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hangma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儿子与母亲的谎言》阅读答案,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儿子与母亲的谎言》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儿子与母亲的谎言》阅读答案
孩提时,儿子张着小手对母亲说:“妈妈,我腿疼。”母亲急忙抱过儿子,问:“乖,哪儿疼?”儿子在母亲的怀抱里,蹬了蹬小腿说:“噢,不疼了。”但刚把他放下,他就嚷:“又疼了。”母亲明白了:儿子原来是想让她抱。年轻的母亲抱着儿子,亲着他的小鼻头说:“坏宝,还骗妈妈呢。”儿子在母亲的怀抱里,一脸得意地笑。这是孩子对母亲撒的第一个谎。
少年时,儿子对母亲说:“妈妈,老师又要资料费了。”母亲把压在枕头下的一沓钱拿出来,放到儿子手里。儿子接过钱,飞快地跑了。在烟雾缭绕中他看见了母亲的脸。母亲没有打他,也没有骂他,只是低声说:“孩子,看看你手里的那沓钱。”他摊开手,看着母亲给他的钱。那些钱有新的有旧的,都被母亲叠得整整齐齐,面额最大的也不超过两元,都是母亲起早贪黑卖小吃甚至捡破烂挣来的。看着那沓钱,悔恨的泪水自他眼中潸然而下。他要钱,根本不是交资料费,而是为了抽烟。这是他对母亲撒的第二个谎。
青年时,儿子在信中说:“妈妈,这个假期我不回家了,我在这儿找到了一份家教,我想在这儿打工。”开学了,黑瘦的儿子站在学校的公用电话旁对母亲说:“工作挺轻松的,每天只需上三个小时的课,能挣五十块钱。这一个假期,我挣了一千多块钱,这学期,您就不用再给我寄生活费了。”电话那端,早有泪水顺着母亲满是皱纹的脸颊流下来。母亲已从儿子的同学那里打听到:儿子整个假期都在一家建筑工地做小工,每天要干十多个小时。这是儿子对母亲撒的第三个谎。
中年时,儿子早已成了家,母亲也老了。母亲病倒了。病床前,儿子说:“妈,您的病一定能治好的,您就安心治疗吧。”其实母亲患的是癌症,晚期,医生说至多能活三个月。这是儿子对母亲撒的第四个谎。
母亲却说,自己不习惯医院的环境,如果再让她待在那里,她宁愿去死。无奈,儿子只好把母亲接回家,保守治疗。在家里,母亲天天都是一副很快乐、很满足的样子。儿子也悄悄地松了口气,能让母亲按照自己的意愿度过最后的时光,这样,也很不错。母亲去世三年后的一天,儿子见到为母亲治病的医生,讲起母亲。儿子说:“还好,我的母亲自始至终都不知道她患的是癌症,在她最后的时间里,还算快乐。”医生对他的母亲印象很深。他说:“我对你的母亲真的很钦佩,她在被确诊的时候就坚持让我告诉她自己的病情,然后坚持不住院治疗。在家里疗养期间也不让我用最好最贵的药。她说你的公司因为缺乏资金都快倒闭了,她不想让你为了她的病,再背一大堆外债。她的快乐,也是为了让你相信,她在家疗养同样很好。你的母亲,真的很爱你。”听完医生的话,儿子泪流满面,原来母亲早已知道自己的病情,她是替儿子着想,才谎称自己不习惯医院的环境,坚决不要住院治疗。
其实,撒谎,儿子永远比不过母亲啊!因为,母亲是宁愿牺牲自己来换取孩子幸福的。世上没有人比母亲更爱孩子。
篇2:《儿子与母亲的谎言》阅读答案
小题1:(1)小时候想要妈妈抱,他撒谎说腿疼(1分)。(2)少年时要钱抽烟,他撒谎说要交资料费(1分)。(3)青年时假期打工很累,他撒谎说工作轻松,赚钱多(1分)。(4)中年时母亲已是癌症晚期,他撒谎说一定能治好(1分)。
小题2:母亲说自己不习惯医院环境,坚决不住院治疗(1分)。其实她是替儿子着想,儿子的公司因为缺乏资金都快倒闭了,她不想因她的病,让儿子再背一大堆外债(1分)。
