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誉非”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元稹 放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元稹 放言,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元稹 放言

篇1:元稹 放言

近来逢酒便高歌,醉舞诗狂渐欲魔。五斗解酲犹恨少,

十分飞盏未嫌多。眼前仇敌都休问,身外功名一任他。

死是等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

莫将心事厌长沙,云到何方不是家。酒熟餔糟学渔父。

饭来开口似神鸦。竹枝待凤千茎直,柳树迎风一向斜。

总被天公沾雨露,等头成长尽生涯。

霆轰电烻数声频,不奈狂夫不藉身。纵使被雷烧作烬,

宁殊埋骨扬为尘。得成蝴蝶寻花树,傥化江鱼掉锦鳞。

必若乖龙在诸处,何须惊动自来人。

安得心源处处安,何劳终日望林峦。玉英惟向火中冷,

莲叶元来水上干。甯戚饭牛图底事,陆通歌凤也无端。

孙登不语启期乐,各自当情各自欢。

三十年来世上行,也曾狂走趁浮名。两回左降须知命,

数度登朝何处荣。乞我杯中松叶满,遮渠肘上柳枝生。

他时定葬烧缸地,卖与人家得酒盛。

后来白居易读过元稹的诗之后,自己也做了放言五首诗,一起来学习一下。

放言五首

白居易

序:元九在江陵时2,有放言长句诗五首3,韵高而体律,意古而词新。予每咏之,甚觉有味,虽前辈深于诗者未有此作。唯李颀有云:“济水自清河自浊,周公大圣接舆狂”4,斯句近之矣。予出佐浔阳5,未届所任6,舟中多暇7,江上独吟,因缀五篇以续其意耳8。

其一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9。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甯子解佯愚10。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11。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12。

其二

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13。

祸福回还车转毂,荣枯反覆手藏钩14。

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15。

不信君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16。

其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17。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18。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19。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20。

其四

谁家第宅成还破,何处亲宾哭复歌21。

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22。

北邙未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定波23。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如何24。

其五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25。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26。

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27。

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28.

词句注释1.放言:意即无所顾忌,畅所欲言。

2.元九:即元稹,“九”是其排行。他在元和五年(8)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其间曾作《放言五首》,见《元氏长庆集》卷十八。

3.长句诗:指七言诗,相对五言诗而言;五言为短句。

4.李颀:唐代诗人,开元十三年(725年)进士,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此举其两句诗见于他的《杂兴》诗。济水:源出河南省济源县西王屋山,其故道过黄河而南,东流入今山东省境内。《元和郡县志》:“今东平、济南、淄川、北海界中,有水流入于海,谓之清河,实菏泽。汶水合流,亦曰济河。”河:黄河。白居易《效陶潜体十六首》有云:“济水澄而洁,河水浑而黄。”与李颀此诗上句之意相近。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弟,成王之叔,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管、蔡、霍三叔陷害,制造流言,诬蔑周公要篡位。周公于是避居于东,不问政事。后成王悔悟,迎回周公,三叔惧而叛变,成王命周公征之,遂定东南。接舆(yú)狂:接舆,传说是春秋时楚国的一个隐士,他以佯狂避世,故此说“接舆狂”。其真实姓名不可考,因他曾迎着孔子的车而歌,故称接舆(见《论语·微子》、《庄子·逍遥游》)。舆,本指车厢,亦泛指车。

5.予:我。出佐浔阳:被贬出京,到江州去做司马,辅助治事。浔(xún)阳:指江州。隋设九江郡,唐代叫江州或浔阳郡。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6.未届所任:还未到达任所。届:到。

7.暇(xiá):空闲时间。

8.缀(zhuì):撰写。续其意:谓读元稹《放言》之意。耳:叹词。

9.辨:一作“辩”。底:啥。

10.臧(zāng)生:指臧武仲。《论语·宪问》:“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臧:一作“庄”。防:是武仲的封地。武仲凭借其防地来要挟鲁君。武仲:臧孙氏,名纥,官为司寇,在贵族中有“圣人之称”(《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杜氏注:“武仲多知,时人谓之圣”)。诈圣:欺诈圣人。甯(nìng)子:指甯武子。《论语·公冶长》:“甯武子,邦有道则知,邦元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荀悦《汉记·王商论》:“甯武子佯愚(装傻)。”甯:今亦作“宁”。知:同“智”。此二句意谓:世人只是上了假圣人的当,去爱臧武仲那样的人,哪知道世间还有甯武子那样装呆作傻的人呢?

