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侠镇潘头鱼”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擒贼记》读后感,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擒贼记》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篇1: 《擒贼记》读后感
暑假到了,妈妈帮我买了好多的书,我都不知道该看哪一本了。忽然我眼前一亮,看到了一本与《哈利波特》并列为最畅销的儿童图书《擒贼记》,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津津有味的开始看起来。
这本书主要讲了三个性格迥异的小学生成了好朋友。分别是因为在卫生间看书而被别人成为博“屎”的博士,急性子八谷飞,还有胆小鬼阿慢。博士在家看书时抓到了两个小偷,三个小伙伴联合起来解散了坏蛋帮。八谷飞在一次出门探险时改掉了急性子的坏毛病。阿慢经过“黄金问答”节目改掉了胆小怕事的坏习惯。三个人在一起相处的过程中,互相帮助,每个人都成功的改掉了自己的坏毛病。
看完这本书以后,我的收获很多。学到的第一个就是像博士一样,虽然有小偷到他们家去偷东西,但是他没有害怕,而是冷静的想出了好办法并解决了问题,成功抓住了坏蛋。第二个就是要有团队精神,要分工合作,如果分到的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也不要畏惧和退缩,因为团队的成功离不开大家的努力,少了谁都不行。第三个是,虽然八谷飞性格很急,但是当他掉入防空洞以后,他还是意识到着急没用,要冷静沉着终于慢慢地找到了出口。第四个是,阿慢虽然非常胆小,但是有了朋友的鼓励,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取得了第一名。
没想到看一本书,能学到这么多东西。我以后要多看看这类优秀的图书。
篇2:《擒贼记》读后感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非常好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埃米尔擒贼记》,是德国著名作家凯斯特纳的第一部儿童小说。这部小说主要是描写一个叫埃米尔的少年智擒小偷的故事。
埃米尔是居住在德国新城的一个小男孩,他五岁时失去了爸爸,和妈妈相依为命,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这一天,住在柏林的姨妈写信邀请埃米尔去度假,妈妈把辛苦攒下的140马克别在埃米尔的上衣内口袋里,让他捎给也住在柏林的外婆。没想到,在火车上,一个可恶的小偷趁他熟睡的时候偷走了这笔钱。埃米尔在追踪小偷的过程中结识了柏林一大批男孩子,他们迅速的成为了好朋友,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追捕大戏……最终,埃米尔在朋友们的帮助下,用他的机智和勇敢抓住了窃贼,找回了自己的140马克。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当我们遇见困难的时候,不要轻易地放弃。要像埃米尔一样,开动脑筋,积极的想办法,并且多结交一些好朋友,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的。通过读这本书,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在一个团结的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分工虽然不一样但都非常重要,就像小说中的人物“小礼拜二”一样,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抓小偷,但他在电话机旁待了两天,尽管他不乐意,但他还是履行了他的职责直到完成任务,最后受到了大家的表扬。通过读这本书我们也学到了一些常识,那就是钱不要放到小朋友的身上,通过邮局寄才是最安全的;还有就是面对危险小朋友不能蛮干,应该像埃米尔一样做一个胆大心细的人。要借助大家的力量或寻求大人的帮助,只有这样才能既达到目的又不会发生无谓的牺牲。
一本好书,可以教给我们好多宝贵的知识,也可以让我们从中感悟到许多道理,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不断的进步。同学们,让我们来一起读书吧!
