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是本单元的重要诗歌作品。诗歌内容简洁明了,但其难点在于字音的理解和掌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意境,我们强调通过查字典来确认字音,同时联系诗歌内容。特别是诗中的后两句“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学种瓜”,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和生活情境。我们要求学生在大致了解诗歌内容后,通过想象来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描绘的情境。
为了落实教学标准,即“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引导学生想象小孩子们观看大人劳作的场景,以及他们在桑*下模仿种瓜的情景。这些孩子们将种瓜视为一种游戏,从中获得乐趣。我们试图想象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说些什么,想些什么,从而深入体验他们的动作、神态以及内心活动。
通过这项练笔活动,许多学生展现出了出*的想象力。他们不仅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行为和情感,还有些同学加入了丰富的背景描绘,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这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完成了小练笔的训练,还促进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深刻理解了诗人的情感表达。这确实是“一举三得”的好方法。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2
回顾五年级下册的语文教学工作,我有许多新的尝试、许多新的收获,当然也有不少遗憾,现将本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五(3)班有学生56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23人,经过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师生都取得一定的成绩,学生的素质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但是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基本能力、基础知识差距逐渐拉大等。这些都是我应当留意而必须认真研究的题目。
二、教学成绩:
在这一学期以来,为抓好本班的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我努力做了以下工作:
1、认真备课,设计好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深入专研教材,公道使用教材,抓好重难点的教学,在教学中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强化教学的针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努力进步教学质量,进步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2、课堂教学:能专心的课程改革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让学生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恰当、公道的引导学生提出题目,小组讨论、思考,故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惟能力,做好动手、动脑、动口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构成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循循善诱地教导,激起学生的学习爱好,使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取得新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锻炼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
3、评价与改作:及时批改作业为主,了解学习情况,做好批改记录。批改情势多样化,以教师批改成主,以学生相互批改、自改成辅。严格要求,耐心辅导,及时查缺不漏,重点抓差生的作业批改,尽可能做到当面批改,及时补差。
4、组织好每次单元测验,及时批改、总结、评价、更正。当检测不理想时,评价尽可能用肯定赞美的语气,少批评,多教育,顺手推舟,奇妙婉转地提出学生存在的题目,并帮助他们改变学习方法。
5、辅导:班上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差生人数多,补差是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我力求通过辅导优等生培养学习尖子,更主要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为班上建立学习榜样;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主要是尊重爱惜他们的自尊心,逐渐培养学习的爱好,帮助他们改掉学习上的怠惰、涣散、厌学的坏毛病,逐渐进步学习成绩。
