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优秀教案设计
一、复习 1、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 2、读词 (1)、再读“荇藻”,强调“荇”是后鼻音 (2)、“玉簪花”象什么?读黄庭坚关于“玉簪花”的诗 (3)、理解秋风乍起的“乍”(突然) (4)、读“一嘟噜” (5)、理解“熏透了”(香味很浓),理解“凄清”(凄冷、微寒) (6)、“藻、凄”在写法上要注意什么? 3、欣赏夹竹桃的图片,夹竹桃顾名思义有什么特点? (夹杂两种植物的特点,枝叶似竹,花似桃)读名
教学目标: 熟读课文,充满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的句段,体会“鸟的天堂”中鸟群飞舞的壮丽景象。 学习第二部分的内容,理解“应接不暇”、“留恋”等词语的含义,并能够用“应接不暇”造句。 精读课文,感受描写景物的动态与静态的方法,了解作者观察和描写的细致与巧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充满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的第5、7、8自然段。 比较这三段话的不同点
教材简评 《蟋蟀的住宅》由 19 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撰写,是一篇极具科学*和文学*的观察笔记。作者以对蟋蟀的喜爱和敬佩之情,用生动的拟人手法,详细描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过程。通过对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精神的赞美,作者表达了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探索精神的肯定。 教学目标 1. 识记 7 个生字,书写 13 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3.
[教学要求] 一、学会生字词,会用“快活地”造句;进行“感叹句”和“疑问句”句式的训练。 二、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三、分角*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激发学习情绪。自学课文。结合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试读课文。理清层次、分段。范读课文。复习生字词。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朗读全文。简要复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激发学习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