篇3: 《埃米尔擒贼记》读后感
每一个人都知道德国在哪儿,每一个德国人都知道柏林在哪儿,也都知道《埃米尔擒贼记》这本书,不是在广播里听过,就是在报纸杂志上看过,总之各有各的信息渠道,《埃米尔擒贼记》读后感。
这本小说是由埃里希凯斯特纳编写、由瓦尔特特里尔画插图的儿童小说,这本小说在柏林的威廉出版社一出版便立刻轰动了全世界,使埃里希凯斯瓦特一炮走红,一举成为名扬国内外的儿童文学作家。
这本书主要讲了:暑假到了,一个叫埃米尔的小男孩受在柏林的姨夫的邀请,到柏林外婆家住一个星期,于是埃米尔的妈妈交给埃米尔140马克,让埃米尔到柏林后交给外婆,于是,埃米尔带着使命走了。在火车上,每一个人都在做自我介绍,埃米尔也参加了,其中有一位戴硬边帽的先生说自己叫格龙德艾斯。不料,在火车停歇的时候,妈妈给埃米尔的140马克被这个叫格龙德艾斯偷走了,这可是妈妈半年的收益!于是,他立即下了车,当他有点绝望的时候,他结交了许多的伙伴,组成了一支侦察小队,一起来跟踪、暗探、监视这个叫格龙德艾斯的先生。经过一天多的跟踪、监视下,格龙德艾斯先生要将钱全部存进银行,他们立即上去阻止,便报出他叫格龙德艾斯,而这位先生就狡辩说自己不是埃米尔所说的这个人,自己是米勒,一位工作人员就让埃米尔说出这钱为什么是他的,埃米尔就拿来那钱指着上面的孔,说这是自己用别针别在上面留下的,读后感《埃米尔擒贼记》读后感》。找到了证据,这位先生立即转身逃跑,结果被“伏击”在外的小伙伴抓住了。接着,警察来了。经过审问,钱果然是埃米尔的,接着,警察将这位又叫“格龙德艾斯”、又叫“米勒”的先生带到了警察局。可在警察局,这位先生又说自己是“基斯林”,于是,警察便带他去化验。第二天,化验结果出来了,这位叫“格龙德艾斯”、又叫“米勒”、又叫“基斯林”的先生是小偷,并发现这位先生竟是四个星期前全国通缉的一个巨大银行抢劫案的凶手!这真是一个大好消息!埃米尔出名了!经过这件事,他们总结出了一条经验:钱,最好不要带在身上,要通过邮局汇寄。
这本书里的人物有许多,在这里我只讲一个,就是那个带喇叭的孩子,也就是书中的古斯塔夫。古斯塔夫和埃米尔的相遇是偶然的,但他却十分的热情的帮助埃米尔,如同是从小到大的亲兄弟一样,把埃米尔遇到的困难当成是自己的事,多好的关系呀,就这么短的时间就形成了,这可以体现出古斯塔夫是十分爱帮助别人的男孩,在追捕中的他,是一个机智聪颖的男孩!
一个很普通的故事,却蕴含着一个人生大道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群人的力量就很强大了,大家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无论什么困难都能战胜!
篇4: 《埃米尔擒贼记》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十分有趣的书――《埃米尔擒贼记》。它出自于著名德国作家凯斯特纳的笔下。刚看到这本书的题目,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了,埃米尔擒贼记!埃米尔是谁?他为什么要擒贼?……这一连串问题使我情不自禁地翻开了它,开始了阅读。
埃米尔是一个居住在德国新城的小男孩,他五岁时,爸爸去世了,与妈妈过着简朴的生活。一天,埃米尔的姨妈邀请他到柏林度假,妈妈把攒下的140马克放进埃米尔的口袋里,让他捎给住在柏林的外婆。结果,在火车上,一个可恶的小偷趁埃米尔睡着时,偷走了这些钱。埃米尔为了夺回这140马克,便跟踪这个小偷。在跟踪小偷的过程中,埃米尔还与一大批柏林的男孩子成为了朋友,他们齐心协力,抓住了小偷,轰动了整个柏林。
