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幼儿运动以身体练习(包括主动和被动练习)为主要手段,可供选择的项目有很多,如跑步、跳跃、投掷、压力练习,捉迷藏,以及跳舞、溜滑梯、打秋千等游戏,还有郊游、拍球、跳绳、骑儿童车、游泳和体*等。所有这些运动旨在增强体质,同时也能*身心。
其次,如何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不同的运动项目有不同的锻炼效果:比如选择跑步、骑车等项目可以提高速度能力;长时间跑步、游泳、跳绳等则有助于增强耐力;跳跃和投掷练习有助于增加力量;跳舞、打秋千、拍球等游戏则有助于提高灵敏协调能力;而体*和按压等练习则有助于提高柔韧*。
在选择适合的锻炼项目时,要考虑幼儿的解剖特点和生理特点。根据孩子的素质需求选择项目,针对不同类型的幼儿,提供了不同的锻炼方式。此外,为了全面锻炼身体,应当采用多种项目进行综合锻炼。初期可以从一两个项目开始(要持之以恒),基础打好后逐步增加项目的数量和复杂度,遵循渐进和因人而异的原则。
最后,幼儿运动应该得到科学的指导,运动量的安排要合理。科学掌握基本运动的运动量非常重要:运动量太少会影响身体锻炼效果,而过大的运动量又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九个运动常识2
1.有氧运动最耗热量
传统观念认为,有氧运动最消耗热量,多项最新的研究结果恰好与此相反。研究发现,练力量比有氧运动更耗能。力量训练不仅有助于强健肌肉,而且能够更好地促进新陈代谢,长期坚持有助于燃烧脂肪。研究表明,即使到力量训练结束36小时后,人体对能量的消耗过程仍在继续。
2.锻炼能减脂
虽然锻炼无法预防脂肪的堆积,却能消耗体内的脂肪。参与各种耗能的运动、辅以正确的饮食,都有助于降低体内的脂肪含量,使身材更苗条。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运动学专家罗伯特·奥尔森教授建议,多针对臀部、大腿等易于囤积脂肪的部位进行锻炼,同时不要忽视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训练。此外,针对肌腱进行力量练习也很重要。
3.先做伸展,再跑步
有研究宣称,跑步前过度的伸展运动容易使韧带变硬,易于受伤,但仍然需要在锻炼前将关节和韧带"拉开"。美国理疗专家罗伯特马斯奇博士建议,跑步前最好先慢跑5-10分钟热身,然后再进行30-60秒不那么剧烈的拉伸运动。
4.锻炼提高学习能力
听上去难以置信,但是锻炼的确能提高学习能力。德国明斯特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快跑之后,学员掌握新单词的速度加快了20%。在开始学习前,锻炼是最好的准备活动,它可以使脑细胞活跃起来。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都有益大脑,而且网球和足球等较复杂的项目对大脑的刺激效果更好。
5.跑马拉松易得心脏病
加拿大2009年5月一项研究证实,马拉松的确会在短期内给心脏造成损害,但跑完马拉松后休息1周,心脏功能可恢复正常,不会遗留问题。初次参加长跑前,务必征求医生意见,并在赛前接受足够的训练,毕竟跑马拉松最大危险是,运动量超过训练量,使心脏承受超常的负荷。
6.练腹部,仰卧起坐最好
很多女*练仰卧起坐时,只锻炼臀侧的肌肉,练不到腹部的核心肌肉群。但要想收紧腹部,就必须锻炼深层的腹肌。另外,仰卧起坐需要重复同一动作,不仅单调,效果也不明显。专家建议,把俯卧撑和仰卧抬腿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锻炼腹部核心肌肉群,而锻炼臀部肌肉也有助于减小肚腩。
7.清晨时健身最佳时刻
运动的最佳时间是在下午,而非早晨。下午4-6点,肌肉的强度及体温均达到了运动最理想的状态,早餐和中餐已经为身体提供了必要的能量。这时身体对疼痛的忍耐力达到了顶点,思维也更清晰。当然,也有研究表明,只要感觉舒适或形成习惯,早上或晚上锻炼未尝不可。
8.举重越快,耗能越多
快举时,用的是冲力而不是肌肉的力量,举重速度过快容易增加受伤的风险。研究发现,尽管慢举难度大、让人难以坚持,但慢举锻炼肌肉的效果比快举好50%。所以,举重时动作越慢,消耗热量越多。专家建议,上举时从1数到3,放下时也是如此。
