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自闭基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小学语文的对联摘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小学语文的对联摘抄,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小学语文的对联摘抄
小学语文的对联摘抄
上联:一掌擎天 五指三长两短 下联:六合插地 七层四面八方
上联: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联:孝悌忠信礼义廉
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下联: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上联:万瓦千砖 百日造成十字庙下联: 一舟二橹 三人遥过四通桥
上联:童子看橡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下联: 先生讲命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上联:数声吹起湘江月下联:一枕招来巫峡云
上联:松叶竹叶叶叶翠。 下联:秋声雁声声声寒
上联: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足,咩咩咩。 下联:水牛下水,水淹水牛角,哞哞哞
上联:曲溪曲曲龙戏水。 下联:陇埔陇陇凤簪花
上联:龙怒卷风风卷浪。 下联:月光射水水射天 .
上联: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境。 下联: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情
上联:狗牙蒜上狗压蒜。 下联:鸡冠花下鸡观花
上联:凤落梧桐梧落凤。 下联:珠联璧合璧联珠
上联:尝因酒醉鞭名马。 下联:唯恐情多误美人
上联: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下联:山西悬空寺空悬西山
上联:三个土头考老者 下联:五家王子弄琵琶
上联:和尚撑船--篙打江心罗汉 下联:佳人汲水--绳牵井底观音
上联:蚕为天下虫下联:鸿是江边鸟
上联:兵书三卷桥边授下联:忍字百篇家内藏
上联:冰冷酒 一点两点三点 下联:丁香花 百头千头万头
篇2:简单对联摘抄
简单对联摘抄
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前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立意深邃、言简意赅、情趣盎然、脍炙人口的名联佳作,下面为大家分享了经典对联,欢迎欣赏!
上联:岁月无情风刻意
下联:红尘有爱墨留心
上联:从此葬花成故事
下联:何来谎话变真传
上联:一帘幽梦莺啼乱
下联:满耳笙歌燕奏齐
上联:三弄梅花香绕指
下联:千拂翠柳梦颦眉
上联:雾里看花别笑我
下联:山中论剑勿说人
上联:平湖秋月一轮冷
下联:银浪碧涛万舸欢
上联:难忘今宵难忘你
下联:苦思旧日苦思君
上联:阅卷清风能识字
下联:思情明月也读书
上联:月栖水里问鱼好
下联:雨躲云中笑日痴
上联:唯有读书窗下笔
下联:尤其墨画案中词
上联:春花不晓秋霜冷
下联:夏雨难言日冕轻
上联:清风恋月水生气
下联:小鸟依人风暖心
上联:烟萦碧岭风勤入
下联:雾漫重山日懒起
上联:风霜几度催人老
下联:雪雨千重伴客归
上联:飞花点水因风过
下联:漫草摇姿为露来
上联:暮鸦孤影穿秋色
下联:春燕多情画晚霞
上联:潇湘秋色辞孤雁
下联:瀚海云涛送远帆
上联:月随舟影听渔唱
下联:星助烛光解客思
上联:月破纱窗寻墨客
下联:风游曲径戏娇娃
上联:绕堤新柳三分绿
下联:倚岫静塘一抹红
篇3:经典对联摘抄
经典对联摘抄大全
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为大家分享了经典对联摘抄,一起来看看吧!
