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258102575”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浓香大战?结构调整下的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战略对决暨竞争策略预判,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浓香大战?结构调整下的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战略对决暨竞争策略预判,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浓香大战?结构调整下的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战略对决暨竞争策略预判

篇1:浓香大战•结构调整下的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战略对决暨竞争策略预判(3)

二、浓香大战驱动品牌战略与品牌传播走向竞争

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等三大中国浓香巨头品牌资产均十分雄厚,但市场表现差异巨大,从战略面看,三大名酒企业品牌战略均比较清晰,但品牌战略对于经营影响各有不同;从定位面看,三大名酒企业对于品牌定位理解千差万别,也给这些企业销售带来了不同影响;从传播面看,三大名酒企业线上与线下传播差别也十分巨大,给企业带来参差不齐商业扩张动力。对于三大浓香名酒巨头来说,需要深刻理解与审视自身品牌战略的可持续性与商业扩张现实性,真正做到品牌战略与品牌传播为经营服务。

首先,从品牌资产上看,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均属于品牌资产积淀十分丰厚浓香型巨头企业,但纵观近几年发展,洋河与泸州老窖在品牌资产广度积累上很显然超过五粮液,五粮液在品牌厚度上明显优于老窖与洋河,品牌资产这种变化在经营上产生了强烈的映射。其一,中国名酒。五粮液是四届中国名酒,洋河是三届中国名酒,双沟两届中国名酒,泸州老窖是五届中国名酒,但由于洋河对双沟战略性并购,使得洋河在中国名酒层面形成重叠性积累,一定意义上化解了川酒品牌中国名酒层面竞争优势;其二,中国驰名商标层。五粮液是成长最慢的浓香巨头,其最后一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时间是,最后一枚中国驰名商标品牌是五粮醇;洋河由于同时拥有两大中国名酒,其驰名商标数量一下子飙升至5枚,其最后一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时间是12月29日,最后一枚中国驰名商标是梦之蓝;洋河股份分别于4月、11月、08月斩获蓝色经典、双沟珍宝坊、梦之蓝获3枚中国驰名商标,说明洋河不仅在经营上获得巨大收获,品牌资产积累上也收获颇丰;泸州老窖作为老牌中国名酒品牌资产积累丰厚,泸州老窖是唯一连续五届中国名酒浓香型企业;泸州老窖在过去几年里中国驰名商标增加到5枚了,其中,国窖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08年泸州老酒坊获中国驰名商标认证;3月,泸州老窖、永盛烧坊双获中国驰名商标,至此,泸州老窖拥有5枚中国驰名商标,也是川酒中驰名商标数量最多白酒企业。其三,国家物质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层面,泸州老窖更加重视文化资产积累,其双国宝认证使得国窖在溢价上获得强劲动力支持;相对来说,五粮液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不彻底,而洋河本应该在洋河与双沟层面进行双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比较遗憾是洋河只有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四,品牌厚度。五粮液牢牢占据浓香型白酒品牌价值首位,而洋河与泸州老窖在品牌厚度上也有长足进步。来自不同评级机构对于品牌资产认证标准不太统一,但基于消费者层面调查显示,五粮液作为浓香第一品牌战略地位仍然比较牢固,而国窖1573品牌厚度上明显优于江苏洋河,洋河在品牌广度上实现了巨大突破,在品牌深度与厚度上仍然有很长路要走;

其次,从品牌战略上看,五粮液是最早进行品牌战略规划并将品牌战略运用于经营实践浓香巨头,其1+9+8品牌战略某种意义上奠定了五粮液中国酒王基础;但五粮液后续的品牌战略变革缺乏传承与创新,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五粮液经营战略发挥;泸州老窖品牌战略成型经历过一个很漫长过程,但后续变革速度很快,大大地激活了老窖经营战略,为老窖抓住黄金10年提供了品牌战略支撑;江苏洋河品牌战略规划缺少路径支持,使其品牌资产对于经营战略效果并未完全释放,对于洋河来说,精准的品牌战略可以极大地释放洋河系列品牌商业扩张动力,