读完这本书,我由衷地佩服埃米尔。首先是他的勇气。他曾经在新城给大公爵的铜像画了个红鼻子和八字胡,而刚好遇见了警长耶士克,不知耶士克警长是否记住了他的模样,因此,他就不敢去警察局报案。但他必须捉住小偷,拿回那属于他的钱。于是他就勇敢地行动了,跟着小偷,坐了电车,去了咖啡厅……中途还有人替他付了车钱。接着,他就遇见了带喇叭的男孩――古斯塔夫。他又召来了一大帮男孩子,与埃米尔一起行动。他们跟着小偷到了旅馆,又与那个开电梯的男孩成了朋友……这一切,如果没有十足的勇气,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完成的。

但,如果只有勇气,也是不够的,还要有一颗聪慧的脑袋,埃米尔刚好就拥有,古斯塔夫他们也都拥有。他们能想到要先凑钱,再把凑来的钱分成三份,这样就可以分开行动;他们还能想到要分配工作,这样才能井井有条地执行任务……如果他们都没有一颗拥有智慧的脑袋,那么他们根本就无法抓住小偷,并拿回属于埃米尔的钱。
就算拥有了勇气和智慧,也依然不够,必须还要有团结。如果只有埃米尔一个人,是根本不可能让小偷束手就擒的。就算加上古斯塔夫,小偷也不会心甘情愿地把钱交出来。只有让二十多个孩子一起行动,才能抓住小偷。最重要的是,他们在分配工作时,尽管自己分到的工作有多么不合自己的心意,他们也没有一句怨言,而是默默地执行着自己该做的事,直到完成任务。假如他们都不团结,因为自己分到的工作不合心意而纷纷离开,只剩埃米尔孤军奋战,是压根不可能抓住小偷的,就像孤掌难鸣。
只要读过《埃米尔擒贼记》的同学们,相信也一定很佩服埃米尔他们。是的,他们虽小,却有惊人的勇气;他们虽小,却有十足的智慧;他们虽小,却有团结的意志。他们小小的身体里装满了无限的勇气、智慧和团结,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
篇5: 《埃米尔擒贼记》读后感
寒假里爸爸给我买了一本《埃米尔擒贼记》,我被故事里面的主人深深地震撼了。
这本书描述的是家境贫寒的主人公埃米尔的姨妈邀请埃米尔去柏林度假,与埃米尔相依为命的妈妈交给了他一些钱,并嘱咐他要把这些钱带给同样住在柏林的埃米尔的外婆,而在途中,埃米尔的钱被一个自称叫格龙德艾斯的男人偷走了。埃米尔十分气愤,又怕打草惊蛇,便不动声色的跟踪着这个男人,准备再把钱从格龙德艾斯那里要回来。在跟踪途中,他遇到了柏林的“孩子头儿”――一个带喇叭的名叫古斯塔夫的男孩,在古斯塔夫听说了埃米尔的遭遇后,立即找来了20多个孩子一起追捕格龙德艾斯。事情发展到最后,半个柏林的孩子都被调动起来,数量一度达到100多个小孩,他们一起“围剿”男人。终于,格龙德艾斯走投无路,被逮捕进了监狱。而埃米尔也要回了他的钱,并得到了一笔丰厚的奖金,从此与妈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阅读后,我深有感触,我看到的美好品质有太多太多:母爱与亲情,团结与合作,友谊与乐于助人,勇敢与机智还有埃米尔的永不言弃,博士的远谋深思,古斯塔夫的临危不乱,小礼拜二的顾全大局以及那一百来个孩子的勇往直前,有这么多品质衬托着这些独当一面的人物们,才促成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捕贼大戏。然而,最令我震惊的就是那些“小侦查员”们的团结合作,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他们各守其职,各自为战,但是实际上有一张无形的网早已把他们联系了起来。他们谁也离不开谁,每个人都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就像一个环链,哪一环脱落了,就全盘皆输。他们每个人都坚守着自己的职位为集体服务,就算有些人不能参加正面的“战斗”比如小礼拜二,但他从不抱怨,为了大家奉献自己,才促成了捕贼的成功,这就是团结的力量!
一个很普通的故事,却蕴含着一个人生大道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群人的力量就很强大了,大家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无论什么困难都能战胜!
