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水”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冰与火的独白散文诗,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冰与火的独白散文诗,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冰与火的独白散文诗

篇1:冰与火的独白散文诗

冰与火的独白散文诗

(一)

我一直知道,是你。哪怕冰寒的墙,把你我隔离,我依然知道,是你,就在我的身后,绰绝出尘。

我一直知道,是你,哪怕你静坐如泥,哪怕你百万分禅定,我依然知道,是你,就在我身边,一如菩提。

(二)

虽然,我无法看清你的模样,但是,我知,你一如从前,我窗外那枝冰梅,绰尔芳华,倾世美貌,不染纤尘,不袭俗媚。你的风姿,在千年流转中,已刻成我身旁的经卷,每天,我都抚你千百遍;每天我都描你于浓墨淡彩中。

是的,我是你院前的那枝孤独的梅,历经风雪,只为我凛然的芬芳,夜夜绕你案前,看你灯寒霜重,凝思的俊逸,你飘动的衣衫,是我舞动的娇躯,你每一次的蘸墨,卿可知,那不是墨,那是我无声泪下的晶莹,只为你的诗词,增一笔遒劲,着一抹凤舞,伴你,岁寒三更,为你,红袖添香。

(三)

今生,削发剃度,不为超前生,只为渡来世。一心面佛,只为,佛说,前缘孽情太重,只为,你已经深深深深地融入我的血液,即便,入了佛门,口中念念有词,依然眼中,跳跃着你明眸如珠,红唇似血。那久久盘桓经殿的,是你挥之不去的巧笑倩兮。

今生,佛祖慈悲,赠我人形,感念我一腔冰雪心,却胜似焰火;感念我千年孤独,一心向善,只为千千夙愿,皆系你一身。化身为人,只为你案前续水,经前拂尘,帐前熏香。纵然,不看你模样,我亦深知,你满腹诗书华自表,拈花微笑总关情。你清瘦的衣衫,裹住的是你的三尺之壳,裹不住的,是你沉积千万年的激情。你声声木鱼,穿过寺院,透过苍山,每一声都响在我的心中。你念念吐词,我知道,那是你呼唤我的呓语,只有我能听得真切,听得明白。

(四)

想你的青丝,已经丝绒般秀长,墨黑如瀑,华缎般美丽。我多想,为你,高高挽起,贴上你最最青睐的梅,我一定已经乱了禅心,不知你是花儿,还是花儿是你?只知,你清冽的香氛,又一次流淌在我猩红的血液里,激流一样奔腾。

是的,为你束起的秀发,已经漫过我的腰际,黑亮,如你暗夜的.明眸,柔顺,似你的情长。时时刻刻将我包围,温暖我一室的清辉,每一次风过,撩动我的长发,那狂乱舞动的,是我想你的倾世浓情,汝可知?

(五)

我知道,我一直知道。每一阵风儿拂过,我都嗅到你发间的清香,那千千青丝,百媚千娇,是我一生都看不厌的翩翩华姿,是我一生都在纠痛的沉默。多想,为你轻点眉间朱砂,谢你一世芳华。

我知道,我眉间的朱砂,是刻在你眼底的那一池碧荷,满池荷艳,只为你深情的停留。你洞穿花语,只因你慧根彻悟,禅心如佛,明了世间一切因果聚散,皆有佛法。任你柔情深似海,任我痴心付山月。一切,都只是我们未完的修行,为此,你既已禅定,我亦,淡定。不问,山间野花又开了几季,不管,殿前梵香又燃了几支。

(六)

禅院梵香,熟稔经卷,是我此生的命运。一次次拔亮青灯,只为,四壁明亮,印照你如水容颜,让我,夜夜有你。一回回念动佛珠,静心闭气,只为,每一次转动,都是我颤悠的触摸你熟睡的模样。不敢,惊醒你的呵,不敢惊醒你,我只怕,就此惊醒了千年寂夜的山月,两条河流的汹涌澎湃,一定,翻云覆雨。

