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id”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托福听力背景知识学习之植物学,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托福听力背景知识学习之植物学,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托福听力背景知识学习之植物学

篇1:托福听力背景知识学习之植物学

在各种托福考试的参考书中都出现过关于植物学的考题,如官方真题Official中有一篇讲nightcap oak的文章,从整体上介绍了这种特殊植物的生长繁殖特点。比较有特色的是Delta中出现了介绍两种植物的生长激素(hormone):乙烯(ethylene)和植物生长素(auxin)。话题的切入点很小,中心名词也非常陌生,但只要能根据所描述解释的内容和实例,不难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考生甚至能把实际生活与之联系。

托福听力备考既要提升听力能力也要扩充一些学科相关的背景知识,因为听力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大家了解相关学科知识,提升对材料的理解力,有利于大家把握材料重点,做对题目。

托福听力:学生丢ID和饭卡

Listen to a conversation between a student and a staff in University Service office.

女生丢了钱包wallet,里面有她的student id, meal card &key 等东西,她不能进自己的寝室she can't enter her dorm。她想到student service center 这儿来补办id card。(考主旨题:Why does the student go to see the office worker in the university service office? mm 要补办new id 卡。)遇到staff(口音像是一位黑人大叔)把守。

男staff: 没有id card 你不能进去,这个地方只有持 student id 的人才可以进去。

女生: 我跟人家说我的ID 掉了,就被支到这个地方来了。

男staff: 出示其它有头像的证件,比如驾照driving license、护照passport 什么的。

女生: 我passport 在dorm 里。wallet 丢了,id card 和钥匙也丢了,进不去dorm(题目:她为何拿不到passport?因为在宿舍,没有ID 卡她进不去。Why 女生不能出示 diver license?正确答案:her wallet was stolen.) 。我和dorm 负责人说过这个问题。他给您这儿发了email 说明。

男staff 查了查,果然如此。

男staff: 如果你能正确说出你的ID number,就让你进去。(黑人叔叔怎么确认她的身份?输入id 卡信息,通过电脑确认。)

女生: 我的ID number 是X.X.X.X。

男staff: OK,你可以进去了。但是你会被护送escorted,因为这样才能verify your identification。不好意思,可是这是学校的规定regulations。希望你能understand。(题目Why she need to be escorted?答案:To verify identification)

女生: Who cares!我的饭卡meal card 也掉了。

男staff: 你在里面办新ID 的时候也可以顺便把meal card 办了。(mm 怎么可以补办饭卡?办ID 卡的时候顺便补办MEAL 卡)

女生: 你真的是帮了我很大的忙啊!

男staff: If you have some other problems,I am glad to help you。

女生: Oh,you help! (降调的)

考重听态度题:MM 为什么这么说?记得两选项:1.MM 怀疑这个管理员是不是能帮他。2.MM 在解决了所有的问题之后如释重负She was relieved.。

托福听力:影响托福听力成绩的六个原因是什么

托福听力背景知识学习之植物学

失分点一:单词不熟

在新托福听力考试题中,场景类的材料占有很大的比重,其中涉及到很多有关场景类的词汇。这样一来,能否熟练的识别、拼写出场景词汇,成了能否取得高分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一些出现频率不高、难度却较大的场景。

失分点二:速度太慢

考生在平时复习的时候可以刻意的在与听力考试相同的时间段内练习新托福听力,这样长时间的坚持会让自己的耳朵在听力考试的时间段内很快进入状态,而不至于听完部分的听力后才开始有一点感觉。

失分点三:稳定情绪

在新托福听力考试中,很多考生对于新托福考试的听力题感到陌生,因此在听力的道题上会感到很紧张,这样便导致了不能很快的进入考试状态,基本上篇听力都是错误连篇,因此考生需要在考试当天早上起来后听一些有关托福听力考试的练习题,这样可以保证在考试的时候不至于耳生,情绪也会相对的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

失分点四:忽略细节

在托福听力的考题中,只有20%的题目是主旨题,其余80%的题目为细节题,很多考生为了不让后一道多选题失分(因为分值较高),在听力的过程中过多的注重结构和主题,而忽略了很多细节部分,导致在答题的时候对细节题选项中的至少两项不确定。

失分点五:时间掌控

由于新托福考试听力部分的考试类型的改变,导致很多中国考生对这样的考试很不习惯,因此在时间的掌控上会有许多学生出现问题,把大部分的时间纠缠在一道题目上,从而导致后面会做的题目做不完。