上联:和顺门第增百福
下联:合家欢乐纳千祥
横批:欢度春节
上联:万事如意展宏图
下联:心想事成兴伟业
横批:五福临门
上联:迎新春事事如意
下联:接鸿福步步高升
横批:好事临门
上联:欢天喜地度佳节
下联:张灯结彩迎新春
横批:家庭幸福
上联:发愤图强兴大业
下联:勤劳致富建小康
横批:科技致富
上联:精耕细作丰收岁
下联:勤俭持家有余年
横批:国强富民
上联:民安国泰逢盛世
下联:风调雨顺颂华年
横批:民泰国安
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
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五福临门
上联:创大业千秋昌盛
下联:展宏图再就辉煌
横批:大展宏图
上联:迎喜迎春迎富贵
下联:接财接福接平安
横批:吉祥如意
上联:日日财源顺意来
下联:年年福禄随春到
横批:新春大吉
上联:内外平安好运来
下联:合家欢乐财源进
横批:吉星高照
上联:春归大地人间暖
下联:福降神州喜临门
横批:福喜盈门
上联:天地和顺家添财
下联:平安如意人多福
横批:四季平安
上联:高居宝地财兴旺
下联:福照家门富生辉
横批:心想事成
上联:占天时地利人和
下联:取九州四海财宝
横批:财源不断
上联:大顺大财大吉利
下联:新春新喜新世纪
横批:万事如意
上联:春风入喜财入户
下联:岁月更新福满门
横批:新春大吉
上联:财源滚滚随春到
下联:喜气洋洋伴福来
横批:财源广进
上联:欢声笑语贺新春
下联:欢聚一堂迎新年

横批:合家欢乐
上联:大地流金万事通
下联:冬去春来万象新
横批:欢度春节
上联:福旺财旺运气旺
下联:家兴人兴事业兴
横批:喜气盈门
上联:财连亨通步步高
下联:日子红火腾腾起
横批:迎春接福
上联:壮丽山河多异彩
下联:文明国度遍高风
横批:山河壮丽
上联:多劳多得人人乐
下联:丰产丰收岁岁甜
横批:形势喜人
上联:家过小康欢乐日
下联:春回大地艳阳天
横批:人心欢畅
上联:东风化雨山山翠
下联:政策归心处处春
横批:春风化雨
篇4:小学语文谐音对联
小学语文谐音对联精选
对联:史笔流芳,虽无成功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分析:“成仇”谐“承畴”,讽洪承畴。
对联:风坠雀巢,二三子连窠及地;月穿鸡屋,四五声金膀啼鸣。
分析:明年富对塾师。“连窠及地”谐“连科及第”,“金膀啼鸣”谐“金榜题名”。
对联:风落鹊巢,二三子连窠及地;雨淋猿穴,众诸侯戴漏朝天。
分析:此联传为明徐阶应试时对宗师。“连窠及地”谐“连科及第”,“诸侯”谐“诸猴”。
对联:风坠鹊巢,二三子连柯及地;雨打猿穴,众诸猴戴露朝天。
分析:此为上联的又一面目,惟以“诸猴”谐“诸侯”与上联反。
对联:赭山湾上浪高低,橹班橹速;白塔洋前风缓急,帆快帆迟。
分析:“橹班、橹速、帆快、帆迟”谐“鲁班、鲁肃、樊哙、樊迟”。
对联:水滚石流非是果;柳藏莺宿未为花。
分析:蔡林屋对王雅宜。“石流”谐“石榴”,“莺宿”谐“罂栗”。
对联:士农工商角徵羽;寒热温凉恭俭让。
分析:“工”一本义,一谐“宫”;“凉”一本义,一谐“良”。
对联: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
分析:佛印对苏轼。传说苏轼访佛印,印藏鱼磬中。苏乃出上联,印对下联,苏曰:既然磬[庆]有鱼[余],何不同吃。
对联:钉鞋踏地泥麻子;皮袄披身假 。
分析:倪某、贾某戏对。“泥”谐“倪”,“假”谐“贾”。
对联:佛印水边寻蚌吃;子瞻船上带家来。
分析:佛印对苏轼,
“蚌”谐“棒”,“家”谐“枷”。
对联: 蜘蛛结网转运丝,来往巡檐; 鹁蛤带铃左右翼,纵横出哨。
分析: 于谦对某翰林。“转运丝”谐“转运司”,“巡檐”谐“巡盐”,皆官名
对联: 播谷禽鸣,催起农夫忙播谷; 提壶鸟语,唤醒酒客出提壶。
分析: 前一“播谷”谐“布谷”,“提壶”谐“鹈鹕”,皆鸟名
对联: 两猿截木山中,这猴子也会对锯; 匹马陷身泥内,此畜牲怎得出蹄。
分析: 陈启东戏对陆文量。“锯”谐“句”,“蹄”谐“题”
对联: 和尚上楼,楼高梯短,何上,何上; 尼姑沽酒,酒美价廉,宜沽,宜沽。
分析: 和尚、尼姑戏对。“何上”谐“和尚”,“宜沽”谐“尼姑”
对联: 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 怎能出蹄。
分析: 一说陆容、陈震互对,一说解缙、李调元互嘲。“锯、题”谐“句、题”
对联: 两舟竞渡[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百管争鸣[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分析: 陈洽父子巧对。“橹速、帆快、笛清、箫和”分别谐“鲁肃、樊哙、狄青、萧何”
对联: 礼部重开天榜,状元榜眼探花,有些惶恐; 内阁翻成妓馆,乌归王巴篾片,总是遭瘟。
分析: 明温体仁为乌程籍归安人,王应熊为巴县人,广有恶行,吴宗逵秉二人意旨为恶,时人视为“篾片”。适逢礼部堂官黄士俊、孔贞运、陈子壮为三鼎甲,有人乃题上联。“惶”谐“黄”,指黄士俊;“恐”谐“孔”,指孔贞运;“乌归”乃“乌程归安”之省,谐“乌龟”,指温体仁;“王巴”谐“王八”,指王应熊为巴县人;“瘟”谐“温”,亦指温体仁。