6、展开情势多样的比赛和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内容,在不同时间,以不同情势进行一些比赛及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学习对抗比赛、作文比赛、朗诵比赛等学习活动,进步学习爱好。
三、存在题目:
1、重视浏览短文分析能力的培养,忽视基本功的练习。
2、部份学习的学习积极*没有调动起来,学习惯氛不够好,特别是差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缺少学习的主动*。
3、与学生的交换不够,对差生的说服教育,找不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教育结果不理想,使差生严重的拖了全部的后腿。
以上这些题目力求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进步本身的能力,改进教学中的不足,力图做一个课程改革中的合格老师。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人教版)3
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合理的复习资料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学好语文这门课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欢迎阅读。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èhàoyǔnnuòpáoxiàopēitāijǔjué
二、请用“—”划出句中的错别字,并依次改正在括号里。(4分)
1、在这个长满了红绣的鱼钓上,闪硕着灿烂的金*的光茫。()
2、那宠大的身躯,屈膝点头时竞然像一个杉杉有理的绅士。()
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4分)
()紫嫣红杯水车()含情()五彩()纷
()山峻岭含辛()苦废()忘食负()请罪
四、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3分)
才干(guàngàn)调度(tiàodiáo)上当(dāngdàng)
丞相(xiàngxiàn)挑战(tiǎotiáo)折本(zhéshé)
五、请为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括号里。(4分)
如果……就……虽然……但是……只要……就……
无论……都……
1.()困难有多大,我们()会竭尽全力去克服。
2.()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蔺相如()把和氏壁交给他。
3、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还要注意节约。
4、()多读多练,()会提高作文水平。
六、判断下列句子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4分)
1、“我们应该先预习再听课,先做作业再复习。”这种说法是不对的。()2、习作的一般步骤是审题、选材、定中心、列提纲、起稿。()
3、我的作业全都做完了,还有一道应用题没做。()
4、我的作业基本上做完了,还有一道应用题没做。()
六、把句子补充完整。(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
2、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连碧水碧连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用一句名言来激励自己,你会用:__________
七、请默写一首你在五年级课本里学过的你最喜欢的古诗词,并完成下面的填空。可别忘了写诗题和给诗句加上标点符号,书写要整洁啊!(5分)
1、默写:题目
2、填空:这首诗(词)的作者是。你喜欢它的原因是
八、妙笔生花:(2分)
在公共汽车上有一块牌子,上边写着“禁止在公共汽车上吸烟”,可是有人看了心里不太舒服,你能不能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把警示语改一改,使大家变得乐意接受。试试看,请你写下来。
第二部分阅读与运用(30分)
一、阅读《将相和》选段,回答问题。(15分)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的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请在“——”上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一定要细心考虑哟!(2分)
2、“廉”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1分)
3、你认为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4、请按要求在文中找句子。(2分)
(1)廉颇负荆请罪是因为
(2)请用“——”划出具体写“廉颇负荆请罪”的句子。
5、请把“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吗?”这个句子换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改变其句意。
(1分)
6、仿照“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这个句子的写法写一句话。(1分)
7、细读文中带点的句子,说说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什么?(2分)
