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考研人数激增,报考热度有增无减,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考研人数激增,报考热度有增无减,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篇1:考研人数激增,报考热度有增无减
考研人数激增,报考热度有增无减
考研报考人数情况:
20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出现明显反弹,如北京、河北、辽宁、江苏分别增长6.8%、8.4%、11.7%、11.12%.
年北京市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243420人,比增加15448人,增幅约6.8%.这是北京市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连续两年下降后首次出现增长。
2016年河北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90147人,比20增加7047人,增幅达8.4%,其中,报考专业硕士的考生共43060人,同比增长6.9%.
2016年辽宁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70260人,比年增加7372人,增幅达11.7%.自起,辽宁省研究生报名人数出现“拐点”持续两年下降, 2016年则迎来大幅增长。
2016年江苏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116039人,比2015年增加11617人,增幅达11.12%.
考研报考人数情况:
泉州报名点确认报名考生4402人,比2016年增加1137人,增长34.82%.
内蒙古自治区硕士研究生招生网上报名人数为48660人,较2016年的39091人增加了9569人,增幅达24.5%.
郑州考点报名人数达2万多,比2016年增加近1万人。
全江苏省23个硕士研究生报考点共接受144839人报考,报考人数比2016年增加28803人,增幅24.82%,其中往届生增加16375人,增幅37.62%.按招生单位统计,全国共有186821人报考我省52家招生单位,报考人数比2016年增加33360人,增幅21.74%,其中往届生增加17679人,增幅37.53%.江苏省报考规模位居全国第二位。
篇2:考研初试今日开启 各省市报考人数激增
考研初试今日开启 各省市报考人数激增
今天是2017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的第一天,考研学子将走进考场,接受他们人生中一场重要考试的检验。从根据各省公布的数据来看,在2016考研人数“逆势”上涨的基础上,2017考研报考人数将再次实现了新增长。那么,是什么促成了今年报考人数激增呢?
一、在职研考首年纳入统考壮大考研大军
今年考研最大的变化是“在职研究生”考试首次纳入统考中,这是今年考研报名人数大幅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首年纳入统考,这在一定程度上壮大了考研大军的队伍,也导致今年报名人数增长。但根据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来看,报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为251546人,占86.9%;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为37949人,占13.1%。说明非全日制研究生还是占统考群体中的一小部分,对考研总人数增长是有一定影响的,但不是最主要影响。这其中不少人是原本打算参加十月联考的在职考生,自十月联考取消,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纳入统考后,对这部分考生来说,虽然考试难度有所增加,但学历的含金量也有所提高,可以说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对于那些想认认真真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同学来说,其实也是一件好事。
二、“考研热”仍为人数暴增主因
但根据数据显示,考研考生中,应届生的比例也并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考研仍是“刚需”,从另一方面也反应了当下大学生对就业状况的担忧。
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整个社会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据北京市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统计,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研究生的需求看,博士研究生占总需求人数的29.5%,硕士研究生的需求人数占70.5%。而且,每年毕业生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也加剧了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日前,教育部发布了20高校毕业生数量,预计为795万,较今年新增30万。所以,一些热门企业在招聘时也会设置学历这个门槛,优中选优,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考研在短期内不会降温。
三、初试成绩才是考研突围的王道
虽然今年考研人数暴增,但新东方在线国内考试部项目总监甘源老师还是建议各位考生,在严峻的考研形势面前,不论政策怎样变化,考研人数增加多少,考研难度如何增大,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考试技巧,取得一个较高的初试成绩,才是在报考人数激增情况下考研突围的王道。在这里还是祝福参加2017考研的各位考生,能进入自己的理想院校,金榜题名,实现自己的研究生梦想!