篇5:如何做好小学语文摘抄
一、摘抄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摘抄不仅要在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的前提下进行,而且要让摘抄与抄写生字词、书面回答课后问题等课外作业区分开来,在内容、形式、时间等方面给学生一个自由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可看书报,也可看杂志;可边读边抄,也可边抄边背;可以坐在家中的小书房慢慢品味抄写,也可以在学校挤休息时间快速阅读摘录。看自己所想看,写自己所想写,乐而为之。这样才能使摘抄成为学生的一种主动需要,真正促进学生的主动阅读。
二、摘抄要有计划性
摘抄最好从三、四年级开始。因为低年级阶段识字量较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课外学习主要以巩固生字词为主,所以很少有其它更多时间进行阅读抄背。而三、四年级开始,识字量逐渐减少,学生的课外学习不需要埋没在字词堆里,就可以有时间阅读、抄写、背诵。另外,三、四年级开始,学生对字典的运用日趋熟练,也给课外阅读带来了方便。
摘抄的内容也不能完全任“天马行空”,这样对学生组织积累的语言没有好处。最好能根据教材及教学实情进行分学期、分阶段、分类别组织,如这一月摘抄写景类,下一月摘抄写人类等,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三、摘抄要循序渐进
如果摘抄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持续进行,那么在摘抄的数量、内容、形式上的要求都要有所变化,保持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如笔者根据本班学生情况分年级列要求如下:
这样,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具体要求,既使摘抄步步落实,又不知不觉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查字典,边读边想等。
四、摘抄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摘抄作为语文课外学习的一项内容,与课堂学习不是截然分开的。一方面它应有自身的计划与安排,另一方面它也应随时成为课堂教学的好助手,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如教学《卢沟桥的狮子》一文时,我考虑到卢沟桥的历史意义对于不大关心历史的学生来说是理解的难点。于是,提前布置预习时,我安排学生摘抄“七七事变”的详细经过,并谈感受。既了解了叙事的方法,又了解了课文背景,还调动了课堂情感,成为课堂教学有力的补充。从这一方面来说,摘抄也为课堂教学承担了收集、整理信息资料的重任。
五、摘抄要与要求背诵相结合
心理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6-13岁这一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段,一个人一旦错过了13岁以前发展记忆力的黄金时段,不能形成很多知识的、情感的、经验的丰富积累,将会给他的一生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所以,让学生边摘抄边背诵,是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记下那些应该记住且能记住的好东西,是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年龄段的记忆优势,是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的。而且,将摘抄的背诵下来,能使语言的积累更厚实。
当然,要让摘抄真正落实,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但若要求摘抄天天收发批改,也无太大实效。因为摘抄只要写在作业本上,就不会有太大错误出现。所以平时只要有组长登记就可以了,教师可分周分月统一查看,平时抽查。另外,背诵的检查也是一项不小的工程。于是采取抽查与互查相结合的方式,每节课前五分钟,随机点几人背诵,其它同桌互相背诵,既起到了交流的作用,又保证了检查的效果。
篇6:如何做好小学语文摘抄
1、知识类文章
高中生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对未知世界有一种强烈的探究心理,天文、地理、政治、军事、历史、文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都会成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些知识可以开阔视野,丰富头脑,增长见识。由此,我引导学生分门别类做好知识摘抄,鼓励学生建造自己的百宝箱和资料库。