篇2:托福听力背景知识精选

植物学(botany)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植物的结构(structure)、生长(growth)、繁殖(reproduction)、新陈代谢(metabolism)、发展(development)、化学特征(chemical properties)、疾病(disease)及进化(evolution)等等。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通过研究植物的细胞器(organelle)、细胞(cell)、组织(tissue)、器官(organ)、个体(individual)、种群(population),可以了解到其分子(molecular)、基因(genetic)和生物化学(biochemistry)各方面的信息。人类早期对于植物的研究主要出于辨别植物能否食用,能否入药及是否有毒,这也使植物学成为最老的一门学科之一。当今植物学家研究了超过550000种植物,目的在于开发、利用、改造和保护植物资源,让植物为人类提供更多的食物、纤维、药物、建筑材料等。

植物的基本结构

和其他话题一样,考生对于植物学的了解并不需要多么专业,但提醒各位考生,至少要了解一些和植物相关的基本词汇才能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以一棵树为例,其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了树干(trunk)、树皮(bark)、根(root)、树枝(branch/bough)、细枝(twig)、嫩芽,幼苗(shoot)、树叶(leaves)、叶柄(stalk)等。植物的花(flower)包括了花苞(bud)、花瓣(petal)、花蜜(nectar)、花粉(pollen)、雌蕊(pistil)、雄蕊(stamen)等。植物的果实(fruit)包括了果皮(peel)、果肉(flesh)、种子(seed)等,有的种子外部会包裹坚硬的壳(shell),以保护种子不受伤害。

植物的光和作用(photosynthesis)

不论对于植物还是人类乃至整个地球来说,光和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过程。简单来说,光和作用就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其所吸收的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和水转化为有机物(organics),并释放出氧气(oxygen)的过程。存在于叶子中的叶绿素(chlorophyll)和一些酶(enzyme)在光合作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植物为人类消耗了我们生产、生活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植物释放的氧气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同时,植物生产储存的有机物又为动物提供能量来源,因此植物被称为食物链(food chain)的生产者。

植物的用途

除了作为果腹的食物,植物有许多其他的重要用途。许多药物成分的提取主要是来自于植物,比如阿司匹林(asprin)的成分就源自于柳树皮(bark of willow trees);像吗啡(morphine)这类麻醉止痛剂(narcotic analgesics)则是从罂粟(opium poppy)中提取的。我们常常用来提神的咖啡(coffee)、巧克力(chocolate)、烟草(tobacco)和茶(tea)也是从植物中得来的。通过发酵(ferment)如大麦(barley)、米(rice)和葡萄(grape)这些植物,我们还能得到不同口味的美酒。

生活中,植物能为我们提供棉(cotton)、麻(hemp)等织物(fabrics),丝绸(silk)的生产也离不开桑树(mulberry tree)的存在。有的植物还能做成绳锁(rope),制作橡胶(rubber),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

作为一种方便易得的有机体,植物可以用来做各种研究基本生命过程(life process)的实验,比如细胞的分裂(cell division),蛋白质的合成(protein synthesis)等。而这些研究并不需要背负动物实验或人体实验的伦理包袱。奥地利的门德尔(Gregor Mendel)通过研究豌豆形状而得出了遗传的基本原理(genetic laws of inheritance)。

考题体现

在各种托福考试的参考书中都出现过关于植物学的考题,如TPO中有一篇讲nightcap oak的文章,从整体上介绍了这种特殊植物的生长繁殖特点。比较有特色的是Delta中出现了介绍两种植物的生长激素(hormone):乙烯(ethylene)和植物生长素(auxin)。话题的切入点很小,中心名词也非常陌生,但只要能根据所描述解释的内容和实例,不难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考生甚至能把实际生活与之联系。

