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拉$花花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篇马德林:从洗碗工到成功编剧的励志故事,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马德林:从洗碗工到成功编剧的励志故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马德林:从洗碗工到成功编剧的励志故事

篇1:马德林:从洗碗工到成功编剧的励志故事

《岁月无声》编剧马德林曾经是一个洗碗工,他经常利用晚上深夜的时间写作,经过一段艰难的日子,最终成为了一名编剧,很多时候真的是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土豆先生叫马德林,长相酷似一颗大土豆,是个快两百斤重的胖子。他爱吃土豆,从小喜欢阅读和写作,初中未毕业就开始北漂之路,最早干的是洗碗工,现为自由编剧。依旧像从前一样热爱吃土豆。

一、那些无声岁月

土豆先生三十多岁,还没结婚,有过婚姻恐惧症。年轻时有个姑娘为他生了个女儿,换了别的男人早就感动得涕泗横流,但土豆先生却在这时非要分手,哪怕这姑娘要死要活,要抱着孩子跳楼。原来是姑娘不孝顺,嫌弃土豆先生的父母是农村人。老人大老远地杀了猪提着菜来北京伺候姑娘坐月子,她却不许老两口用家里的卫生间,老人闹肚子,姑娘不依不饶非堵在厕所门口不让用,非让老人去外面建筑工地上。恰被土豆先生撞见,他伤透了心。现在有了钱,先给父母买上一套房子,存一笔钱。他觉得自己一个人,有种走哪死哪的想法,没准哪天他就提着电脑上路了,所以他先把父母的后顾之忧给解决了。?

土豆先生出身农村,从小就对文字着迷,是全村小人书最多的人。上初中后他遇到了一个会讲普通话的语文老师,这对他来说充满了吸引力,为了让老师用好听的普通话念他的作文,他就不停地练习写作。老师也器重他,每次都把他的作文当范文读,于是他暗暗萌发当作家的心愿,并且一发不可收拾。他开始写小说,给校报投稿,因此成为学校的小红人。?

大概那时候武侠小说看多了,上初三的小土豆有天碰到学校里有同学欺负弱小,他觉得自己作为红人应该出面管管这事儿,帮人打架结果把人打进了医院。学校开大会点名批评他,他不觉得自己有错,而且作为学校的红人,突然要在全校同学面前被批评,要强的他面子上挂不住,就决定不再去读书了。?

不读书干啥呢,父母就让他下地干活儿,让他知道不读书就只有种一辈子地。可小小年纪的他,身上已经有了西北汉子骨子里那种自尊和毅力,他要证明自己可以为这个选择承担所有代价,哪怕种一辈子地也不承认自己做错了。于是,每天早上5点他就出门犁地,一个月把家里所有的地都犁了一遍,犁地的时候自己说评书给自己听,顺便还把金庸的小说背了个遍。父母这才知道,这孩子是吃了秤砣铁了心。?

爸爸后来给土豆在县城一个中专学校找了烧锅炉的工作,学校门口有个图书馆。爸爸是学校园丁,他就从爸爸那里找些修剪下来的花送给图书馆的老太太换书看,他又有机会看好多书,还写散文发表在《甘肃日报》上,学校的老师上课时会说:“老马的儿子,那个烧锅炉的都写了作品发表,你们这些学生多用用心啊!”?

那是,不出意外的话,土豆会去学门手艺,刷漆啊,盖房子啊,再过几年就该娶妻生子和生活死磕。也许失眠的夜晚,夜深人静,他披着衣服坐起来一个人抽根烟,看着熟睡的妻子和孩子默默神伤,心想,是生活掐死了我的梦想。但,他的轨迹因为爱上一个人而发生了改变。?

土豆喜欢一个服务员,女孩也喜欢他。可她哥哥觉得土豆配不上女孩家的城镇户口便不同意他们在一起。于是他决定离开这座城市去成为一个比有城市户口还牛逼的人。坐大巴出城时,经过她工作的饭馆,他看到她在擦玻璃,双手在玻璃上来回移动,隔着车窗,他竟恍然觉得她在向自己挥手告别,血气方刚的大男孩瞬间泪如雨下。那年他17岁,怀揣一个少年心比天高的英雄梦,带着借来的300块钱,义无反顾地来到北京城。那时他还不是一个220斤重的胖子,唯一的底气和重量,就是行李袋里的小说、散文,还有诗,全是手写稿,妈妈像纳鞋底似的一针一线给他缝成一沓又一沓。他的这个梦想受到了所有人的嘲笑,初中都没毕业的他,居—然—想—当—作—家,谁信啊。?