2、故事类文章
催人泪下的亲情故事、惊心动魄的求生故事,动人魂魄的沧桑巨变,感人至深的细节琐事,都会给学生以震撼。这类文章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锻造意志。读这类文章,除了做好摘抄,还要求学生写感受和点评。
3、哲理文章
周国平、梁衡、余秋雨、毕淑敏、史铁生等人的散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发人深思。经常阅读这样的文字,可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对生活的思考,提高对生活的认识,进而深化思想,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审美层次和审美情趣。实际上,很多学生喜欢这样的文字。
4、名人传记和文学名著
名人的成长经历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我指导学生读名人传记并摘抄名人的典型事例,在摘抄的过程中,这些故事不仅会逐渐变成作文的素材,而且还会加深他们对世界的认识。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其自身有一定的时代烙印,中学生与名著有一定的距离,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推荐时要慎重,要有选择,必要时还可给学生一些阅读指导。如介绍大概情节和主要人物,引导学生自觉进入到艺术世界。如果老师能和学生一起进行深层阅读,边读边抄边评,无论对学生还是老师,都是生命中一段最美的时光。
篇7:如何做好小学语文摘抄
1、充分调动兴趣
首先让学生明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道理。得心应手的应用来自于平日的积累。其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摘抄,可看书报,也可看杂志;可边读边抄,也可边抄边背;可以坐在家中的小书房慢慢品味抄写,也可以在学校挤休息时间快速阅读摘录。
2、打造阅读的环境
在学校,除了学校图书室,还可举办班级图书角、个人小书柜等读书活动。这种以学校购买、个人捐献等形式积累的图书,数量多,涉及面广。课前课后,只要学生喜欢,都能读到自己喜欢的书。
3、保证充足的时间
我们将阅读列入语文计划教学时间,保证每周一节阅读课。阅读课,不局限上课地点,可以是教室、阅览室,也可以是绿荫下、操场上、走廊里等。除个人阅读外,我们还提倡两人、三人共读一本书,甚至是小组共读一本书。边读边摘抄,边读边交流,既保证了读书时间,又有了交流的机会。
4、指向性与自由性相结合
所谓“指向性”,就是给学生指定阅读方向或阅读目标。如学习小说之前或之后,要求学生找大量的小说来阅读,这是“指向”;在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可摘抄小说里的好词好句,也可以写阅读带来的感想等,这是“自由”。
阅读的指向性,可以节省阅读时间,提高阅读效率;阅读的自由性,则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符合其个性、兴趣、特长的发展。
5、循序渐进,逐层深入
每读一本书,一段话,对于语文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我们的要求是,抄下的好好词好句,在朗读的同时尽量背颂;对于语文能力稍好的同学,我们要求在大量、广泛阅读的基础上,适当精读,除了完成一般摘抄,还要说一说,议一议,并写出读后感;对于具有较高阅读水平的学生,我们在大量阅读、读写结合的基础上,开展某一作品的研讨会,有效提高阅读水平。
6、图文并茂,提升审美
摘抄伊始,我就鼓励学生为摘抄本设计封面,为所抄文字配插图。开始,孩子们只是简单地配图,一段时间之后,有些学生开始自觉地把画面与摘抄内容靠近。图文并茂的背后,是思考的深入,是审美的提升。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摘抄习惯
一、培养语文摘抄习惯的理论依据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应是有机结合进行的。阅读教学重在对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的培养;写作教学重在对学生思考、观察和评价能力的培养。而读书摘抄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积累资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它整合了对这两种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由此可见,摘抄是积累语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语文摘抄的范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源头活水自然是我们每天的生活和别人的精彩文章。生活不用言说,精彩的文章除了名家名作外,可向学生推荐《读者》、《青年文摘》、《格言》、《感悟》、《青年博览》等杂志。