五粮液过去品牌战略广受诟病,特别是1+9+8品牌战略受到古典派品牌战略专家高度质疑,但1+9+8品牌战略却是建构在价格、价值与市场三个维度基础之上非常专业品牌战略,对于维持五粮液全国化与商业模式多元化扩张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五粮液后续的品牌战略主要凸显出5大品牌全国化,其核心维度却转化成为单一价格维度,战略性与专业度都严重不足,五粮液后续品牌战略不是进步了,而是严重倒退,这种品牌战略转化缺少强劲扩张力,也略显随机。其实,五粮液进行品牌战略转化之际,其产业竞争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浓香型白酒竞争异常激烈,酱香型白酒高成长性已经显现,兼香型白酒腰部崛起态势更加明显,五粮液品牌战略很显然需要考虑价格、价值、品类与市场四个关键要素,如果从这样维度对品牌战略进行修正,必将给五粮液发展注入新动力;泸州老窖一直以来都是单一性品牌――-泸州以及由泸州演绎的结构性品牌,老窖公司也于很早之前推出了独立品牌永盛烧坊,但该品牌一直以来在价格带上很难形成战略性突破;直到20之后,随着国窖1573快速成长,泸州老窖双品牌战略才逐步得以确立。泸州老窖品牌战略逐步清晰过程也是股份公司经营战略逐渐走向成熟过程,从这个意义上,品牌战略对于推动企业经营战略之重要性;江苏洋河最早执行品牌战略很显然是母子品牌战略,即母品牌洋河+子品牌洋河蓝色经典;随着蓝色经典走向成熟,由蓝色经典裂变出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等独立子品牌,使得洋河大品牌战略获得新生。随着洋河对双沟的战略性重组,洋河股份品牌结构忽然复杂起来,两大中国名酒,5大驰名商标成为洋河品牌战略显性表达,但是实际上,这种表达对于经营战略性指导意义并不大,洋河很显然需要在品牌战略上进行更加精准与深度描述。

王传才:华闻华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大中至正(安徽)营销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顾问,国内著名管理咨询专家。,提出新产品战略营销理念,并推出《蓝海思维与红海战略――-新产品战略性营销与管理》专著;,将运用于白酒行业的结构化理论进一步上升到所有充分竞争的快速消费品领域,形成了快速消费品跨越式发展的结构化战略/结构化品牌/结构化营销/结构化管理工具体系。查看王传才详细介绍 浏览王传才所有文章 进入王传才的博客

篇2:浓香大战•结构调整下的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战略对决暨竞争策略预判(4)

三、浓香大战直接导致营销战争

最近两年时间里,我们发现浓香三大巨头产品更加活跃,价格更加亲民,渠道更加扁平,动销更加精准,市场更加对立,执行更加彻底,商业更加纷争,如果说战略博弈表现出长期性影响,品牌战略表现出专业性影响,那么营销变革必将表现出强烈对抗性影响。

进入,我们发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等三大浓香巨头均已经撕下温情面纱,直接性市场对抗行为明显增多,对抗性陡然增强,毕竟,在商业利益面前谁也不敢懈怠!

205月12日,泸州老窖总裁张良借清华总裁班开课机会纵论浓香三大巨头优劣。张良认为:对于一线名酒,二三线产品的存在非常有必要。以五粮液为例,1994年五粮液制定出“1+9+8”战略:集中精力把五粮液打造成世界级名牌,加上9个全国性品牌和8个区域性品牌。此后,五粮液因为多品牌战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五粮春的广告做得特别好,‘名门之秀五粮春’。这句广告对五粮液是加分的,首先表扬了五粮液是名门。五粮春并不是对五粮液品牌的稀释。”张良说道。

