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形体训练内容应根据年龄进行分级安排。小班幼儿以模仿动作为主,能按照音乐节奏准确地模仿各种动作;中班幼儿应注重姿态准确、优美;大班幼儿应以舞蹈表现为主。在形体训练中,教师应把握好训练的强度和幅度。
幼儿舞蹈的基本功把下练习是指幼儿从把杆向无支撑地板动作过渡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幼儿脱离把杆,依靠自身能力完成各种动作的练习。把下练习对于提高幼儿动作能力和技巧具有重要意义。
把下练习可采用芭蕾舞手位和脚位训练法。芭蕾舞训练从手位训练开始。手位指配合人体头部、躯体进行各种舞蹈变化的基本位置运动。训练时,双脚不动,保持小八字步即可。训练各种手位时,应结合呼吸,熟练后配合脚位移动。呼吸是舞蹈表演的重要因素,呼吸与人体动作协调一致,舞蹈表演将显得更加出*优美。因此,呼吸训练应从最基本的手位训练开始:
手位训练
一位:双手下垂,手心向里,两手靠近,但不要接触,双肘微圆,上臂稍离躯体。
二位:双手像环抱一棵大树一样,从一位拾至腹部,双臂弯曲,两肩放松。
三位:在二位基础上,两手环抱拾至头顶上方。
四位:一手在三位,一手在二位。
五位:一手在三位,一手在七位(二位手向身旁打开)。
六位:一手在二位,一手在七位。
七位:两臂向身旁打开,肩肘到手腕保持圆弧形,注意不要弯肘。七位手还原一位时,双手稍向上抬一下,划一小圆做呼吸,然后自然下落。
脚位训练
一位:两脚跟并拢,两脚外开成一直线。
二位:在一位脚的基础上,相隔一脚远距离。
三位:在一位脚的基础上,一脚收至另一脚前面的中间部分。
四位:在五位脚的基础上,前脚平行向前移至一脚远处,即前脚跟与后脚尖在一条直线上。
五位:在四位脚的基础上,前脚继续收至与后脚对齐,即前脚跟与后脚尖对齐。
脚位训练时,要注意重心均匀落在两脚上,收腹、收臀、挺胸抬头、两肩放松、呼吸自然、表情松弛,给人一种挺拔、舒展的感觉。脚位变化时,动作脚尖不要离开地面。
少儿舞蹈基本功训练2
少儿舞蹈对儿童的身体素质、情感、审美、注意力等方*有重要的意义,明显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以下是yjbys小编分享的一些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压腿
压腿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包括压前、旁、后腿。这项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在进行压腿时,需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挺直。确保上半身和腿部之间没有缝隙。有些学生的韧带可能较为紧张,这时不必强求过度压腿,而是要保持正确的姿势,通过长期坚持逐渐拉长韧带。特别要注意胯部的端正,因为在压旁腿和后腿时,学生容易出现胯部不平衡或斜胯的情况,需要及时纠正。在压旁腿时,一只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贴近耳边,向腿的方向伸展,以拉长旁腰。而在压后腿时,需要注意肩膀平衡,颈部不要缩,头部要撑起,向后伸展。
压肩
这项练习旨在打开肩部韧带。在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双腿间距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应放松,向下压时应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
推脚背组合