8、在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2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德诺十岁那年因为输血不幸染上了*病,伙伴们全都躲着他,只有大他四岁的艾迪依旧像从前一样跟他玩耍。离德诺家的后院不远,有一条通往大海的小河,河边开满了五颜六*的花朵,艾迪告诉德诺,把这些花草熬成汤,说不定能治他的病。
德诺喝了艾迪煮的汤身体并不见好转,谁也不知道他还能活多久。艾迪的妈妈再也不让艾迪去找德诺了,她怕一家人都染上这可怕的病毒。但这并不能阻止两个孩子的友情。一个偶然的机会,艾迪在杂志上看见一则消息,说新奥尔良的费医生找到了能治疗*病的植物,这让他兴奋不已。于是,在一个月明星亮的夜晚,他带着德诺,悄悄地踏上了去新奥尔良的路。
他们是沿着那条小河出发的。艾迪用木板和轮胎做了一个很结实的船。他们躺在小船上,听见流水哗哗的声响,看见满眼闪烁的星星,艾迪告诉德诺,到了新奥尔良,找到费医生,他就可以像别人一样快乐生活了。
不知走了多远的路,船进水破了,孩子们不得不改搭顺路汽车。为了省钱,他们晚上就睡在随身带的帐篷里。德诺的咳嗽多起来,从家里带的*也快吃完了。这天夜里,德诺冷得直发颤,他用微弱的声音告诉艾迪,他梦见二百亿年前的宇宙了,星星的光是那么暗那么黑,他一个人呆在那里,找不到回来的路。艾迪把自己的球鞋塞到德诺的手上,“以后睡觉,就抱着我的鞋,想想艾迪的臭鞋还在你手上,艾迪肯定就在附近。”
孩子们身上的钱差不多用完了,可离新奥尔良还有三天三夜的路。德诺的身体越来越弱,艾迪不得不放弃了计划,带着德诺又回到家乡。不久,德诺就住进了医院。艾迪依旧常常去病房看他。两个好朋友在一起时病房便充满了快乐。他们有时还会合伙玩装死游戏吓医院的护士,看见护士们上当的样子,两个人都会忍不住地大笑。艾迪给那家杂志写了信,希望他们能帮忙找到费医生,结果却杳无音讯。
秋天的一个下午,德诺的妈妈上街去买东西了,艾迪在病房陪着德诺,夕阳照着德诺瘦弱苍白的脸,艾迪问他想不想再玩装死的游戏,德诺点点头。然而这回,德诺却没有在医生为他摸脉时忽然睁眼笑起来,他真的死了。
那天,艾迪陪着德诺的妈妈回家。两人一路无语,直到分手的时候,艾迪才抽泣着说:“我很难过,没能为德诺找到治病的*。”
德诺的妈妈泪如泉涌:“不,艾迪,你找到了,”她紧紧地搂着艾迪,“德诺一生最大的病其实是孤独,而你给了他快乐,给了他友情,他一直为有你这个朋友而满足……”
三天后,德诺静静地躺在了长满青草的地下,双手抱着艾迪穿过的那只球鞋。
1、从文中找出成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1)听到这个坏消息,妈妈顿时,旁边的人也止不住的流眼泪。
(2)华华最后还是离开了小山村,离开我们这些他认为最好的朋友,从此。
2、领悟内容,填空或回答问题。
(1)德诺是不幸的,因为他,德诺又是最幸运的,因为他(3分)
(2)本文的题目是《生命的*方》。这个题目的含义是什么?把文中划横线的话加以提炼和概括,简单地说:生命的*方就是(用两个字的词语回答。)(1分)
(3)有人说艾滋病是世界瘟疫,据了解,我国感染艾滋病的人已近百万。作为新时期的少年,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号召人们远离艾滋病,关爱艾滋病人。请你为此写一句广告语(2分)
(4)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艾迪是一个的人。(2分)
(5)请用横线划出最使你感动的一句话,并写出使你感动的原因。
(2分)
(6)读了《生命的*方》一文,你有什么感受呢?(2分)
第三部分习作(35分)
一、小练笔。(5分)
网络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数不胜数的便利,也标志了科技发展的成果。但是,互联网上也有许多我们小学生不宜接触的东西。那么,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我们该不该上网呢?请用60—100字左右的一段通顺的话谈谈你的见解。
二、作文。(30分)
请以“合作”为话题写一篇习作。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4
通过考试,学生可以检测学习效果,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看拼音写词语:(每字一分)
jiǎoxíngjīngbīngjiǎnzhèngmeìlìzǔnóomiǒoshì
()()()()()
dǜjìgōngnǔshǒudǎnqìewǔrǔbǐngzhúyèyóu
()()()()()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艰苦的()()的山道光滑的()()的山道
精致的()()的火花狭窄的()()的天空
三、回答问题:
1、本学期你在课内或课外学到过那些好词?请写出10个。
2、请写一段本学期所学课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语段。
四、修改病句:
1、黄河游览区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2、妈妈买回了青菜、芹菜、黄瓜、香蕉等蔬菜。
3、老师用温和的语气和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我们。
4、语文对我特别感兴趣。
五、按正确顺序重新排列下面的句子,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又有一次,我跟别人学做青蛙,做好的青蛙仿佛随时准备吃害虫。
()有空的时候,我把它拿出来,扳来扳去,渐渐的我把它摸透了。
()还有一次,我拿它做了一支“冲锋*”。我拿着冲锋*墙在院子里走来走去,神奇极了。
()一次,我用它做了只长颈鹿,嘿!真像!
()我还能把它做成球、鸭、鸟。
()我有许多玩具,我最喜欢的是魔棍。
()只要肯动脑筋,魔棍就会千变万化,妙趣横生;对于不肯动脑筋的人来说,它就是一根普通的棍子。
()它由12个黑*,12个白*的三角形塑料块组成,我七扭八歪,把它扳直,只见一块黑、一块白、相间交错,排列得很争气,真像一根棍子,怪不得把它叫做“魔棍”呢!