小题3:揭开母亲当年的谎言(1.5分),同时,为后文点明中心,升华主题作了铺垫(1.5分)。
小题4:示例:有,如对我喜欢吃的东西,他们说不喜欢吃,尽量我多吃;过年买新衣服时,只给我买,他们说他们的新衣服还多,用不着买等。应该孝敬他们,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乱花钱,为他们减轻一些经济负担等。
小题5:示例:我觉得与母亲教育有很大关系。是母亲对儿子的爱感化了他,是母亲独特的教育方式让他醒悟,这是一位非常疼爱儿子,又教子有方的母亲。
篇3:《儿子与母亲的谎言》阅读答案
小题1:用自己的话概括儿子的四次谎言。(4分)
小题2:母亲的谎言是什么?她为什么对儿子撒谎?(2分)
小题3:文章安排在母亲去世三年后,儿子与医生见面的对话,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4:回想一下,在你的生活中,你的父亲或母亲对你有过爱的谎言吗?你觉得应该怎么对待他们?(3分)
小题5:在孩子的成长路上,也曾经误入歧途,后来却成为一个懂事的,能够用自己的汗水分担母亲的负担,并以善意对待母亲的人。有人觉得这和母亲的教育有关,你认为呢?(3分)

篇4:《儿子与母亲的谎言》阅读答案
孩提时,儿子张着小手对母亲说:“妈妈,我腿疼。”母亲急忙抱过儿子,问:“乖,哪儿疼?”儿子在母亲的怀抱里,蹬了蹬小腿说:“噢,不疼了。”但刚把他放下,他就嚷:“又疼了。”母亲明白了:儿子原来是想让她抱。年轻的母亲抱着儿子,亲着他的小鼻头说:“坏宝,还骗妈妈呢。”儿子在母亲的怀抱里,一脸得意地笑。这是孩子对母亲撒的第一个谎。
少年时,儿子对母亲说:“妈妈,老师又要资料费了。”母亲把压在枕头下的一沓钱拿出来,放到儿子手里。儿子接过钱,飞快地跑了。在烟雾缭绕中他看见了母亲的脸。母亲没有打他,也没有骂他,只是低声说:“孩子,看看你手里的那沓钱。”他摊开手,看着母亲给他的钱。那些钱有新的有旧的,都被母亲叠得整整齐齐,面额最大的也不超过两元,都是母亲起早贪黑卖小吃甚至捡破烂挣来的。看着那沓钱,悔恨的泪水自他眼中潸然而下。他要钱,根本不是交资料费,而是为了抽烟。这是他对母亲撒的第二个谎。
青年时,儿子在信中说:“妈妈,这个假期我不回家了,我在这儿找到了一份家教,我想在这儿打工。”开学了,黑瘦的儿子站在学校的公用电话旁对母亲说:“工作挺轻松的,每天只需上三个小时的课,能挣五十块钱。这一个假期,我挣了一千多块钱,这学期,您就不用再给我寄生活费了。”电话那端,早有泪水顺着母亲满是皱纹的'脸颊流下来。母亲已从儿子的同学那里打听到:儿子整个假期都在一家建筑工地做小工,每天要干十多个小时。这是儿子对母亲撒的第三个谎。
中年时,儿子早已成了家,母亲也老了。母亲病倒了。病床前,儿子说:“妈,您的病一定能治好的,您就安心治疗吧。”其实母亲患的是癌症,晚期,医生说至多能活三个月。这是儿子对母亲撒的第四个谎。
母亲却说,自己不习惯医院的环境,如果再让她待在那里,她宁愿去死。无奈,儿子只好把母亲接回家,保守治疗。在家里,母亲天天都是一副很快乐、很满足的样子。儿子也悄悄地松了口气,能让母亲按照自己的意愿度过最后的时光,这样,也很不错。母亲去世三年后的一天,儿子见到为母亲治病的医生,讲起母亲。儿子说:“还好,我的母亲自始至终都不知道她患的是癌症,在她最后的时间里,还算快乐。”医生对他的母亲印象很深。他说:“我对你的母亲真的很钦佩,她在被确诊的时候就坚持让我告诉她自己的病情,然后坚持不住院治疗。在家里疗养期间也不让我用最好最贵的药。她说你的公司因为缺乏资金都快倒闭了,她不想让你为了她的病,再背一大堆外债。她的快乐,也是为了让你相信,她在家疗养同样很好。你的母亲,真的很爱你。”听完医生的话,儿子泪流满面,原来母亲早已知道自己的病情,她是替儿子着想,才谎称自己不习惯医院的环境,坚决不要住院治疗。