我在组织学生阅读的同时,要求每一位同学准备一个摘抄、点评的笔记本。可以摘抄的东西至少应该包括下面几方面的内容:1、名言(诗、文),警句,谚语,格言,佳句;2、鲜活、生动的口语;3、典型的人和事;4、精美的短诗;5、颇有特色的经典顺口溜;6、精彩的描绘片断;7、动人的抒情语句;8、精辟而独到的见解;9、精美的开头、过渡、结尾等等。在语文教学中,我也指导学生对所学的优秀课文进行摘抄积累。如《紫藤萝瀑布》等课文的结尾句,还包括学生所做练习中的优秀 篇章,如毕淑敏的《妈妈为什么打你》等。
三、语文摘抄过程中应避免的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学生不停地摘抄,实际效果却并不佳,反思再三,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原因:
1、随意摘抄。对待摘抄,好多同学仅仅把它当作作业,甚至有的同学把它当成负担。他们缺少摘抄时的阅读过程,摘抄得被动,随便拿来一篇文章就抄,不加筛选,不加品味,抄完算数,应付了事。更有甚者竟然都不知道摘抄了些什么,能认真对待摘抄的只有少数学生。
2、摘了不记。有些同学的摘抄本很精美,字迹也工整,内容也丰富,只可惜他并没有把这些美的语句、语段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即使记住的内容也是支离破碎,无法用完整地语言表述出来,更不用说仿写了,这样的摘抄,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3、记了不用。有些同学完全把摘抄和写作割裂开来,摘抄的时候认真,写的时候依旧,不会把积累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因此,写出来的文章文思枯竭,行文平铺直叙,描述平淡无奇。
四、对学生进行语文摘抄方法的指导
提出要求是容易的,问题是学生能不能照着去做,能不能高兴地去做,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愿意抄、主动写是培养良好语文摘抄习惯的关键。
1、第一阶段摘抄不作硬性规定。第一个阶段,对于摘抄的内容不作规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分类摘抄。这样宽松的规定使学生不认为摘抄是一种负担,看到了好文章就抄,有了感想就写。比如每次《读者》刚到的那一周,抄上面文章的学生很多;而学了现代诗后,抄闻一多、舒婷诗的学生多……这样,不经意间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思想修养、认识水平上去了,语言表达能力也一天天地提高了。
2、第二阶段摘抄规定话题。学生学会摘抄后,规定学生每周按照话题求去寻找文章来读,如感动、选择、责任等,只要与该话题有关的文章都可以。摘抄时要求必须摘抄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中间的内容可以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另外,可以选取文中的一段话背诵并仿写,杜绝少数同学偷懒的情况,帮助学生提高对某一问题的认识。
3、第三阶段提倡学生写摘抄随笔。摘抄随笔可以分析摘抄中好的语句和字词的妙处,并写出对自己的启示;也可以从内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等多个角度分析;还可以学习佳作的写作技巧模仿写一两句,写得出则写,写不出就抄(凡摘抄要求注明“抄”)。
4、教师评语。我要求学生每周上交一次摘抄,及时检查并适当加些评语和鼓励,使学生感觉到摘抄是语文课有机的组成部分,并且每周都要告诉学生,谁谁谁的摘抄本是我最期待看的,希望每位同学摘抄的文章都更加精彩,这样的激励非常有效。
篇8:小学语文排比句摘抄
小学语文排比句摘抄
1、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
2、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的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3、幸福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圣洁;幸福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壮;幸福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幸福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
