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
教学内容: 练习二十三的第2、9、11、12、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运用乘加(或减),除减(或加)两步计算解问题。 2、借助习题中的事例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保护益鸟益虫、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解答问题方法,为学生选择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20×3 6×7 4×61 5×4 60×4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识字1”中的第一篇课文。本课是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地融于小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儿童学习 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识字、写字、诵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四时田园杂兴》是本单元的重要诗歌作品。诗歌内容简洁明了,但其难点在于字音的理解和掌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意境,我们强调通过查字典来确认字音,同时联系诗歌内容。特别是诗中的后两句“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学种瓜”,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和生活情境。我们要求学生在大致了解诗歌内容后,通过想象来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描绘的情境。 为了落实教学标准,即“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
一、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把8和9的认识放在同一节课中完成,编排与前面6和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只是要求更高。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资源虽不如6和7明显,却更丰富。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蝴蝶、黑板上的字等。画面除数数外,还体现了环保教育的主题。8和9的序数意义仍是采取6和7的编排方法
一、教材分析 《狮子和鹿》这篇课文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28课,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生动地记叙了鹿在池塘边欣赏自己两束美丽的角,抱怨细长的腿,接着写到狮子扑来了,鹿四条细长的腿让它逃脱了,而美丽的角却让它差点送了命,课文情节紧奏,前后对比分明,语言非常优美,在生动的故事当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 这篇课文学习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是学习的难点
《慈母情深》是新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片略读课文,与它同单元的课文还有《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单元主题是“父母之爱”。 教法设计: 一、回顾整理上一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写作方法及表达效果,以写法连线《慈母情深》; 二、以两篇课文中相同的写法激趣,鼓励学生自主发现相同的写法,不同的写法,引导学生在领会写法的过程中感悟慈母情深这一中心。 学法设计: 一
一、圈出整体认读的音节 yuanyunaiunyangeryuechiwuyunüeshi 二、看图,给音节补上声母。 __ī____ēn?___ǎ___én___ā__ǎ dúyidúshàn?xiànǎliǎn??èzìnén?biànchén?hǎopén? 三、读一读,上下哪两个字能变成好朋 yǒuqīn?nǐliányilián 友,请你连一连。 游商果花江菜 园南河泳水场
就快期中考试了,同学们该如何复习呢?建议同学们多背诵重点知识,多做题。 一、比(bǐ)一(yī)比(bǐ),谁(shuí)写(xiě)得(dé)最(zuì)好(hǎo)。(8分(fēn) 按照书写情况分别记4、6、8分)。 二、我(wǒ)能(nénɡ)把(bǎ)它(tā)们(men)送(sònɡ)回(huí)家(jiā)。(12分(fēn)) faiunchiingeiriiegyushy 三
人教版小学 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分析篇一: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分析 一、考试情况概述: 本班共37名学生参加考试,平均分91.9分;优秀率(90分以上)为70.3%,合格率为97.3%。 二、试卷分析 从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贴近生活 。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计算、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
近代以来,特别是在实行学科课程的条件下,教学计划主要是学科的计划,或只是学科表。小编收集了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欢迎阅读。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有学生31人。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纯真,善良的本*。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的进行学习。个别学生能力较差,计算和应用题都存在困难。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