11.“草萤”二句:以萤光并非火,露滴不是珠来比喻人世间的某些假象,并告诫人们不要为假象所蒙蔽。这是从侧面说明要从本质去看问题,或者说要善于透过现象看出本质。

12.“不取”二句:进一步明示辨伪之法,指出如不兼用明亮的火焰和照乘珠的光,这就不能发现真伪的区别。燔(fán)柴:《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坛。”疏:“谓积薪于坛上,而取玉及牲置柴上燔之,使气达于天也。”此用为名词,指火光。照乘:珠名。《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威王“与魏王会田于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梁(魏)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为万乘之国而无宝乎?’”殊:异。

13.“世途”句:意谓祸是福的依托之所,福又是祸隐藏之地,祸、福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倚伏:即《老子》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简言“倚伏”。尘网:犹尘世,即人世。古人把现实世界看做束缚人的罗网,故言。陶渊明《归园田居》诗:“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卒:始终。

14.回还:同回环,谓循环往复。车转毂(gǔ):像车轮转动一样。毂:本指车轮中心部分,此指车轮。荣枯:本谓草木盛衰,常以比政治上的得志与失意。曹植《赠丁翼》:“积善有余庆,荣枯立可须。”反覆:谓反复无常。藏钩:古代一种游戏。《艺经》:“义阳腊日饮祭之后,叟妪儿童为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交(通‘较’)胜负。”此言荣枯如同藏钩之戏,变化无常,令人难以捉摸。

15.龟灵:古人认为龟通灵性,故常用龟甲占卜以决吉凶。灵:动词,通灵。刳肠患:言龟虽通灵性,也难免自己要被人杀掉的`祸患。《庄子·外物》:“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同“披”)发窥阿门(小曲门)……使人占之,曰:‘此神龟也’。……(命人送)龟至,君再欲杀之,再欲活之。心疑,卜之,曰:‘杀龟以卜吉。’乃刳龟,……仲尼(孔子)曰:‘神龟……知(智)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策(遗算),不能避刳肠之患,’”刳(kū):剖开。“马失”句用“塞翁失马”的故事,进一步说明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事见《淮南子·人间训》,一般成语词典皆有载,姑从略。折:摔断。足:同“脚”。忧:忧患。

16.“不信”二句:以下棋比喻世事的变化不定。

17.君:指元稹。狐疑:狐性多疑,故称遇事犹豫不定为狐疑。屈原《离骚》:“心犹豫而狐疑。”按:元稹在政治上遭到打击后,情绪一度动荡,白居易因劝他要经得起考验,等到时机好转,是非真伪自会分明。“不用”句谓:吉凶祸福,在所不计;问卜求签,更无必要。钻龟、祝蓍(shī):古代迷信活动,钻龟壳后,看其裂纹以卜吉凶;或拿蓍草的茎占卜。

18.“试玉”二句:言坚贞之士必能经受长期磨练;栋梁之材也不是短时间就能认出来的,前句下作者自注说:“真玉烧三日不热。”《淮南子·俶真训》:“钟山之玉,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后句作者亦自注:“豫章木,生七年而后知。”豫章:枕木和樟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楠豫章。”《正义》:“豫:今之枕木也;樟,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樟乃可分别。”

19.日:一作“后”。见《史记·鲁国公世家》。后句言王莽在未篡汉以前曾伪装谦恭下士。《汉书·王莽传》:“(莽)爵位盖尊,节操愈谦。散舆马衣裘,赈施宾客,家无所余。收赡名士,交结将相卿大夫甚众。……欲令名誉过前人,遂克己不倦。”后竟独揽朝政,杀平帝,篡位自立。此二句是用周公、王莽故事,说明真伪邪正,日久当验。未篡:一作“下士”。

20.向使:假如。复:又(有)。

21.第宅:住宅。官员和贵族的大住宅。亲宾:亲人和朋友。哭复歌:因显贵而歌,因败亡而哭。

22.炙(zhì)手:热得烫手。比喻权贵势焰之盛。《新唐书·崔铉传》:“铉所善者,郑鲁、杨绍复、段瑰、薛蒙,颇参议论。时语曰:‘郑、杨、段、薛,炙手可热;欲得命通,鲁、绍、瑰、蒙。’”张罗:本指张设罗网捕捉虫鸟。常以形容冷落少人迹。何逊《车中见新林分别甚盛》诗:“穷巷可张罗。”形容门庭冷落。《史记·汲郑列传》:“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汲(jí):汲黯。郑:郑当时。阗(tián):塞,充满。罗:捕鸟的网。

23.“北邙”二句:言富贵贫贱是随着世事变化而变化的。北邙(máng):山名,亦作北芒,即邙山,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北。东汉及北魏的王侯公卿死后多葬于此。后人因常以泛指墓地。王建《北邙行》:“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未省:未见。后句即“沧海桑田”之意,比喻社会剧变,人事无常。晋葛洪《麻姑传》:“麻姑(传说中仙人名)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时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矣,岂将复还为陵陆乎?’”