4、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从穿石的滴水中,我们读出了坚持的可贵;从蜂蜜的浓香中,我们读出了勤劳的甜美。
5、当一个人怀疑自己的时候,他忘记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浑噩度日的时候,他忘记了阅读好书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悲观失望的时候,他忘记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志得意满的时候,他忘记了谦卑为怀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背信弃义的时候,他忘记了诚实守信是一种习惯。
6、青春是一首歌,她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青春是一团火,她点燃了我们沸腾的热血;青春是一面旗帜,她召唤着我们勇敢前行;青春是一本教科书,她启迪着我们的智慧和心灵。
7、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冬天的雪,慈祥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8、历史是一幅画,时间是绚丽的色彩;历史是一座高山,时间是嶙峋的巨石;历史是一棵大树,时间是繁茂的枝叶。历史是一条长河,时间是涌动的波涛;历史是一艘行进的船,时间是一张网;人生是一条河,岁月是一张橹。
9、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鲜花说,开放的年龄千枝竞秀;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太阳说,燃烧的青春一片光芒;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月亮说,纯洁的心灵晶莹透亮;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海燕说,奋斗的人生快乐无穷。
10、美是游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美是偎依在山冈上的几点残雪,美是回荡在密林中的几声鸟鸣,美是跳跃在海面上的一抹斜阳。
11、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蓝天无语,却显露出高远;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鲜花无语,却散发出芬芳;青春无语,却散发出活力。
12、江水奔流不息,倾诉的是自己澎湃的波涛;树木傲雪参天,挺拔的是自己无边的苍翠;山岭巍峨起伏,显示的是自己坚强的体魄;草原纵横千里,袒露的是自己宽广的胸怀;人类拦江筑坝,展现的是自己豪迈的气魄。
13、小溪是勇敢的,它不畏高山峻岭的阻隔,不畏脚下道路的崎岖,勇往直前;大树是坚强的,它不畏狂风暴雨的打击,不畏严寒酷暑的煎熬,昂首屹立;灯塔是无畏的,它不怕无边黑暗的包围,不怕常年累月的孤独,永放光芒。
14、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谅解是一束温暖的阳光,能驱散积聚在人们心头的阴云;谅解是一场绵绵的春雨,能洗涤飘落在人们心头的尘埃;谅解是一阵柔和的清风,能熄灭堆积在人们心中的怒火;谅解是一滴晶莹的甘露,能滋润人们心中干涸的土地。
15、我是一只蜜蜂,在祖国的花园里,飞来飞去,不知疲倦地为祖国酿制甘甜的蜂蜜;我是一只紫燕,在祖国的蓝天上,穿越千家万户,向祖国向人民报告春的信息;我是一滴雨点,在祖国的原野上,从天而降,滋润干渴的禾苗;我是一株青松,在祖国的边疆,傲然屹立,显示出庄严的身姿。
16、给我一次困难,让我懂得克服;给我一次挫败,让我经受磨练;给我一次失败,让我学会反省;给我一次耻辱,让我学会振作;我感谢每一次带我走向成功的经历。
17、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绿意。
18、童年是一个谜,混沌初开,稚嫩好奇;少年是少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烂漫天真;青年是一首诗,浪漫潇洒,热情开朗。
19、如果说爱是三月淅沥的春风,感恩就是小草吐露的新绿;如果说爱是初夏生机的日光,感恩就是材木成长的浓绿;如果说爱是冬日洁白的雪花,感恩就是颗粒饱满的小麦。
篇9: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摘抄
关于比较的同义词
对照、对比、比拟、较量、斗劲、比力
比较造句
1、事情比较复杂,我先说说它的轮廓。
2、两种办法各有得失,但比较而言,还是第一种办法得大于失。
3、上下班高峰时间乘车比较困难。
4、事情比较复杂,怎么处理,还得斟酌一下。
5、这两种算法比较起来,还是第二种简单些。
6、有些年轻人缺乏实践经验,看问题往往比较幼稚。
6、造句 网(在线造句词典)-造句大全,几千词语的造句供您参考哦!