与五粮液多品牌战略对比鲜明的是洋河的超级单品战略。洋河蓝色经典系列在极盛时期占到洋河销售额的80%。这种“超级单品”战略打造了业内津津乐道的“洋河神话”。张良认为,洋河的成功在于强大的执行力。“当一个企业的执行力达不到很高的时候,要实现一支产品产量很高,难度很大。”

张良认为,如今渠道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的是执行力。“我们泸州老窖在执行力上是一个短板,因为我们是一个老牌的国有企业,到现在依然是一个老牌的国有企业。有过辉煌,没有为生存而焦虑过。没有生存危机的企业,它的执行力要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是很难的。”

浓香大战?结构调整下的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战略对决暨竞争策略预判

张良呼吁,白酒行业一定不需要打价格战,“价格战会导致恶性循环,使得整个行业失去创新动力。”张良用提高一度的声音表示,国内的家电行业,国产电视机、手机和韩国三星相比,技术上存在差距,价格和利润上只能望洋兴叹。“中国人特别聪明,都喜欢打价格战。价格战之后,大家都没有多少利润,无法投入更多的财力去搞创新型研究。”

但是,张良总裁话音刚落,五粮液却打开了“价格放水”。

年5月17日,五粮液股份在武汉宣布调整价格,核心产品52°普通水晶瓶五粮液出厂价从729元下调至609元,同时五粮液宣布取消厂家补贴,强令经销商必须把批发价从目前的580元左右拉高至600元以上,零售指导价从1109元降至729元;尽管五粮液这种价格调整属于典型“以退为进”的市场决策,但如此高调的价格调整还是给浓香型白酒带来巨大心理与信心打击,短时间内也将抢占一部分经销商资源与消费者资源;

面临两家浓香巨头截然不同价格态度,黄淮名酒带龙头企业――-江苏洋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雨柏先生5月20日股东大会上指出,降价是个双刃剑,总体来看短期利好,长期利空。“价值决定价格。降价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感知,觉得你本来就不是很高端。”

其实,三大浓香巨头营销角力早在年初就已经展露出来,而这些营销层面面对面竞争也正在改变着中国浓香型白酒市场版图,甚至于整个中国白酒竞争格局与产业生态,白酒未来发展将呈现怎样的趋势?愈演愈烈的浓香大战应该是一个重要的标杆。

首先,浓香巨头频推新品,白酒竞争从价格分层竞争走向价格对抗性竞争,浓香型白酒竞争进入胶着状态。20年初开始,浓香型白酒进入到新品上市高潮期,以江苏洋河引领,五粮液高调,泸州老窖细分为特征的新品战略基本成型,浓香型白酒从过去结构分层式竞争走向结构对抗性竞争,浓香型白酒快速进入到此消彼长战略阶段。面对浓香型白酒产品大战,我们可以预判,未来浓香型白酒将在产品创新与消费者细分层面展开竞争,从而开创浓香型白酒新时代,

从时间上看,洋河股份(苏酒集团)是最早推出系列新产品应对结构调整浓香巨头,其年春季糖酒会几乎以集群式方式推出战略性新品,说明洋河股份对于白酒结构调整清醒认识;五粮液股份新品推出时间居中,主要集中在淡季07月、08月份,目的更多希望实现淡季销量大幅度提升;泸州老窖相对比较低调,因为其本身就拥有很多中低端腰部产品,对于推新品缺少紧迫性;

从数量上看,洋河股份新品数量最多,数量上肯定超过10款,品牌涉及到苏酒、洋河、蓝色经典与双沟等四大核心母品牌系;其次是五粮液,其新品数量有8款,其策略主要是在主品牌五粮液基础上的战略性延伸;相对来说,泸州老窖只在特曲老窖层面推出了年份酒系列与青春小酒层面优化产品泸小二系列;从三大浓香巨头推动腰部产品数量可以判断,面临深刻结构调整,浓香巨头企业正在加强防线,拓宽价格带,构建更加牢固市场基础;