元稹 放言(精选4篇)

24.“莫笑”二句:为告诫语。前句的“莫”字管“笑”与“夸”二字。后句意谓贫贱、富贵之人,其最后归宿都是一样的。

25.“泰山”句:谓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而言的。《庄子》:“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同‘泰’)山为小。”又:“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韩愈《调张籍》诗:“流落人间者,泰山一毫芒。”“颜子”句:谓人寿各有一定,因此不必盲目地羡人长寿,弄得成天忧心忡忡。颜子:即颜回,字渊。春秋时鲁国人。贫而好学,在孔丘弟子中以德行著称,被后世儒家尊为“复圣”。但早卒,死时年仅三十余岁。老彭:指彭祖。传说中的长寿者。姓籛名铿,颛顼帝玄孙,生于夏代,至殷(商)末已八百余岁。见《神仙传》及《列仙传》。旧时因以彭祖为长寿的象征或代名词。

26.槿(jǐn):即木槿花。开花时间较短,一般朝开暮落。

27.嫌身:嫌弃自己。漫:随便。厌生:厌弃人生。

28.“生去”二句:说明死和生都是自然的规律。扬雄《法言·君子》:“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

篇2:放言 元稹

近来逢酒便高歌,醉舞诗狂渐欲魔。五斗解酲犹恨少,

十分飞盏未嫌多。眼前仇敌都休问,身外功名一任他。

死是等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

莫将心事厌长沙,云到何方不是家。酒熟餔糟学渔父。

饭来开口似神鸦。竹枝待凤千茎直,柳树迎风一向斜。

总被天公沾雨露,等头成长尽生涯。

霆轰电烻数声频,不奈狂夫不藉身。纵使被雷烧作烬,

宁殊埋骨扬为尘。得成蝴蝶寻花树,傥化江鱼掉锦鳞。

必若乖龙在诸处,何须惊动自来人。

安得心源处处安,何劳终日望林峦。玉英惟向火中冷,

莲叶元来水上干。甯戚饭牛图底事,陆通歌凤也无端。

孙登不语启期乐,各自当情各自欢。

三十年来世上行,也曾狂走趁浮名。两回左降须知命,

数度登朝何处荣。乞我杯中松叶满,遮渠肘上柳枝生。

他时定葬烧缸地,卖与人家得酒盛。

放言五首并序

白居易

元九在江陵时,有放言长句诗五首,韵高而体律,意古而词新。予每咏之,甚觉有味,虽前辈深于诗者未有此作。唯李颀有云:“济水自清河自浊,周公大圣接舆狂”,斯句近之矣。予出佐浔阳,未届所任,舟中多暇,江上独吟,因缀五篇以续其意耳。

其一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甯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其二

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

祸福回还车转毂,荣枯反覆手藏钩。

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

不信君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

其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其四

谁家第宅成还破,何处亲宾哭复歌。

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北邙未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定波。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如何。

其五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

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

创作背景

据序文可知,这组诗是唐宪宗元和十年(8)白居易在被贬谪去江州(浔阳)途中和元稹的同名组诗之作。

元和五年(810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表示自己的心情:“死是老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其一),“两回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其五)。

过了五年,诗人因上书急请追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遭当权者忌恨,当年六月,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时元稹已转官通州司马,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在贬官途中,风吹浪激,感慨万千,也写下《放言五首》诗奉和。