经典加试题中也有一篇有关大王花(Corpse Flower/Rafflesia)的介绍。教授一开始介绍植物分类(classification),提到分类中的种(species),属(genus),目(order),她说植物的分类很难,一些特性比较特殊的植物特别是这个样子。她提出植物的分类不能完全依靠其花的形态和特性。教授举例讲到大王花,开花时会散发腐臭的味道,以吸引蝇类传播花粉。她举了印度尼西亚(Indonesia)的一种植物M,它的花很特别,很大(图片显示它的直径有一个手臂这么长,颜色为绛红),有难闻的味道,像肉,但是最后发现它们不是一个目的。大王花生长在很恶劣的环境中,其它的植物都不能生长。这种植物虽然有食物的来源,但是它还是会抓昆虫(insect)吃,因为它不能从土壤中得到足够的营养,所以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取所需的营养。然后教授说了它是如何抓虫的。经过很长时间的研究,专家发现它和紫罗兰 (violet)、柳树 (willow) 等是属于一个目的,后提到幼时的紫罗兰,也会散发那种味道。又提到另一种南美洲的植物和它是同一目的,但是花很小,味道也不难闻。学生提问不能测DNA吗,教授说这种大花基本不进行光合作用,没法提取一般植物能提取到的DNA。在DNA分析技术成熟之前根本无法将他们并为同类,由于他们的特征差异太大。教授还提到这种植物的交配不易,其一气味难闻致使传蜜的动物不易接近,其二它每年只开一次花,且花分雌雄。所以要这么多先天条件凑齐不易,所以很少有人有机会看到开花的全过程。后来又讲了这种花很有可能灭绝,原因是要苍蝇帮忙运花粉,要同种的花在一起,等等。要这些条件同时发生,是小概率事件。

篇3:托福听力背景知识

说到摄影,可以先来看看photography这个单词。很明显,这个单词可以分为photo和graphy两部分,它们来自于希腊语,分别表示“光”和“绘图”的意思。因此摄影也就是以光来绘图,非常形象。这两个词缀在英语单词中也很常见,如photosynthesis、photocopier、geography、autography等等。

照相机的基本组成有:机身(camera body)、镜头(lens)、胶片(film/negative)、观景器(view-finder)、对焦装置(focusing system)、快门(shutter)、光圈(aperture)等,当然数码相机(digital camera)还少不了存储器(memory stick)。在摄影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术语:如焦点(focus)、光圈(aperture)、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白平衡(white balance)、ISO speed(ISO感光度,国际标准规定的胶片感光度)。光圈控制的是光进入镜头的量,对照片的景深和影像的凝结有影响。快门可以控制影像的清晰和流动,快门速度很快时,可以捕捉子弹运动的瞬间,速度很慢时则可拍出流动效果,如夜间的车流。白平衡主要在数码摄影中出现,简单来说就是调节色差,使影像真实反映其色彩。

当然,托福考试涉及到摄影话题并不会专业得介绍摄影器材或技术,主要还是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做一个整体的介绍。甚至可以说,艺术话题的考察总是离不开历史,因此建议考生可以在准备背景知识时对各个话题的历史发展做一个了解。有关于摄影的发展,特别是胶片的发展,在巴朗第三套练习的Listening 3中讲得非常清楚,在下半年的考题中也考到了类似的话题。

人们对摄影的探索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中国的哲学家墨翟通过对光学的研究,提出了说明光线通过针孔能形成倒像的理论,后人认为这为针孔摄像(pinhole camera)的概念奠定了基础。

到了18世纪,随着光学(optics)、化学(chemistry)的发展,人们发现一些银盐(silver salt)具有感光性,这便促使人们着手研究如何在涂有银的物体表面形成图像。早期的图像形成后并不能长久保存,在1826年法国发明家Joseph Nicéphore Niépce在家里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显示的是从他家的窗户看到屋外的景象。由于他拍摄的方式需要大约8小时的曝光时间(exposure time),因此并不实际。

Joseph死后,他的同事Louis Daguerre继续研究,在1837年发明了银板照相法(daguerreotype),并在1839年拍摄了第一张人物照片。在这之前,他研究了减少曝光时间的方法。而这种方法的发现也颇为离奇。Daguerre在做实验时把一些曝光过的板(exposed plates)放在化学药剂橱(chemical cupboard)里。由于橱里的温度计(thermometer)破损,汞蒸气(mercury vapor)和银发生反应,在板上形成了一个隐约可见的(latent)图像。得到启发后,Daguerre完善了这个过程:首先,把铜板(copper plate)暴露在碘(iodine)中使之发生反应形成感光(light sensitive)的烟雾(fume)碘化银(silver iodide);把铜板捕捉到的图像曝光10-20分钟,然后将铜板置于加热到75摄氏度的汞(mercury)上,使汞和银(silver)结合(amalgamate);一开始Daguerre使用普通的盐溶液(salt solution)来修复图像,之后他使用了亚硫酸钠(sodium sulphite),最后用蒸馏水(distill water)冲洗(rinse)铜板之后,图像就永久(permanently)存在于铜板上了。