篇3:考研报考人数激增达201万,国家线或上涨
2017考研报考人数激增达201万,国家线或上涨
今天是2017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的第一天,201万考研学子走进考场,接受他们人生中一场重要考试的检验。据教育部最新数据统计,在考研人数“逆势”上涨的基础上,2017考研报考人数再次实现了新增长,达到201万,较177万的报考人数,增幅为13.6%.下面,对今年研究生报名情况进行一下解读,并对2017考研“国家线”走势进行了预测。
一、考研人数在职研考首年纳入统考壮大考研大军
今年考研最大的变化是“在职研究生”考试首次纳入统考中,这是今年考研报名人数大幅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首年纳入统考,共有201万名考生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这在一定程度上壮大了考研大军的'队伍,也导致今年报名人数增长。
但根据数据显示,考研考生中,应届生的比例也并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考研仍是“刚需”,从另一方面也反应了当下大学生对就业状况的担忧。
二、报考人数增加,复试线或小幅上扬
尽管报考人数再创历史记录,但伴随着本科生入学规模日趋稳定,为保证研究生科研和教学的整体稳定,国家线这一重要的“指挥棒”总体会保持稳定,部分热门学科分数线可能会有小幅上扬。
但是,今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将是肯定的结论,国家线稳定并不代表具体到每个招生单位的分数线不会走高,随着复试招生自主权的加大,考生在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里继续扎堆,包括34所自主招生单位在内的部分热门单位或专业分数线可能会有大幅上扬。
除此之外,还要建议明年乃至后年备考的考生早做打算,仔细分析今年的考研形势,注意研究考题及相关命题规律,提早安排自己的复习进度,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
建议各位考生,在严峻的考研形势面前,大家还是要专注于自我实力的提升,不论政策怎样变化,考研人数增加多少,考研难度如何增大,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考试技巧,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有效方法。好好准备复试,灵活应变,才能在愈加激烈的考研竞争中紧紧守护住自己的梦想。
篇4:20考研人数止跌反弹 专业报考热度不均
12月26日,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拉开帷幕。继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报名人数下跌后,2016年度考研人数首次出现明显反弹,全国报考人数达177万人,比2015年增长7%,部分省市甚至出现大幅增长态势,北京、辽宁、江苏分别增长6.8%、11.7%、11.12%。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表明,经济增长乏力,就业形势严峻可能是此次研究生报名人数出现反弹的重要原因。中国教育在线调查平台收集数据统计显示,37665人的调查群体中,有43%因“增加就业竞争力、提升毕业后薪水”选择考研,暂时不想就业、逃避步入社会而选择考研的占13%。
“近几年本科毕业生人数连创新高,就业压力增大从而催生考研大军。”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分析。
前十大报考热门专业中,仅管理学和经济学两类就占约70%。从各省份公布的2016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数据看,工商管理专业、会计专业、金融等专业报考人数居多。
推免生与保送生已成为以985高校为代表的名校的主力生源。
以浙江大学为例,2015年浙大硕士推免生录取人数占据大量专业名额。其中法律(法学)专业共录取推免生8人,而录取总规模为10人;新闻与传播专业录取推免生25人,占录取总规模的71.42%,机械工程专业推免生占总规模的60%。
2016年,北京大学拟接收推免人数2167人,占招生总规模4354人的49.77%,接近五成。其中,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拟招生240人,推免生录取208人,占87%;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学院推免生拟录取人数分别占比81%和82%以上;教育学院和个别跨学科门类的推免生招生甚至占其总规模的100%,不再招收统考生。
据统计,23%的学生反映保研生的比例增加,使报考专业竞争异常激烈,也有学生表示赞同推免政策的设置,有益于整体研究生教育提高生源水平,对自己报考并无实际影响。
“推免生目前采取成绩加综合表现的衡量机制,并且在各校信息公示,从公平公正的角度看是比较可信的,生源质量也是可控的。”陈志文表示,一方面,“推免生”制度加剧了研究生招生的马太效应,抬高了重点院校和一些地方院校在招生质量上的分水岭;另一方面,“分数+素质”的选拔模式,也进一步加速了我国的研究生制度改革。记者 赵婀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