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吃瓜小绿人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管仲束缚,自鲁之齐》原文及译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管仲束缚,自鲁之齐》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原文及译文

篇1:《管仲束缚,自鲁之齐》原文及译文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原文及译文

管仲束缚①,自鲁之齐,道②而 饥渴,过绮乌③封人④而乞食。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⑤:“适⑥幸及齐不死,而用齐⑦,将何以报我⑧?”仲曰:“如子⑨之言,我且贤之用⑩,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管仲:春秋时齐桓公的宰相。束缚:被捆绑。②道:行至半道。③绮乌:城邑名。④封人:防守边疆的人员。⑤因:于是。窃谓:私下对(管仲)说。⑥适:若。⑦用齐:用于齐国,在齐国当官执政。⑧何以报我:以何报我,用什么来报答我呢?⑨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⑩且:将。贤之用:用贤明的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①适幸及齐不死(  )

②如子之言(  )

③封人怨之(  )

④我且贤之用(  )

2.辨析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

⑴自鲁之齐(  )

⑵乌封人跪而食之(  )

⑶如子之言(  )

⑷我且贤之用(  )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说明上文所含的主要道理。

参考答案:

1.①到 ②你 ③恨 ④将

2.⑴到,动词;⑵他,代词;⑶的,助词;⑷无义,宾语前置标志。

3.你若到了齐国不被处死,在齐国当官执政,你将用什么来报答我呢?

4.一个人考虑的应首先是国家的利益,不应只顾私恩。(意对即可)

译文:

管仲因罪被捕,从鲁国押往齐国。饥渴地在大道上走着,路过绮乌郡时乞求一点食物,绮乌一个守边疆的`官吏跪在地上非常恭敬地请他吃食物。这个人趁机悄悄地问管仲:“如果你有幸到了齐国而没被处死,还被齐国重用的话,你要怎么报答我呢?”管仲回答说:“假如真像你说的那样,那么我将重用有贤明的人,任用有才能的人,奖赏有功劳的人,我用什么报答你呢?”这个守边疆的官吏就怨恨他。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原文及译文篇2:《战国策·齐四·苏秦自燕之齐》原文及翻译

《战国策·齐四·苏秦自燕之齐》原文及翻译

齐四·苏秦自燕之齐

苏秦自燕之齐,见于华章南门。齐王曰:“嘻!子之来也。秦使魏冉致帝,子以为何如?”对曰:“王之问臣也卒,而患之所从生者微。今不听,是恨秦也;听之,是恨天下也。不如听之以卒秦,勿庸称也以为天下。秦称之,天下听之,王亦称之,先后之事,帝名为无伤也。秦称之,而天下不听,王因勿称,其于以收天下,此大资也。”

文言文翻译:

苏秦从燕回来到齐国,在华章南门拜见齐闵王。

齐闵王说:“唉!您可来了。秦国派魏冉送来帝号,您认为怎么样?”

苏秦回答说:“大王的询问臣下感到很仓促,并且由此产生的'福患还看不明显。如今若是不听从,这就会使秦国憎恨我们;如果听从,这就要受到天下各国的憎恨。不如听从秦国而使秦终成称帝之事,但我们不用称帝,以收取天下人心。如果秦王称帝,天下各国又都听从,大王也称帝,不过是先后的事情,对于帝王的名号是没有损害的。如果秦王称帝,而天下各国不听从,大王因此也不称帝,以收取天下民心,这是最大的凭借。”

篇3:李白《送杨燕之东鲁》唐诗原文及译文

李白《送杨燕之东鲁》唐诗原文及译文

【作品介绍】

《送杨燕之东鲁》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76卷第31首。

【原文】

送杨燕之东鲁

唐·李白

关西杨伯起,汉日旧称贤。

四代三公族,清风播人天。

夫子华阴居,开门对玉莲。

何事历衡霍,云帆今始还。

君坐稍解颜,为君歌此篇。

我固侯门士,谬登圣主筵。

一辞金华殿,蹭蹬长江边。

二子鲁门东,别来已经年。

因君此中去,不觉泪如泉。

【注释】

①四代:杨震曾为司徒、太尉,其子秉也曾官太尉,秉子赐历任司空、司徒、太尉,赐子彪也历任司空、司徒和太尉。由杨震至杨彪,四世为三公。

②三,全诗校:“一作五。”

③华阴:县名,在今陕西华阴。玉莲:指华山的莲花峰。

④厉:游历。衡霍:指衡山。衡山一名霍山。

⑤“谬登”句:谓待诏翰林事。

⑥金华殿:汉宫殿名,在长安未央宫中。蹭蹬:遭遇挫折。

⑦二子:指平阳与伯禽。

【译文】

关西的杨伯起,汉朝就称为贤人。

四代人中出了三位公族,清风播散人间。

夫子你原来在华阴居住,开门就看到玉莲峰。

因为什么事去衡山霍山以后,今天才回来。

你坐下,歇息歇息,开心点,我来为你歌一曲。

我也出身侯门贵胄,也曾经谬登皇上的华筵。

至从辞别皇上的金华殿以后,就一直游荡在长江岸边。

我有二个孩子在鲁郡东门居住,分别有一两年了。

因为你要去鲁郡,因此想起了孩子,不觉泪流如涌泉。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繁体对照】

送楊燕之東魯

李白

關西楊伯起,漢日舊稱賢。

四代三公族,清風播人天。

夫子華陰居,開門對玉蓮。

何事歷衡霍,雲帆今始還。

君坐稍解顏,為君歌此篇。

我固侯門士,謬登聖主筵。

壹辭金華殿,蹭蹬長江邊。

二子魯門東,別來已經年。

因君此中去,不覺淚如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