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酸奶的小野猫”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梅花鹿粪便中苏云金杆菌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cry基因型鉴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梅花鹿粪便中苏云金杆菌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cry基因型鉴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梅花鹿粪便中苏云金杆菌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cry基因型鉴定
梅花鹿粪便中苏云金杆菌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cry基因型鉴定
从福州动物园采集梅花鹿粪便,采用醋酸钠-抗生素分离法分离到1株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MHL0702,为了解该新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指标研究;通过PCR-RFLP鉴定体系对其cry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含有cryl Aa、cryl Ba、cryl Ea和cryl Ia类基因.对3日龄小菜蛾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该菌株对重要的`农业害虫小菜蛾有较高的杀虫毒力.
作 者:吴昌标 关怡 邱津津 黄张敏 张爱华 WU Chang-biao GUAN Yi QIU Jin-jin HUANG Zhang-min ZHANG Ai-hua 作者单位:吴昌标,WU Chang-biao(福建农林大学教育部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州,350119)关怡,邱津津,黄张敏,GUAN Yi,QIU Jin-jin,HUANG Zhang-min(福建农林大学教育部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
张爱华,ZHANG Ai-hua(福建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州,350013)
刊 名:经济动物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ECONOMIC ANIMAL 年,卷(期): 13(2) 分类号:Q93-331 关键词:梅花鹿 苏云金杆菌 分离 cry基因篇2:对虾养殖池底泥中光合细菌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
对虾养殖池底泥中光合细菌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
从虾池底泥样品富集分离出2株光合细菌,分别编号为M1和M2,均为革兰氏阴性菌,繁殖方式为二均分裂.细胞中含有细菌叶绿素a,经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初步鉴定,M1和M2菌株均为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的.成员,初步研究了NaCl浓度对其生长的影响.
作 者:李彦芹 张涛 李凤超 康现江 郭明申 王淑英 辛雨霖 LI Yan-qin ZHANG Tao LI Feng-chao KANG Xian-jiang GUO Ming-shen WANG Shu-ying XIN Yu-lin 作者单位:李彦芹,张涛,李凤超,康现江,郭明申,LI Yan-qin,ZHANG Tao,LI Feng-chao,KANG Xian-jiang,GUO Ming-shen(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2)王淑英,辛雨霖,WANG Shu-ying,XIN Yu-lin(沧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北,沧州,061000)
刊 名: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6(1) 分类号:Q938 关键词:光合细菌 分离 鉴定 对虾养殖 篇3:鸡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鸡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采用Ⅰ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二步消化,经体外培养获得鸡骨骼肌卫星细胞,并通过检测肌卫星细胞特异基因的`表达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二步消化法适用于鸡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离和获取,此方法分离得到的鸡骨骼肌卫星细胞表达卫星细胞特异的标志基因desmin和Pax7,并具有良好的增殖和分化能力,为鸡骨骼肌细胞增殖、分化和再生机制的研究提供技术平台.
作 者:陈岩 王琨 朱大海 CHEN Yan WANG Kun ZHU Da-Hai 作者单位:陈岩,王琨,CHEN Yan,WANG Kun(哈尔滨工业大学分子与细胞发育生物学实验室,哈尔滨,150001)朱大海,ZHU Da-Hai(哈尔滨工业大学分子与细胞发育生物学实验室,哈尔滨,150001;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05)
刊 名:遗传 ISTIC PKU英文刊名:HEREDITAS(BEIJING) 年,卷(期):2006 28(3) 分类号:Q343.6 关键词:鸡 骨骼肌 卫星细胞 肌肉发生篇4:胶质母细胞瘤肿瘤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胶质母细胞瘤肿瘤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母细胞瘤(GBM)肿瘤干细胞的`培养方法,观察其体外增殖、分化等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改良神经干细胞培养基,11例人脑GBM标本中悬浮培养GBM的肿瘤细胞.采用有限稀释法筛选分离具有连续克隆能力的单细胞.通过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的方法,确定其干细胞特征;通过核型分析探讨该细胞的肿瘤性质;将确定的脑肿瘤干细胞(BTSCs)接种于不含生长因子的干细胞培养基,观察其在体外条件下分化的特点.结果:本组样本中10例(1例污染)获得具有连续克隆和增殖能力及干细胞特征的肿瘤细胞.结论:人脑GBM中存在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潜能的BTSCs,在体外可将其分离、培养和纯化.