篇3:放言元稹

近来逢酒便高歌,醉舞诗狂渐欲魔。五斗解酲犹恨少,

十分飞盏未嫌多。眼前仇敌都休问,身外功名一任他。

死是等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

莫将心事厌长沙,云到何方不是家。酒熟餔糟学渔父。

饭来开口似神鸦。竹枝待凤千茎直,柳树迎风一向斜。

总被天公沾雨露,等头成长尽生涯。

霆轰电烻数声频,不奈狂夫不藉身。纵使被雷烧作烬,

宁殊埋骨扬为尘。得成蝴蝶寻花树,傥化江鱼掉锦鳞。

必若乖龙在诸处,何须惊动自来人。

安得心源处处安,何劳终日望林峦。玉英惟向火中冷,

莲叶元来水上干。甯戚饭牛图底事,陆通歌凤也无端。

孙登不语启期乐,各自当情各自欢。

三十年来世上行,也曾狂走趁浮名。两回左降须知命,

数度登朝何处荣。乞我杯中松叶满,遮渠肘上柳枝生。

他时定葬烧缸地,卖与人家得酒盛。

放言五首

白居易

序:元九在江陵时2,有放言长句诗五首3,韵高而体律,意古而词新。予每咏之,甚觉有味,虽前辈深于诗者未有此作。唯李颀有云:“济水自清河自浊,周公大圣接舆狂”4,斯句近之矣。予出佐浔阳5,未届所任6,舟中多暇7,江上独吟,因缀五篇以续其意耳8。

其一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9。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甯子解佯愚10。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11。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12。

其二

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13。

祸福回还车转毂,荣枯反覆手藏钩14。

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15。

不信君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16。

其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17。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18。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19。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20。

其四

谁家第宅成还破,何处亲宾哭复歌21。

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22。

北邙未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定波23。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如何24。

其五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25。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26。

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27。

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28.

拓展:

白居易与元稹

元和十年正月,白居易与元稹在长安久别重逢,两人经常畅谈达旦,吟诗酬和。但事隔不久,元稹因为直言劝谏,触怒了宦官显贵,在那年三月被贬为通州司马。

同年八月,白居易也因要求追查宰相武元衡被藩镇军阀李师道勾结宦官暗杀身亡一案,被权臣嫉恨,宪宗听信谗言,把他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两个好友竟落到同一被贬的命运。白居易在秋风凄凄中离开长安,走的恰好是元稹不久前走过的路。诗人满腔惆怅,一路上寻找着好友留下的墨迹。一日他行至蓝桥驿——这里是长安通往河南、湖北的中途站。一下马,便在驿站的墙柱上发现了元稹在正月路过这里时写的一首《西归》绝句,诗人百感交集,提笔在边上写了一首绝句: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西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离了蓝桥驿,经过商州、襄阳,诗人由汉水乘舟而行。在船上诗人经常反复吟咏好友元稹的`诗卷,来慰藉孤独的心情,一直看到眼睛痛为止。途中写下这样一首诗: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元稹在通州听说白居易被贬到九江,极度震惊,不顾自己病重在床,提笔给白居易写信,并赋诗一首《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不久,白居易收到了这首诗,被好友的关切之情深深感动,他在给元稹的信中写道:“‘垂死病中’这句诗,就是不相干的人看了都会感动得不忍再看,何况是我呢?到现在每次看到它,我心里还凄恻难忍。”

元稹一收到信,知道是白居易写来的,还未拆开就已泪眼模糊。他的女儿吓得哭起来,妻子也忙问怎么回事。元稹告诉她们,自己很少这样动情,只除在接到白居易来信的时候。为此,元稹寄诗给白居易:

得乐天书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一次,元稹又接到老朋友的诗,诗中写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好友对自己如此情深,竟在梦中与自己相见。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自己也整天思念他,为什么就不能梦见呢?元稹十分懊恼,觉得大概是自己一来通州,就染上疟疾,至今不愈,以致神思混乱的缘故。于是也写诗一首,《酬乐天频梦微之》: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休戚相关的命运,把白居易与元稹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一生交谊很深,世人称为“元白”。

篇4:放言,放言元稹,放言的意思,放言赏析

放言五首,放言五首元稹,放言五首的意思,放言五首赏析 -诗词大全

放言五首

十分飞盏未嫌多。眼前仇敌都休问,身外功名一任他。

死是等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

莫将心事厌长沙,云到何方不是家。酒熟J糟学渔父。

饭来开口似神鸦。竹枝待凤千茎直,柳树迎风一向斜。

总被天公沾雨露,等头成长尽生涯。

霆轰电S数声频,不奈狂夫不藉身。纵使被雷烧作烬,

宁殊埋骨扬为尘。得成蝴蝶寻花树,傥化江鱼掉锦鳞。

必若乖龙在诸处,何须惊动自来人。

安得心源处处安,何劳终日望林峦。玉英惟向火中冷,

莲叶元来水上干。甯戚饭牛图底事,陆通歌凤也无端。

孙登不语启期乐,各自当情各自欢。

三十年来世上行,也曾狂走趁浮名。两回左降须知命,

数度登朝何处荣。乞我杯中松叶满,遮渠肘上柳枝生。

他时定葬烧缸地,卖与人家得酒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