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检疫工作总结

今年我市的植物检疫工作,在认真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和植物检疫法律法规的同时,积极做好疫情监测与治理,认真开展产地和调运检疫,重点抓了“河南农业植物检疫备案办法”的贯彻落实和小麦种子检疫*编号标识的使用与监管等项工作,使我市植物检疫执法更加科学、规范,检疫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充分发挥了植物检疫对农业生产安全发展的保驾护航作用,为我市农业安全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植物检疫工作总结

一、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工作开展情况

贯彻落实“河南农业植物检疫备案办法”,对应检单位和个人进行检疫备案,加强沟通,强化服务,采取应检单位报检和植物检疫执法检查相结合的办法,有效减少了逃漏检现象。

增设植物检疫服务点。农产品销售旺季,在重点乡镇增设植物检疫服务点,植物检疫员实行全天候服务,做好检疫检查和服务,确保农产品的正常流通。

小麦备播期间,市站专门组织了小麦种子检疫*编号标识使用情况检查,在检查过程中,与种子经营单位进行沟通,取得了共识,促进了此项工作的开展。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我市中*材、牧草、花卉、食用菌等种植规模逐年增大,为此,市县两级植保部门组织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了摸底调查,掌握了相关情况,为下一步加强上述植物检疫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农业植物有害生物疫情普查和防治工作

(一)小麦有害生物疫情普查:

普查时间从月中下旬到月上中旬,普查范围为全市六县(市)区 个乡(镇),个行政村,占总行政村数的%,小麦面积万亩,结果如下:

小麦腥黑穗病发生面积亩,主要分布在陕县、渑池、湖滨、卢氏四个县 个乡(镇),较年疫情普查时的个乡镇减少个。其中陕县亩,病穗率在 %左右;渑池县亩,一般病穗率为 %,西阳乡个别地块发生较重,病穗率高达 %;湖滨区亩,病穗率.%;卢氏县亩,属零星发生。

小麦全蚀病发生面积亩,较年的 .亩减少.亩,主要分布在灵宝、湖滨两地的个乡镇,较年的个乡镇减少个。灵宝市亩,湖滨区 亩,均属零星发生。

(二)苹果有害生物疫情普查:

普查时间从月中旬到月中旬,普查范围为全市六县(市)、区 个乡(镇),个行政村,果园 个,代表面积万亩,结果如下:

苹果绵蚜:发展蔓延迅速,今年灵宝、陕县、湖滨、渑池等个县个乡 个村发生,面积为 .亩,而 年仅在灵宝阳店和川口两个乡的个村发生。

苹果锈果病:发生较轻,今年在灵宝、陕县、湖滨个县个乡 个村发现,面积为 . 亩。

苹果小吉丁虫:经过几年防治,逐年减轻,今年仅在在灵宝寺河乡的南埝村发生,面积 亩。

(三)危险*有害生物的防除

针对小麦全蚀病,在小麦全蚀病发生较严重的乡镇,全部采用适乐时进行种子包衣拌种,共使用适乐时公升,拌麦种吨,播种 . 万亩。

针对苹果绵蚜,一方面通过召开现场会,讲解其发生为害严重*和有效控制需采取措施,并积极向有关领导汇报,引起领导重视,争取财政支持;另一方面重点推广了 %乐斯本乳油 倍液枝干喷雾防治苹果绵蚜的技术,有效地控制其发展蔓延。

三、植物检疫软硬件建设

加强植物检疫软硬件建设,既是《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后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适应我国加入WTO和种植业结构调整新形势的要求,市站在年初就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以间调运检疫签证委托单位整改和专职检疫员着装整改为契机,组织了多次检查,多数县目前已做到了公示上墙、程序严谨、执法规范、档案完整,完善建立了专门的植物检疫检验室,检疫检验手段得到进一步强化,检疫水平进一步提高,着装整改达到了预期效果,对树立植物检疫良好形象、促进植物检疫工作良*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

在应检植物及植物产品的种类及范围方面,工作开展不太规范,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需要进一步细化,并形成规定*文件,以便于检疫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所突破。