古往今来,哪个成功人士的成功能离得开别人的帮助?刘邦、越王勾践、香港大亨李嘉诚等名人除了自身的努力和机遇之外不都是依靠众人的力量才做成大事的吗?刘邦在韩信、樊哙等人的协助下实现了一统中原的大业。越王勾践在范蠡的帮助下,灭掉了吴国。这都可以证明,朋友的帮助是多么重要,没有帮助,万事不可成也!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大家的努力,更离不开大家的互相配合促成的团结。大家为了一个目标努力,就是团结;而团结,是一个群体能动用的最大武器。而这,也就是我从这本书中得到的”最终精华”。
篇6: 《埃米尔擒贼记》读后感
四年级上册在寒假里,我阅读了《埃米尔擒贼记》《埃米尔擒贼记》的作者是德国的埃里希?凯斯特纳,著名少儿文学读物作家,本书的主角是埃米尔,还有他的小伙伴们:机灵的古斯塔夫,聪明的教授,可爱的小礼拜二,彼得?米滕茨威格二兄弟等。
很小的时候,埃米尔就失去了父亲,家境贫困,靠妈妈给人洗头维生。假期里,妈妈让埃米尔去柏林的姨妈家玩,并给了他140马克,临上火车前,妈妈还叮嘱他千万别把钱弄丢了。
上了火车,埃米尔看看车上周围的人都不像坏人,有一个戴硬边帽的男人还很友善地给了他一块巧克力吃。到了一站,除了硬边帽男人以外其余人都下车了。埃米尔不太放心,就去厕所用别针吧装纸币的信封别在内衣口袋里。没过多久,埃米尔实在撑不住困意,睡着了。当他一觉醒来时,发现那个硬边帽男人也不见了,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口袋,啊!钱没了!肯定是那个假装给小孩吃东西看起来很友好的男人干的!车子刚停站,埃米尔毫不犹豫地跳下火车去追踪小偷。在人海中搜寻,他终于找到了那个小偷,于是他跟着小偷上了177路电车,来到一座露天咖啡馆,埃米尔躲在一棵树后观察着那个男人的动静。这时,过来一个吹喇叭的男孩与埃米尔聊起来,他听说了埃米尔的遭遇后,很同情,决定要帮助他擒贼,便召集了20多个男孩子一块商讨对策。最后他们准备好了食物、一些钱和联络队员、增援队等。小偷又叫出租车来到一个宾馆住下。孩子们跟踪来到这里。
主力队埋伏下来,还派了几名“侦察兵”进宾馆去监视小偷的动静。第二天早上8点,小偷终于在宾馆门口露面了,孩子们一拥而上,立刻把小偷包围起来。小偷做贼心虚,看苗头不对,就想溜掉,可不管他怎么走,包围圈就跟着他走,他无论如何也突围不出去。这时,小偷进了一家银行,走近柜台说:“我要存140马克。”一直躲在包围圈后面的埃米尔突然走出来,指着小偷说:“就是你,偷了我的140马克!”这么大一个包围圈,早已吸引了了一帮围观的人,这时都聚拢来要小孩拿出证据,埃米尔不慌不忙地说:“我的钱上都有别针戳出的小孔。”果然,纸币上都有小孔。
银行经理立刻报警。经过验证,这个男人居然还是前几天抢劫银行的那个家伙。当时警方就悬赏1000马克捉拿罪犯。幸运的埃米尔获得了这笔巨额奖金。在这本书中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如不能随便拿陌生人的东西,明白爱是相互的,懂得了要体贴自己的爸爸妈妈,体会到了做家务也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篇7:埃米尔擒贼记读后感
寒假期间,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埃米尔擒贼记》,看完这本书,我有很深的感受。
书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叫埃米尔的小男孩,带着140马克坐火车去柏林。但是埃米尔在火车上睡着了,醒来后发现钱不见了。埃米尔便下车跟踪小偷,后来埃米尔便联合很多孩子跟踪小偷,最后终于在银行抓住了这个小偷。警长告诉埃米尔,这个小偷是外地流窜来的,并给了埃米尔1000马克的奖金。埃米尔的妈妈也从新城赶来与他庆祝。最后,埃米尔的妈妈说:“以后不能让孩子一个人旅游了”。埃米尔的外婆说:“钱还是邮寄比较安全。”
