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研究

摘要:阅读是各种学习的基石,是个体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是对一个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是未来社会一个必须具备的能力。人的主要阅读能力,是在3--8岁期间形成的。如果在婴幼儿时期不及时启蒙阅读意识,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幼儿入学后就可能出现学习适应困难。本文就此对如何指导幼儿早期阅读的策略进行讨论,希望对促进幼儿早期阅读的活动有所帮助。关键词:早期阅读,幼儿教育,指导策略一、相关理论

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研究

在国外,阅读学习早为其教育界所重视,成为儿童早期教育的主要内容。与之相比较,我国儿童的阅读能力、阅读量与世界发达国家儿童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我国多数家庭还没有形成利于读书的环境和习惯;儿童厌恶阅读;优秀儿童读物缺乏;缺乏对儿童阅读活动的指导①。这种状况,到孩子上学时就会明显的表现出来,如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学习能力等能力的欠缺,不利于其今后的成长。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阅读学习逐步为我国幼教界所重视,成为新的研究课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地把幼儿的阅读学习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因此,如何在学前期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创设适宜的早期阅读环境,为他们进入学校后的书面语言学习及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幼儿早期的个体生理发育和技能发育最迅速,在此间他们经过感觉、运动的探索,已初步形成了因果关系的观念,为早期的阅读垫定了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此年龄段的幼儿往往是有着其独特的年龄特征:思维存在于行动之中、喜欢模仿、喜欢好奇、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情绪上易受感染等等。所以在这个年龄段,需要老师指导幼儿进行阅读活动,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技巧和艺术。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早期幼儿阅读材料的分类及选择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指导,2至7岁儿童的思维主要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个年龄的儿童能对事物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判断。但思维上的突出特点依然是自我中心思维。在这一阶段,儿童的审美感觉亦从对客观现象片面的、零碎的反应慢慢发展到根据自身已有的经验、知识对认知对象进行整体上的感知,浅显的说就是产生了审美知觉,知道如何去辨别。最初出现的审美知觉是审美联想,学前儿童审美联想的类型主要有接近联想、相似联想两种。接近联想是指由于事物之间在时间、空间上相邻所引起的联想;相似联想是指由于事物之间在时间、空间上相似所引起的联想。据不完全调查统计,小班儿童比较喜欢生活类阅读材料,如有关食品、玩具、衣服的阅读材料,对新颖的、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直观材料比较感兴趣,并且有较强的从众心理;中班儿童就比较偏好认知类、社会类阅读材料,例如有关动植物、季节变化、自然现象的阅读材料,对动画类、卡通类、易于*作的以及易于理解的材料尤其喜爱;大班儿童比较偏爱社会类、

生成*阅读材料,例如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广告、重大新闻等,更喜欢有文字的阅读材料,例如广告、图书、图片等。随着幼儿阅读能力的逐渐提高,他们对阅读材料的选择逐渐趋于个*化和自主化。老师和家长可以投放大量新奇多变的阅读材料,这样能让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更好的进行自主选择。比如,有的中班及大班儿童喜欢阅读报纸和书刊,教师家长就可以为儿童提供各种各样的儿童书报;有的儿童从日常生活的变化中,会产生探索兴趣和阅读兴趣,并尝试自制图书、图片等阅读材料。另外,与儿童的社会现实生活与日常生活有比较多联系,能真实反映儿童的认知、个*发展等方面特点的书籍和图文教材,常能引起儿童强烈的共鸣感,从而更好激发儿童的丰富联想,有利于培养及扩展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空间。

(二)研究方法:幼儿早期阅读材料选择的深入细化研究

根据精加工策略以及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主要形式,我们将幼儿园早期阅读材料分为*引导*阅读材料和幼儿生成*阅读材料两类。*引导*阅读材料分为两个大方面:集体活动阅读材料和社会*阅读活动材料。集体活动阅读材料又可细分为专门的阅读活动、区角阅读活动材料;社会*阅读活动材料亦包含亲子阅读活动材料和社会实践阅读活动材料两项。幼儿生成*阅读材料可分为自发生成*活动材料和偶发生成的阅读活动材料两部分。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以下的表格更系统更直观的看出。

针对表格中早期阅读材料的不同种类,我们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从而让家长和老师有更深入的理解。