其实,撒谎,儿子永远比不过母亲啊!因为,母亲是宁愿牺牲自己来换取孩子幸福的。世上没有人比母亲更爱孩子。
试题:
小题1:用自己的话概括儿子的四次谎言。(4分)
小题2:母亲的谎言是什么?她为什么对儿子撒谎?(2分)
小题3:文章安排在母亲去世三年后,儿子与医生见面的对话,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4:回想一下,在你的生活中,你的父亲或母亲对你有过爱的谎言吗?你觉得应该怎么对待他们?(3分)
小题5:在孩子的成长路上,也曾经误入歧途,后来却成为一个懂事的,能够用自己的汗水分担母亲的负担,并以善意对待母亲的人。有人觉得这和母亲的教育有关,你认为呢?(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小时候想要妈妈抱,他撒谎说腿疼(1分)。(2)少年时要钱抽烟,他撒谎说要交资料费(1分)。(3)青年时假期打工很累,他撒谎说工作轻松,赚钱多(1分)。(4)中年时母亲已是癌症晚期,他撒谎说一定能治好(1分)。
小题2:母亲说自己不习惯医院环境,坚决不住院治疗(1分)。其实她是替儿子着想,儿子的公司因为缺乏资金都快倒闭了,她不想因她的病,让儿子再背一大堆外债(1分)。
小题3:揭开母亲当年的谎言(1.5分),同时,为后文点明中心,升华主题作了铺垫(1.5分)。
小题4:示例:有,如对我喜欢吃的东西,他们说不喜欢吃,尽量我多吃;过年买新衣服时,只给我买,他们说他们的新衣服还多,用不着买等。应该孝敬他们,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乱花钱,为他们减轻一些经济负担等。
小题5:示例:我觉得与母亲教育有很大关系。是母亲对儿子的爱感化了他,是母亲独特的教育方式让他醒悟,这是一位非常疼爱儿子,又教子有方的母亲。
小题1:试题分析:文章前四段分别讲述了儿子的四个谎言,概括的时候要注意将文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信息全面完整,语言通顺流畅。
小题2:试题分析:母亲得了癌症,但坚持不住医院,并撒谎说自己不习惯医院的环境,如果再让她待在那里,她宁愿去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给儿子增加负担,“她说你的公司因为缺乏资金都快倒闭了,她不想让你为了她的病,再背一大堆外债”。
小题3:试题分析:如果没有与医生的相逢,或许儿子这一辈都不会知道母亲对自己撒的最后一个谎言。所以,作者写儿子和医生的对话,是为了揭示母亲的谎言,并将母爱推向了一个高潮,升华了本文的主题。
小题4:试题分析:每个人都父母都因为爱而给自己的子女撒过很多谎,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孝敬父母,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比父母会更爱我们的人了。
小题5: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主观题,不唯一,解答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结合文章内容来谈自己的看法即可,一定要做到观点正确,态度端正。
篇5:母亲的谎言阅读答案
母亲的谎言阅读答案
母亲的谎言阅读答案
儿时,小男孩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快吃吧,我不饿!”