脚背的灵活程度因人而异,虽大部分受先天因素影响,但后天训练同样重要。在练习前,要确保从脚尖到大脚背都得到活动; 练习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稳,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动作要点包括:1-2拍,抬起单脚脚后跟,五个脚趾扣地; 3-4拍,脚尖绷直向内推,脚背呈月牙状; 5-8拍,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年龄较小的学生可能注意力不集中,容易低头观察自己和他人的动作,因此在进行脚背推动时,要时刻提醒和规范动作,确保双脚不打开,脚背能够顺利推动。
踢后腿
这项练习需要双手扶把杆,站好姿势,双膝绷直,头部平视前方。在踢后腿的过程中,上半身要保持稳定,不要侧身或扭头,胯部要保持稳定,脚背和膝盖也要绷直。切忌身体前倾。如果学生无法正确完成动作,可以先从单独练习后腿开始,通过手扶把杆将一条腿向后抬起,纠正学生的姿势,然后再过渡到踢后腿的动作。
劈腿跳
这项练习旨在为学习中间大跳做准备。跳跃时,要注意双脚同时向前和向后打开,保持脚背和膝盖的绷直,跳得越高,腿开得越大越好。落地时,双脚迅速收拢,同时两脚并拢着地。
大踢腿
大踢腿是培养腿部力量和开度的训练。不论是前腿还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夹紧,眼睛注视前方。在踢腿过程中,同样要注意脚背和膝盖的绷直。
劈腿
劈腿有助于拉伸学生腿部韧带。训练时,要注意保持脚背不松弛。可以按照以下顺序进行训练:
左脚在前劈腿,双手抱住左脚,保持1-2分钟,然后身体向后仰。有基础的学生可以让右手撑住地面,左手抓住后腿保持姿势。
保持左脚前劈的竖立不动,身体向右转,同时变换胯部角度,变为横劈。上半身和脚背保持竖立状态,然后上半身向前俯身,双臂伸展。保持横劈1-2分钟。 3抱歉,我不小心提前发送了。以下是继续的内容:
保持横劈不动,再向右转,变为右脚在前的竖劈。重复以上动作。
小跳组合
小跳组合训练学生的*跳能力,可以从简单的一二五位小跳开始,逐渐发展到相互交叉的复合型小跳。在小跳过程中,双膝要保持直立,双脚背向外推开。落地时,脚尖先着地,要轻柔,上半身不能晃动。着地后,要做半蹲,上半身继续向下,臀部夹紧。
由于少儿的韧带具有一定的**,且处于生长发育期,因此要想提升柔韧*,必须在充分热身运动(如快走、慢跑等)之后进行。注意,如果肌肉和韧带没有充分活动,就进行柔韧*训练,会增加受伤的风险,且康复较为困难。其次是逐渐增加柔韧*的训练幅度,主要包括压腿、压腰等动作。在柔韧*训练的初期,一定要有老师指导,因为动作的幅度、角度,甚至肌肉和韧带的力量都至关重要。如果*作不当,可能导致肌肉变得僵硬,韧带受伤。
舞蹈基本功及练习要素3
广义基本功和狭义基本功:
舞蹈基本功包括广义基本功和狭义基本功两个方面。广义基本功涵盖了舞者的基本站姿、坐姿,肌肉线条和能力,软开度和关节拓展,节奏感和乐感训练,灵巧度和体能训练等,是身体的基本舞蹈能力。狭义基本功则专注于不同舞蹈风格的特定要素,如芭蕾、*古典舞、标准舞、民间舞和踢踏舞等。
基本功要素:
站:
行家一看就知道基本功的扎实程度,站姿不稳定会影响其他基本功和动作的表现。
提高方式:通过开脚、直膝、包臀、立腰、立背、展肩、立项、沉气、拔头等动作来完善站姿。
立:
立是站的延伸,需要在保持站的基本要领的同时稳定身体的重心。
提高方式:通过半脚尖、单脚半脚尖等动作来优化立姿,确保姿态准确、脚下稳定。
直:
腿直、后背直是"直"的关键,影响舞者的线条和整体形象。
提高方式:通过各种动作贯穿"直"的要求,包括脚背、膝盖的直,确保线条漂亮且不僵硬。
行:
行动对于舞者的身体控制能力要求高,需要加强步伐、步法组合和步法舞姿的综合训练。
提高方式:进行单一步伐练习、步法组合和步法舞姿的整合训练。
韧:
韧*是身体柔韧能力的体现,包括脚背、腿、胯、腰、肩等部位的柔韧*。
提高方式:通过压、踢、耗、甩等动作来提升身体的软开度和柔韧*。
快:
快速而不紧、不懈是"快"的要求,需要加强小踢腿、*腿、大踢腿等动作的训练。
提高方式:通过小踢腿、*腿、大踢腿、甩腰等动作来培养快速变换舞姿的能力。
轻:
动作完成要轻松,包括腾空轻飘、落地轻缓的要求。
提高方式:通过蹲组合、控制组合和跳跃组合来直接提高动作的轻松感。
稳:
动作平稳、舞姿准确是"稳"的关键,需要通过移重心组合、气息控制组合和舞姿静立等方式来提高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