从价格上看,洋河新品价格带覆盖较广,但主流是中低端;而五粮液新品价格带呈现出梯级状态,总体上也侧重于腰部产品;泸州老窖新品研发侧重于小众人群,战略目标是在小众白酒市场成为第一品牌;

三大浓香巨头产品暨定价策略基本上反映了名酒企业集体性意识,即白酒将从高端名酒时代走向大众民酒时代,白酒必须十分重视大众酒市场开发,以适应本轮深层次结构调整需要,至于市场操作效果,则需要看更加系统的渠道策略与执行能力;

其次,浓香型白酒巨头均不同程度上涉及到价格战略,浓香型白酒价格浮沉反映了不同企业对于未来发展不同期待;同时,从不同浓香巨头对于价格调整方式,也深刻反映出企业对于渠道掌控能力与专业水准。其一,泸州老窖在价格上执行了先“扬”后“抑”策略,说明泸州老窖高端产品在本轮结构调整中存在一定误判,价格策略很显然是走了弯路的。面对白酒行业结构性调整,国窖1573逆市提价,妄图通过价格提升占据浓香型白酒第一品牌战略制高点,提价的结果是国窖1573常规产品一落千丈,乏人问津。幸亏老窖及时启动了大型定制性活动――――生命中的那坛酒,为国窖1573挽回了一点点面子,但定制活动对非正常规格产品有一定影响,正常500ml标准常规产品依然极度萧条,面对股份公司惨淡的利润状况,理想必须回归现实,国窖1573开始价格回归之旅;其二,五粮液在本轮结构调整上深受价格之累,其新品价格体系与普五价格浮沉均反映了股份公司复杂的利益纠葛。在普五问题上,公司在价格上可谓节节败退,价格倒挂,秋季糖酒会武汉挺价,春季市场会武汉降价,都是五粮液股份公司被动无奈举动。其实,作为浓香型标杆性价格产品――-普五价格走势对行业影响还是相当巨大,但由于五粮液是中国白酒上市公司权重股公司,面临着规模与利润双重压力,降价完全是为了理顺市场关系策略性方法;其三,江苏洋河是本轮结构调整中价格体系最为稳定浓香白酒巨头,这与洋河渠道结构有很大关系。洋河股份执行的是深度分销体系,对经销商与终端掌控严密,价格体系受制于股份公司,使得洋河在价格管理上处于相对有利位置。

王传才:华闻华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大中至正(安徽)营销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顾问,国内著名管理咨询专家。度,提出新产品战略营销理念,并推出《蓝海思维与红海战略――-新产品战略性营销与管理》专著;09年度,将运用于白酒行业的结构化理论进一步上升到所有充分竞争的快速消费品领域,形成了快速消费品跨越式发展的结构化战略/结构化品牌/结构化营销/结构化管理工具体系。查看王传才详细介绍 浏览王传才所有文章 进入王传才的博客

篇3:浓香大战•结构调整下的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战略对决暨竞争策略预判(2)

一、浓香大战发端于战略趋同

五粮液艰难转型,江苏洋河内外兼修,泸州老窖打造产业链,浓香型白酒进入战略博弈期,谁将成为浓香型白酒真正的王者,将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中国白酒未来格局,浓香型龙头企业站到战略博弈新起点,

中共十八以后,中国白酒在国家政策影响下进入到深层次结构调整期,白酒黄金十年终结。面对惨烈白酒竞争环境与惨淡白酒市场业绩,浓香型龙头企业在战略上纷纷作出了及时性调整,实际效果如何却需要市场检验。

首先,中国酒业大王――――五粮液在战略上更加突出竞争导向,在扩张上更加强调原酒输出,其战略调整效果毁誉参半。我们认为,五粮液需要以资源为导向制定战略,而不是以竞争为导向制定战略。目前来看,五粮液作为浓香型白酒领头羊战略地位并没有实质性改变,五粮液在战略资源上仍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只要在资源判断上清晰、准确,资源释放上持久、有序,五粮液完全可以化解结构调整带来的竞争压力。