专门的阅读活动中,阅读材料已经从原先单一的图文、书籍等静态材料,逐渐转变成与动画、游戏情境等相结合的动态材料。在这类阅读活动中又因为不同的视觉信息刺激使幼儿能够充分的再认和再现的时空,非常有效地提高了幼儿持久、细致的阅读力和观察力,另一方面更提升了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和主动*。社会*阅读活动材料与幼儿生活的紧密结合,能较好地体现幼儿的“阅读生活化”,能使幼儿感受到阅读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与父母同阅、在社会实践中阅读在幼儿看来,更可以作为一种生活的乐趣。幼儿喜欢观赏的、能够赏析的美术作品有很多,对这些我们进行了细化选择,使这些美术作品也成为了幼儿阅读内容的一部分。选择这类阅读材料让幼儿阅读、欣赏,能使幼儿从小就体验到自己来“编书”的自豪感及成就感,可以激起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热情。有些阅读材料或阅读内容自身具有较强的整合*,这些书籍能多方位地满足幼儿不同的阅读需求,从而使幼儿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有选择有侧重的阅读。这方面我们提供了智力类的图书,采用了区域阅读活动的方式,幼儿自由选择进行小组阅读、个别阅读。教师和家长可以用分享者、参与者的身份来参入孩子们

的阅读。随着幼儿阅读技能的逐步提高,加之对大自然和社会积极探索的好奇心日益浓厚,他们的阅读自主*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和发挥,这方面以大班幼儿为例,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已经不满足于家长和老师提供的早期阅读材料,他们会积极主动的寻找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材料,短期或长久地进行阅读,于是便出现了生成*阅读活动。此时,教师和老师最好的做法就是支持、鼓励和倾听。

三、具体的指导策略

(一)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以生动的情景引发阅读的兴趣

环境的创设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会给幼儿带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②。因而,在对幼儿初次实施分享阅读活动时,我首先对班级图书角的环境进行了精心的布置,拓展了一下图书角的空间,铺上漂亮的地毯,添置了几个沙发和靠垫,悬空垂挂着一些绿*的树枝的枝条。在阅读时间,幼儿们围坐在我的身边,有的靠在我的身上,有的趴在靠垫上,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孩子们围坐在妈妈的身边,非常的温馨,非常自由地倾听着故事。我选择一些富有情感的故事内容,生情并茂地讲述给孩子们听,有时还会配上一些背景音乐,以家的氛围感染着幼儿,以动人的情境引导宝宝感受阅读,激发幼儿喜欢听故事的情感。有了这样一个温馨的阅读区,幼儿时常会自己来到这里,或坐或躺着翻阅图书,三三两两,还会带着自己喜欢的玩具宝宝来到这里,开始阅读。

(二)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幼儿能够终身受益

俗话说的好,习惯形成*格,*格决定命运。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必将受用终身。在幼儿进行阅读学习的初期,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例如,老师可以选择幼儿喜欢的动物形象,如:《听话的小猫》、《有礼貌的小猪》,吸引幼儿,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以生动、逼真的故事情节帮助幼儿懂得要爱护图书,要和图书宝宝成为好朋友。同时,基于幼儿爱模仿的年龄特点,作为老师就要处处以身作则,每一次阅读时都要成为爱护图书、正确阅读的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熏陶幼儿,使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平时,老师以积极的鼓励与表扬,帮助幼儿巩固已有的阅读习惯,久而久之,幼儿在看书阅读时会爱护图书宝宝,会一页一页轻轻地翻阅,不影响别人。

(三)选择适宜的阅读教材,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阅读能力

选择教材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要有目的地挑选。如《婴儿画报》、《小太阳》都是画面*彩鲜艳、形象可爱,立体人物,这些夸张、奇特、拟人化、趣味*的图书更能激发起幼儿阅读的兴趣。随着幼儿阅读能力的不断增强,可以选择一些阅读内容,让幼儿尝试用自我感悟的方法去理解图书的内容,在阅读活动之前,老师先讲故事,使幼儿对整个故事情节有一个感*的认识,并在脑中形成一幅幅相关画面的表象,然后提供图书进行阅读,使幼儿通过自己的感受获得阅读的经验③。(四)利用家长的资源,同步促进

利用家长的资源,是有效引导幼儿进行分享阅读活动的保障。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能充分的利用家长的资源,并使家长能够分享教师有关分享阅读的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教育观点。早期的幼儿阅读,是让让幼儿在大人循序渐进的指导和伴随下,逐步提

高对阅读的参与水平,从听故事逐步过渡到*地读故事;通过字形与语音的多次重复匹配呈现,建立字形—语音—语义三者之间的互动联系,为学习书写打下良好基础。对幼儿早期阅读的培养,不光是幼儿园老师的任务,家长们也应该在家中多开展阅读活动。(五)建立有针对*的阅读评价指标

我们对以往的阅读评价指标进行了重新修订,将培养幼儿自主、广泛、持久、深入阅读的兴趣、对阅读材料的创造*等几方面作为重要指标。我们发现:评价指标的修改直接影响着教师和家长阅读指导策略的变化,使其在阅读中更好地体现出材而异、因人而异,深入关注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四、总结

