词语
1、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想寻找一片火红的枫叶。 2、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想_____找一朵美丽的花_____________。 3、我在客厅里走来走去,想___找一本好看的书______。 二、1、不要送伞来,妈妈,我喜欢在小雨中走回家。 2、不要帮我背书包,妈妈,我我自己背。 3、不要开车送我,爸爸,我自己走路上学。 4、不要帮我洗澡,妈妈,我自己会洗。 三、1、我正要把橘皮扔出窗外
从汉字规律到诗意春天:小学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深度解读 一、 汉字教学:从规律到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1. 找规律,激发探究兴趣 教学设计的第一课时以“找规律,记汉字”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偏旁部首,探究汉字的构字规律,从而帮助学生记忆汉字。 丰富活动形式,提升参与度。 可以设计一些更有趣味*的游戏或活动,例如“汉字拼图”、“偏旁猜字”等,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