其实,五粮液战略变革要略早于白酒行业结构调整期,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五粮液对于行业发展趋势谨慎判断。如,早在,五粮液就已经明确提出品牌瘦身运动,通过重点打造五粮液、六和液、五粮春、五粮醇、尖庄等五大区间品牌构建中国酒业大王新版图;如,08月份,五粮液推出了史上最大规模的组织结构调整与战略业务单元重组; 2013年08月,五粮液完成了对河北永不分梨酒业战略性重组,实质性控股永不分梨;05月,行业传出五粮液将控股河南信阳乌龙酒业有限公司;早在20下半年,五粮液曾有意并购辽宁三沟酒业等;

对于五粮液股份来说,其战略变革彻底性与战略变革针对性很显然存在问题。其一,五粮液推动五大核心战略性品牌建设缺少产业资源整合视野。五粮液是一家拥有浓香(五粮浓香鼻祖)、酱香(酱香储备)与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产区等三重战略资源核心企业,其重点打造核心品牌中竟然没有“永福酱酒”让我们倍感意外。其实五粮液为这个酱香型品类据说做了近10年准备,其永福酱上市也抢尽了风头,如今却这样让这个具备想象空间的、唯一的酱香型品牌――-永福酱酒默默无闻消失,让我们十分质疑五粮液酱香战略可靠性;其二,五粮液组织结构调整与战略业务单元重组并不彻底。五粮液只在营销系统末梢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很显然很难满足未来市场竞争之需要,对于五粮液来说,更高层次的组织结构调整方能根本性满足五粮液战略转型之需要;而五粮液注销旗下的若干子公司对于重构战略业务单元有潜在价值,关键是需要股份公司在组织变革中加以真正落实;其三,五粮液外延式扩张必须从原酒性输出思维转化为原酒输出与本地品牌塑造并举方向,否则这种并购的战略效果将大打折扣。客观地说,五粮液区域性并购构成了对于股份公司长期利好,但是由于五粮液更多希望是输出原酒,缺少对地产酒品牌战略性再造,使得并购变成了两张皮:地方企业更多希望借力五粮液这顶帽子进行背书性扩张,而五粮液则更多将并购企业看成原酒销售平台,使得战略并购文化与价值融合更加困难,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五粮液外延式扩张战略效果,需要引起五粮液股份高度重视;其四,五粮液战略调整速度与效率很显然慢了半拍,需要提高战略决策效率与战略落地能力。实际上,贵州茅台于2013年11月份就已经完成定制酒公司贵阳注册,并迅速实现运营。直到2014年05月份,五粮液在投资者沟通交流会上才宣布组织定制酒公司,反应了五粮液决策效率过低;泸州老窖早在已经推行区域大商柒泉模式,五粮液直到去年年底才考虑与区域大商股权性合作,这些战略决策均比竞争对手慢半拍;其五,五粮液战略调整系统性与联动性值得商榷,

五粮液在战略上几个关系处理都需要十分谨慎,包括渠道扁平与大商之间关系;高端品牌与腰部放量之间关系;内涵式增长与外延式扩张之间关系等等,而目前看来,五粮液在这几个层面关系处理上很显然值得商榷。