从早期幼儿的心理出发,在他们的认知能力内,加强对其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具体、有效的教育策略,我们可以发现,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许多孩子由不爱阅读,到主动要求读书,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想象与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这些对今后儿童的成长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注释:

①张丹燕浅谈幼儿园对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培养.现代阅读,2011.11:181②董芳.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阅读习惯.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12:66③张倩.大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观察思考,2011.11:32

参考文献:

[1]张丹燕浅谈幼儿园对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培养.现代阅读,2011.11:181[2]董芳.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阅读习惯.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12:66[3]张倩.大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观察思考,2011.11:32

托班早期阅读教研计划2

阅读是所有学科的基石。在幼儿早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激发阅读兴趣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在我们贯彻《纲要》的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良好的习惯是开展幼儿教育的关键。我们注意到,有些幼儿在阅读时翻书方式不够规范,这些行为阻碍了他们的阅读发展,因此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尤为重要。

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对于增强阅读的生命力至关重要。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让人感受到愉悦,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引导和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是培养其阅读习惯的重要环节。

因此,在幼儿阶段,阅读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塑造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激发他们对阅读的浓厚兴趣。

一、本年龄段幼儿阅读的现状分析

大部分幼儿知道如何拿书,但还有少数幼儿存在拿倒书的现象。

能够通过书本认识不同的图书,偶尔会假装在阅读,并讲述书中的故事。

特别愿意与老师一起阅读,并能够一页一页地翻阅。

能够指认图书中的物体。

对于喜欢的书会反复阅读,并向老师询问书中的情节。

对书上的贴膜很感兴趣,在阅读时会撕掉。

尚不能与同伴一起阅读,个别幼儿存在撕书的现象。

阅读时间较短,会频繁更换图书。

幼儿观察细致,能够发现大人难以察觉的细节。

偶尔会咬书或撕破书。

喜欢的部分会反复阅读,忽略其他内容。

愿意将家中的图书带到幼儿园与老师分享。

二、本年龄段早期阅读实施目标

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激发其阅读欲望。

创建适宜的阅读环境。

培养基本的阅读规范,如正确翻书、妥善取放图书、爱护图书等。

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其阅读做好准备。

鼓励幼儿与同伴和老师进行简单交流。

三、实施方案与途径

精心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彩鲜艳、富有情趣的图书。

每天至少让幼儿自由翻看图书一次,不必限制他们的阅读方式,让他们自由探索。

在班级中创设适合幼儿的阅读环境,放置适合他们的绘本、图片、自制图书等。

强调正面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正确取放图书、不撕抢图书等。

从了解图书结构开始,引导幼儿对阅读产生兴趣。

创造轻松自由的语言交流环境,鼓励幼儿与他人交流见闻,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强调家园共育,促进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协调统一,通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他们对阅读的浓厚兴趣,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方法3

导语:早期阅读是学前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重要行为。在幼儿期,口头语言占主导地位,而到了小学阶段,书面语言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因此,早期阅读对于帮助幼儿顺利实现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至关重要。

一、早期阅读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

1、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幼儿语言能力不仅包括口头语言,还包括倾听、表达、欣赏文学作品等方面。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幼儿不仅要倾听,还要通过欣赏、理解、表达等环节来提升语言能力。

2、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早期阅读的特点与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相似,因此通过早期阅读活动可以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3、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幼儿可以培养概括力、理解力、判断力、想象力等智力能力,从而促进智力的全面发展。

4、促进幼儿情绪和社会*的发展 早期阅读活动有助于促进幼儿良好的情绪、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自我意识、亲社会行为、自我规则意识以及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阅读相关童书故事,帮助他们控制情绪,培养自律的情绪控制能力。

二、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方法

1、创设愉悦的阅读环境,激发阅读兴趣 在幼儿园中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至关重要。提供富含阅读信息的教育环境不仅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还能巩固阅读效果,让幼儿在丰富的阅读环境中感受书面语言,主动探索、发现,获得成功的体验。

2、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帮助幼儿掌握阅读技能 除了培养幼儿热爱阅读的意识外,幼儿园还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认读活动,帮助幼儿掌握必要的阅读技能。

3、借助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真实有效的阅读活动 通过系统地培养幼儿阅读能力,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使每个幼儿的阅读能力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

4、采用切实可行的*作方法,培养幼儿掌握正确的阅读技能 教会幼儿正确的阅读技能和方法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幼儿阅读活动的前提。例如,引导幼儿按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地看书,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阅读习惯和技能。

三、借助良好的亲子阅读环境发展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 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因此,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是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必要途径。家长应与幼儿共同分享阅读,在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逐步引导幼儿*阅读。

总的来说,早期阅读的意义在于促进幼儿语言、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幼儿接触图书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应该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及时纠正不良的阅读行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