烛影摇红,瘦月孤灯,是我此生的情劫。一次次案前续水,只为,你残留杯上的余温,明月一样柔软我心;一遍遍经卷拂尘,只为,你的气息已经融入了那泛黄的卷轴,那是我已经熟悉了千年的气息,渗透了我的肺腑;一夜夜帐前熏香,只为,看你恬淡的睡中模样。

(七)

就这样背对而坐,不管已经过去了多少年,青石板上,已经刻下了我们的模样,殿堂蒲团,已经浸染了我们的气息。是夜,我为你退去那一身华服,卸下所有佩饰,就让我,轻轻为你,赤贫一身,裸露胴体,为你,通体透明,晶莹饱满,一如满月。

我听到了你的衣衫缓缓滑下,像水晶滑过玲珑剔透的荷叶,那么轻,那么轻。我仿佛看到了你秀发如瀑,慢慢垂顺,根根发丝,那么柔,那么柔。你如兰的气息,清新了我的四壁,你均匀的呼吸,乱了我的心跳。只是,我却动也不能动,只愿,这山月,轻轻揽你在怀中;只愿,这阵风,轻轻吻遍你每一寸肌肤。

(八)

我依然颤抖的心房,款款盈于你的面前,这一生,何其漫长,然,何其幸运。只为,你就在我面前。哪怕不言不语,你懂,我懂。哪怕见或不见,你就在我身旁,从未远离。

是的,我一直在你身边,从未走远。如果,山不崩,地不裂,我们就这样不离不弃,不言不语,静坐禅心,让岁月把我们风干成雕像,轮回在来生。来生,我们双双为人,远离寺院,远离经卷,携手游历红尘,拈花在旷野,再也不离分,再也不煎熬。

(九)

如若,山可崩,地可裂,就让这一天早早来吧,让我们一起葬入这千丈深渊,融入火山爆发的岩浆,从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篇2:冰与火

冰与火

父与母

冰的寒,刺骨和硬

你,无法忍受

却冷的那么幸福

那么温暖

那么甜

火的热,

带来的汗水

如此舒畅

冰与火的独白散文诗(合集11篇)

似一裹棉被

似一杯热水

似一双手套

但,纵使冰与火

多么冷酷和热情

你所拥有的

既是美好,幸运和爱

初二:不再回忆的回忆

篇3:冰与火

冰与火

茫茫冰原,一望无际。

天寒地冻,他们被困在了这里。

食物全都吃完了,刚打的猎物却又无法烤熟。

因为他们的火柴用完了! 他们只能望着高高的太阳发呆。

突然,船长灵机一动,他从地上踢起一块冰。

他拿着这块冰,专心致志地磨了起来。

不一会儿,他手里的冰就变成了一面圆圆的凸透镜。

他举起透镜像举起一面胜利的旗帜。

阳光穿过透镜,变成一个光亮的小点照在地上,照在燃料上。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燃料开始冒烟。

又过了十分钟,一团火苗兴奋地跳了起来。

大家围着火堆()取暖烤肉,整个探险队得救了。

逆境就像冰原,确实容易让我们绝望和颓废。

但是只要开动脑筋,利用现有条件,我们还是有办法化不利为有利,燃起一团生命之火的。

从那无边无际的冰原上,随手捡起小小的一块冰,把它磨成你人生的透镜吧!

篇4:《冰与火》观后感

前一段时间,我看了一部电视剧《冰与火的青春》。

这部电视剧主要讲述了阔少江焱由于家庭变故,一下变成一无所有,他不得不去找工作来养活自己,在这过程中,他认识了一个也是由于家庭变故的穷苦女孩夏冰,他们互相帮助,共渡难关,最终江焱还帮夏冰找到了妈妈,算是一个完美的青春励志剧。

我的感受是:孩子不能过分依耐父母,因为父母不能养育我们一辈子,我们要学会生存的本领,纵使父母给我们一座金山,我们不努力的话,也会有用完的那一天,所以虽然我们现在年龄还很小,但我们也可以为辛劳的父母适当的分担一点家务活,比如刷刷碗、拖拖地等力所能及的事,让辛勤劳动了一天的爸妈好好歇一歇,也可以锻炼我们,让我们学会分担,懂得照顾家人。