对于五粮液来说,其战略性资源在中国白酒行业仍然处于遥遥领先地位。其一,产能资源丰富,香型跨度巨大。受制于产区价值认知,黄淮名酒带在酿造资源与香型资源上明显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甚至于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黄淮名酒带部分企业对于白酒金三角有着很大的产能依赖。可惜的是,以五粮液、泸州老窖为首金三角核心企业并未将产能资源作为竞争武器,而是追逐短期利益对黄淮名酒带进行大规模原酒输出,培养了令人望而生畏的竞争对手。如今,黄淮名酒带在产能上已经完全摆脱了对白酒金三角依赖,产能规模与品质均具备挑战川酒实力,川酒企业已经不可能通过产能优势遏制黄淮名酒带企业成长;香型资源多元化是包括五粮液在内白酒金三角核心企业又一重要产业资源优势,五粮液应该在香型多元化上有战略性突破,但方法一定要专业;其二,品牌资产丰厚,品牌结构完整。五粮液是中国白酒行业第一家系统塑造品牌与第一家构建品牌战略核心企业,其品牌战略基础十分稳固,对于五粮液来说,其发展战略很显然应该围绕品牌战略展开;目前,五粮液品牌资源释放依然十分粗放,五粮液应该制定更加精准的基于品牌发展战略规划;其三,五粮液是国内少数完成全国化布局中国名酒企业,为股份公司战略转型典型了坚实基础。目前来看,五粮液仍然是全国化程度最高中国名酒企业,公司应该以市场为维度构建更加清晰的阶段性战略。总之,五粮液在大战略方向上并不存在问题,需要调整是阶段性战略手段,对于五粮液来说,简单模仿并不能解决问题,独立思考与阶段性战略应对才是产业根本。

其次,中国白酒绵柔型领袖――――江苏洋河战略上坚决、果断,战术上绵密、细腻,其战略效果逐渐显现。我们认为,江苏洋河以品牌战略为牵引,以高度差异化品类创造为基础,真正做到了“无中生有”,“独辟蹊径”,实现了高度同质化白酒产品中开宗立派、独树一帜战略效果!当前,洋河需要解决高端品牌战略定位与市场拓展问题,同时,应该拓展产业资源,为洋河股份未来扩张奠定坚实基础。

企业发展战略一定是资源最大化产物,一定是比较优势的选择。相对于五粮液来说,江苏洋河在品牌高度与产区战略资源上实际上处于相对劣势,但是洋河却运用紧密型品牌战略与差异化绵柔定位化解了竞争对手资源优势,开创了中国白酒绵柔时代。

王传才:华闻华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大中至正(安徽)营销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顾问,国内著名管理咨询专家。,提出新产品战略营销理念,并推出《蓝海思维与红海战略――-新产品战略性营销与管理》专著;,将运用于白酒行业的结构化理论进一步上升到所有充分竞争的快速消费品领域,形成了快速消费品跨越式发展的结构化战略/结构化品牌/结构化营销/结构化管理工具体系。查看王传才详细介绍 浏览王传才所有文章 进入王传才的博客

篇4:浓香大战・结构调整下的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战略对决暨竞争策略预判(1)

进入2014年4月份,中国白酒上市公司2013年报纷纷披露,总体来看,白酒14家上市公司2013年度业绩单可谓十分惨淡,其中,贵州茅台、古井贡酒、老白干与青海青稞等4家上市公司维持了营收正增长,但总体正增长幅度已经很小;贵州茅台、青海青稞、伊力特等3家上市公司维持了利润正增长,增长幅度也乏善可陈;叠加分析发现,2013年白酒上市公司年报只有贵州茅台与青海青稞维持了营收与利润双增长,白酒景气指数可谓一落千丈。不仅如此,白酒上市公司2014年一季度报陷入了更大程度跌幅,白酒真正进入到底部运营阶段。

作为中国白酒产业稳定器,白酒上市公司中百亿军团市场表现尤其值得关注,白酒上市公司百亿军团中,除贵州茅台为酱香型白酒,并维持一定增幅之外,其余三大浓香型白酒巨头宜宾五粮液、江苏洋河以及泸州老窖均呈现出下滑趋势,并且这三大中国浓香巨头分布在两大核心产区,代表着中国浓香型白酒未来发展方向,对浓香巨头战略分析与竞争做出预判,对整个中国白酒未来发展无疑具有巨大示范意义。

