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绍

《失物招领》说课设计

这篇课文讲述了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次经历。想象一下,你所在的学校是否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课文的标题为《失物招领》虽然听起来像是关于乱扔的垃圾,但内容实际上是关于学生们失落物品的故事。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他们是如何处理这些失物的?

二、课前准备

准备生字卡片、课文录音和插图。

三、本课的教学重点

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四、学习目标

认识并掌握14个新生字,包括“失”、“级”等,会写“同”、“工”等6个字。

能够正确、流利并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行动习惯。

五、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播放与课题揭示

播放录音:张爷爷捡到一些东西,询问是否有同学丢失。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失物招领”。通过课题,了解课文内容,澄清疑问。

(二)、初步阅读和字音练习

学生个别阅读课文,标记难读字。

小组内互相朗读,互相纠正发音错误。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生字的正确发音特点。

(三)、小组合作与自由交流

小组内讨论问题,提出“失物”指的是什么?谁是失物的主人?引导学生朗读相关段落,启发思考。

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插图,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展开对话和交流。

(四)、朗读全文与拓展

探讨校园、街道或家中是否存在类似“失物”,并讨论如何处理。

(五)、联系生活与拓展

同学们思考并分享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失物”情况,以及如何处理这些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和导入

回顾课文的主题,并与学生分享类似的生活经历,如春游或秋游中的情况。

(二)、生字词复习与巩固

展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学生认读。

通过游戏和互动方式巩固生字记忆。

(三)、朗读与书写

小组内选择朗读方式,全班共读。

学生书写重点生字,指导正确书写方式。

(四)、实践活动

学生积累新词汇,小组内对比发现并交流。

将课文内容分享给家人或朋友。

语文公开课《失物招领》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生活实际,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插图的投影片小黑板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导入课文。

(出示课文插图2,遮去老师所在的部分)小朋友,你们看,今天一年级一班的同学排着队去植物园参观。看看图,你想知道什么?那么带着问题先去读读课文“12失物招领”(出示)。读课题,读准“失”的字音。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给觉得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同桌交流读文,注意读准字音。

3、全班交流。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引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才”是平舌音;“准”、“双”、“专”是翘舌音;“请”、“同”是后鼻音。

4、学生自由识字。

a、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当小老师领读.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同时介绍一下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b、交流识字的方法。不认识的字,在课堂上用什么方法记?

三、再读课文,学习提问。

1、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

2、小组合作学习,说说在1——4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

3、尝试给小伙伴提一个或几个问题,可用上“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词,其他同学试着回答。

四、感情朗读,练习说话。

1、四人小组合作朗读。(齐读、轮读等多种形式。)

2、出示“同学们围着园林工人张爷爷,听他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听得可专心了。”

a、请学生划一划句中带有生字的三个词语并读读。

b、“专心”是怎么样的?举个例子说说或用“专心”说句话。

c、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

3、看课文插图1,引导学生将第3自然段读得欢快些

4、读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读出严肃的语气。

5、练习(任选一题)

☆用“准备”说句话。

☆☆用上刚认识的生字说话,用得越多越好。

1、出示“同、工、专”三个字,再读记。

2、自由发现,掌握写法。

a、看: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同学该怎么写才漂亮。

b、记:提出需要老师指导的字。老师示范写,其中“专”第三笔是竖折折,不能拆为两笔,书写时,要把竖写得向左斜一些;“同”包围部分要往上写。

c、描:在书上描一描。

d、写:各练二个字。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3、展示学生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引导积累。

1、开火车读生字词。

2、引导积累。读读书上的“读读比比”中的词语。

a、在小组内读读比比,说说发现了什么。

b、全班交流,说说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3、当个小老师考考大家。(如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组词、说话等。)

二、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1、自由朗读课文5——8自然段,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2、与同桌讨论问题,能解决的自行解决。

3、在班中交流与同桌不能解决的问题。

三、解决疑难,感情朗读。

1、当学生问“他们为什么说没丢东西?”时,指导看图,引导学生读出惊奇的语气。

2、当学生问“失物是什么?”时,全班交流,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a、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

b、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试着读读课文。

3、当学生提问“看到塑料袋里的东西,有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时,指导学生读第7自然段。

a、指名读第7自然段,回答问题。

b、引导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那几位丢垃圾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那你就怀着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4、当学生问“张爷爷和唐老师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引导学生说话。

唐老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四、指导书写,掌握结构。

1、出示需要写的字“级、才、队”,读读。

2、全班交流,找出共同点,掌握结构。

3、观察要写的字,说说在写时该注意什么。

“队”的耳朵高而小,以便给右边的“人”字的撇留出空来;“级”引导学生回忆“红”、“奶”的写法,学会迁移。

4、学生描红、书写,老师个别指导。

5、展示学生作业,评议。

五、拓展延伸,实践活动。

1、请学生看看,自己的前后左右有没有“失物”,该怎么做?

2、将本文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3、在校园中、街道上或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