六、填空:
1、本学期,我们学过的古诗中,描写春天的诗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的是季(地方)的景*,诗中特别提到的景物是,
直接描写这个景物的两句诗是“,”。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诗是朝诗人写的《》。
七、补充成语,(每空写一个字):
五()四()语()心()莫名()()鹏程()()
置之()()昙花()()三()五()心旷()()
风()雨()惊涛()()
八、阅读:
生活的小镜头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就像一个个小镜头。我热爱生活,也热爱那一个个小镜头,他们是我受到教育。然而,我最喜爱图书馆里那一个个小镜头。
清晨,图书馆的大门敞开了,各种各样的人便争先恐后的涌进了图书馆。紧接着都各自盯上了自己的目标,小心翼翼的取下书,极温柔的抚摸着,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
不一会儿,图书馆里恢复了平静,只能偶尔听到翻书的声音,也显得极小。人们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
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一边看着,一边伏案疾书,有时还停下来紧皱眉头想想什么,不是地扶扶那滑落在鼻梁上的眼镜;一位留披肩发的姑娘,顾不得去整理那散乱的头发,只是有大眼睛在书上贪婪的扫着,不是地甩一下那垂到额前的头发;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鼻梁上架着老花镜,眯着眼睛,把书拿得远远的,显得很费力,但仍旧舍不得把书放下;几个孩子趴在桌子上,用手着,一个字一个字念着,很吃力,却很专注……
我悄悄地离开图书馆。但这生活中的小镜头却怎么也忘不了。他好像在告诉我们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1、造句。
⑴小心翼翼
⑵争先恐后
⑶专注
2、短文中具体描写了那几个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3、把请你观察到课堂上或者课间老师和同学们的表现,也写几个小镜头。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5
一、教学理念:
1、语文教育不能局限于字、词、句、章的学习,务必建立大语文观。语文教学设想要看重探求语文教育与现代社会以及儿童生活世界的诸多关联。
2、语文教育要面向全体,落实到每个学生,并全方位进步每个学生的语文修养。
3、注重过程,终结评价与组成评价相联合,扶植终身学习的愿瞧和科学探求的精神。
4、重视阅读指导,做到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72人。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从上个学期期末测试结果来瞧,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合格率100%,83.3%的学生分析测试达到优良程度。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和语文分析使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要领。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家长又疏于管理,还需老师加强领导。个别学生学习盲目,不能及时完成作业,还需老师好好指导教育。本班学生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两极分化严重,尤其是习作和课外阅读,很困惑,到底如何缩短两极差距。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位,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久的童年”,第三组“言语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综合*学习――“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全册共28篇课文,精读和略读各14篇。除了第六组综合*学习,其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需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材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材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熟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熟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二)教材特点:
1、加强目标体系,全面、正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2、教材内容在富有人文内涵、拓宽题材文体方面,作出了勤奋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3、专题设置越发灵活,编排方式在继续中又有发展
4、导学和课后练习题的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5、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口语交际·习作”的类型发生一定的改变
6、在“分析学习”中,指导学生大胆设想,开展语文学习活动,重视探究和钻研的过程,进一步提高语文分析使用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第一单元:一是指导学生经过学习课文和搜集材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指示学生学习掌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领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继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指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相对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要领,并试着将这些写法使用到本人的习作中。
第二单元:一是让学生经过学习课文,领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富有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二是经过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法;三是注重语言积累;四是描绘本人的童年生活。
第三单元:一是让学生经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经过对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文体文章表达方式;三是指导学生积累生动的语言。
第四单元:指导学生专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格;领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要领,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
习作讲评重正在鼓励。讲评的时候,要归纳综合全班这次作文的优点与成绩,使每个学生经过讲评看到成绩与进步,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更逼真地了解理怎样写,激起对下一次习作的渴望。
2、加强平常练笔的指导。
