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是江湖骗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中矿大“羽翼网络支教团”赴河南支教活动圆满结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中矿大“羽翼网络支教团”赴河南支教活动圆满结束,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中矿大“羽翼网络支教团”赴河南支教活动圆满结束

篇1:中矿大“羽翼网络支教团”赴河南支教活动圆满结束

中矿大“羽翼网络支教团”赴河南支教活动圆满结束

近日,中国矿业大学“羽翼网络支教”实践团队在和孩子们合唱《和你一样》这首歌中结束了所有的支教活动。支教团不仅给孩子们带去了知识和欢笑,更给孩子们带去了梦想与希望。

小包庄小学位于河南省方城县柳河乡的一片孤立的高地上,四面都是荒凉的花生地。在陈旧的两层教学楼里,支教团的成员们教给孩子们英语、美术、音乐、安全教育等知识,给孩子们讲述大学校园的美好,和孩子们一起交流、唱歌、舞蹈、画画、做游戏。支教团将携带的电脑、投影仪、摄像头、话筒等设备安装好,让孩子们能够通过网络视频看到千里之外的老师们给他们上课。

网络视频课作为羽翼网络支教团与其他支教团不一样的地方很受支教团和校方的重视。通过网络视频教课,使远程教育变得现实可行,让教育资源缺乏的地方也能够让孩子们学习知识,弥补了支教团开学上不了课的`问题。把支教做到常态化,让网络支教这种创新性的公益活动被应用到更多需要的人群中去,这也是支教团成员们共同的希冀。

意识到支教即将结束的孩子们都不约而同地轻声问道:“你们下次还来吗?”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语却使支教团成员们心里都酸酸的。

最后的梦想征集中,孩子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梦想,有的想做一名宇航员,有的想做一名医生,有的想做一名警察……。这一个个大大的梦想在孩子们小小的心中生根发芽,点亮他们前进的希望。

带着孩子们的梦想以及他们为支教团老师们认真画的画,羽翼网络支教团的成员们带着那一份不舍,那一份感动,那一份希望踏上了归途。

篇2:中矿大“羽翼网络支教”实践团河南方城县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中矿大“羽翼网络支教团”赴河南支教活动圆满结束

中矿大“羽翼网络支教”实践团河南方城县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8月15日 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羽翼网络支教”实践团在河南省方城县关于“当地留守儿童问题”的调研活动已经全部结束。支教团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以及实地调查采访等方式对当地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

支教团在支教期间,通过对河南省方城县柳河乡小包庄小学张本现校长的采访,学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小包庄村的实地调研考察,对柳河乡教办室刘旭主任的采访,方城县教育局基教股领导陈国宝的采访等多个方面进行调研考察,并了解掌握了一些关于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支教团成员了解到,方城县城面积约2542平方公里,全县辖16个乡镇,557个行政村,总人口106万人,是一个农业大县和河南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方城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外出,催生了大批留守儿童。全县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134374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15346人,占11.4%。柳河乡全乡公立小学有4000多名学生,私立小学有1500多名学生,其中父母有一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所占比例近70%。因为在家种田收入较低,所以大部分的家庭都选择了外出打工,由此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由于家庭教育主要由爷爷奶奶辈的家庭成员来完成,由此产生的隔代教育问题较为严重,有些孩子长期处于教育缺失的状态,功课没有受教育程度相对高的父母来辅导,导致孩子成绩下降,也有些孩子心里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有些甚至还存在自私自利、内心脆弱、敏感等心理问题。

为了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方城县政府采取一些措施与政策来促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如:加快农村薄弱学校及寄宿制学校建设,推进农村学校跨越发展;加强师资调配,加大农村学校教师补进力度;以学校为单位对留守儿童进行排查摸底,逐一登记造册,建立成长记录档案,时时了解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情况等。柳河乡教办室与小包庄小学也希望借助“羽翼网络支教”实践团这种形式,通过舆论呼吁更多的社会人士关注留守儿童。

篇3:中矿大“羽翼网络支教团”接受河南方城县小包庄小学校长锦旗赞扬

中矿大“羽翼网络支教团”接受河南方城县小包庄小学校长锦旗赞扬

近日,在河南省方城县柳河乡小包庄小学,张本现校长代表小包庄小学将一面写着“实践激扬青春志,奋斗成就青春梦”的锦旗赠送给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羽翼网络支教”实践团,指导老师卢宁代表支教团接受了锦旗。