可是,后,的10月12日晚,在北京三元桥橙天嘉禾影院,电影《岁月无声》的首映礼现场,土豆先生西装革履,笑容满面地穿梭于人来人往中,他是这部电影的编剧和主要演员之一。而在《岁月无声》上映前,他已经出过几本书,编了几部电视剧,和林志玲、孙红雷搭过戏,和周杰伦拍过广告,当年那个愣头青瘦小伙被岁月无声地以风霜和故事喂养,终于成长为自己当初渴望的模样,浑身充满坚实的力量。现如今的他是家乡的文化名人,每当他有了什么新动态,家乡的媒体全给他做头版,连公共汽车上都是他的动态,甚至卖报纸的都会这样吆喝:“靖远县东升乡的马德林出新书咯!”?

二、有些路,你必须要走?

当年,他带着三百块钱走出北京火车站的时候,就被小偷扒了包,他的钱和他视为全部底气的作品都被抢走了。北京,向这个心比天高的男孩开了一枪。在这个伤心但没灰心的少年看来,天安门什么事儿都可以办成,他于是去了天安门,问一个交警:“大哥,我上哪可以找工作啊?”交警冷不丁地回他:“我还想找工作呢!”?

他走了很远的路,找到一个可以过夜的长椅,他特别渴,又买不起水。他看到大楼的保安手里的矿泉水喝了一半,心想这是快下班的点儿了,保安兴许会扔掉这半瓶水。于是,他就在那儿等着。如他所愿的,这个保安下班后真的把这半瓶水扔掉了,可是等他跑过去的时候,一个捡垃圾的老太太先他一步捡起来,老太太只要瓶不要水,一边走一边倒水,他跟在她后面,傻傻地看着,五月的北京,他穿着破烂的衬衣在陌生的街头,第二次流下了眼泪。?

后来不知道走到哪,他抬头一看,看到几个大字——北京电影学院。那时,他还不知道世界上有一种职业是编剧,他也不知道若干年后自己会进入这个圈子。现在回想起来,人生中好多事都是冥冥中注定的,最高的电影学府那时离他也就一步之遥,他却花了十几年的时间迂回了一圈才又回到这里,如果当时一脚踏进去做个保安啊,或者去那蹭课啊,可能人生又是另一种变化。?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餐馆当杂工,他跟人谈条件:“工资多少都无所谓,但是每天晚上12点熄灯后再给我两个小时的开灯时间,因为我要写作。”这份洗碗的工作,他居然干了一年多。当作家原来不是他想象的那么简单,今天写一篇,明天就给你发表了,他投了很多篇文章,可是报刊一篇都没录用。但他没有放弃,在这家餐厅里,他建立了那种外地人和外地人之间的友谊,他们觉得,“哎呀,这个人还有梦想”,于是土豆先生的梦想成了他们大家的梦想,所有人都帮助他。有一次有人在报纸上看到了招群众演员的广告,他们就让土豆先生去,觉得这也算实现梦想的一个出路。土豆先生也真去了,没想到那次他真的被录用了,当时所有的厨子、服务员都凑钱给他当报名费。直到现在土豆先生还记得那部电视叫《吕后传奇》,他演一个小兵,穿着铠甲混在人群中跑来跑去,咿呀地嘶吼,当时的感觉就是:“特高兴,我操,要成明星了!”可是他在戏里只演了一天,拿了三十块钱,报名费还交了一百多呢,这次被骗的经历并没有也不可能给他带来实质性地改变。?

几年后,土豆先生给人写剧本,有一天和制片人聊天,没想到他就是当年《吕后传奇》的制片人。那个人对土豆先生说:“当年你要是认识了我,就不用走这么多弯路了。”土豆先生特认真地摇头告诉对方:“那不一样,有的路是你必须要走的,就像长辈总告诉我们说我给你指一条捷径,但如果你没有走过弯路,你永远都不知道捷径的意思。”他从不相信捷径,因为他脚下坚实的土地都是靠自己一步一步给踩稳踩实走出来的。为了当作家的梦想,他坚持了十几年,在如今能靠写作换来认可和安稳的生活保障之前,他起码写了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字,却不曾被人看到,也换不来对等的价值和回报。他只知道,有一盏灯在前方,他相信自己可以点亮,伸手触摸不到,那他就没日没夜地跑,跑不行,就走,走不行,那就爬。在他从一个洗碗工成为一个职业编剧的这条道路上,他反复地尝试了无数种可能性。?