9.瘦人更健康
健康的关键不止是体重。静息心率、血压和血脂等也是重要的指标。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分子成像学教授吉米贝尔博士认为,分布在内脏器官中的脂肪最不健康。在缺乏运动的人群(无论胖瘦)中,这种脂肪都很常见。只有锻炼,才是减少这些内脏脂肪。
儿童补钙的小常识3
年龄不同对钙的需求有所差异 根据*营养学会2001年修订的推荐每日膳食中钙的供给量,1-6个月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需要约300毫克,人工喂养的宝宝约400毫克;7-12个月每天需要约500-600毫克;1-3岁每天需要约600-800毫克。不同年龄段对钙的需求不同,同时每个宝宝的饮食状况和外出时间也不同,因此需要妈妈根据自家宝宝情况合理进行钙的补充。很多妈妈们因为是母乳,就忽视了给宝宝补充钙剂,这也是一个误区。
钙需要持续补充,1岁后也需要 很多妈妈认为1岁后,宝宝什么都能吃,饮食已经很丰富了,不再需要补充钙剂。根据我国儿童膳食调查,我国儿童饮食中的钙根本满足不了他们生长的需要。因此,过1岁后,宝宝还应每天继续服用钙剂,一直到2岁,服用量大约为150-300毫克。
儿童补钙的最佳时间为夜晚 宝宝缺钙会夜闹,妈妈们可知道具体原因吗?人体内调节血钙水平的各种激素在白天和夜间的分泌量不同,因而血钙水平一般在夜间较低,白天较高。同时,白天宝宝在进食中不断摄入一定量的钙以稳定血钙水平,而晚上进食较少。低血钙状态下宝宝兴奋度提高,易激惹哭闹。晚上补钙能为夜间的这种钙调节提供钙源,况且钙有镇静作用,可以有助于睡眠。
不要选择碳*钙 碳*钙偏碱*,而宝宝的胃*还很少,所以碳*钙类补钙产品会影响新生宝宝的消化。四个月的宝宝最适合吃葡萄糖*钙,另外,乳*钙也是不错的选择。葡萄糖*钙和乳*钙都比碳*钙更适合。
用少量多次的方法 人体每次摄入钙低于或等于50毫克时,钙的吸收率最高。所以每次给宝宝服用钙制品可以量少一点,分成多次服用,这样可以保证一天中很多时间都有钙的补充。如果一次就服用很多,大量未被吸收的钙就会浪费。
不要让钙遇见草* 菠菜、雪菜、苋菜、空心菜、竹笋、洋葱、茭白、毛豆等含有大量草*,草*容易与钙元素结合而影响吸收。所以补钙期间最好将蔬菜放入热水中烫一下,或是在饭前2小时或饭后3-4个小时服用钙制品。
让宝宝睡前服用钙片 睡眠期间是身体最长的时候,也是骨骼对钙吸收最强的时候。很多人都有过缺钙抽筋的体验,一般是在睡梦中,可见睡觉时最应该补钙。可以在睡前给宝宝服用钙制品,让钙能充分吸收。
千万不要补钙过量 很多钙过量的宝宝会厌食、便秘,严重了还会患“鬼脸综合症”,宝宝会有扁扁的朝天鼻、大嘴而且表情怪异,疾病也很多。钙过量还会导致骨头过早成熟,也会影响宝宝将来身高的发展。补钙应该是给宝宝微调的过程,妈妈们千万不可以简单粗暴地对待,钙过少过多都不可取。如果爸爸妈妈们不确定宝宝到底是缺钙还是补钙过量,最好去医院进行微量元素检查,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补钙的度和量。
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 有些钙制品需要补充维生素D,而有些不需要就能被吸收。不论给宝宝吃的是哪种,维生素D都要适量补充,最好采用食补和晒太阳或服用鱼肝油的方式,不要让宝宝直接服用纯维生素D,以防维生素D过量中毒。阳光是维生素D的天然来源,如果让宝宝接受阳光照射,比如上午一小时,下午一小时,就不用再口服维生素D了,阳光会直接促使体内生成维生素D。
补钙产品的选择有讲究 选择一些钙源好、吸收好、口感好、不刺激肠胃的婴幼儿专用钙产品。最好选择单一元素的钙产品,并选择知名度较高的钙产品,但是不要盲目跟着广告走,要仔细查看钙元素的含量以及吸收率和溶解度。最好在咨询医生后再选择补钙产品。
钙不要与主餐混吃 即使没有太多草*,如果在吃饭时服用钙制品,也还是会影响钙的吸收,混在食物中的钙只能吸收20%。只要胃里塞满太多东西,效果就不太好。补钙时要与早、中、晚餐间隔半小时以上,并避免与奶混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