据了解,本次赠送锦旗主要是为了感谢“羽翼网络支教”实践团利用暑假期间在小包庄小学进行支教活动,并给小包庄小学带去了一些网络授课设备,如电脑、摄像头、话筒、投影仪等以及一些零食、玩具、书本等礼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包庄小学的教育资源和硬件设备紧缺的困难。羽翼网络支教团此次前来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面对面授课,尽快与学生熟悉起来,了解学校的实际具体教育情况,为后续网络授课和课程安排做好准备。二是安装和调试好网络授课的相关硬件设备并进行网络授课试讲确保后期网络授课的正常进行。另外支教团借此次支教机会,还进行了“留守儿童问题”的.调研工作,从问卷、调查、采访多种方式了解了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与政策。

在支教期间,支教团与当地的老师、学生们结下深厚友谊。小包庄小学张本现校长希望通过锦旗一方面表达学校领导与孩子们对支教团的感谢,另外希望羽翼网络支教团与小包庄小学的友谊能够长久。

篇4:中国矿业大学羽翼网络支教团今日出发奔赴河南

中国矿业大学羽翼网络支教团今日出发奔赴河南

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羽翼网络支教团在完成支教实践前期准备工作后,将于7月14日凌晨5点出发,乘坐近9个小时的火车奔赴河南南召,进行为期6天的暑期支教活动。

参与此次暑期支教的9名学生全部来自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以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居多,还有信电学院锋行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乘坐长达9小时的火车前往目的地,意味着此次出行注定辛苦,但大家对此次支教都充满期待,对即将开始的支教活动充满自信。9名同学都表示:“我们会把爱心带给学生,把温暖带给山区,认真负责、积极实践。”

团队领导人罗义康同学表示,这已经是支教团第二年进入河南进行暑期支教,此次的目的地小包庄小学是纳入免费午餐计划的小学。因为贫困,那里的孩子学习都很努力,对知识有很强烈的渴望。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支教团成员们特意根据个人平时的'特长,为孩子们准备了不同的课程。经过一个月的准备时间,他们决定以网络支教团平日所授的英语课为主,并辅以历史、地理、人文科学、文明礼仪等丰富多彩的课程,目的是为了拓展贫困地区孩子的知识面,并为下一期羽翼网络支教团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大家都是第一次前往河南支教,支教团的成员们从老师及同学中了解了很多当地的情况,并做好充分的准备。支教团成员们的行囊里不仅准备了为小包庄小学孩子们带去的书本,还有给他们的礼物、药品等。

相信在未来的六天中,羽翼网络支教团会给孩子们留下珍贵的知识宝藏。支教团的成员们也会在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中积极响应团中央三下乡的号召,珍惜实践机会,努力收获大学生活中最有价值的回忆。

篇5:中矿大 “羽翼网络支教”实践团河南柳河乡探讨“留守儿童”教育与

中矿大 “羽翼网络支教”实践团河南柳河乡探讨“留守儿童”教育与发展问题

7月31日 上午,河南省方城县柳河乡教办室刘旭主任来到柳河乡小包庄小学看望羽翼网络支教团成员。就柳河乡留守儿童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刘旭主任与实践团指导老师卢宁进行交流。

卢宁老师向刘旭主任介绍了支教团的具体情况,重点说明了本次前来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利用网络进行远程教育是个非常好的项目,既保证了学生在非假期间也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也保证了支教内容的连续性。”刘旭主任对支教团的此次实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刘旭主任为支教团成员详细介绍了柳河乡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他说:“全乡公立小学有4000多名学生,私立小学有1500多名学生,其中父母有一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所占比例近70%。”刘旭主任看到支教团成员惊讶的眼神,解释道,在家种田收入较低,因此大部分家庭都选择了外出打工。刘旭主任告诉支教团成员,由于家庭教育主要由爷爷奶奶辈的'家庭成员来完成,由此产生的隔代教育问题较为严重。乡里有些孩子长期处于教育缺失的状态,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父母不在孩子身边,而爷爷奶奶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孩子得不到良好的家庭辅导,导致成绩下降。也有些孩子由于缺少家庭的温暖,造成心理上的困扰,他们往往具有自私自利、内心脆弱、敏感等心理问题。

离开之前,刘旭主任对信电学院“羽翼网络支教”实践团寄予了很大期望,他希望通过本次羽翼网络支教团的广泛宣传,能够引起全社会对柳河乡乃至全国的留守儿童进一步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