一方面,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经常写写感受、启示,仿写句、段,续写结尾……自然地体现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另一方面,把练笔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凭借生活需求练笔。应帮助孩子认识到习作是学习、生活的需求,是倾吐、表达的需求。要鼓励学生表达本人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本人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办事生活的同时,提高读写能力。
(五)综合*学习
本册分析学习活动一“信息传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手法是使学生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改变,活动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充分利用阅读材料中的《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奇异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等文章,了解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和差别;另一方面经过本人搜集材料、察看访问、亲身做。
综合*学习活动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重点正在于让学生学会怎样写研究报告,因此活动的开展定位于解决学生在读写中可能(或应该)碰到的问题。教材提出的4项活动建议中,暗含了“怎样写研究报告”的要领:
第一步:确定话题;
第二步:获取材料;
第三步:分析材料,组成观点;
第四步:按照样本,撰写报告。
六、教学光安排:
内容
课时
进度
第一组课文
10——11课时
1-2周
2.24
第二组课文
10——12课时
3-5
3.16
第三组课文
10——11课时
6-7
3.30
第四组课文
11——12课时
8-10
4.20
第五组课文
10——12课时
11-12
5.11
第六组课文
11——13课时
13-15
5.25
第七组课文
10——12课时
16-17
6.8
第八组课文
11——12课时
18-20
6.22
复习
10――12课时
21――22
7.6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6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ǐyìhànlàojīdìbùlǚkānwù
()()()()()
qíngxùyúlèdàngāojiāyùguānfān
()()()()()
二、组词。
侣()蚕()凯()戚()
驴()岳()斩()宴()
趟()坝()穆()辈()
躺()坦()摹()悲()
三、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一()半()()()有素()不胜()
()()无上()云()雾崇山()()
()()无味()()吞枣千()一()
四、按要求完成练习
1、连线
《红楼梦》罗贯中
《三国演义》蒲松龄
《水浒传》吴承恩
《聊斋志异》曹雪芹
《西游记》施耐庵
2、把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改正在括号里。
数不甚数()翻江到海()精彩纷成()交相辉应()致高无上()魂不付体()规模弘大()如剑离弦()
3、根据语境辨别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
A、表示引用原文;B、表示特定的称谓;C、表示讽刺;D、表示引用某人说的话。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周易》曾有“飞龙在天”、“云从龙”、“震为龙”的说法。()
、皇帝的身体被称为“龙体”。()
A、人或动物的脚向前移动;B、跑;C、(车、船等)运行、移动、挪动;D趋向,呈现某种趋势;E、改变或失去原样。
、徐霞客走遍了*的大江南北。()
、叶公见之(龙),弃而还走,失其魂魄。()
、爸爸每天都要上网查看股票的走势图。()
、你这步棋走坏了。()
、他唱歌老是走调。()
4、根据词语的比喻意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a、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有时也比喻进行煽动*的活动。()
b、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喜爱,甚至对其还有一些畏惧情绪的行为。()
c、比喻说话作文等,在关键处用一两句精彩的话语点明要旨,使之更为精辟传神,生动具体。()
d、独具特殊优越的条件,也指所处的环境特别好。()
五、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坐骑()战舰()天地()篇章
()风格()词句()段落()大书
六、将下列相反的成语用线连起来。
恍然大悟*谋诡计闷闷不乐高高在上
好高骛远见多识广平易近人悠然自得
光明正大百思不解精神抖擞贪生怕死
孤陋寡闻脚踏实地视死如归萎靡不振
七、修改病句。
1、我们同学们之间相互做了自我批评。
2、我们小队唱着队歌和队旗去野外参加队活动。
3、我的作业全都做完了只有写作文了。
4、你不会因此熟悉家中的一切都弃家而去吧?
5、五月的江南是美丽的季节。
6、即使人人重视环境保护,我们也会拥有一个美好的生活天地。
7、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是一处你随时乐意去就去的。
八、选词填空;
1、昏暗黑暗*暗
(1)油灯只能照亮小小的一块地方,此外全是()。
(2)他担心地朝门口和窗户看了几眼,又斜着眼看了一下那个()的神像。
(3)地牢里()潮湿,只有老鼠发出的吱吱的响声。
2、软弱虚弱薄弱
(1)疲劳加上伤心,叙利奥的身体越来越()。
(2)困难欺负()的人,碰到坚强的人,它只好低头认输。
(3)解应用题是我们数学学习中的一个()环节。
九、按课文内容填空。
1、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_________________把我们带到__________________
也没有一匹神奇的坐骑能像____________________带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都是_______________,华夏民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世界的东方有一条巨龙,它正在___________________。它要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要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的龙则是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着*人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著名的作家*心奶奶给某个儿童刊物写了“九个字”指导读书,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写出带“龙”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默写《叶公好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这则寓言选自()朝《》
2、“叶公好龙”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入句子中。(5%)
虽然……但是……如果……就……不但……而且……
哪怕……也……无论……都……
之所以……是因为……
1、()没有太阳,地球上()不会有万物生存。
2、王小刚()转学两年了,()我至今忘不了他。
3、()事情再难办,()不能放弃,而要想办法解决。
4、音乐()能给人美的享受,()能陶冶人的情*。
5、作物()能生长,()土壤里含有水分和养料。
十一、按要求改写句子。(6%)
1、他来到老师身边,诚恳地说:“老师,我错了!”(改写为第三人称复述)
2、我把珍珠鸟挂在窗前。(改为不用“把”字的句子)
3、考不好,这难道只是她的不对?(改为陈述句)
4、消防员们迅速把熊熊的大火扑灭了。
改为“被”字句:
5、天上无数的星星不停地闪烁着迷人的光辉。
缩写句子:
6、书和我们形影不离。
改为比喻句:
十二、阅读短文,并作答。
没有人喝彩的工作
有一天,我从学校里跑出来,很()地走回家。||
妈妈抱着弟弟。弟弟向我招手,妈妈亲切地微笑着,欢迎我回来。但是,我那带着眼泪的脸,使妈妈很惊奇。她连忙拉着我的手,一边走进去,一边问我说:“为什么这般伤心?”
