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论文计划进度;其它。下面一起看看每一部分,具体如何落实?
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
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成果等。
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国内外研究现状
只简要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进行。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简要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以及其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
总述
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选题的目的、相关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等。
提纲
包含论文提纲,是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以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
参考文献
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中文文献不少于10篇、英文文献不少于5篇。
要求
应有封面页,总页数不少于10页。版面格式应符合规定。字数不少于4000字,文字要精练,不得使用下载的内容。
这些内容的细化和具体论述将使你的开题报告更加完善。
开题报告内容怎么写2
开题报告通常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审查学生答辩资格的重要依据之一,其重点在于阐明研究课题的意义、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预期成果等。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首先提出选题,简要说明选题的目的、当前相关研究状况、理论基础以及研究方法。此外,开题报告还应由选题者向相关专家和科技人员陈述所选课题的概况,并接受其评议,可以采用"德尔菲法"评分。最终,科研管理部门根据专家评议意见综合判断是否批准该选题。
报名提纲通常包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方法与进度安排、准备工作情况、预期成果、经费概算以及相关单位和人员分工等内容。对于论文提纲,可采用粗线条的形式,明确论文的基本框架,但不必过于详细。
另外,开题报告中应包含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并按照要求附上封面页。总页数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需符合规定。
下面是一份简洁的开题报告模板,你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
开题报告
学生:
一、选题意义
理论意义
现实意义
二、论文综述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前言
第一部分 1.
...
第二部分 1.
...
第三部分 1.
...
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开题报告的内容及撰写要求3
开题报告撰写要点
以下为应届毕业生网提供的开题报告内容及撰写要求,供参考:
开题报告内容
题目: 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准确规范、简洁有力。
立论依据:
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阐明研究必要*、实际意义、理论价值和时代需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综述相关文献,分析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和创新点。
研究方案:
研究目标: 明确研究目的和预期成果。
研究内容: 详述研究范围和具体问题。
研究方法: 选择适合研究目标和内容的方法。
研究过程: 按时间和顺序安排研究步骤。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提出研究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和解决措施,突出研究独创*。
条件分析:
仪器设备: 列出所需仪器设备及其*能特点。
协作单位及分工: 明确合作单位、分工和职责。
人员配置: 阐述主要研究人员的背景、分工和职责。
撰写要求
1.1 标题
准确概括研究主题,反映研究深度和广度。
简洁扼要,一般不超过10个汉字。
1.2 立论依据
选题目的与意义:
以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分析研究价值和必要*。
论述研究对理论和实践的贡献。
国内外研究现状:
广泛查阅相关文献,分析研究进展、不足和空白。
客观评价文献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1.3 研究方案
研究目标:
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预期成果。
可量化、可验证。
研究内容:
全面、详实地阐述研究范围和具体问题。
避免泛泛而谈或重复立论依据。
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
论证方法的合理*和可行*。
研究过程:
按时间和顺序安排研究步骤。
明确阶段成果和时间节点。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预计研究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
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
突出研究的独创*。
1.4 条件分析
仪器设备:
列出所需仪器设备的名称、规格和*能。
突出设备优势,保证研究可行*。
协作单位及分工:
明确合作单位、分工和职责。
体现合作单位的专业优势和互补*。
人员配置:
介绍主要研究人员的背景、分工和职责。
分析人员配置是否合理,是否能满足研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