篇5:《冰与火》观后感

《冰雪女王3》上映了,这部电影是《冰雪女王》的续篇,我兴致勃勃地和妈妈来到影院观看,戴3D眼镜,电影画面栩栩如生,影片配乐悠扬动听,水滴、雪花迎面而来,给了我不一样的试听感受。

这部电影讲了一个叫格尔达的小姑娘和她的伙伴罗兰去寻找传说中的许愿球,却阴差阳错地中了魔法,召唤出了出了封印其中的恶魔,这两个恶魔,一个是冷若冰霜的.冰雪女王一个是炽热如火的火焰魔鬼,他们打乱了矮人王国平静的生活,把矮人王国搅得翻天覆地。影片中的小伙伴罗兰看上去是个可爱的孩子,他善于伪装而善良的格尔达在他的花言巧语下轻易相信了他,却反而不相信自己的弟弟凯。格尔达被冰雪女王附体以后及时做回了自己,而罗兰却说要成为传奇,不管是英雄还是坏蛋,他甚至还用自己的妈妈撒谎,从而变成了火焰魔鬼。最后,是格尔达和弟弟凯用智慧和爱心战胜了邪恶,将和平带回了矮人王国。

看完电影,我感慨万千:不管什么情况下都要相信亲情,不能轻易相信别人,交朋友一定要看清别人伪装下的真面目。

篇6:《冰与火》观后感

掌声如潮,鲜花似海在高高的领奖台上,一位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姑娘手捧鲜花,胸前挂着一枚闪闪发光的金牌_她含着热泪,深情地仰望着在异国上空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她就是《冰与火》的主人公―邓羚。

在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征途中,邓羚遇到了一系列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血色素低,影响水平发挥;腿伤复发,疼痛难忍;在国家队比赛中,队友李小白取得了第一名,而她取得了第二名;国际比赛上,外国裁判不公正的裁决……这些,使邓羚一次次与金牌擦肩而过,面对残酷的现实,她没有泄气,而是更加勤学苦练,最后靠着顽强的拼搏精神,终于取得了成功。

作为学生,我们也应该像邓羚一样,在遇到困难时,不泄气,要有顽强拼搏的精神。特别在学习上要刻苦钻研,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这样,学习成绩才会一点点提高。人生并非都一帆风顺,也会遭遇许多困难和挫折,但决不能失去信心,跌倒了再爬起来。凡事都会有失败的教训,但只有不泄气,才能登上成功的顶峰。

朋友们,我们是新世纪的雏鹰,肩负着历史的重任。“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让我们充满自信,展翅搏击长空,早日练就过硬的本领,飞向灿烂辉煌的明天!

篇7:冰与火散文

冰与火散文

写下这个题目,外面闷热,那漂浮的云朵正在酝酿一场烟雨。冰何其凉,和七月无关,因为七月是炎炎夏日,又何其热!那么,冰与火,我所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和外表。

“冷若冰霜”人们常常用这个词形容一个外表冷漠的人,我简称为冰 。“热情似火”人们又常常用这个词形容一个外表活泼的人,我简称为火。

作为一个冰人,我想一定不是真正的冷若冰霜。因为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而那种所谓的冷,有时候恰恰是一种温柔,彻骨的温柔。不伤人,不伤己。

这样的冰人,让我想起冬天飞舞的雪花,漫无边际的飞舞着,精灵一样的美丽着世界,美丽着冬天。可它就不允许你靠近,当你伸手接住它,你还来不及细细观赏,它已经融化。是的,雪花有傲骨,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冷若冰霜”的人,从外表看,不易接近。远远地就让你心生怯意。而当你和冰人熟识以后,你会发现,冰人也有一颗“热情似火”的内心。

冰人性格一般内向,言语木呐。和他们在一起,你只能感受到他们的安静和沉默,不善交际,也很少耍心机,有的人说这样的人缺根弦少根筋,有点执着和固执。可当你和他们打开话匣子,你会惊奇的发现,冰人的口才原来那么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和你说着掏心窝子的话,那火热的心因为遇到了懂自己的人一下子就火起来了······

“热情似火”的人,会让人一下子就喜欢。谁不喜欢一个活力四射,浑身充满快乐阳光的人呢?!