首先,2013年度三大浓香巨头经营数据表现出了某种程度的一致性,但进入到2014年度,三大浓香巨头虽仍然处于下行通道,其特点已经迥然不同。从2013年度上市公司年报来看,五粮液营收247.19亿元,下滑9.13%,净利润79.73亿元,下滑19.75%;江苏洋河实现营业收入150.24亿元,同比下降13.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02亿元,同比下降18.72%;泸州老窖实现营收104.31亿元,下滑9.47%,利润34.38亿元,下滑21.69%。三大浓香巨头在营收上均维持了10%左右下滑,而净利润上均维持了20%左右下滑,竞争之后的总体表现仍然可以用“基本稳定”来描述。

进入到2014年度我们发现,三大浓香巨头出现了比较大的分野,其中,五粮液一季度营收67.2亿元,同比下降22.54%,净利润26.19亿元,同比下降了27.29%,五粮液相较于2013年度下降幅度很显然在进一步扩大;江苏洋河一季度营收56.70亿元,同比下降10.33%,净利润20.02亿元,同比下降15.07%,相较于2013年度,江苏洋河呈现出营收与利润下行幅度一定程度收窄,说明江苏洋河有可能已经触底反弹;泸州老窖一季度给出预测数据是净利润同比下滑50%―60%,相对于去年年报,泸州老窖可以说形势更加严峻。面对这样的数据,我们有理由相信,浓香三大巨头在应对本轮结构调整中战略手段出现了不同战略效果;

其次,浓香三大巨头分属两大重要白酒产区,结合相同产区相关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发现,黄淮名酒带产区白酒企业与白酒金三角产区白酒企业在本轮结构调整中表现差异巨大,

五粮液与泸州老窖属于白酒金三角四川产区权重性白酒企业,而江苏洋河与安徽古井同样属于黄淮名酒带权重性企业,并且四大核心企业都属于浓香型白酒企业。数据研究发现,2013年全年与2014年第一季度,江苏洋河、安徽古井市场表现要远优于五粮液与泸州老窖;进一步扩展研究发现,同属于四川产区的沱牌舍得与水井坊业绩业绩更加难看,水井坊甚至于出现了净利润为负数尴尬局面,四川产区浓香型白酒企业深层次矛盾与问题可以说一览无遗;

第三,相对来说,浓香型白酒是本轮结构调整最重要产品品类,随着浓香型白酒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白酒行业将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浓香大战。从上市公司年报来看,酱香型白酒有定海神针――-贵州茅台做支撑,其未来发展仍有较大空间;清香型白酒品类众多,虽然山西汾酒在营收与利润上表现差强人意,但是,衡水老白干、牛栏山二锅头以及青海青稞等均维持了较好营收增长局面,特别是后起之秀青青稞充当了白酒上市公司成长冠军重要角色,资本市场普遍对清香型白酒未来成长看好;但纵观浓香型白酒可谓哀鸿遍野!不仅仅重量级企业均出现了营收与利润双下滑,即使区域性浓香型企业也出现了巨大下滑,包括沱牌舍得、水井坊、金种子等原来的明星类企业受到了比较大幅度影响,浓香型白酒成为本轮结构调整最大受害者。

面对浓香型白酒残酷竞争局面,行业必须认识到白酒调整的深度与广度,而白酒从浓香开始洗牌也必将影响到其他香型白酒竞争格局,为全面、真实、客观地反应浓香型白酒在未来一段时间竞争趋势,我们将从产业的、战略的、品牌的、营销的、管理的等多维度,以浓香型白酒龙头企业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为代表,对浓香型白酒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进行深度剖析,为中国白酒结构调整寻找发展方向,助推中国白酒实现战略性转型。

(未完,待续)

王传才:华闻华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大中至正(安徽)营销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顾问,国内著名管理咨询专家。03年度,提出新产品战略营销理念,并推出《蓝海思维与红海战略――-新产品战略性营销与管理》专著;09年度,将运用于白酒行业的结构化理论进一步上升到所有充分竞争的快速消费品领域,形成了快速消费品跨越式发展的结构化战略/结构化品牌/结构化营销/结构化管理工具体系。查看王传才详细介绍 浏览王传才所有文章 进入王传才的博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