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尼拔”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罗源湾全日潮汐和潮流数值计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罗源湾全日潮汐和潮流数值计算,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罗源湾全日潮汐和潮流数值计算
罗源湾全日潮汐和潮流数值计算
采用不规则三角形网格的'分步杂交法,建立罗源湾海域二维变边界全日潮汐和潮流数值模型.将计算值与实测资料比较,结果表明符合程度良好.给出了同潮时线与等振幅线、潮流椭圆、最大潮流及不同时刻潮流场分布.应用该模型可以较系统地了解罗源湾全日潮的潮汐、潮流状况.
作 者:孙长青 郭耀同 陈斌林 王学昌 赵可胜 SUN Chang-qing GUO Yao-tong CHEN Bin-lin WANG Xue-chang ZHAO Ke-sheng 作者单位:孙长青,郭耀同,王学昌,赵可胜,SUN Chang-qing,GUO Yao-tong,WANG Xue-chang,ZHAO Ke-sheng(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03)陈斌林,CHEN Bin-lin(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62)
刊 名:海洋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MARINE SCIENCES 年,卷(期): 30(10) 分类号:P731.2 P752 关键词:罗源湾 全日潮 数值计算篇2:罗源湾海水交换三维数值模拟
罗源湾海水交换三维数值模拟
利用ECOMSED模式中的示踪粒子三维追踪模块分析罗源湾的水交换情况.结果表明,水交换能力的强弱与纳潮量的大小成正比.这里分析湾内水逗留期的.空间分布,然后根据湾水存留期的不同将湾内划分为4个地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不同海区湾水逗留期的差异主要是由欧拉余流场的结构差异造成的.由于风场可以影响当地的海流,因此不同的风场也会影响水交换能力.本文结果表明西南方向的风有利于水交换;而作为罗源湾全年主导风向的东北风,在平均风速的情况下,却阻碍了湾内水体的交换.本文还发现在不同投放时刻水交换能力的不同.初始投放时刻的不同对质点总数的减少速度有较明显的影响,高潮时和落潮中间时投放的质点数要比涨潮中间时和低潮时投放的质点数减少得快.罗源湾水交换能力的垂直分布不是均匀的:表层交换率较快,底层较慢,整个海域的交换能力与中层的相当.
作 者:杜伊 周良明 郭佩芳 朱庆林 DU Yi ZHOU Liangming GUO Peifang ZHU Qinglin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实验室,青岛,266003 刊 名:海洋湖沼通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TRANSACTIONS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年,卷(期): “”(1) 分类号:P731.26 关键词:潮流 水交换 ECOMSED 粒子追踪篇3:一种适用于莱州湾海浪数值计算的模型-SWAN模式
一种适用于莱州湾海浪数值计算的模型-SWAN模式
传统的波浪要素推算是通过莆田海堤实验站提供的经验公式进行的,该公式是经验公式,很多参数难以测定,精度不高,影响了海堤工程的规划设计.第三代数值计算模型在理论方面具有先进性,精度较高,其中的.SWAN模式属于浅水模式.经过实例验证,SWAN模式是基本适用于莱州湾地区的.
作 者:刘洪昌 作者单位:山东新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57091 刊 名:中国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8) 分类号:P7 关键词:SWAN 海堤 莱州湾篇4:双向嵌套水动力数值计算模型在同安湾的应用
双向嵌套水动力数值计算模型在同安湾的应用
摘要:在厦门港采用ECOM3D模型进行研究并对其二维模态进行了改进.对二维模态用隐式算法进行计算,采用大小网格双向耦合嵌套技术模拟和预测了海域工程开发前后水动力环境的变化情况.通过对同安湾综合整治的.海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证明了本模型的实际应用可以为海域工程开发和海洋环境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作 者:林建伟 张福星 崔培 江毓武 LIN Jian-wei ZHANG Fu-xing CUI Pei JIANG Yu-wu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05 期 刊: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PKU Journal: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年,卷(期):2007, 46(z1) 分类号:X834 关键词:同安湾 ECOM3D 耦合嵌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