可我做不到“热情似火”,虽然眼下是炎炎夏日。我更想做一个冰人,与来来往往的过客之间,一笑而过。别怪我无情冷漠,太多的'热情我承受不起,也还不清,远远地,你有你的幸福,我有我的快乐,在岁月里彼此守望一份幸福和快乐,在烟雨里抒写一份宁静致远的人生,如此,如此!

如果云知道,我的心在漂泊,它一定会收留我,因为我和它一样淡泊。

如果雨知道,我的心在漂泊,它一定会收留我,因为我和它一样薄凉。

如果山知道,我的心在漂泊,它一定会收留我,因为我和它一样沉默。

如果风知道,我的心在漂泊,它一定会收留我,因为我和它一样流浪。

如果你知道,我的心在漂泊,你一定会收留我,因为我的心你懂得!

我是冰,也是火,在自己的世界里演绎不一样的我!

篇8:《冰与火之歌》读书笔记

看《冰与火之歌》时,我被震撼了。发自内心的震撼。

这是一部真正的史诗,这里面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当我在全书第四卷,行文已经过了数百万字以后,忽然看到一个伏笔起来,与第一卷前几节布下的悬念遥相呼应,配合的天衣无缝时,我真的只能说出两个字“叹服”。

《冰与火之歌》是有着七部曲构思的长篇巨著,甚至其中单单的一部曲就有着长达80万字的篇幅,但是精湛而又生动的语言却让人完全察觉不到超长篇小说常有的累赘啰嗦以及审美疲劳,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作者乔治·r·r·马丁的精心构思以及独特的描绘手法——分镜写法。书中的每一章节都是以书中不同重要人物的角度写成的,却又能极好地拼凑起整个故事而不会让读者感到重复错乱,还给人一种宏大世界的感受。马丁的描写相当朴素,没有华丽的字眼只有巧妙的比喻,让他笔下的人物与世界显得栩栩如生。等到了要我用语言去概括《冰与火之歌》的优点时,才发觉这部作品是如此的包罗万象,如此的宏大精妙。

有至死不渝的爱情,有勾心斗角的阴谋;有顶天立地的英雄,有卑鄙无耻的谋客;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理由,每一个人都不是情节的摆设;你会对一个人的举动恨的咬牙切齿,你会对一段情节看的怒火中烧,你会因为一个人物的意外死亡心痛不已,但是最后,你还是只能无奈的承认:这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冰与火之歌》与传统史诗最大的区别在于:她没有讲述任何大道理,没有进行任何说教。对于传统作品所歌颂的种种精神,如兄弟之情,坚贞爱恋,战天斗海的勇气等等,她都有所包含,但又难以体现。事实上,她歌唱的是一种无奈,一种生活方式,那就是人性。

人是最复杂的,而人是人化世界的核心。《冰与火之歌》通过不断呈现人的行为,呼唤着人们重视自我本身,而非思虑其他外物。她要求人们认清自身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随着书的进行,所有人,书中的主角和读者都在成长,这是反思自身的成长。透过对自身的反思,能让人最终统一到一个世界--爱的王国,从这个意义上讲,《冰与火之歌》体现了宗教的精神。她将是揭开新史诗时代的开山鼻祖。

我真的爱死了这本书,我愿意像所有人推荐他。不要被他的序章吓倒,对于普通的小说来说,序章是长了、无趣了。但是对于《冰与火之歌》,这部真正的史诗奇幻,你绝对要有耐心。

你不得不为作者的预谋而击节感叹,在书中他留下了那样多的悬案、预言和传说,时至今日,人们仍在网上激烈的争论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人们相信,这些都确实存在于冰与火之歌的时空中,总有一天,它们会在作者的笔下自沉睡而苏醒。