虽然这个过程存在不少缺陷,如无法复制(reproduce),影像颠倒(reversed),产生毒气等,但这为照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19世纪中期,随着光学和化学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人们开始使用溴化物(bromide)和碘来使底板感光,用氯(chlorine)来减少曝光时间;利用缩小镜头开口的方式减少光线的进入,使得拍摄人物肖像(portrait)的曝光时间减少到了20秒左右;底片(negative film)的发明使得照片得以复制。

照片经历了从黑白(monochrome/black & white)到彩色(color),底片(negative film)到数码(digital)的发展,现在人们不必去暗房(dark room),在家也可使用打印机(printer)冲洗照片。世界上的第一张彩色照片是一位名叫James Clerk Maxwell的物理学家拍摄的。早期摄影师一般需要利用三个装有不同颜色过滤器(filter)的照相机同时拍摄,再在暗房里合成。第一个成功投入商业市场的彩色底片(autochrome)是由大名鼎鼎的法国鲁米埃尔兄弟(Lumiere Brothers)发明的,他们对电影的发展也有非常大的贡献。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不满足于对静态图片的欣赏,于是电影慢慢发展起来了。

篇4:托福听力背景知识

与英国的现行教育体制相似,美国的教育体制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在接受初等教育之前,学生可以受到学前教育(主要形式是保育学校——nurseryschool与幼儿园——kindergarten)。

初等教育的主要教育机构是小学(elementary or primary school)。儿童五六岁入小学学习。美国的小学有四年、六年制和八年制等几种。从不同学制的小学毕业出来的学生进入不同学制的中学(四年制小学毕业生事先须进入中间中学学习四年,再进入中学)接受中等教育。

中等教育是在中学里完成的。美国的中学有四年制与六年制两种。四年制中学主要有普通中学(high school),职业技术中学(technical school)和一些专门中学(special school,如海事中学、自动化中学等)。六年制中学又有两种。一种是将初中(junior high school)与高中(senior high school)独立分开的中学,两者在课程设置、课表安排与行政管理等方面都享有独立的自主权;另一种是六年一贯制中学,将初、高中合为一体,在教学与行政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在美国,公立中学不许开设宗教课程,所以出现了一些私立的教会中学( 实为教会所有),专门培养教会神职人员。

高等教育主要在高等学校完成。高校分大学(university)与学院(college)两种。大学一般是综合性的,可包括若干个学院(如医学院、法学院等)。大学为各州设立、管理。学院也可分为两类:由州或大城市设立管理的四年制本科学院(包括文学院、独立专业学院——如理工、医、法专业学院)和由小城市或县设立管理的两年制学院(相当于中国的专科学院或称大专)。前者可提供本科学历(可授予学士学位——Bachelor?s deGREe),后者只提供专科学历(主要是专门职业培训)。设有研究生院的大学可授予硕士学位(Master?s degree)和博士学位(Doctors degree)等更高的学位。在美国要拿到某专业的学士学位,须学完该专业规定的课程及学分(每门课程的学分不同),学分总数达到规定的要求后,学生可获得学士学位。拿到学士学位的本科生,再通过一至两年的攻读,达到要求者可获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则要求研咳嗽蓖瓿捎薪洗竽讯鹊摹⒐娑ǖ难芯抗ぷ鳎⑻峤谎论文,方可获得。在美国,文科的最高学位是哲学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Ph. D. )。

篇5:托福听力背景知识精选

钢琴

17世纪到18世纪间,拨弦古钢琴在当时的音乐生活中有着相当显赫的位置,可以说是它的全盛时代。至18世纪初,欧洲大陆音乐迅速发展,音量弱小的拨弦古钢琴已不能满足当时音乐家们的需要,因而逐渐被音量洪大的钢琴所取代。

