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kj11888”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谈谈对父母离异学生的教育,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谈谈对父母离异学生的教育,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谈谈对父母离异学生的教育
谈谈对父母离异学生的教育
父母离异,家庭变故给孩子的心灵会造成很大的创伤。由于家庭环境的变化,父母离异的孩子认为自己命运不好,不能像正常学生那样得到父母的抚爱和家庭的温暖,许多要求得不到满足,因而产生自卑心理,不愿和人交往,胆小,天常日久成为班上的后进生。心理学认为,教师对学生诚挚热爱的情感,能够感染打动学生,乃至转化为学生的心理动力,影响其品德的形成和个性发展的方向。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关心教育这样的孩子,并利用自身特殊的地位,协调好离异双方和孩子的关系。
一、教师从自我做起
我的班上有一个女孩,沉默寡言,课间躲在角落里,上课不愿发言,性格孤僻,行为散漫,学习成绩一贯较差。我了解到,她三岁就失去母爱,父亲没有固定工作,经常找一些人在家里酗酒、打麻将,很多家务活都得她干。即使这样,父亲一不顺心还要打她。在学校里,她总觉得老师、同学歧视她,对她冷淡,因而自卑心理严重。教师的爱应该像阳光照射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温暖每一颗还十分稚嫩的心,特别是那些心灵受过伤害的学生。
我决心以行动去温暖她,消除她的自卑心理,唤起她的自尊。于是,我常找机会和这个学生拉着手一起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谈她家里的事、同学的事,谈她喜欢读的书等,并经常告诉她要衣着整齐,自己的事情自己要做好。我还经常为她补课,课堂上简单的问题先请她回答,答对了,及时表扬。为了调动她的学习积极性,我组织学生举行朗读比赛,并帮她选了一篇课文,然后指导她怎样读。比赛中她发挥得非常好,获得了一等奖,笑得很开心。当时,我对她说,你和其他同学一样聪明,你落后的原因,不只是没有好的学习环境,更主要的原因是缺少赶上同学的勇气。她点了点头。慢慢的,这个学生变了,学习成了她自觉做的事,各项活动都积极参加,不再自卑。特别是,我看她体育素质比较好,推荐她参加了学校的田径队。当运动会上她为班级争得了荣誉,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实践使我体会到,要想转变父母离异的孩子,教师的工作需更耐心更细致。教师要从思想上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尽力发掘他们的“闪光点”,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在他们进步时,要鼓励他们懂得做人应当有志气,应当靠自己的努力去增强自尊心、自信心。
二、发挥集体的力量
没有班集体,一个孩子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学生。我常对学生说,我们这个班就是一个特殊的家,在这个家里先进的要帮助后进的,不管谁有了困难,我们都要去帮助。有个学生在她二年级时失去了父爱,妈妈单位不景气,在学习费用上遇到了困难,使本来就不够开朗的她变得更沉默了。她每天背着书包悄悄地来,悄悄地走,总是闷不作声。望着心事重重的她,我在想,她比别的同学缺少父爱,但要让她比别的学生得到更多的师爱,让她更多地体会到同学的友爱。我经常耐心地教育其他学生要想办法关心这个孩子,还带领同学们开展了为这个同学献爱心的活动。同学们经常把自己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用这些分分角角的钱为这个学生购买了四年的书、本等学习用具。学习好的一些学生经常和她一起复习功课。她要过生日了,我为她买来了生日蛋糕,同学们为她准备了小礼物。被同学们围在中间的她,开始露出了笑容,笑得那么幸福。哈尔滨日报为此作了专门报道,题为《一个被亲人忘记的日子,却被老师同学们记在心间》。这个学生渐渐地变了,性格开朗了,学习成绩也上来了。有人说90年代的`孩子不懂得友爱,我认为,爱的种子要从小播撒,要时时播种,要播撒在学生的心田里,才能绽开灿烂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事实证明,班集体这个特殊的家有其特殊的作用。
三、协调好离异父母和孩子的关系
家庭解体使孩子遭受到失掉父母一方的痛苦,使孩子的心理受到双重打击。教师要利用特殊的地位帮助离异的父母在自己追求幸福的同时,更情系儿女,使孩子健康成长。班上有个男孩一个时期情绪波动较大,有时对学习、对关心集体热情高,有时对一切事表现冷漠、学习成绩很低。我问他原因,他只是默不作声。有一天刚上课,工友推门进来,急匆匆地说,我班的一个男同学在收发室正和一个大人抱头痛哭,我赶紧跑去。原来这个学生的家长离异了,父亲长时间见不到儿子,这才有父子痛哭的一幕。这个学生和母亲一起生活,自离婚后,母亲不愿意他和父亲见面。据孩子说,他每和父亲见一次面,父母不但要争吵一次,而且母亲还要连续几天不给孩子笑脸看,使孩子很为难,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我和孩子谈话后,他流着泪说:“老师,我没心思上课,我心里总想着,能像同学们那样有爸爸、妈妈的疼爱多好啊!”我对他说:“爸爸和妈妈虽然分开了,但是他们都希望你成为一个坚强的好孩子。现在你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她为你付出的辛苦最多。天不很冷,妈妈就把棉衣给你穿上了。过马路妈妈不放心,每天都送你上学。你是妈妈的希望,你应该理解妈妈。你想见爸爸,老师帮你做妈妈的工作。”我多次找到孩子妈妈对她说:“孩子是父母两个人的,夫妻双方都有权力关心、热爱自己的孩子,你不让孩子见他爸爸是不对的。”