7、我课外书读得少,语文基础比较薄弱。
8、由于家庭娇惯,有些独生子女比较任性。
9、在动物界,猴子是比较聪明的,但是还比不上大象、海豚聪明。
10、我们班不论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比较上学期都有明显的进步。
11、这学期我的数学成绩比较上学期有了显著进步。
12、我弄不懂人们为什么总不能比较公平地推己及人。
13、我跟他比较起来,何止望尘莫及,简直是天壤之别啊!
14、当时的文学作品大多比较颓废。但也并非全是吟风弄月,也有对社会进行讽刺的。
15、在那里,数百只对于世界比较有经验的`蜜蜂就往四面八方飞去,寻找合适的树洞。
16、被告的情况比较特殊,鉴于认罪较好,不妨比物此志,按照法律从轻判决。
17、教育局经过反复开会讨论,集思广益,终于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教学计划。
18、汽船的时代虽然比较长些,还是一种朝不保夕的工具。
19、弗拉赫提先生对与前自由党政府政策的比较付之一笑。
20、我还是比较喜欢“小家碧玉”一点的吊顶装饰。
21、他什么手艺也不会,求职比较困难。
22、他近来比较听话,不再无理取闹了。
23、相比较而言,中国谍报人员避开那些有报复性的人,因为他们认为那些人可能会变得反复无常、易暴露。
24、老产品和新产品放到一起,经过这么一比较,新产品的优点更明显了,老产品就相形失色多了。
25、为了让她的家庭过上比较好的生活,她愿去天涯海角。
26、她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担任这样的复杂工种是比较吃力的,但她边干边学,终于胜任了。
27、这支歌节奏比较明快。
28、以他的财富来比较,他付出的钱,只是九牛一毛罢了。
29、无庸讳言,我们国民收入的平均水平与一些发达国家比较还有着较大的差距。
30、虽然小明的篮球很厉害,但是独木难支,他们班还是输掉了比较。
篇10: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摘抄
1.山清水秀——形容风景优美。
2.层峦耸翠——形容山峦层叠起来,非常雄伟翠绿
3.青山碧水——青色的山,绿色的水,形容秀丽的景色。
4.重峦叠嶂——峦:连绵的山。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5.青山绿水——泛称美好山河。
6.山水如画——形容山美水美,像画中一样。
7.湖光山色——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8.锦绣河山——形容壮丽华美的祖国山河。
9.山明水秀——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10.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篇11: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摘抄
1.千山万水——形容山水很多,比喻路途艰险、遥远。
2.重峦叠嶂——峦:连绵的山。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3.层峦叠嶂——层峦:山连着山;叠嶂:许多高险的像屏障一样的山。形容山峰多而险峻。
4.峰峦耸翠——形容山峦层叠起来,非常雄伟翠绿
5.崇山峻岭——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险峻的山岭。
6.群山连绵——山连山,崇山峻岭(描写山的成语)
7.万壑千岩——形容峰峦、山谷极多。
篇12:小学语文常用名句摘抄
1、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焚夜》)
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左传》)
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焚夜》
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5、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7、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9、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11、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1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
1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1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氏春秋》
1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17、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
18、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
1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汉书》)
2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
21、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南朝黄琼传))
2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
23、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范晔《后汉书》)
24、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小已。(曹操《龟虽寿》)
2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2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7、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28、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枚乘《上书谏吴王》)
2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晋犯敌)
30、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新五代史》
3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3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3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5、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
36、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唐韩愈)。
3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38、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9、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
40、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
4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僧云览诗中之句)
4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宋欧阳修)
4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唐魏征)
4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宋苏轼)
4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
4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47、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48、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4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50、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岳飞《满江红》)
51、着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阴。
5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53、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5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55、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56、养军千日,用军一时。
57、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58、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5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60、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61、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62、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63、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增广昔时贤文》)
64、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遇打头风。(施耐庵《水浒传》)
65、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施耐庵《水浒传》)
66、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施耐庵《水浒传》)
67、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吴承恩《西游记》)
6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日知录》)
69、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70、拼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转回。
71、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清魏子安《花月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