钢琴的发明者是巴尔托洛奥.克里斯托福里,他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一位乐器制作师。1709年,他以拨弦古钢琴为原形,制作出一架被称为具有“强弱音变化的古钢琴”他在钢琴上采用了以弦槌击弦发音的机械装置,代替了过去拨弦古钢琴用动物羽管波动琴弦发音的机械装置。从而使琴声更富有表现力,音响层次更丰富,并能通过手指触键来直接控制声音的变化。在克里斯福里的第一架钢琴出现后的一百年里,拨弦古钢琴仍为人们所应用,但更多地是为演奏特定作品而使用。故以弦槌代替拨弦发音就成为当时键盘乐器的主要特色,亦是钢琴的标志与象征。 1709年后,克里斯托福里又进一步改革了原来击弦机的结构,他在这部机械中安装了一种与现代击弦机的复震杠杆系统近乎完全一致的起动杠杆,使击弦速度比原来加快了10倍,而且可以快速连续弹奏;音域也增加为4组;可以说这就是现代钢琴的雏形。他的这一发明为以后的钢琴制作事们打开了通往成功之路的大门。但遗憾的是,克里斯托福里的发明并没有得到他的意大利同行们及当时演奏家们的注意,却在异乡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德国管风琴师、制作师戈特弗里德.西尔伯曼,在1730年根据一份绘制极不准确的意大利钢琴草图,借鉴克里斯托福里的发明,制造出德国第一架钢琴。他把这架琴送到音乐大师巴赫那里鉴定,巴赫却不屑一顾,只是说道:“触键太重,高音音色太弱。”,但他还提出了一些建议。在采用了巴赫的建议之后,于1747年又加以革新。同年,巴赫在波茨坦进宫晋见腓特烈大帝时弹奏了西尔曼的新型 钢琴。

西尔曼对钢琴改革的主要贡献在于对钢琴制音器的运用。他利用手动音拴使全部制音器离弦,以使钢琴的音响效果更丰富并具有一种神秘的色彩。对于我们今天的演奏家来说,这种性能在现在钢琴中是用脚迅速而敏捷地控制着,很难想象当时是用手来操作的。

钢琴虽诞生在意大利,却在德奥和英国得以发展成长。至18世纪中叶,人们对钢琴的制作工艺实行革新,以使其演奏性能日益完善。这一时期,西尔伯曼及其子弟在钢琴的变革中起着主导作用。

西尔伯曼的名徒被称为“十二弟子”,他们分别制造出两种不同风格的钢琴,即“维也纳式击弦机钢琴”和“英国式击弦机钢琴”。他们具有不同的机械性能和不同的音响效果,由此形成两大不同的钢琴制作流派。这两种流派,也对当时的音乐家们产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影响。 “维也纳式击弦机钢琴”的键盘触感较轻,能够弹出快速的音符,音色变化细微,在与管弦乐队协奏时,音色对比清晰。这正符合莫扎特温文尔雅又富有歌唱性的快板的音乐需要。

约翰内斯.楚姆佩是西尔伯曼的名徒之一,他于1760年来到英国,成为著名钢琴制作师;他的产品被称为“英国式击弦机钢琴”。这种钢琴触键感觉较重,但声音浑厚深沉,正适合于克莱门蒂那坚实有力的音乐风格。 莫扎特和克莱门蒂当时是名声同噪的钢琴演奏家,由于他们演奏风格的不同,他们分别使用结构各异的维也纳式和英国式钢琴。1789年1月,莫扎特和克莱门蒂在维也纳奥国国王的王宫里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次钢琴演奏比赛,成为轰动一时的大事。这次比赛对提高钢琴在诸乐器中的地位起了重要的作用。

钢琴在它诞生的头一个世纪中经历多次改良。虽然开始它被形容为是锅炉工制造出的粗陋机械,少有优雅之色,在表现细腻的情感上逊于拨弦古钢琴和击弦古钢琴;但随着时代的变迁,音乐由巴罗克风格向古典主义演变,声音尖锐、古板、缺乏生机的拨弦古钢琴被音响丰富、细腻、洪亮的钢琴所替代。到18世纪后期,钢琴到19世纪钢琴已登上“乐器之王”的宝座。

现代钢琴

现代钢琴主要有两种形式:一为直立式钢琴(upright piano),一为三角平台式(grand piano)。直立式里有标准尺寸及小号直立琴,三角平台琴则有许多尺寸,从最小到演奏会使用的大型平台钢琴。早期钢琴中还有一种长的四方形样式及直立起来的三角形钢琴。钢琴基本上有八十五至八十八个琴键,钢琴有二至三个踏板,最重要的有两个,一个在右,叫强音踏板,促使所有断音装置被解除,令任何弦被击时能自由地震动,直到踏板被解放;在左边的叫柔音踏板,是一个能造出柔和的声音的踏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