她的妈妈说:“老师,你不知道,他的爸爸就知道给他买吃的,什么都不管。”我又把孩子的爸爸请来,向他介绍了孩子的学习情况,并分析了成绩低的原因,使他认识到,不和孩子在一起生活,偶而见一次面,要什么买什么,这是一种畸形的爱。夫妻关系解除了,但双方仍要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从那以后,每次孩子的父亲来接他回去都询问他的学习情况,并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更令人高兴的是孩子的父亲还教育孩子要尊敬妈妈,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由于教师的协调,父母双方的认识统一了,孩子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人们常把家庭教育比喻成树根,树根茁壮才能枝叶繁茂,开花结果。实践使我体会到,教师要积极做好离异家长的工作,帮助他们正确处理特殊的人际关系,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通力合作,这样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一切好的教育方法,都来自于教师对学生无比关怀的心灵和实践之中。让爱唤起每个学生特别是那些父母离异的学生,永远向着阳光奔跑,是我们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
篇2:父母离异学生的心理障碍与对策
父母离异学生的心理障碍与对策
中国教育报 -11-06 李树娟
在做班主任工作的几年中,我认为父母离异学生的心理障碍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一、不安全心理
那些不被父母所爱或爱若有若无的孩子,会时时怀疑自己是否可爱,是否有价值,从而没有安全感。我们班有一位女同学,原来积极活跃。上学期我发现她上课不积极发言了,课下也不和同学玩耍,成绩直线下降,经过调查得知她的父母正在打离婚。
二、自卑心理
一旦父母离异孩子会认为自己失去了亲人,整天忧心忡忡,感觉在其他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失去了学习的自信和动力。小程同学的父母离异后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他成绩很差,不遵守纪律,甚至出去偷铁卖钱。
三、防御心理
有些父母离异的学生过度注意琐事、担心失败、回避责任。小霞同学因父母离异不会调整自身的情绪,总是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别人交往。
四、对立心理
有些离异的父母总想在孩子面前显示自己的绝对权威,使孩子对父母甚至周围的.人产生对立情绪。小斌同学父母离异,母亲过度严厉,爷爷奶奶过度娇纵,他对家长的要求极端反感,和家长形成对立。
针对上述几种情况,我采取以下四种对策,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耐心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针对第一种情况,我告诉那个同学,父母离异怪不得自己。父母离异对孩子来说是不幸的,但对父母未必是坏事,父母有父母的选择和追求。平时我努力捕捉她的闪光点,保护她的积极性。
二、给予关爱,用爱心抚慰
我尽可能启发他们自觉地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完善。针对小程同学的情况,我在中队活动中,竭力激发他的内在动力,使他感到温暖,对老师产生信赖感,让他在集体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中淡忘家庭不幸带来的忧伤。
三、积极帮助,持之以恒
针对小霞同学的防御心理,我首先帮助她稳定情绪。对她不懂不会的问题,耐心讲解,当她取得好成绩时,及时给予表扬,让她尝到成功的喜悦。慢慢地,她自信、开朗起来。
四、严格要求,坚持协同
教师对父母离异学生不能出于同情而无原则地照顾。针对小斌同学,我不仅经常找他谈心予以引导,而且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他,让他当代理班长,使他从一点一滴开始确立自尊,改变行为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斌能够用平常的心态去对待学习、生活了
篇3:谈谈对学生教育与管理的体会
谈谈对学生教育与管理的体会
谈谈对学生教育与管理的体会-03-01 14:35谈谈对学生教育与管理的体会张诗慧
走进美丽的实小校园已有半载,回望过去半年的时光里,有过感动、有过迷茫、有过欣喜、有过失望。一路走来,离不开领导的指引方向,离不开同事们的关怀和帮助。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是你们教会我去努力做一个有恒心、有细心、有爱心的老师
执着追求,坚持不懈--做一个有恒心的老师
来到藏龙卧虎、高手如云的实小,这对我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学校领导高瞻远瞩的发展策略,前辈们高超的教学技艺,给了我很大的压力,压力便是动力。于是我开始钻研教材,上网搜索优质课视频,品读名师课堂实录。在每一节课上,我都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每天备课、写反思,认真细致写作教案,精心设计课件,力争每一节常规课都能达到教研课的效果和水平。多听课,因为通过比较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地去弥补自己的缺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完善自己。学校为了帮助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给我们创造了学习的契机。青年教师见面课、课堂实效评议课、以及一周一次的科组教研活动,让我在教学技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学校领导对教师的重视和培养,以及老师们的热情帮助,让身在异地的我感受到了关怀。