男孩长身体的时候,勤劳的母亲常用周日休息时间去县郊农村河沟里捞些鱼来给孩子补钙。鱼很好吃,鱼汤也很鲜。孩子吃鱼的时候,母亲就在一旁啃鱼骨头,用舌头舔鱼骨头上的肉渍。男孩心疼,就把自己碗里的鱼夹到母亲碗里,请母亲吃鱼。母亲不吃,母亲又用筷子把鱼夹回男孩的碗里。母亲说:“孩子,快吃吧,我不爱 吃鱼!”
高考那年,母亲请了假天天站在考点门口为参加高考的男孩助阵。时逢盛夏,烈日当头,固执的母亲在火一样的烈日下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母亲迎上去递过用罐头瓶泡好的浓茶叮嘱孩子喝了,茶亦浓,情更浓。望着母亲像枯树皮般干裂的嘴唇和满头的汗珠,男孩将手中的罐头瓶反递过去请母亲喝。母亲说:“孩子,快喝吧,我不渴!”
男孩学有所成,年老的母亲却患了胃癌,住进了医院,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男孩乘飞机赶回来时,术后的母亲已是奄奄一息了。望着被病魔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母亲,男孩悲痛欲绝,潸(shān)然泪下。母亲却说:“孩子,别哭,我不疼。”
1、时逢盛夏“盛”查部首_________音序_________意思_________
(1)、兴旺; (2)、炽烈。
2、大洋彼岸“彼”查部首_________音序_________意思_________
(1)、那,那边;(2)、他,对方。
3、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眼泪夺眶而出的样子。( )
(2)形容气息微弱的样子。( )
(3)形容极端伤心的样子。( )
4、找出文章中的两个比喻句抄下来。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母亲说的话抄下来,并想一想母亲为什么要这样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母亲说的一句话为例,说说母亲这样说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时逢盛夏“盛”查部首皿音序 S 意思 (1)、兴旺;(2)、炽烈。
2、大洋彼岸“彼”查部首彳音序 B 意思 (1)、那,那边;(2)、他,对方。
3、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眼泪夺眶而出的样子。(潸然泪下 )
(2)形容气息微弱的样子。( 奄奄一息 )
(3)形容极端伤心的样子。(悲痛欲绝 )
4、找出文章中的两个比喻句抄下来。
(1)固执的母亲在火一样的烈日下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2) 望着母亲像枯树皮般干裂的嘴唇。
5、把母亲说的话抄下来,并想一想母亲为什么要这样说。
(1)“孩子,快吃吧,我不饿!”
(2)“孩子,快吃吧,我不爱 吃鱼!”
(3) “孩子,快喝吧,我不渴!”
(4) “孩子,别哭,我不疼。”
以母亲说的一句话为例,说说母亲这样说的原因:
如第一句“孩子,快吃吧,我不饿!”母亲并不是不饿,她是爱孩子,让孩子能多吃一点。
篇6:《母亲·儿子》阅读题及答案
满仓娘是个瞎子,满仓当兵时,她正患病在床。临走前他娘将他唤床前摸了又摸,然后满仓一步三回头地当兵去了。
满仓出事那晚,风很大,地上有水洼的地方结着薄薄的冰。那是在抢修线路时,水泥柱突然倒塌,压在满仓身上。据后来查看,那根柱子被汽车撞过。在抬往连队的路上,满仓示意班长凑过头来,丝丝缕缕地说道:“不要让我娘晓得,不然她会受不了的。”说罢头一歪,去了。
满仓去后不久,连队掀起了学习满仓字体的热潮。满仓档案上填的是初中毕业。其实初中就上过一年。兵们比练庞中华的字帖还要投入地练着满仓的字。满仓家里有哪些人,有几亩地,有几头猪,兵们了解的很清楚,一封封信飞向那个小山旮旯里,信首都称娘。
满仓娘收到每一封信都欢天喜地的,请人念完后还要摸一摸,好像那就是满仓的脸。念信的人一念完,紧咬嘴唇,眼睛一红,赶紧往外跑,不能在屋里哭。全村人都知道满仓其实已经永远回来了。就在村口的东山坡上,满仓是他们指导员和政治部组织科一位干事装在一个小匣子里带回来的,这些只瞒住一个人,满仓娘。
过年前,满仓说要回来看娘。过年的气氛很浓了,空气散发着炮仗的火药香味儿,满仓又来信说,有任务,回不来了,同时寄回了一张照片,还有些药品、营养品。其实那照片,只是个和满仓穿一样衣服的兵。满仓娘把照片贴在胸口,直唤满儿。
又是一年,梧桐树叶落完了,满仓还没有回来。满仓娘收到好多好多的信、药物、营养品,还有76张照片。满仓生前的连队那时正有76个兵。
19、小说的主人公是 。
20、小说留给读者印象最深的人物语言是母亲、儿子各自临死前几乎相同的语言,这是因为 。
21、满仓去后 满仓连队为何学写满仓字?这一情节连同本节的其他情节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
22、小说中最为奇特但又真实可信的情节应是哪个情节?它为什么奇特又真实可信? 23、“念信的人一念完,紧咬嘴唇,眼睛一红,赶紧往外跑”表现了人物一种_____的'情感。
24、“满仓娘去世的消息传到连队 她那群儿子哭开了”形象地表现出战士们_______的感情。
25、文中写了两个“谎言”,你认为哪个“谎言”更感人?
