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nbykxahtkw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社会名人悼念鲁迅的经典挽联,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社会名人悼念鲁迅的经典挽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社会名人悼念鲁迅的经典挽联
社会名人悼念鲁迅的经典挽联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在上海逝世,消息发布后,海内外人士纷纷撰写挽联,以示哀悼。
蔡元培撰写的挽联颇具功力:“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尤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联语沉稳谨肃,犹如学者挚友。上联用鲁迅名作《中国小说史略》,下联是鲁迅的遗嘱。
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沈钧儒的挽联通俗平实:“这世界如何了得,请大家要遵从你说的话语,彻底去干;纵躯体有时安息,愿先生永留在我们的心头,片瞬勿离。”表达了当时人民群众期望鲁迅先生不死的共同愿望。
一代文豪郭沫若撰写的挽联是:“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钦诵《二心》,憾无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上联是说刚刚相隔四个月,文坛上接连坠落两颗巨星,东亚西欧的人民为失去他们万分悲痛。“双星”指高尔基和鲁迅。高尔基于同年6月18日逝世,距鲁迅逝世相隔整整四个月。下联是讲作者怀着钦敬的心情诵读《二心集》,遗憾的是从来没有见过鲁迅先生一面,现在只能遍地向先生招魂。这副挽联,既表达哀悼之情,又高度评价了鲁迅先生在中国和世界文坛上的崇高地位。
“痛不哭苦不哭屈辱不哭,今年诚何年,四个月前流过两行泪,又谁料,这番重为先生湿;言可传行可传牙眼可传,斯老真大老,三十载来打出一条血路,待吩咐,此贵端赖后死肩。”这是著名文学家唐弢撰写的挽联。上联以“不哭”反衬“哭”,极表痛苦哀思;下联高度赞扬鲁迅先生的言行品德,并表示要发扬鲁迅精神,担负起先生未竟的事业。悲切之心,浸透联中;奋发之意,激励后人。在悼念鲁迅的'挽联中,这一副要算是最长的了,联语凡70言。此联虽长,长而不烦,而又贴切自然。
姚克和埃德加·斯诺当时正在翻译《活的中国》,闻说鲁迅逝世的噩耗,二人十分沉痛共同撰写了一副挽联:“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文词洗练,言真意切,深切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鲁迅《呐喊》和《彷徨》著作名的嵌入也很自然贴切。
鲁迅老友孙伏园的挽联独具特色:“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将鲁迅所著书名和所主编之刊名连缀起来,实在巧妙,同时又表达出无限缅怀之情,感人至深。
鲁迅逝世的噩耗传到日本,先生在日本的挚友佐藤村夫,甚是悲痛,亦撰联以寄托哀思,联语口:“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未死;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导师。”此联以排比手法,“三有”对“三无”,歌颂了鲁迅的伟大功绩和高尚情操,切人切事,要言不烦。