通过读这本书,我明白了两个道理:第一,就是不要粗心大意,像埃米尔稀里糊涂的睡着了。有时候,一时的粗心大意,所造成的后果非常非常严重。比如说,蒋介石和阎锡山的中原大战时,阎军的作战参谋把“沁阳”写成“泌阳”,这一笔之差,让阎军完完全全的失败了。
第二,我们要学习埃米尔坚持不懈的精神。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埃米尔都不放弃对小偷的跟踪。否则,根本不可能找回被偷的钱。所以说,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坚持到底。
通过读书,我又明白了这两个道理,希望大家以后要多读书,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篇8:埃米尔擒贼记读后感
《埃米尔擒贼记》是德国(作家)埃里希.凯斯特纳写的。它主要讲了埃米尔在火车上因睡着而被别人偷走了钱,下车后遇上了古斯塔夫和一群男孩,他们组成给一个团队,经过团结协作,最终抓住了小偷,警方还给了埃米尔1000马克作为奖励。
这本书充分体现了团结的力量,为什么这么说呢?听我慢慢道来。设想一下,假如其他十几个男孩不团结,觉得麻烦,不想帮助埃米尔,那小偷肯定抓不到。只有达到每个人都齐心协力,才能成功。至于警察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内抓住小偷,是因为警察们有的只是为了挣钱而应付,没有像埃米尔他们一样万众一心。可见团结多么重要。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团队的力量往往大于个人。我要像书中的孩子一样,有团队精神,并具备领导思维。不要单枪匹马,这样永远不会成大业。花絮:经典就是经典。这一本《埃米尔擒贼记》是经典中的经典。凯斯特纳作品典藏的一套9本书中,庚庚读起来最投入,读完后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一本。刚好,这本是也作者儿童文学创作的开端,并因此一下子享誉德国甚至全球。
仍记得庚庚读这本书时的感慨:“写书就写书吧,写得让人看起来这么紧张!……不继续看还又做不到……”
至于文中提到的“警察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抓住小偷?”庚同学的分析很独特,我得回去再读读。――貌似我之前读得不够认真。
篇9:埃米尔擒贼记读后感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但有时生活也会跟你开个小玩笑,冷不丁地给你来个意外。比如《埃米尔擒贼记》中的埃米尔,他是个德国的小男孩,五岁时就失去了爸爸,和妈妈相依为命,好不容易有机会去柏林的姨妈家度假。出门前,妈妈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140马克别在埃米尔的口袋上,让他捎给他外婆。想不到意外发生了。火车上,一个带硬边帽的先生趁他熟睡时偷走了这一笔钱。
埃米尔不想就这样空手回去,于是他仔细地观察每一个带硬边帽的人,“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他找到了那个小偷。虽然埃米尔人小,但凭着对母亲和外婆负责的一股劲,他一边提着行李箱,一边捧着花,小心翼翼地尾随着这个小偷。他碰到了“吹喇叭”的小男孩――古斯塔夫。好奇心与正义感让古斯塔夫也参与到捉小偷的“追捕”活动中,并找来了二十来个小男孩。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小偷被盯得“天衣无缝”,追捕者们也果断地提出了“合力包围”的计策。
可惜小偷太狡滑了,一不留神让他溜到了银行里。埃米尔并没有紧张无措,而是查找蛛丝马迹,终于想起关键的证据――钱上面有别针别过的小针眼。他们得到了警察的协助,并很幸运地成为“悬赏案”的英雄!
故事的结局皆大欢喜,由此告诉我们:生活会有许多小意外,但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借助一定的外界力量,相信一定会征服一切!