26、若将结尾换成“母亲知道儿子去世,却装作不知,故意让人骗”或者“别人以为老母亲受不了,但事实正相反”之类的情节,你认为换得好不好,为什么?
答案:
19.满仓和他的娘
20.母亲和儿子都为对方着想。
21.因为他们觉得满仓的精神很伟大。作用是强调主题。
22.第五段。因为满仓去世了,没有办法回来看他的娘,而他部队的战友却买药品和营养品给他娘,替他尽孝心。
23.伤心、悲痛
24.将心比心、伤心、难过
25.母亲的。因为前文写了儿子的谎言,暗暗埋下伏笔,让后文母亲去世时不知事实所说的话更加令人感动。
26.不好。因为这样文章的感情就不如原来强烈了。
篇7:《珍藏母亲的谎言》的阅读及答案
《珍藏母亲的谎言》的阅读及答案
(一)珍藏母亲的谎言(13分) 张金刚
母亲有时也说谎。
当我们跌跌撞撞刚学会走路时,总会莫名地摔跤,趴在地上可怜巴巴地抬头瞅着跟前的母亲,渴望一双大手伸过来。母亲却说:“别怕,站起来。”自己趔趔趄趄地站起来,母亲已经退后了许多,伸着双臂在前方等待,于是又开始向前蹒跚迈步。
当我们整日被病痛折磨得哭天喊地时,母亲总会及时地端来一碗白开水,拿来药片。望着那些药片,心里顿时紧张起来。母亲却说:“别怕,一点儿都不苦。”吃下药片,睡上一觉,果然又能活蹦乱跳了。谁说药一点儿不苦,其实只是自己强忍着不哭不叫罢了。
当我们背上书包时,总是不愿离开温暖的家,站在家门口,多么希望母亲说一句“不想去就别去了”或者“要不我陪你去”。可母亲却说:“必须自己去上学,别想赖在家里。”自己只好怏怏地踏上上学的路,这一走就走了十几年。其实母亲一直跟在身后,悄悄地目送、心送自己上学,这一送也送了十几年。
当我们被学习成绩搞得焦头烂额之时,母亲总会在一旁默默地关注、鼓励着。考得不错,拿着100分的试卷,兴冲冲地横在母亲面前,她们会平静地说:“值得鼓励,别太骄傲,要再接再厉哟。”其实,她们和自己一样,早在心里或躲在角落里兴奋呢!考得不好,垂头丧气地和母亲诉苦,她们会满脸笑容地说:“没关系,别太难过,下次努力就是了。”其实,她们和自己一样,早已万分着急,想着如何努力的办法。
当我们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失恋、婚姻不成当然在所难免。经常一个人关在房间里,以泪洗面,或者整夜失眠。母亲却似乎不懂自己的心思,在门外说着“风凉话”:“别难过了,咱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吧,那是你们没有缘分。等缘分来了,谁都挡不住,不用着急。”这么一说,心里还真敞亮了许多。其实母亲早又托人去人家那里说情去了,为挽回这段姻缘跑前忙后地尽心尽力着。
当我们被工作整得晕头转向时,总会忘记了远在家乡、守在家里的母亲,有时连续一个月电话都不打一次,甭说常回家看看了;有时母亲打电话过来,还会紧紧张张地说自己太忙,一会儿再打吧。母亲强颜欢笑地说:“忙吧,别惦记我们,忙就不用回来了,我们好着呢,放心吧。”殊不知电话那头的母亲会多失落。她们肯定是在数着日历、枕着回忆过日子,盼星星、盼月亮地盼儿女归来。
当我们抽空回到家里团聚时,最高兴、最忙碌的肯定是母亲。准备了一桌饭菜,等儿女、孙辈都坐好唤母亲来吃时,她们却说:“你们先吃。”转身又去忙活了。吃完饭,母亲又靠前收拾起了那狼藉一片的餐桌。我们过去帮忙,可她们说:“你们歇着去,不累。”一把把我们推开。走时,给母亲丢下些零用钱,她们却说:“你们在外需要钱,我们在家花不到钱,有钱。”死活不要,只得悄悄地藏下。其实,我们心里清楚,母亲忙一天怎么会不饿、不累;上了年纪,挣不到钱,怎么会不缺?
母亲的谎言还有许多,可就是这些谎言,让我们觉得无比幸福,受益终身;有时明知是受骗,却也暖意融融,母亲的谎言值得一辈子去享受、去珍藏。
(小远选自《广州日报》.5.9)
小题1:文中写到的“母亲的谎言”有什么共同特点?(3分)
小题2:正如作者所说:母亲的谎言还有许多。作者是怎样把这么多的“谎言”写得条理清晰的?(提示:可从顺序、修辞等角度分析)(3分)