在挽鲁迅联中,感情最为复杂的要算是徐懋庸了。鲁迅生前曾和徐懋庸进行过论战,虽说鲁迅曾对徐产生过误会,亦撰文严厉的批评过他,而徐还是深敬鲁迅的,因此鲁迅逝世,徐的挽联实在不好写,其联为:“敌乎?友乎?唯余自问;知我?罪我?公已无言。”徐联连续发问更多地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复杂心情,亦把自己从尴尬的处境中解脱了出来。
1950年10月,在纪念鲁迅逝世14周年的荣话会上,陈毅即席撰挽联一幅,其联为:“要打叭儿狗,临死也不宽恕,懂得进退攻守,岂仅文坛闯将;莫作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嘻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这副幅挽联锋芒闪烁,不失武将之儒风,实乃联中之佳作。
篇2:名人挽联
名人挽联
1、盘点那些著名的人去世后的挽联。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名人挽联精选。希望大家喜欢。
2、十载奏双簧无词今后难成曲;数人弱一个教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任挽刘半农。刘年病逝
3、辛苦九州还身未趋朝魂恋阙;安危一疏在生当致主死成名。范当世挽薛福成
4、来去有前因遗范难忘联襼日;宽严并能济新恩惜在盖棺时。余应松挽郭文汇。死后数日接吏部擢升命令
5、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黄兴挽广东省广州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
6、蛙井竞称尊杀敌当思慰来歙;海天待归棹故人何处觅陈遵。黄兴挽陈其美
7、落日黯孤城百折不回完壮志;大风思猛士万方多难惜斯人。蒋介石挽吴佩孚
8、将略冠国门日冠几回遭重创;英魂羁缅境国人无处不哀思。朱德、彭德怀挽戴安澜
9、问君胡不归赤县竟无干净土;斯人宜有后丹心喜见凤凰雏。王国维代罗振玉挽沈纮(昕伯)
10、河汉隔双星可是仙家好离别;梧桐飘一叶若为词客助诗怀。齐彦槐挽刘嗣绾妻,卒于七夕立秋之日
11、学术各门庭与子平生无唱和;交情同骨肉俾予后死独伤悲。纪昀挽朱筠,朱乃纪之同科进士
12、听人世口碑称智称通称义士;洒英雄热泪哭家哭国哭先生。刘守正挽蔡锷
13、继国父之受终民主以令百揆;丧先生而筑室独居亦逮三年。吴稚晖挽林森
14、三乘阐微言省识南山新佛祖;一心皈净土谁知复社旧词宗。陈立夫挽李叔同
15、穷巷鲁诸生游使声名在三辅;高文魏无忌饮醇心事入重泉。方地山挽袁克文
16、侍几杖十年自愧菲才陪末座;共晨夕百日每从深处见真儒。荣庆挽孙家鼐
17、生在百花先万紫千红齐俯首;春归三月暮人间天上总销魂。清陆眉生挽咸丰年间坤伶周翠琴联
18、决眥睨蜂门挂壁大节终不弛;定文无敬礼藏山遗稿若为收。朱祖谋悼潘若海
19、珈服宠荣多上寿始教归蕊府;墨缞军旅亟中途犹许泣萱帏。朱珔挽周敬修母
20、品望重当朝犹忆追陪瞻雅范;褒荣垂史乘徒殷景仰吊遗徽。魏源挽林则徐
21、新政正求言失此方闻真可恨;沉疴犹枉札规君褊性最相宜。陈宝琛挽高凤岐
22、媲美齐周郎绰有名传称北马;推新出贾派更无人演借东风。张伯驹挽马连良
23、江户知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年,秋瑾被捕就义,辛亥革命成功以后孙中山为她题於风雨亭
24、一别判人天永忆皆为三楚旅;万方犹困厄应悲不见九州同。叶圣陶挽吴梅
25、魏阙鉴诚衷建议祠臣迫汲黯;滇池施善政酬恩祀典泣侯芭。朱珔挽顾莼刚
26、乐府近凋零学就成连人已逝;吹台遥怅望化为精卫客应归。赵星海挽音乐家聂耳。成连:春秋名音乐家,俞伯牙之师
27、十载退闲身赍志击奸余老泪;九天思旧感饰终褒美谅臣心。朱祖谋挽瞿鸿禨
28、旷古圣人才能以逍遥通世法;平生帝王学只今颠沛愧师承。杨度挽师王闿运
29、耄寿喜能跻忧时何意成千古;中原终克定告庙勿忘慰九泉。蒋介石挽郭沫若父郭朝沛
30、浩气贯苍穹英魂有恨填香海;伤心悲世道吊客何堪问佛山。叶剑英挽香洲兵变烈士