作 者:车晓明 崔大明 汪洋 施炜 刘天津 王柯 CHE Xiao-Ming CUI Da-Ming WANG Yang SHI Wei LIU Tian-Jing WANG Ke 作者单位:车晓明,崔大明,施炜,王柯,CHE Xiao-Ming,CUI Da-Ming,SHI Wei,WANG Ke(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40)汪洋,WANG Yang(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解剖组胚学系,200032)
刘天津,LIU Tian-Jing(中国科学院细胞所,200032)
刊 名: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ISTIC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S 年,卷(期): 15(6) 分类号:Q189 R741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 脑肿瘤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 悬浮培养 无血清培养基篇5:猪圆环病毒2型遗传标记毒株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鉴定
猪圆环病毒2型遗传标记毒株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鉴定
以临床分离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为材料,利用PCR法扩增病毒基因组,将2个基因组顺式连接插入到质粒载体中构建感染性分子克隆.通过引物设计替换碱基,在病毒基因组内插入Sal Ⅰ限制性内切酶位点作为遗传标记,经重组质粒转染细胞获得带有遗传标记的新毒株.采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免疫电镜、核酸序列分析表明,在病毒感染细胞中检出病毒特异抗原,其抗原性、病毒形态学及基因序列与亲本毒株一致.鉴于新病毒基因组内插入一个SalⅠ酶切位点,用PCR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可与野生型病毒相鉴别.新毒株经细胞连续传60代,体外培养增殖性能稳定,毒价可达106.6TCID50/mL.取病毒培养物经静脉和滴鼻途径接种35日龄抗体阴性仔猪4头,接种后表现出体温升高、进行性消瘦、被毛粗糙及体表淋巴结肿胀症状,迫杀后多种脏器中均能检测到病毒抗原与核酸.研究表明,利用感染性分子克隆手段构建带有遗传标记的PCV2新毒株,为进一步开展该病毒的'致病性、疫苗免疫、分子诊断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 者:刘长明 危艳武 张超范 谭斌 陆月华 孔宪刚 LIU Chang-ming WEI Yan-wu ZHANG Chao-fan TAN Bin LU Yue-hua KONG Xian-gang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刊 名: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VETERINARY MEDICINE 年,卷(期): 28(6) 分类号:S852.65+9.2 关键词:猪圆环病毒2型 遗传标记病毒 生物学特性篇6:一株大熊猫肠道厌氧纤维素菌的分离鉴定、系统发育分析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一株大熊猫肠道厌氧纤维素菌的分离鉴定、系统发育分析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从成都动物园健康大熊猫的肠道采集样品,富集分离获得一株典型的厌氧纤维素分解菌PD.分离菌是杆状,革兰氏阳性(G+),菌体大小为0.5μm×(3~5)μm,严格厌氧;生长温度为25~40℃,最适生长温度为38℃;pH范围5.0~9.0,最适pH 7.2;在纤维素粉作碳源的.琼脂培养基上菌落直径为1~3 mm,白色透明斑;分离菌株不仅能利用纤维二糖、葡萄糖、蔗糖、淀粉、松三糖、覃糖等多种可溶性碳源,而且可以利用纤维素粉等不溶性碳源.同时,对菌株PD进行了16S rDNA的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测序.对16S rDNA部分序列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表明菌株PD属于梭菌属,与Clostridium lentocellum(T)的16S rDNA序列具有92.2%相似性.图5表1参18
作 者:荣华 邱成书 胡国全 刘晓凤 张辉 费立松 徐恒 邓宇 RONG Hua QIU Chengshu HU Guoquan LIU Xiaofeng ZHANG Hui FEI Lisong XU Heng DENG Yu 作者单位:荣华,刘晓凤,徐恒,RONG Hua,LIU Xiaofeng,XU Heng(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都,610064)邱成书,QIU Chengshu(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都,610064;红河学院理学院,云南,蒙自,661100)
胡国全,张辉,邓宇,HU Guoquan,ZHANG Hui,DENG Yu(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成都,610041)
费立松,FEI Lisong(成都动物园,成都,610081)
刊 名: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 ENVIRONMENTAL BIOLOGY 年,卷(期):2006 12(2) 分类号:Q48 Q959.838 关键词:纤维素菌 16SrDNA 系统发育分析 生物学特性篇7:一株降低烟草中特有亚硝胺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一株降低烟草中特有亚硝胺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摘要:从白肋烟TRM品种叶片中分离得到一株能降低白肋烟烟草中特有的亚硝胺(TSNA)含量的内生细菌菌株,该菌株能还原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分析以及16SrDNA序列进行同源比较,鉴定该菌株为根瘤土壤杆菌属,定名为Agrobaterium tumefaciens.该菌株最佳生长温度为25~30℃,最佳培养基为TSB,最适pH值为7.0~8.0.在采收前一天,对白肋烟品种TN86进行菌株喷洒处理;检测晾制期间TSNA、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晾制前期,TSNA含量比较低且变化幅度较小;晾制30d时,TSNA含量达到最大;在晾制末期,喷洒菌株处理的烟叶中TSNA含量有明显的降低,比同一时期对照烟叶中TSNA含量降低了81.3%;常规化学成分及烟叶感官质量与对照相似,都达到了优级白肋烟标准.通过分析该菌株对硝酸盐、亚硝酸盐及TSNA的.影响,推测该菌株可能通过还原亚硝酸盐,使亚硝酸盐含量减少,从而降低了TSNA的形成.作 者:汪安云 黄琼 WANG Anyun HUANG Qiong 作者单位:汪安云,WANG Anyun(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植保室,玉溪,653100)黄琼,HUANG Qiong(云南农业大学植病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1)
期 刊:环境科学学报 ISTICPKU Journal: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年,卷(期):, 26(11) 分类号:X172 关键词:TSNA 根瘤土壤杆菌属 16SrDNA 菌株鉴定篇8:光合细菌菌剂中-株粘质沙雷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光合细菌菌剂中-株粘质沙雷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应用传统的'细菌分类方法,并结合16SrRNA系统鉴定,将光合细菌菌剂中分离得到的一株细菌(RZ21)鉴定为沙雷氏菌属粘质沙雷氏菌.
作 者:闵涛玲 杨启银 曩潇潇 周耀明 作者单位:闵涛玲,杨启银,曩潇潇(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资源微生物工程研究室,江苏南京,210097)周耀明(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刊 名:安徽农业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2006 34(22) 分类号:Q93 关键词:粘质沙雷氏菌 光合细菌 分离与鉴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