小题3:文中画线的句子,按“当我们……时,母亲……”的句式来写,请你按这样的表达修改第六段的第一个句子。(2分)
小题4:文中加点的“其实”一词用得很妙,你能说说它有什么作用吗?(3分)
小题5:在你与“母亲”的相处中,你的母亲有没有类似于文中的“谎言”?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一条来。(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都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顽强成长,工作生活的顺心顺意的`呵护与关爱,都让孩子觉得无比幸福,受益终身。
小题1:按时间顺序,用排比的段落,选取“我”人生中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七个阶段来写。
小题1:示例:当我们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面临失恋、婚姻不成的困境时,母亲总会跑前忙后尽心尽力(或“总会好言宽慰”)。
小题1:“其实”说的是“母亲”的真实行为与做法,这个词语与前文写到的“谎言”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母亲表现母亲看似“无情”的语言中其实隐含着深挚的关爱。
小题1:提示:要把事件写得具体,要将母亲的“谎言”表述清晰且写出母亲的真实想法或做法。
略
篇8:《儿子与父亲》阅读及答案
《儿子与父亲》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
齐总正坐在会议室开会,突然秘书慌慌张张地连门都顾不上敲,直接进来说:齐总,小豫刚刚打来电话,说在106国道上出车祸了。你的手机一直关机,他急坏了。齐总的脸色变了,急忙打开了手机,齐小豫是他的儿子。
不过人没事。他的车追尾,前保险杠断了,他叫你马上过去处理。秘书说。齐总听后没有多说什么,继续开会。很快小豫的电话打了进来:爸爸,你快来吧!我的车都撞烂了,急死我了!报警了吗?没有。跟前面的车主协商了吗?没有。你在干什么?我在等你啊!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交警一定会罚款,会扣分,不知道会不会吊销驾驶证。我在国道往北京方向的岔道口,你开车20分钟就到了。齐总沉默了两三秒,突然挂断电话把手机关了。他转身对秘书说:小豫再来电话就说我不在。秘书惊讶地看着他小豫可是他最疼爱的独生子。以齐总的地位,这样的事他派助手出面就行了。
齐总在办公室待了整整一天,像平常一样整理文件,召集部门经理开会,和员工开开玩笑,神色毫无异常。晚上7点钟,齐总回到家。小豫已经在客厅里,看上去失魂落魄,脸色阴沉。没事了?齐总问儿子。我等了你一天,整整一天!你还是我的父亲吗?齐小豫站起身,眼睛红红的,气愤地大声喊道。
齐总笑笑,没有回答。你今天是不是有特别重要的事?可再重要的.事能比儿子更重要吗?公司比儿子重要吗?在你的眼里,我是可有可无的吗?我是你的儿子,我希望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齐小豫见父亲不说话,情绪更激动了。
齐总并没有生气,他拍拍儿子的肩,坐下说:儿子,我的确有重要的事要做。公司不比你重要,钱也不比你重要,可问题是我今天遇到了个难题,不知道该怎样解决。
儿子看着父亲,死死地盯着父亲。因为我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所以,我只好在办公室里等。我在等你的爷爷,等他来告诉我怎么办。我等了他整整一天。
齐小豫呆了。半晌,他忽然明白了父亲话中的含义,深深地低下头去爷爷,已经在前去世了。(文叶梓)