我一边抹(māmǒ)着眼泪,一边呜呜咽咽地说:“妈妈,我想要做的事,老师总不让我做。”“呀!到底是什么事?”妈妈温和地问我。“学校要开家长会,……要演节目……但是老师不让我当主角(jiǎojué),却只要我在后台工……工作!那小龙平时又很不爱文艺,这次反做了主角!”我呜呜咽咽地,连话也说不清楚。||
妈妈伸出手来,要我看看她带着的手表。“云,你看,这手表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妈妈一面擦干我的眼泪,一边()地问。“那是一块玻璃,两根指针。”我回答说。妈妈把弟弟放在一旁,脱下手表,把表壳打开,又问我说:“你看,里面是些什么?”“是小齿轮和螺丝!”这时我完全忘记了我的伤心事。妈妈继续说:“当表的针不走,或走得不准的时候,别人就会说:‘这表是虚有外表’。可是怎样才能使它会走,并且走得准确呢?就得靠这些小齿轮和螺丝,也就是这些别人看不到的部分。”||
停了一会儿,妈妈又望着我()地说:“这是没有人喝彩的工作,但却是重要的,而且是不能够没有的工作。”我恍然大悟。
1、从文中的括号里,给括号前的字选留一个正确的读音。(2%)
2、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填在文中的括号里(3%)
意味深长伤心温和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
喝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已用“||”将文章分成了四段,请写出二、三段的段意。(4%)
第二段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读文章中画“~~~~”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明:(3%)
(1)句中的“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的省略号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总结7
光*似箭,岁月如梭,转眼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五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回首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感触颇深。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59人,随着年级的增高,孩子们的知识学习广泛了,内容增加了,难度加大了,学习方法改变了.针对现状,我将孩子大体分为四类:第一类:品学兼优的孩子,这些孩子学习品质很好,有很好的自制力,能主动学习,应该说具有冲击重点中学的实力,第二类学生,所占比例最大,他们努力学习,但基于多种原因,如:家长教育方法不得当,基础不扎实,学习方法不正确,青春期思想波动等,造成成绩不拔尖,但他们也有冲击重点的希望,这些学生就是所谓的可上可下的学生,发展好了,是重点,稍有松懈就将与重点擦肩而过,第三类学生,是老师最心疼的孩子,这些孩子一直努力学习,渴望有一份理想的成绩,他们善良懂事,但成绩始终不理想,以致自己信心都大打折扣,面对这些学生,老师都倾注了更大的热情,耐心的辅导,生怕伤到他们敏感的自尊。第四类学生是我平时关注最多的孩子,活泼好动,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也因此常常违反纪律,表现在旷课,上课搞小动作,甚至课堂上说话,影响其他同学听课,他们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也普遍不好。面对这些孩子我有义不容辞的教育责任,针对上学期本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本人在本学期对语文教学工作做了些调整,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现作出总结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
(一)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显示出本班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从检测的情况来看,孩子们对字形掌握比较好,错别字很少。这是与家长在家听写指导有力还有每天早自习听写过关有很大关系。可见付出就有收获。字义的理解对文章的感悟很重要,而现在收入的课文中有很多难以理解的词,在家庭作业中有些孩子的词语解释就是一味的抄参考资料或字典,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在课堂上如果一个一个要学生解释,显得枯燥,有些学生就是照着参考资料念出来,没有什么实效,放到课文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费时多,我们略读课文一般是一课时,讲读课文一般是二到三课时,时间也不允许老师逐字逐句的讲解,只能讲解重点词句,其它词语的疏通理解还是要在预习时完成。老师已教给孩子方法,具体实行还有待于个人,有些学习能力强的孩子会自觉完成,本学期在这方面进行了狠抓。我则采用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小结方法,练习巩固等,争取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堂里过关。另外,对于学生马虎做作业书潦草的现象,我要求全班学生做作业一律用钢笔书写,课余让他们练写字帖。一学期下来,学生在字词句方面的知识得到了巩固,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基本技能和语文能力。
(二)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磨*不误砍柴功”。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因此,我在教学不同的知识点时,都结合学生学习的情况来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预习课文时,要求学生“读—画—思—写—问”的五步预习方法,意思是“读课文、画词句、思内容、写批注、问不解”的方法。学生掌握这个预习方法,有利于提高他的自学能力和阅读水平。
