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草莓课后练习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草莓课后练习题,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草莓课后练习题

篇1:草莓课后练习题

关于草莓课后练习题

1.选择最恰当的词语代替划线的词语。

从信的字里行间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

a.氧气b.气息c.味道d.气味

答案与提示:b。

2.下面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是。

a.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

b.那时,我们的欢笑是另一番滋味

c.它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

d.季节更替,生命变换,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答案与提示:d。

3.有四个含“草莓”的句子,请选出“草莓”含义有别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在林问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

b.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c.草莓的香味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

d.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馨香

答案与提示:d。

4.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这句话的主语是什么?(限两个字)。

答案与提示:“变幻”或“朝霞变幻”。

教学探讨与反思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通过学习本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作者的真正意图。描写天气和草莓等只是其形或者叫表象,而其实质是说明时间的变化给人带来的变化,所以学习散文要抓住其中心精神,不要被它的表象所迷惑。通过本文的学习,要学生注意周围事物,学会细心观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补充资料

伊瓦什凯维奇:波兰诗人、小说家、剧作家。他的诗集《另外的生活》(1938)、《奥林匹克颂》(1948)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各国人民的罪行。《秋天的辫子及其他诗歌》(1954)、《阴暗的小道》(1957)、《明天收割节》(1963)、《一整年》(1967)等,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生活、大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中篇小说《圣女约安娜》(1943)描写17世纪波兰修道院的生活,1961年被改编成电影。长篇小说《荣誉和赞扬》(1956~1962)描写波兰贵族地主和其他阶层人物的命运,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的生活。他曾三次获得波兰国家文学奖一等奖,1969年获得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授予的约里奥·居里金质奖章,1970年获列宁奖金。

篇2:《假如》课后练习题

《假如》课后练习题

一、根据课文组词

寻( ) 哭( ) 良( ) 食( )

双( ) 体( ) 操( ) 场( )

二、填填记记

1、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小树画一个______________,让它在冬天也能______________;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 ______________,让它别呆在家里苦苦______,饿得______;我要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____________,让他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______,在草地上______。

三、实践活动

1、你也拿起画笔来给谁画画吧。

篇3:《岳阳楼记》课后练习题

一、基础练习题

1.加粗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谪守zhé 霪雨 yín 朝晖夕阴 huī

B.皓月 hào 霏霏fēi 岸芷汀兰 zhǐtīng

C.骚人 sāo 潜形qiǎn 薄暮冥冥 mǐng

D.怒号 háo 舟楫 jí 心旷神怡 yí

2.解释下面句中的多义词,岳阳楼记习题精选。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 )

C.而或长烟一空 ( )

草莓课后练习题(锦集5篇)忽至半空凝结为一 ( )

D.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 )

此乐何极 ( )

3.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4.下列句子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 )

A.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译文:(这时迁客骚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而十分悲伤。

B.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译文:依我看来,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不因外物(好坏)而高兴,不因自己(得失)而悲伤。

D.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文:(这是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语文试题《岳阳楼记习题精选》。

5.将下列各句填入原文空白处。

原文:若夫霪雨霏霏,________,阴风怒号,浊浪排空;________,山岳潜形,商旅不行,________;薄暮冥冥,________。

① 虎啸猿啼 ② 樯倾楫摧 ③ 连月不开 ④ 日星隐耀

参考答案:

1.C

2.A.取胜 好,美 B.散尽 放晴 C.全 表数量 D.到 穷尽

3.B

4.C

5.③④②①

二、阅读测试题。

篇4:《岳阳楼记》课后练习题

1. 概括一、二两段的段意。

2赞美滕子京政绩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表明作者写作缘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前人之述”指的是___________,从空间上写洞庭湖胜境的语句是___________,从时间上写洞庭湖气象万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 分别默写描写“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和表达范仲淹忧乐观的.句子。

参考答案:

1.第一段: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盛况,作“记”缘由。

第二段:总写岳阳楼的大观及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2.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属予作文以记之,唐贤今人诗赋,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4.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篇5:《赤壁赋》课后练习题

《赤壁赋》课后练习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壬(rén)戌 窈窕(tiǎo) 桂棹(zhào) 冯(féng)虚御风

B.嫠(lí)妇 愀(qiǎo)然 舳(yóu)舻 山川相缪(liáo)

C.酾(shī)酒 横槊(shu) 江渚(zhǔ) 正襟(jīn)危坐

D.匏(páo)樽 枕藉(jí) 蜉(fú)蝣 一叶扁(piān)舟

答案:C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方其破荆州(正 ) 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B、举酒属客 (劝酒) 凌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

C、冯虚御风(驾) 正襟危坐(身体斜着坐

D、倚歌而和之(循,依) 而卒莫消长也(到底)

答案:C

3、下列句中的“如”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B.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C.如日中天 D.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也

答案:A

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举酒属客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D.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答案:D

5、对下列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④不同,②③相同

答案:C

6、下列句子与“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客有吹洞箫者

答案:C

7、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B、纵一苇之所如

C、凌万顷之茫然 D、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答案:D

8、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

A、七月既望 西望夏口 B、纵一苇之所如 起如厕

C、而卒莫消长也 卒起不意 D、举匏樽以相属 两狼之并驱如故,耽耽相向

答案:B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19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9、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固一世之雄也 ④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⑤驾一叶之扁舟 ⑥渺沧海之一粟

⑦哀吾生之须臾 ⑧羡长江之无穷

A.①②⑦⑧/③④⑥/⑤ B.②⑦⑧/①③⑤⑥/④

C.①③④⑥/②⑦⑧/⑤ D.②④⑥/①③⑦⑧/⑤

答案:C

10、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何为其然也

A.托遗响于悲风 B、而今安在哉?.

C、月出于东山之上 D.凌万顷之茫然

答案:B

默写填空

11、白露横江, , , 。

而不知其所止; , 。

1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粟。 , 。

挟飞仙以遨游, 。

13、惟江上之清风, , , ,

取之无禁, ,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