篇10: 埃米尔擒贼记读后感
我读了凯斯特纳的第一部儿童小说《埃米尔擒贼记》。
里面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埃米尔是一个居住在德国新城的男孩,他五岁时,他爸爸--白铁匠师傅帝施拜先生去世了,和妈妈相依为命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这一天,住在德国柏林的姨妈写信来邀请埃米尔去柏林度假,妈妈把辛苦攒下的140马克别在埃米尔上衣的内口袋里,让他带给住在柏林的外婆。没想到,在火车上一个可恶的小偷趁他沉睡的时候偷走了那140马克。埃米尔在追踪小偷的过程中认识了柏林的一大批男孩子,男孩子们愿意帮助埃米尔一起去追捕小偷,开始了一次动人心弦的追捕大战……
埃米尔最后通过警局拿回了140马克,我觉得埃米尔和柏林的男孩子们都很机灵,很聪明。当埃米尔提出那140马克有个别针订过的小孔,那个时候,小偷才如实招来。真为他们高兴。这时候,我懂得别针也有它的用处。不管东西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不引人注目,但是它也有它的优点。他们的语言表达都很风趣幽默,像:“如果你一定要这么办的话,你这个‘小富翁'!”、“你还像个猴子呢!”小帽子大嚷,“你再乱碰我车子,我们就断交,懂吗?”.风趣幽默的句子让我读的很开心,而抓小偷的情节让我觉得很刺激。看这本书,就像是在看电影一样,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情形、模样。
篇11: 埃米尔擒贼记读后感
前一段时间,老师给我们推荐了《埃米尔擒贼记》一书。我读过之后,有些感想,与大家一起分享。
《埃米尔擒贼记》是德国作家埃・克斯特纳的作品。书中的主人公是德国的一个小学生,叫埃米尔。一次,他乘火车去柏林看望他的姥姥,结果在车上睡着了,醒来后发现身上所带的140马克被人偷了。他非常沉着,偷偷地对小偷进行跟踪,最后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抓住了小偷。
埃米尔在追小偷的过程中机智勇敢,不怕困难,勇往直前,这一点我们要向他学习。现在许多家长过于溺爱孩子,要知道:温室里生长的花朵是没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我们只有经历风雨、多吃苦,才能健康成长。经历逆境,会让一个人变得更加成熟,遇事不慌、更冷静。
埃米尔和他的朋友们非常团结,要是没有朋友们的帮助,仅靠埃米尔一人,是无法抓住小偷的。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只要大家团结一致,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埃米尔还是个非常孝顺懂事的好孩子。他的父亲早亡,妈妈是个理发师,家境不好,但他懂得用自己的爱心来回报他的妈妈,当他得到1000马克奖金时,他并没有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且坚持给妈妈买礼物,剩下的钱让妈妈存起来。现在许多小朋友都随身带着零花钱,经常到小卖部买这买那,根本不去想父母挣钱的不易。过年时大家都收了不少压岁钱,我觉着我们应该存起来,或者用到有意义的地方,而不是随随便便把他花了。
篇12: 埃米尔擒贼记读后感
寒假中,我读了德国著名作家凯斯特纳写的儿童小说――《埃米尔擒贼记》。我至今仍深深沉浸在它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里,意犹未尽……
《埃米尔擒贼记》中说了埃米尔是一个居住在德国新城的小男孩,五岁就失去了爸爸,和妈妈相依为命,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这一天,住在柏林的姨妈写信邀请埃米尔去度假,妈妈把辛苦攒下的140马克别在埃米尔的上衣口袋里,让他捎给也住在柏林的外婆。没想到,在火车上,一个可恶的小偷趁他睡熟的时候偷走了这笔钱。机智勇敢的埃米尔在追踪小偷的过程中结识了柏林的“孩子头儿” 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古斯夫,他有一只喇叭从不离身,一按喇叭 100多个孩子迅速出现,于是便开始了惊心动魄“围剿”大战,虽然路途中遇到了种种麻烦,但最后通过他们机智勇敢与齐心协力,终于把小偷人赃并获,取得了胜利……
这本极为精彩的书还让我们看到了许多真理,我知道了:团结协作的力量与永不言弃的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质为都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然而正是这种精神使得这部小说让人人过目不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