31、失地未收回虎威昭垂芦沟月;绵阳惊不起鹃声啼破锦江春。周恩来挽宋哲元
32、失一执信得一广州得不偿失;生为人敬死为人思死犹如生。陈独秀挽朱执信
33、誓九世重仇特起异军酬阁部;知百年恒化肯称符命媚当涂。章炳麟挽徐宝山
34、谱羽衣霓裳昔日偷听传李谟;怀高山流水只今顾曲剩周郎。张伯驹挽余叔岩
35、江汉起元戎仗公同定共和局;乾坤试回顾旷世谁为建设才。黎元洪挽孙中山
36、戏语竟成真何日得见道山记;同游今散尽无人共话小川町。周作人挽钱玄同
37、积毁铸奇冤十年风雨燕山夜;丹心同皎日千古昭垂赤县天。赵朴初挽邓拓
38、杳冥冥兮东行又兆众所仇也;焉皇皇而更索因缟素以哭之。孙熙泽挽蔡锷
39、天下谓奇人骂座每闻惊世论;文坛摧异帜剪窗犹忆切磋时。魏源挽龚自珍
40、具无畏精神功烈永垂民族史;增几多悲愤追思应续国殇篇。挽格达·格达——(—),四川省甘孜人。藏
41、往事话南皮忽省姓名伤鬼录;修词问东里忍将文字概平生。张学良挽郑鸣之,杨常事件后因惊吓过度而亡
42、许国共艰危犹记昔年陪节钺;收京期指顾不留余日补乾坤。陈诚挽陈济棠
43、坚苦矢成仁终古光腾孤岛血;英魂应不泯从今怒吼浦江潮。蒋介石挽谢晋元
44、家训守黄门莫问大名垂宇宙;天才追玉局尚留遗咏挂匡庐。陈三立挽谭延闿
45、善战久知名讵冀妖氛摧猛士;临危能授命好将浩气振军魂。蒋介石挽罗芳圭
46、绝塞扫狂夷百战雄师奋越石;大风思猛士九边毅魄拟睢阳。蒋介石挽东北军将领刘桂五
47、天北掩台垣闻说槐音中夜断;江东失宗衮心伤荆树一时摧。梁同书之本家梁国治卒,其弟梁冲泉闻讯亦殁,梁撰联挽之
48、江左数人豪政事文章俱不休;病中怀老友秋灯风雨倍凄然。于右任挽许世英
49、君殁尚鏖兵越国旌旗增怒色;友来空挂剑巴亭风雨助哀声。刘凤梧挽越共主席胡志明
50、五岳岱宗高尚有劳山峙东海;九重归赗厚不须皋父恸西台。王国维代蒋汝藻拟挽劳乃宣联
51、心死已多年地北天南皆郁郁;魂归今何处嫣红姹紫太匆匆。方地山挽吴保初

篇3:悼念季羡林先生挽联
悼念季羡林先生挽联集锦
上联:三冠加身,何止五车富学?教后人皆羡,
下联:千秋树范,本为万斗高才,看大木成林
上联:生孔孟之乡,游学西欧,治学北大,终成泰斗,
下联:死京师故地,神游故国,气运东方,精神长存
上联:文苑奇葩 博古通今 著国学,
下联:语界泰斗 德才兼备 树楷模
上联:文苑奇葩 博古通今 著国学,
下联:语界泰斗 德才兼备 树楷模
学贯古今,东方既白,是非谁定悠悠青史;
才立天地,百年未遇,哀乐终伤绵绵孤心!
横批:哲人其萎,风范长存
上联:如松如柏三尺讲台绿四季,
下联:似灯似炬一身正气耀春秋
上联: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下联:蕴才之深,可堪孔孟。
上联:仲尼不生万古长夜,
下联:季老长逝千秋不朽
上联:博学古今,先生风范千古长存,
下联:融汇东西,大师学识百世流芳
上联:当贤妻相濡以沫走过人生百年沧桑,
下联:做伴侣肝胆相照笑看沙场三起乾坤
上联:一身恬然今归去,接力棒谁人举?,
下联:千载圣明留人间,后来者应奋起!
上联:卓然风骨,相夫三起三落终成伟业,
下联:林于芬芳,教子四世同堂泽被后人
上联:小平驾鹤仙逝已先去音容笑貌应犹在,
下联:卓琳乘风辞世随后来碑立人心定永存
上联:国学大师终谈人生,
下联:一方浩气永存天地
上联:卓越功勋彪炳千秋有贤内助,
下联:琳朗乾坤风雷涌动因九州哀
上联:卓越女性相伴伟人渡一生,
下联:琳琅才女相助中华再腾飞
上联:一代宗师,皓首穷经留梵音,
下联:千代受益,暮鼓晨钟显国魂
上联:十二年阴阳相隔绢绢思线魂牵小平走,
下联:九三载荣辱与共同庚而逝鹤送卓琳归。
上联:肝胆比昆仑,壮志已酬,能共黄花矜晚节,
下联:冰心映日月,音容顿杳,那堪翘首哭忠魂
上联:琼浆玉液终无起死回生之用,悲哉,一代伟人登仙境;
下联:英豪巾帼常怀富国强民之愿,喜也,两位战友会蓬莱。
上联:九州华夏顿失光彩,
下联:五湖四海草木垂泪
篇4:悼念鲁迅900字作文
悼念鲁迅900字作文
十月十九日上午,一个不幸的消息从上海的一角传出来,在极短的时间里就传遍了全中国,全世界:
鲁迅先生逝世了!
