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教授之官临邛 阅读答案

送王教授之官临邛 阅读答案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送王教授之官临邛 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送王教授之官临邛 阅读答案

  送王教授之官临邛

  魏了翁

  剩喜人从义理趋,却忧末羽①堕浮虚。

  未通经术先谈传,只送人言不识渠。

  偶向檐头觅桃李,径从纸上索鸢鱼。

  君今去主师儒席,后倦先传②谨在初。

  [注]①末羽:指那些初入门或学识尚浅的学生。②后倦先传:出自《论语·子张》一则关于传道与为学次序的对话“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

  阅读题目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讨厌浮华、乐于追求道理道义的学术风气。

  B.诗人认为真正理解知识的源头,不能依靠先去学习经书的注解之书。

  C.诗人采用类比修辞批评错误的治学方法,形象说理,显得生动有趣。

  D.尾联使用“谨”“初”二字,希望王教授开始就谨慎对待教学次序。

  16.有人认为“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这句名言与本诗颈联表达了魏了翁对于读经学习相同的主张,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阅读题目

  15.A(3分)

  16.名言说:不要看卖花担上失去了根基的桃李,因为它们不如树梢枝头的花有真正的生机活力。颈联说:不读经书先去读传,就好似去屋檐寻觅桃李,从纸上求索鸢鱼一样是舍本逐末。这句名言与本诗颈联都表达:魏了翁对于读经学习,主张一定要从儒家经典的原典入手,接触其根本,而不能只是读传注,接受别人的解释。

  评分参考:翻译题干名言给2分;翻译诗歌颈联给⒉分;答出相同的学习主张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