篇9:《冰与火之歌》读书笔记

这部小说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写实,再也没有传统奇幻作品那样鲜明对立的善恶。反而是具备一切善良品质的主角,往往活不过权利的游戏的第一个回合。

看到后面,这本奇幻小说,经常会让我合起书来想思考这个世界,思考应该怎样活在这个世界里。

带着荣誉和正义来到君临的艾德·史塔克,在先王驾崩之后优柔寡断,犹豫不决,为了荣誉和正义所累,丧失了最后翻盘的机会,不但搭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还为后来妻儿离散,家破人亡埋下了伏笔。

而天真无邪的丹妮莉丝在却因为自己的仁慈,让仇恨找到了报复的机会,让马王不明不白的死掉,让自己孩子为之殉葬。之后,又在奴隶湾,带着一腔颇具理想主义色彩的热血,杀掉奴隶主,解放了奴隶,并且设置了制度,而奇怪的是那些处于善良的努力最终却没有带来善良的结果,奴隶们的生命依然得不到保障,弱者们依附于丹妮莉丝,让她的队伍变得迟缓而庞大。

而另一面,小恶魔一生都在为自己相貌付出代价,小时候,父亲和哥哥用残忍的手段迫使他看清楚这个世界的残酷,然而这却非常奇妙的让他的心中保留了一点最后的希望的火种,当整个君临上下一团糟,人人都在为自己的得失而奔忙的时候,小恶魔却在力挽狂澜,改变当时兰尼斯特家族的颓势。而黑水河之战中,面对在火焰面前颤抖的猎狗,他一个侏儒带着部队冲出城门解围,正当胜利之神向他招手的时候,却遇到了姐姐前来暗算他的骑士。而最后,当他从那场地狱一样的战争中活下来的时候,却没有多少人记得他的功绩。

不管是对于现实里的我们,还是对于书里那些沉迷于骑士传说的少女们,这本书都是一针解毒剂,从小到大,我们读过无数善恶分明的故事,我们受过无数教育把我们教育的善良无害,可是谁又能预防善意带来的恶果呢?没有办法,只有自己变得更聪明,不被道德和规则束缚,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追求自己应该追求的结果。

所以,这不是一首冰与火之歌,而是一首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挽歌。

篇10:《冰与火之歌》读书笔记

先简单的介绍下这本书吧,故事的主线便发生在西方的形似不列颠岛的维斯特洛大陆上。由国王劳勃·拜拉席恩前往北地拜访他的好友:临冬城主暨北境统领艾德·史塔克开始,渐渐展示了这片国度的全貌。单纯的国王,耿直的首相,各怀鬼胎的大臣,拥兵自重的四方诸侯,全国仅靠着一根细弦维系着表面的和平,而当弦断之时,国家再度陷入无尽的战乱之中。而更让人惊悚的:那些远古的传说和早已灭绝的生物,正重新回到这片土地。

这本书主要描述了在一片虚构的中世纪大陆上所发生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宫廷斗争、疆场厮杀、游历冒险和魔法抗衡的故事,“冰与火”,为的是突出人性挣扎的含义,书中塑造了无数的人物,但其着眼点,却并非孤立地凸现英雄主义,奉献精神或奸猾阴谋,而是将书中人物放在一个“真人”的角度,写出他或她在时代和社会的旋涡中不同的境遇与选择。

《冰与火之歌》这本书在我看来是有些奇怪的,不同于以前看过的小说,里面会有一个主人公贯穿其中,根据其经历或历练来展示整个故事。然而《冰与火之歌》不同,看似是主角的角色会在下一个瞬间悲哀的死去。看到现在,每个人的命运还在无奈的碰撞,没有英雄班的人物带领大家改变命运,大概在这部小说里,人的命运在剩下的那一刻已经注定了,随后发生的只是随波逐流火势孤影坠星,所谓王道,一切华丽的瞬间,最终不过是光沉于影。