这个学期里,学校为三年级开设了一节乐器课,在课堂中,乐器集体授课难度比较大,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进度也差别很大,有的学生学会了几首曲子,有的同学还不会吹。我单独课下辅导,要求学生做到下课就吹,每每下课都能听到三、一班学生们练习的声音。我在课堂上还开展结对子互助的活动,帮助潜能生进步,就这样在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里,全班学生从零基础到现在会吹奏3、4首乐曲,并在家校联谊活动中精彩的为全校师生及家长表演,赢得了掌声,这与学生们的苦练是分不开的。
细心决定成败--做一个细心的老师
然而在教育事业上我们毕竟还是稚嫩的,缺乏着教学经验。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发扬苦干精神,不断去探究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方法。在班级管理上,我很幸运与有经验且各项都很优秀的张永?xml:namespace prefix=st1/华老师搭班,他教会我很多管理班级,以及掌控课堂能力的方法,比如,他教会我要先提要求在行动,他教会我如何让学生看手势集队,他教会我大喊大叫是无用处的,他教会我抓住学生心理找他麻烦就是在敲警钟。虽然我才疏学浅,但是我会努力的,相信在你身上有着我学不完的经验。其实,在我身边有很多细致入微的老师,在举个小例子。在学期中的时候,我遇到了这样的一件事,有一名同学到办公室拿我的东西吃,没有经验的我头一次遇到此事,一筹莫展,手足无措。本想就此了事,但又怕还有续事发生。我变开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咨询了莫淑敏老师后,我豁然开朗。我单独找了这位同学,先问他喜不喜欢吃巧克力,他点了点头,我从他的表情看出他有心虚,我便接着说,既然你喜欢老师就送给你。他一把就抢过去了。我便说,你以后表现好,张老师还会拿巧克力送给你吃,但是老师有个事要问你,抽屉里面被咬过的是不是你吃的,他害羞的点了点头,我顺缝接话,你既然喜欢吃,怎么不和老师说呢,如果有下次,要提前跟老师打招呼哦。但是没有经过老师允许去动老师的东西,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就这样,我与他在最自然的谈话过程中就把此事解决了,即无伤害学生的心理,又没有减少我与学生之间的友谊。从此事,我明白了,在身边一些细小的事情都需要用心去思考并解决。如果,一个不经意,就会使小事扩大,并伤其学生心。
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做一个有爱心的老师
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大学问。我认为爱学生,就应该给他空间,让他有展示和表达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一个思维敏捷、表达流畅的学生固然讨人喜欢,但是请不要忽略那些不善言辞的学生。你的漠视会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伤害,我在音乐课上,经常鼓励那些不爱说话,话说不完整的学生举手发言。例如,我班有位一上学就在校门口哭闹的邓翊宏,他不太爱与集体玩,我便坐在操场上与他聊天,但我发现他还是挺能说的,他喜欢讲笑话和猜谜语,我借此为切入点,在课上鼓励他猜谜语,渐渐的,他的话也多了,有时上课也会举手发言了。二年级音乐有一课叫做《不在麻烦好妈妈》,我问同学们,如果我是你们的妈妈,你会怎样爱妈妈,怎样表达呢?学生有的给我拿凳子坐,有的给我捶背,还有的说辛苦了妈妈。孩子们的爱教会了我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无私的爱,也让我去爱更多的孩子。
作为新教师,青春是我们的资本,自信是我们的个性,拼搏是我们的誓言。希望我们这些新鲜血液会给教学工作带来更多的生机。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成为一位名师而奋斗,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努力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将一腔热诚投入到工作中去,把一片恒心、细心、爱心奉献给学生,真诚地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让自己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
篇4:谈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教育
谈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只有用正确的观点来认识学生,了解学生,热爱学生,才能对学生进行教育,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作 者:杨勇民 作者单位:河北省鹿泉市宜安镇西鲍庄学校,河北鹿泉,050226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2010 “”(6) 分类号:G642 关键词:不同类型 学生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