1.梳理文章的结构,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齐总正常处理公务→_______________。
2.如果把这篇小小说改编成三幕小话剧,你将如何设计舞台的布景?
第一幕: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幕: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幕: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齐总听了秘书的话后先是急忙打开了手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又突然挂断电话把手机关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最后,齐小豫明白了父亲话中的含义。请你用简练的语言表述父亲话中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齐总得到儿子出车祸的消息 齐总以独特的方式教育儿子
2.第一幕:会议室的开会场景,圆桌,圆桌上摆有暖瓶、茶杯等,围绕着圆桌的座椅;
第二幕:办公室的场景,办公桌,办公桌上有文件、电话机、台灯等,老板椅;
第三幕:家中客厅的场景:沙发、家具、电视机等。
3.他担心儿子的安危 他要让儿子自己处理发生的车祸
4.你不能总是等父亲去帮助你解决问题,不能总是依赖别人,要敢于锻炼自己,以适应未来的社会。(言之有理即可)
5.示例:父亲的借口 有这样一个爸爸 另一种教育 车祸之后(言之有理即可)
篇9:《母亲,我是你儿子》阅读答案
①是母亲送我去读大学的。她没有出过门,却依然逞强:“有啥难,我曾经一个人走五十多里去逛庙会呢!”那是母亲走过的最远的地方,也是她最值得骄傲的一次出游,尽管她只字不提回来的时候怎样迷了路,天快亮了才摸索着回到家,见了等在门口的我,一下子就抱过我就哭了起来。当时是我努力地装作大人安慰她,她才抹掉眼泪,说:“我以为再也见不你了呢。”那一年,我12岁,却开始懂得,原来母亲也不总是那么坚强。
② 但还是上路了。大部分的包都由我来提,瘦弱的母亲只拎了两个小包就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坐上火车后,母亲已经很疲惫,才49岁的她精力明显不济。几年前父亲去世,她原本虚弱的身体因过重的劳累而每况愈下,但她在我面前依然努力第表现着顽强和能干,抢着洗衣做饭,抢着做一切她认为劳累但能体现她的价值的家务。现在,她执意不睡,要看着我们的几个大包,坚持说:“有妈在,儿子你放心睡就是,我熬两个晚上都行呢!”看着她一脸的疲倦和眼睛里的血丝,我骗她说:“开学还要测试英语听力,我再看会儿书,妈,你先睡,我们轮流看着。”她这才相信了,头歪到一边去,片刻,便起了轻微的鼾声。
③母亲这一觉睡了5个多小时,醒来后看见窗外微明的天,立刻满脸愧疚和不安。她小心翼翼地问我:“儿子,妈是不是真的越老越不中用了?怎么就睡得那么沉呢!”我递给她一杯热水,安慰她:“晚上记忆就是好呢,学了很多东西,不愁考试了。”她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
④10个小时后,我们走出了上海火车站,被几个老乡接到学校,终于安顿好了,母亲突然小声地说:“咱请人家吃顿饭吧,让这些孩子帮这么多忙,多不好意思啊。”
⑤ 这是母亲第一次和这么多“有学问”的人同桌吃饭。尽管有儿子在身边陪着,她还是局促不安。我们让她多吃菜,她则慌乱地不知夹哪道菜。因为紧张,连筷子都弄掉了。(A)我赶紧取来一双新的,放在她的手里,然后在她的碗里高高地堆满她喜欢吃的菜,就像她在走亲访友时为我做的那样。