花圈、唁电、挽词、眼泪、哀哭从中国各个地方像洪流一样地汇集到上海来。任何一个小城市的报纸上都发表了哀悼的文章,连最僻远的村镇里也响起了悲痛的哭声。全中国的良心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地悲痛。这一个老人,他的一支笔、一颗心做出了那些巨人所不能完成的事业。甚至在他安静地闭上眼睛的时候,他还把成千上万的人牵引到他的身边。不论是亲密的朋友或者仇敌,都怀着最深的敬意在他的遗体前哀痛地埋下了头。至少在这一刻全中国的良心是团结在一起的。
我们没有多的言辞来哀悼这么一位伟大的人,因为一切的语言在这个老人的面前都变得十分渺小;我们不能单单用眼泪来埋葬死者,因为死者是一个至死不屈的英勇战士。但是我们也无法制止悲痛来否认我们的巨大损失;这个老人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导师,青年失去了一个爱护他们的知己朋友,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个代他们说话的人,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失去了一个英勇的战士。这个缺额是无法填补的。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没有人能够否认这一点。然而我们并不想称他作巨星,比他作太阳,因为这样的比喻太抽象了。他并不是我们可望而不可即的自然界的壮观。他从不曾高高地坐在中国青年的头上。一个不识者的简单的信函就可以引起他胸怀的吐露;一个在困苦中的青年的呼吁也会得到他同情的帮助。在中国没有一个作家像他那样爱护青年的。
然而把这样的一个人单单看作中国文艺界的珍宝是不够的。我们固然珍惜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我们也和别的许多人一样以为他的作品可以列入世界不朽的名作之林,但是我们更重视:在民族解放运动中,他是一个伟大的战士;在人类解放运动中,他是一个勇敢的先驱。
鲁迅先生的人格比他的作品更伟大。近二三十年来他的正义的呼声响彻了中国的暗夜,在荆棘遍地的荒野中,他高举着思想的火炬,领导无数的.青年向着远远的一线亮光前进。
现在,这样的一个人从中国的地平线上消失了。他的死是全中国人民的一个不可补偿的损失。尤其是在国难加深、民族解放运动炽烈的时候,失去了这样的一个伟大的导师,我们的哀痛不是没有原因的。
别了,鲁迅先生!你说:“忘记我。”没有一个人能够忘记你的。我们不会让你静静地死去。你会活起来,活在我们的心里,活在全中国人民的心里。你活着来看大家怎样继承你的遗志向中华民族解放的道路迈进!
篇5:悼念鲁迅作文1000字
现在是11月上旬,(这里指11月上旬),11月19日也并非过了很久,但从1936年的10月19日记起,却又显的非常遥远了。时间过的真快啊!70年就如此匆急而去,经不得人们思考和回味些什么,沧桑的历史如同一张白纸,在它上面勾勒着一条条的痕迹,触摸着上面那深浅不一的勾痕,在不经意间两个字响的格外醒目??鲁迅。
在10月27日下午,《东方时空》专门为先生做了一次特辑,是先生的儿子周海婴讲述生活中的父亲。若不是这次节目,又会有多少人记的8天前是先生的祭日呢?在以前的脑海中鲁迅这个名字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通过先生儿子的叙述,在我面前又展现了现实生活中先生真实的一面。
先生的一生是冷峻与沉重的,以至于先生的文笔也随性格一般,不似一些作家的闲适、散淡,没有那种诗情画意的味道。先生的文字字里行间都有着一种凝练、冷峭与沉重,压抑的气氛中似乎又品出了许多。有些人却说先生的文字太悲观,但如果那个时代留给我们的是一些风花雪月的东西,那我们又怎能体会得到当时社会的黑暗?那个时代在我们的脑海里也许只剩下空白了。
先生生前是孤独的,在多少个夜里,昏黄的灯光下有先生写作的身影,先生用手中的一支笔,向整个中国黑暗的社会发出厌恶的《呐喊》,一个人“横眉冷对千夫指”,毅然同腐朽势力作着斗争,将整个中华大地上的人们从愚昧中醒。先生在年轻时曾学国医,想拯救病痛中的人们,但越来越多的庸俗麻木告诉先生,医治人的思想比医治人的体肤更重要。先生弃医从文后,做的也是一个“医生”,医治人们思想的“医生”,他的笔便是“手术刀”,剖析着整个社会,他在剖析外部世界的同时也在剖析着自己的内心世界。清晨,地平线发出漫漫长夜的第一丝微光,是先生用手中的“手术刀”划破了长久以来笼罩在中华大地上的黑暗。
然而先生逝世后却越发显的冷清了,只是在语文课本中偶尔学到先生的一两篇文字,其他的确实也没什么记忆了。事实也就是如此,先生确实是越来越寂寞了。在现在谈起来:“你的偶像是谁?”“周杰伦……”等一大堆所谓“星”的名字涌现出来,而又有谁会提到先生?我看即使有人提出来,也会遭到周围人的嘲笑,而事实上根本没有!真的很难想象又一个70年过去后,会不会有人不知道鲁迅是谁?想到这些心里经不住悲凉起来。在现实生活中的今天,难道先生的思想过时了?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崇了?中国最危难的时期过去了,难道先生的文字也只能被一笔带过了?难道先生的文章也只能作为一份文化遗产永远的封存在鲁迅纪念馆了?