他在餐厅当杂工时,一直坚持写文字四处投稿。有一次他写的一个广告文案被采用,北京电视台让他去当广告业务员。土豆先生当时那个激动啊觉得自己太牛了!其实不就一拉广告的吗,天天给人打电话:“诶,你们做广告吗?”但所有的努力在经年累月之后总能带来改变。在进北京台之后,土豆先生结识了一位做京剧的老导演,这位老先生是他的编剧启蒙,土豆先生跟着他学到了很多东西。通过这位老先生他又结识了一位哥们儿,土豆先生又跟着这哥们儿开始做武打替身,王宝强还曾是这人的学生,做了武打替身后,他又去了影视基地做行政,这样他才算一只脚稳稳妥妥地踏进了影视圈。那时他每天负责帮七八个剧组接洽群众演员的统筹事宜,这份工作他一干就是五年。这五年的剧组生活相当于是对着戏本看人生,混迹娱乐圈的所有大牌小牌他见了个遍,人情冷暖勾心斗角他一一经历……但这五年间给他很大的一个便利就是每一个剧组的剧本他都可以接触到,他一边研究剧本,一边把自己的生活记录下来写成文字,他用笔名在网络上连载,人气超旺,被出版公司看中出版,是他的第一本书《替身》。人生还真是机缘巧合,好像只要你迈过那些重重的关卡就会突然顺畅似的,这时候的土豆先生甚至因为流传的一张搞笑照片被《决战刹马镇》导演看中,让他有了和林志玲等大腕搭戏的机会。也许这话说来有点俗套,但那种叫坚持的东西真的会让人在时间的长河中渐渐发出熠熠的光芒来。?

三、“发光体”?

土豆先生现在是一个职业编剧,一年的收入够他吃好几辈子最心爱的土豆了。他用了16年走到今天,每一天,都是故事。在这个行业里,活下来的,只有两种人,要么你极有才华,是个天才;要么你就往死里去努力。土豆先生是后者,他一直认为只有坚守了,才能成功,现在有的年轻编剧跟他说觉得很苦,他就告诉他们,没写到上千万字你别跟我说你苦逼。?

现在的土豆先生觉得自己挺幸福的,尤其是父母都健康快乐地和自己生活在一起。不过每当夜晚来临时,他心里还是空落落的。他觉得自己把人生的很多角色都演得很好,儿子、大哥、朋友,可是他最遗憾的是觉得自己不是个好父亲。他有了比城镇户口更多的成功,可他再也找不回当年的爱情。还有就是他写了这么多文字,出了几本书,可他没有哪怕一刻感觉自己是被“梦想”击中的,他感觉自己现在所写的东西只是为离梦想更近一步而做的努力。他心底里一直有个“发光体”,那才是他真正想要表达的,渴望变成现实的东西,但现在,他还不清楚那是什么。他想,总有一天,他会完成它的,一定会。因为他心里仍是那个小小少年,为梦想执着,哪怕全世界的人都嘲笑他完不成,他也会尽一切努力去完成,有种使命必达的决绝。?

马德林:从洗碗工到成功编剧的励志故事篇2:孙秋苹励志故事:从洗碗工到百万富翁

成功是什么?是一份坚守,是一份执着!孙秋苹正是在向成功不断攀爬的人,从一名幼师失业,到为谋生成为洗碗工,从负债20万起步到奋斗出百万资产。在她柔弱的外表、理性的思维下是对自己事业不断的向往与追求,她依靠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一步步奔赴成功。

状况一:失掉幼师“饭碗”干起洗碗工

孙秋苹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和那个时期的大多数人一样,她平凡而又普通。

高中毕业后,她就到了一家企业幼儿园做幼师工作。但是1996年年末,这家企业却忽然通知她由于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好,幼儿园解散了。