调运检疫由于目前交通日益发达,仅靠一市一县难于有效控制,漏检逃检现象有所回升,需要上级部门加强协调,采取措施。

个别地方出于本位主义,非法干预植物检疫工作开展,还有的市场被划定为封闭市场,植检介入存在困难,希望上级部门予以支持解决。

建议:

一些地方的表述可以更简明扼要,避免过多的数据和细节,使得内容更加清晰易懂。

在存在问题与建议部分,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以更好地应对问题和改进工作。

计划免疫个人工作总结2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为确保查漏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坚决执行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方针”,并明确将辖区内的医疗单位防疫人员定为本单位免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确保所有适龄儿童得到全面的免疫接种。为此,制定了详细的补种工作方案,明确了每个人的职责,签订了责任书,落实了责任制,确保工作的高效推进。

我们高度重视这一任务,紧密配合上级部门,积极落实责任,并注重对免疫工作薄弱环节的改进和加强。始终坚持“预防与应对并重”的原则,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各项工作稳步实施。

二、辖区乡镇卫生院工作情况

辖区乡镇卫生院与主管乡长保持密切沟通,积极开展适龄儿童的查漏补种工作,同时进行业务指导与监督检查,确保免疫工作顺利推进。

1. 7岁以下儿童建卡率已达到100%。

2. 全乡半年内,卡介苗应接种43人,已全部完成,接种率100%。其他疫苗的接种率也保持较高水平,其中脊灰疫苗接种率96%,百白破疫苗接种率98%,麻疹疫苗98%,麻腮疫苗98%,乙脑疫苗98%,乙肝疫苗98%,A群流脑98%,白破93%,甲肝95%,A+C流脑94%。

3. 第一针及时接种率高达98.9%。在接种的疫苗中,白破疫苗、A群流脑、甲肝疫苗和A+C流脑疫苗的接种率都超过了90%,按时完成了计划免疫接种任务。

4. 疫苗接种后出现了4例一般反应,均已痊愈,无严重接种事故发生,脊灰病例未发生。

三、生物制品管理及冷链运转

我院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确保疫苗通过主渠道采购,并按规定妥善存放、管理。接种疫苗的数量与实际接种人数保持一致,每月开展疫苗和注射器的自查工作,及时发现过期或破损的疫苗并按流程处理。冷链管理严格执行,*箱温度始终保持在规定范围内,定期除霜,确保疫苗储存质量,确保接种工作的安全与高效。

四、免疫规划工作

2. 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方面,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幼儿、学生的入托、入园、入学查验工作,落实入园、入学前的预防接种证查验,确保每位儿童有详细且准确的接种史。今年,成功完成124名入托、入园儿童的接种证查验工作,及时补种和补证,确保无遗漏。

3. 我院进一步加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确保按时完成信息录入。目前,已录入1873名儿童的预防接种信息,按时完成了0-7岁儿童建档任务。

4. 针对流动儿童管理,我院定期开展流动儿童的登记、接种和查漏补种活动。今年累计为流动儿童接种疫苗35人,接种针次达40次,确保流动儿童免疫工作不遗漏。

五、信息统计上报工作

每月按时完成各项免疫工作的信息统计,并及时上报相关数据,确保信息传递准确、迅速,为上级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辅导员防疫工作总结3

冬季到来后,面对我省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XX学校迅速组织,成立了以校领导为核心的教师抗疫志愿者队伍,全力投入区疫情防控工作中。

校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制定方案,精心挑选人员,成立了高速卡点值守组、全面核*检测组、校园安全值守组三个工作小组。其中,高速卡点值守组又细分为4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位校领导亲自带班,实现了全员参与、分工明确、责任明确的工作机制。

教师们也积极配合,自行制作了"小卡片",上面详细记录了当天最新的疫情信息和处置流程要点,认真细致地执行着卡点防控工作。

在寒冷的九九严冬,寒风刺骨,棉衣外套都难以抵挡,口罩上的眉毛和头发都结满了霜花,但卡点值班的教师们没有一个人因为寒冷、疲惫或困倦而申请下班。即使是在寒风刺骨的后半夜,依然可以看到身穿棉大衣、外套交通反光马甲、手持行程码的值班教师,坚守在卡点,疏导车辆、扫码登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