的确,战火纷飞的年代早已逝去,那个黑暗令人窒息的社会也一去不复反了。在多少年后还会有人重新拿起“投枪”战斗吗?“这样的战士”还会有吗?在几度深思与徘徊之间,我深信先生的一切是不会被时间冲淡的。
只要有先生的.文章在,先生的思想就不会被抹灭,只要有先生的书,就会人读,先生的思想和精神也就会持久永恒的传承下去。先生带着一颗不沾染世俗的心走了,可他的精神还在,正如臧克家给先生写的一首诗一样:“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后记:正值鲁迅先生逝世70周年特写此文兼缅怀先生。
篇6:《悼念鲁迅先生》阅读答案
《悼念鲁迅先生》阅读答案
十月十九日上午,一个不幸的消息从上海的一角传出来。在极短的时间里就传遍了全中国,全世界:
鲁迅先生逝世了!
花圈、唁电、挽词、眼泪、哀哭从中国各个地方像洪流一样地汇集到上海来。任何一个小城市的报纸上也发表了哀悼的文章,连最远僻的村镇里也响起了悲痛的哭声。全中国的良心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地悲痛的。
我们没有多的言辞来哀悼这么一位伟大的人,因为一切的语言在这个老人的面前都变成了十分渺小;我们不能单单用眼泪来埋葬死者,因为死者是一个至死不屈的英勇战士。但是我们也无法制止悲痛来否认我们的巨大损失;这个老人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导师,青年失去了一个爱护他们的知己朋友,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个代他们说话的人,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失去了一个英勇的战士。这个缺额是无法填补的。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没有人能够否认这样的一句话。然而我们并不想称他做巨星,比他做太阳,因为这样的比喻太抽象了。他并不是我们可望而不可即的自然界的壮观。他从不曾高高地坐在中国青年的头上。一个不识者的简单的信函就可以引起他胸怀的吐露;一个在困苦中的青年的呼吁也会得到他同情的帮忙。在中国没有一个作家像他那样爱护青年的。
然而把这样的一个人单单看作中国文艺界的珍宝是不够的。我们固然珍惜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我们也和别的许多人一样以为他的作品可以列入世界不朽的名作之林,但是我们更重视:在民族解放运动中,他是一个伟大的战士;在人类解放运动中,他是一个勇敢的先驱。
鲁迅先生的人格比他的作品更伟大。近二三十年来他的正义的呼声响彻了中国的暗夜,在荆棘遍地的荒野中,他高举着思想的火炬,领导无数的青年向着远远的一线亮光前进。
现在,这样的一个人从中国的地平线上消失了。他的死是全中国人民的一个不可补偿的损失。尤其是在国难加深、民族解放运动炽烈的时候,失去了这样的一个伟大的'导师,我们的哀痛不是没有原因的。
别了,鲁迅先生!我们不会让你静静地死去。你活在我们的心里,活在全中国人民的心里。你活着来看大家怎样继承你的遗志向中华民族解放的道路迈进!
1、“一个不幸的消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画“____”的句子中,作者把花圈、唁电、挽词、眼泪、哀哭比作________,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全中国人民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4分)
3、读红色画“”的句子,注意加粗的词语,想一想: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目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满怀深情地悼念鲁迅先生,对鲁迅先生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请结合本单元课文,用简练的文字把你心目中的鲁迅先生介绍给大家吧!(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鲁迅先生逝世了
2、洪流 极度悲痛
3、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鲁迅先生为中华民族所做的巨大贡献,他的逝世,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远无法填补的损失。
4、示例:鲁迅先生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从他的作品中,从他的事迹中,我知道了鲁迅先生是一个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正如他所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