当时毫无准备的她“蒙了”,生活一下变得空虚起来。而在她失业不久之后,丈夫也下岗了,家里顿时没有了经济来源,而孩子还在上学,为了生活,怎么办?只能另外找一份工作。

她说,那个时候,感觉自己做了一场噩梦。但现在回想起过去她对那一段生活同样也心存感激,正是在洗碗中,给自己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1997年到2001年,孙秋苹在别人的帮助下在长春一家宾馆的日本料理店开始了她的打工生涯,成了一名洗碗工,每个月只能拿到不到500元的收入。

状况二:一年就当上前厅经理

至今,她仍然能记得到料理店刷碗的第一天她所学到的第一句日语。

“把洗完的盘子都拿过来。”在上班的第一天早上,厨师长——日本人金田三郎用日语给她分配着工作。

当时,她从来没有接触过日语,听完后,根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金田三郎又用日语连续说了几次,但她仍没有任何反应,这让金田三郎非常恼火,随手就把一个炒菜的勺子扔进了洗手池中,非常生气地走了。

事后,厨房中的同事告诉她,厨师长只是让她把盘子拿过来。

通过这件事,她充分意识到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懂日语就无法工作下去,就在当天的下午,她学会一句简单的日语“下班了,您慢走。”

在当日下班的时候,当她用这句生硬的日语与厨师长道别时,厨师长显得非常吃惊,随后就十分高兴地也用同样生硬的汉语告诉她,“你是一个很努力的中国人,一定会有发展的。”

随后,她便很努力地学习日语,下班后的大部分时间她都用来学习日语。当厨师长知道后,便开始提拔她,并将一部分日本料理的技术传授给她。

经过了短短的一个月后,她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和对日本料理的敏感,被调入了后厨。在后厨的近一年的工作中,她基本上掌握了日本料理的做法,同时她的勤奋也被日本老板看中,在1998年提拔她成为料理店的前厅经理。

到了2001年左右,这家料理店已经成为了长春小有名气的料理店,而孙秋苹的勤劳与管理经验也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于是不断有其他的料理店请她过去工作,其中有的料理店竟开出了年毛利润5%的提成与一个月2000元的工资,当时她的工资和他们所开出的优厚条件有着几倍的差距,但她那时只有一个想法,“是这里培养了我,只能是店里不要我。”

状况三:自己开店就遭遇非典

到了2001年年末的时候,这家料理店的老板开始转行进行出国劳务,结束了在中国的料理店的生意,这样孙秋苹不得不再次失业了。

但此时的她已经不同于5年前的那个失业的幼师,而是一个拥有丰富日本料理店经营管理经验的业内高手。

于是她又来到了长春市的另一家日本料理店担任店长,但她的管理方法很难与家族式管理企业相融,于是一个多月后,她辞职离开了,随后,她又陆续试了几家,但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既然这样,为何不自己开一家店,自己做老板呢?她狠了狠心,自己干!

说做就做,在经过短期的准备后,她向银行贷款20万元,又从亲戚朋友处借来了一些钱,终于在2002年10月5日,开设了一家规模约160平方米的日本料理店。

她凭借着自己的管理经验和对行业的熟悉,在开业仅仅一个月后,就把小店经营成为了长春市比较有名的日本料理店。按照她的设想用不了一年的时间就可以把银行贷款还清。

但也许是命运故意在考验她,开业刚刚几个月后,她就遇到了自己事业上最大危机——非典。

“在那个时候,每天的顾客寥寥无几,即使周末的时候店里顾客也很少,一个月最少要赔3万多元。”现在她回忆起非典时期的状况,仍然深有感触。当时很多饭店基本都处于惨淡经营的状况中,有的甚至“不堪一击”就在此期间消失了。

为了迅速扭转这种状况,她开始筹划为各个学校以及医院送日本盒饭。她的勤劳再次帮助了她,2003年上半年,有一个教授在她的店里订了一份盒饭,为了让这位教授能够吃上热乎乎的盒饭,她特意打车从同志街将盒饭送到了教授家。

当时这位教授十分感动,并将她的盒饭向学校的同事宣传,而她打车送盒饭一事也成了业内人所熟知的故事。

到现在,很多学院的老师和教授都是通过盒饭与她成为朋友的,并成为了她店里的常客。

同时,“打车送盒饭”也使她赢得了信誉,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一些人依旧到她的店里吃饭,她终于挺过了那段困难时期。