⑥第二天送母亲去车站,我特意打了电话让邻居在那边接站。一直到火车快开了,我才下来。透过车窗,我看见母亲头发蓬乱、灰白,眼睛红红的。车启动了,她别过脸去,不再看我,瘦削的脊背那么孤单。我突然间难过起来,然后疯了似的跑到车厢门口,对着要关门的乘务员大喊:“15号车厢靠门口第一个座位上的老人,麻烦您帮忙照顾,她没有出过门的!”看见乘务员淡淡地点头,我又拼命地高声喊:“我是她——儿——子——”
⑦话一出口,泪就跟着流下来。
⑧一个月后,我打电话回去,絮絮叨叨地给她讲大学里的趣事,她认真地听着,到最后,才突然插话:“儿子,妈坐火车去看你吧。”(B)我听了立刻就批她:“那怎么行,你一个人,我怎么放心?”“可是,儿子,妈真的想你了……”
⑨我才明白,母亲已经完全像个孩子。她知道陪儿子出行,带给他的只是麻烦;她知道坐火车去看儿子,或许让他担忧一路;她也知道儿子已是大人,可以不需要她就能自由地飞翔。可她依然想要给他带去这些烦恼,只是因为,一日日老去的她,对他的依恋是那样深。
⑩而这样的依恋,什么时候,岁月就从我手中接过,转交给了母亲?
14.选文标题有哪两层意思?(4分)
1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用的是否恰当?为什么?(3分)
一个月后,我打电话回去,絮絮叨叨地给她讲大学里的趣事。
16.第②段画横线部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7.指出文中A、B两句分别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并分析其表达作用。(4分)
A.我赶紧取来一双新的,放在她的手里,然后在她的碗里高高地堆满她喜欢吃的菜,就像她在走亲访友时为我做的那样。
B.我听了立刻就批她:“那怎么行,你一个人,我怎么放心?”
18.第⑦段画横线句子表达了人物什么感情?(3分)
19.“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诗人的这两句话是否能够完整地诠释本文的主题?说说你的.理解。(2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4.表明人物之间的关系(或交代两个主要人物),2分;表达儿子要成为母亲依靠的强烈责任感和决心,2分。(若回答:表达母子间的深情,可给1分。)此题共计4分。
15.恰当,1分;生动形象地再现儿子给母亲打电话时的语言特点(或耐心态度),1分;体现出儿子对母亲的理解(或孝顺、包容、爱心、思念),1分。此题共计3分。
16.交代母亲身体情况和母亲顽强能干的性格特点,以及母亲对儿子的爱,1分;这是母亲坚持送“我”和“我”感恩母亲的原因,1分;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理解,1分;为下文(妈妈送我等)情节发展作铺垫,1分。此题共计4分。
17.A.动作描写,1分;生动细致地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细心与关爱(或照顾周到),也体现了“我”对母亲的感恩,1分。共计2分。
B.语言描写,1分;用批评的语气表达儿子对母亲的担忧,传递爱的情感,体现了儿子的孝顺和体贴,1分。共计2分。
此题共计4分。
18.对母亲的爱(心疼)和感激,1分;对母亲独自出行的担忧,1分;分离的不舍,1分;不能照顾母亲的无奈、伤感,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此题共计3分。
19.不能。诗歌重点是歌颂母亲,表达出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1分;选文除此之外,侧重表现儿子的有责任感(或孝顺、懂事、勇于担当等)以及母亲对儿子的依恋,1分。此题共计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