因为没有简单的答案,所以这并不是一本可以懒洋洋浏览的书,相对于其他奇幻作品,习惯于主角落地百尺毫发无伤、或危机时刻总能化险为夷的我,这本书算是一个挑战。即便是这样,这本小说还是吸引了我。也许在文学或影视作品中总不乏歌颂与命运抗衡的英雄,可真的拿到现实生活中对比的话,我们会无奈的发现,生活中根本没有英雄,或者说,英雄的光芒并不存在与现实生活中。或战战兢兢、或斗志昂扬,或厚积薄发,为的不过是自己的未来,这一点跟《冰与火之歌》描绘的很像,故事中的人物在权力的漩涡中使出浑身解数,或渴望权力,或苟延存货,他们在不同的时机做着不同的选择,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无奈,每个人也都有闪光的一面。

在里面,所有角色的背景都是严肃的.事实,丝毫没有浪漫的戏份,也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不像其他作品中有纯粹的丑与恶,所有的人物感情更真实,私生子的选择,畸形儿的哲学,骑士的荣耀,家族的背叛等等,还有背后那被淡化了的主题。一本不好读的书,因为东西太杂,一个不愿看到的结局,或者很大程度上可能根本没有结局,故事依旧,没有任何收尾的预兆,仿佛宿命一般的循环。

这本书另一点吸引我的就是文字的功力了。对马丁大叔的笔工在下是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了,无法想象一部奇幻小说能够容下如此真实的世界,精彩的瞬间在于细节,但没有任何浪费的笔墨,但却勾勒出了一个多种文化构成的奇幻世界,1400多个人物关系,丝缕不乱。小说中所刻画的人,没有什么绝对,都是灰色的,神作的开篇!

最后重温一下守夜人的誓言:“长夜将至,我从今开始守望,至死方休。我将不娶妻、不封地、不生子。我将不戴宝冠,不争荣宠。我将尽忠职守,生死於斯。我是黑暗中的利剑,长城中的守卫。我是抵御寒冷的烈焰,破晓时分的光线,唤醒死者的号角,守护王国的铁卫。我将生命与荣耀献给守夜人,今夜如此,夜夜皆然。”

篇11:《冰与火之歌》读书笔记

一部史诗魔幻小说,洋洋洒洒五百多万字。从1994年写到现在,多次获有科幻艺术界诺贝尔之称“雨果奖”。但这些并不能完全描述这部小说的精湛与完美。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内心是震撼的。作者用精湛而又生动的语言将一个虚幻的维斯特洛大陆展现在我的面前。勾勒了一个残酷的现实世界,人没有绝对的善恶好坏之分,阴谋、权术、自私、背叛、杀戮、嘲弄、血腥围绕着每一个人,在险恶的现实下残存着人性中的一丝善念。

不同于其他长篇小说,他叙述方式是特别的。以pov视角写作叙述,每个人物都有支线。借由各个角色的价值观的冲突与其相异的体验,而拼凑出了一个面相十分广阔的故事线;有些角色彼此间最初看似毫无关联,但到了故事后半时却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关系。更奇特的是这部小说并没有真正意义的主角,这是前所未有的。每当觉得这个角色有主角光环时,在后面的某一章就死了,而且越是牛逼的人死的越憋屈。正如作者马丁老爷子所说“历史是不断前进的,历史没有主角。”

无法想象一部奇幻小说能够容下如此真实的世界,精彩的瞬间在于细节,但没有任何浪费的笔墨,但却勾勒出了一个多种文化构成的奇幻世界,1400多个人物关系,丝缕不乱。

这部小说简直缤纷绚烂的不像是虚构,错综复杂的家族关系。扉页甚至带有具体的地图。多种文化,语言,信仰相互碰撞。你很难想象在第一卷提起的每一句话,甚至是诗歌都与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字后的章节遥相呼应。维基百科上有人甚至撰写了专门的冰与火之歌系列词条来细分这个故事。

《冰与火之歌》就像在一片空白的书页中创造一个恢弘磅礴的世界,然后给它以生命和历史,它不愧为一部史诗式的巨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