回报一:一个答案拉来一批客人

2003年的6月份,孙秋苹在长长出一口气的同时,开始全力发展自己的日本料理店。而其中的一位日本客人更是给了她很大的启示。

据她介绍,在2003年的6月份,店里来了一位日本老人,在此之前,这位日本老人曾去过长春市的几家料理店,但都觉得不甚理想。而当别人把孙秋苹的日本料理店介绍给这位日本老人的时候,老人刚开始也没把这个小店放在眼里,来到小店,就给孙秋苹来了一个“下马威”。

“我给你出一道题,如果你能答上,我就在你这里用餐,日本的清酒多少温度最为适宜?”在日本,是以清酒来衡量料理店是否正宗的。

“人体的温度最为适合37摄氏度。”当这位日本老人听到这个回答时非常兴奋,因为在他曾经到过的长春的另几家日本料理店的负责人都没有能够正确地回答出这个问题,而在品尝过她做的料理后,老人给了她一个最高也是最亲切的评价,“这是我们家乡(日本)的味道。”

此后,老人每次来到长春都要到她的店里来品尝,并不断把她的料理店介绍给自己的朋友。有了这次经历,孙秋苹更是看到了服务细节所带来的益处,更是从服务细节来提升整个料理店的水平。

在她的料理店中细节也是无处不在。打开牙签盒,16根牙签呈正方形整整齐齐的摆放,墙壁上的木制窗棂被擦得几乎没有一丝灰尘,孙秋苹说,每天她都要戴上白手套对每个窗棂进行检查以确保清洁,“日本人是非常注重就餐环境清洁的,可不能小看了这一点。”也就是通过这种服务,她的料理店迎来了更多的顾客。

现在,孙秋苹当年创业时欠银行的20万贷款已经完全还清,并已经有了近100万元的个人资产。

而她也有了更大的目标,要把自己的店铺在现有的基础上规模再扩大一倍,争取把店开到日本去。

孙秋苹心态:“大不了从头再来”。

记者:为什么要想到自己做料理店的生意呢?

孙秋苹(以下简称“孙”):在我所工作过的料理店中,有很多服务人员都与老总有着亲属关系,根本说不得,命令不了。而我在工作方面,对员工素质要求很高,很多人会适应不了,所以很难和这些人进行合作,惟一的方法就是选择离开,自己开店。

记者:既然您选择了自己开店,那么您对店员近似于苛刻的培训和管理,他们能够接受吗?

孙:他们根本就不能接受,人是有惰性的,如果不催促就会懒惰下来。为了表示与我的管理方式的对抗,他们曾经联合起来进行“罢工”以示抗议。(笑)但我告诉他们,现在的严格要求,并不是为了我个人,你们现在是一个打工者,如果没有严格的训练和学习,将来到任何地方也只能是一个打工者。如果你们能够过了我培训的一关,将来无论你们走到哪里,都能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于是,原来一个个普通的员工现在都很优秀。

记者:在非典时期,您的料理店经营出现了问题,您有没有想过放弃这一行业呢?

孙:当时的非典,确实给我带来了一个沉重的打击。我也曾想过,是不是我只能做一个打工者而不能做老板呢!但又一想,我的日语老师在70多岁还能考上汉语研究生第一名,一个70多岁的人,能够在经过几次失败后,仍然努力并得到了最后的成功,我比她要年轻得多,也比她更有时间,只要我努力,我应该能够成功,于是就咬着牙硬挺,大不了从头再来,事实证明,坚持下来,我成功了。

记者:在商家经营中,很注重开店的位置,但您的店铺没有选择开在繁华街面,而是开在了一个小胡同里,您当初为何要选在这样的一个地方开店呢?

孙:我选择在这样的小胡同开日本料理店,并不是要节约成本,而是把每个月节省出来的6000元资金全部用来采购日本料理的原材料上,以此来保证日本料理原有的风味。用正宗的原料做正宗的料理,这也是我的料理店如此兴旺的原因之一。

记者:您的店员都很出色,那您在店员的管理上有什么独特的经验吗?

孙:在我的管理中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工作时间就是工作时间”,自己与员工只能有一种店员与老板的关系,奖惩制度也极为严格。而在工作结束后,员工们可以提出自己在这一天中认为不合理的地方,大家在一起讨论。如果讲的有道理,就在下次工作中听从他的意见,这样就能把因工作中形成的老板与店员之间的矛盾化解,而员工的意见也得到了尊重,他们能够更加努力地工作。

能力的提升是日积月累,心态的突破是一日千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