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脉”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人工浮床池净化富营养河水试验研究,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人工浮床池净化富营养河水试验研究,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工浮床池净化富营养河水试验研究

篇1:人工浮床池净化富营养河水试验研究

人工浮床池净化富营养河水试验研究

人工浮床池净化富营养河水试验研究

采用三种人工浮床池研究净化西太湖地区富营养化河水,结果表明:三种浮床池对河水均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其中设置填料的二种浮床池对河水中SS、NH4-N、TP的平均净化率分别达到64.1%~65.6%、62.2%~69.8%、50.4%~60.1%,填料的`设置对河水净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与球形填料相比,组合填料的表面积更大,能够固定更多的微生物,因此对应的浮床池净化效果更好.浮床植物光合作用使得池水中溶解氧含量呈现昼夜交替变化,为脱氮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作 者:聂智凌 安达 黄民生 陈振楼 Nie Zhiling An Da Huang Minsheng Chen Zhenlou  作者单位:聂智凌,黄民生,陈振楼,Nie Zhiling,Huang Minsheng,Chen Zhenlou(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62)

安达,An Da(北京创新景观园林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11)

刊 名:净水技术  ISTIC英文刊名:WATE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年,卷(期): 25(5) 分类号:X7 关键词:富营养化   人工浮床   净化   填料  

篇2:低温下水芹浮床对氨氮类富营养水体的连续小试净化

低温下水芹浮床对氨氮类富营养水体的连续小试净化

摘要:利用连续小试装置研究了6.9~8.8℃水温下水芹浮床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对NH4+-N类富营养水体的'处理效果和相关运行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HRT从6 d到2 d的过程中,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1.9±3.5)%和(40.1±0.7)%,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2.0±4.9)%和(20.1±4.1)%,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7.8±7.2)%和(19.9±3.1)%.出水中COD、TN与TP浓度随着进水负荷的增加而增加.作 者:郑    孙梅    郑少奎    杨志峰    Zheng Chong    Sun Mei    Zheng Shaokui    Yang Zhifeng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期 刊: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ISTICPKU  Journal:TECHNIQUES AND EQUIPMENT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年,卷(期):2006, 7(8) 分类号:X703 关键词:低温    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    水芹浮床    氨氮    富营养化    连续小试   

篇3:人工湿地净化富营养化河水试验研究(二)-基质层及流态对氮素污染物净化效果

人工湿地净化富营养化河水试验研究(二)-基质层及流态对氮素污染物净化效果的影响

通过中试试验研究了基质层及流态对人工湿地净化富营养化河水中氮素污染物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砾石基质层厚度从80cm增加到120cm对湿地池净化氮素污染物的效果没有明显影响;将上层砾石替换为沸石后,湿地池对NH3-N的净化效果明显提高,说明不同的.基质材料对NH4+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吸附作用,而将上层砾石替换为炉渣后湿地池对氮素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几乎没有变化;在4种湿地流态中,复合流态(垂直流+潜流)湿地池对TN、NH3-N、NO3-N的去除率均为最高,且与潜流-垂直流相前后次序没有显著相关性;潜流、垂直流湿地池对氮素污染物的去除率介于复合流、表面流之间;表面流最低.

作 者:周炜 黄民生 谢爱军 年跃刚 Zhou Wei Huang Minsheng Xie Aijun Nian Yuegang  作者单位:周炜,黄民生,谢爱军,Zhou Wei,Huang Minsheng,Xie Aijun(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上海,200062)

年跃刚,Nian Yuegang(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

刊 名:净水技术  ISTIC英文刊名:WATE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年,卷(期):2006 25(4) 分类号:X7 关键词:人工湿地   基质层   流态   富营养化河水   氮素污染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