在阅读教学上,我注意理清文章的脉络,渗透理解词句的方法,指导学生抓住文眼来理解中心,归纳小结“分段、概括段意、概括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感悟表达方法”等阅读技能,并进行迁移学习到同体裁的课文中去,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在习作教学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周边的事物,关心时事,对于热点的奥运火炬传递和四川汶川大地震等事件,让学生时时追踪事态的发展,并把自己的感受诉诸笔端。把从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课文表达方法迁移运用,多积累素材,多练笔,学生的表达能力亦然不断提高。
在综合*学习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多实践,多思考,多总结。我组织多种展示课,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汇总分类,确定研究主题,走出学校,深入家庭,走进社会来进行调查研究,学生的研究报告虽然内容欠具体,结论欠精准,但已初步闪现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当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关键,要求学生认真书写,按时完成作业,专心听讲,大胆发言,定期复习等则始终在整下教学过程中要强调的内容。
(三)做好转差工作
本班极需帮助的差生大约有五名,提高他们的成绩,对提高全班整体的学习质量有很大的作用。我采用的方式是“以多优带一差”的方法,帮助差生制定出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每天让优生抽出半小时帮助他们掌握,因为是多名优生来帮助,所以他们都不会有增大负担的感觉。另外我还设了奖励的制度,形成了竞争的机制。通过单元和知识点的小测,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及时给差生鼓励,使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
(四)拓展知识视野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才能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1、优秀文段朗读。通过学生自主搜寻优秀文段,使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量增加的同时,学生必然收获了许多东西。2、好词佳句的收集。在不断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的词汇积累有了明显的增多。3、原创得意句段的展示。4、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辩论、演讲、出手抄报等等。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训练了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1、同学们的作业,个别书写质量太差,作业本保护的不够好,个别同学对字的笔顺、笔画掌握的不好,错别字比较多,还没有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2、在教学过程中,对新教材理解、运用不够深刻。对教材内容把握不够,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没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
3、教学中,未能有效地关注整体,激励*语言使用不足不到位。
4、个别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不高,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5、辅差工作完成较好,培优工作则显不足。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和设想
1、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3、多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如:朗读比赛、说话比赛、讲故事比赛等等,使那些思想落后,集体荣誉感差的同学受到启发教育,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4、重视优生的培养和差生的转化工作。
5、在指导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要加强德育工作,重视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练习题的总结8
1.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梁国杨氏(sìshì)之子九岁,甚(shènshèng)聪惠。孔君平诣(zhǐ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wéiwèi)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yīngy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qíng)。”
2.先解释带点词的意思,再解释整句话的意思。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3)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中试卷9
导语:时间过的真快,一转眼,期中考试已经悄悄地临近了。下面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中试卷,一起来测试下吧:
一、看拼音,写词语。(4分)
péngpài
ménglóng
quányù
qièyì
jǐngjiè
xuánwō
dǐyù
zhìliú
二、按要求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字,组成词语。(15分)
1、填加点字的的近义词。(4.5分)
足智()谋生()死别呼风()雨自言自()背井()乡地()山摇地久天()心()眼亮日积月()
2、填加点字的反义词。(4.5分)
同甘共()争先恐()有口()心有()有终温故知()不()则退东张()望舍近求()南征()战
3、补充词语,并解释。(6分)
望而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帖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词填空。(5分)
居然竟然
1、这样宏伟的建筑,()只用十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
2、我们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收获了。
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但……而且……
3、()我们展出的时装不是成衣,()从中仍然可以看出这些时装缝成后的颜*和式样。
4、我们的设计()新颖,()很有创意,获得了大家的好评。
5、()花生的好处很多,()大家都喜欢它。
四、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5分)
1、整个山野好像一片绿海。()
2、潮水前赴后继地涌上来,像非将这片沙滩征服不可。()
3、顽皮的星孩子们,一刻不停地眨着眼睛,逗着那*琴的人。()
4、雨点细细地洒在树叶上,洒在马路上,洒在行人的雨伞上,也洒到人家关着的玻璃窗上……()
5、藏羚羊冒死救小羚羊的举动怎能不令人感动呢?()
五、判断说法正误。(对的打“√”,错的打“×”)(6分)
1、《母鸡》一文,表达了老舍先生对母鸡的厌恶之情。()
2、狼是非常凶猛的动物,一只狼足以咬死一头棕熊。()
3、头狼的地位并非世袭,而是由年长者担任。()
4、《三峡之秋》一文是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
5、《美丽的眼睛》一文中因为海豚长得漂亮,所以它的眼睛十分美丽。()
6、闰土是鲁迅先生小时候的朋友,他活泼健康、聪明能干、知识丰富。()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
1、桃花一簇开无主,_______________
2、留连戏蝶时时舞,_______________
3、一折青山一扇屏,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万里无云万里天。
5、绿杨烟外晓寒轻,_______________
6、问渠哪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
七、口语交际。(4分)
有同学说:“不论做什么事,只要多动脑筋,就一定会成功。”有的同学说:“做事情只要多练习,不怕下工夫,就一定会成功。”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领悟,(25分)
(一)高斯智断瓶中线(节选)(9分)
10分钟很快过去了,高斯还是()着眉,()着眼,紧()着那上玻璃瓶,没想出什么办法。这时,街中心围上了很多人,有些也是学院的学生,他们向人们介绍着高斯。大家听说高斯解过上千年没法解的数学难题,都感到十分新奇,想看看这位天才青年如何走出别人给他制造的困境。
1、在文中的()里填上合适的词。(3分)
2、“10分钟很快过去了”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2分)
3、联系全文想一想,别人给高斯制造的困境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段写高斯的文字很少,写周围人的文字较多,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_________(16分)
乡下一间(简朴简陋简单)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闭目(观赏
倾听欣赏)楼上优美的钢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里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着大地。
“这是谁*的呢?”突然“嘀答”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往天花板上瞧,这时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来人,来人呀!”
“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楼上是谁,怎么往地板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服务员看着滴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
“哦,是贝多芬!难怪*得这样好!”旅客一听这名字,怒气立刻消了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滴下来了呢?”
“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吧!”
旅客轻步上楼去,透过门缝看见贝多芬正(集中精力全神贯注津津有味)地*着。琴边放着一盆水。他正在(纳闷苦闷思索),突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下去。啊!原来贝多芬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久才离开□当他下楼时□不禁暗暗感叹道□真努力啊□怪不得是位伟大的音乐家□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
(1)亢:①高;②极,过度。()
(2)照:①通知;②关心,料理。()
(3)却:①后退;②表示转折;③使退却。()
2、在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中加上标点符号。(3分)
3、用“~~~”画出描写优美钢琴声的句子。(2分)
4、楼上滴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在文中括号中选择一个正确的词,把不要的划去。(4分)
6、在本文中心思想正确后面的括号里打“√”。(2分)
a、赞扬了贝多芬高超的*琴艺术。()
b、表达了一位旅客对贝多芬刻苦练琴的敬佩之情。()
c、赞扬贝多芬勤学苦练的精神。()
7、给短文加上个标题,写在文前横线上。(2分)
九、习作天地。(30分)
崇拜和佩服是有区别的。请你以《真令我佩服》为题,写一篇描写人物的记叙文。
提示与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选择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写出佩服的原因;要流露出真情实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