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论语·述而>)
"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论语·颜渊>)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学而>)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忠实呢?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讲信用呢?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的知识学问就不巩固,做人主要讲求忠诚,守信用。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孔子说:“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可以呢!大车上没有輗,小车上没有軏,它靠什么行走呢?”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论语·子张>)
"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论语·子路>)
论语有关诚信的名言2
1。民无信不立。——孔子
2。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
3。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4。一言九鼎重千秋。——陈毅
5。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6。诚实是最好的政策。——富兰克林
7。人之所助者,信也。——<易经>
8。守信用胜过有名气。——罗斯福
9。失信就是失败。——左拉
10。没有诚信,何来尊严?——西塞罗
11。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12。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论语颜渊>
13。不宝金玉,而忠信为宝。——司马光
14。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15。是谓是,非谓非,曰直。——荀子
16。诚实是最丰富的传代物。——克尔
17。没有比正直更富的遗产。——莎士比亚
1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19。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
20。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21。立足于诚实,其乐可无比。——戈特
22。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
23。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美)马克。吐温
24。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乔叟
论语中有关诚信的名言3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6、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8、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9、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0、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
1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4、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15、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1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1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
18、"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
19、"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论语·述而>)
"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论语·颜渊>)
20、"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21、"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学而>)
22、"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23、"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论语·子张>)
24、"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论语·子路>)
关于诚信名言警句论语4
诚信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小编整理的名言警句论语,欢迎大家前来查阅,仅供参考哦。
1、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鲁迅
2、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马克·吐温
3、一丝一毫关乎节*,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林达生
4、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5、虚假的坦白实在是一个可怕的事情。——巴尔扎克
6、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8、失去信用而赚的钱应结算在损失里。——罗马
9、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
10、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11、坦白是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西塞罗
12、人之所助者,信也。——《易经》
13、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14、失去信用等于碎了的镜子,不可能修复。——德国
15、一两重的真诚,其值等于一吨重的聪明。——德国谚语
16、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17、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吕坤
18、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19、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
20、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21、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巴尔扎克
22、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23、世界未有比真诚人更为可贵的。——西塞罗
24、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25、始终不渝地忠实于自己和别人,就能具备最伟大才华的最高贵品质。——歌德
26、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
27、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2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29、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汉·韩婴《韩诗外传》
30、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31、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
32、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33、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
34、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35、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高尔基
36、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37、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
38、甚至上帝也助诚实勇敢者一臂之力。——米南德
39、没有诚信,何来尊严?——西塞罗
40、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41、诚实是艺术的最大要素。只要我们总对自己诚实,艺术总在那里,它决不会让我们失望的。——柯尼利亚·奥提斯金约
42、信用是无形的资产。——日本
43、坦白是诚实与勇敢的产物。——马克·吐温
44、没有一处遗产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莎士比亚
4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46、少说空话,多做工作,扎扎实实,埋头苦干。——*
47、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
48、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了生命。——法国
49、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觉说直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
50、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51、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瑞士阿米尔
5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53、一言而适,可能却敌,一言而得,可以保国。——刘向
54、坦白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西塞罗
55、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56、信用是一种现代社会无法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诚信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何智勇
57、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论语》名言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三*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论语名言6
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2、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4、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5、以约失之者鲜矣。(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6、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讲求*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天气寒冷了,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叶的。)
1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13、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4、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15、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应用,以*为贵。)论语名句填空集锦
1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18、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1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20、三*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2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2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2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无才能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要有改正。)
2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2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站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讲的是珍惜宝贵的时光。)
2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2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2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2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30、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3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32、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3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3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3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而实现使命的道路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奋斗,这不也是很遥远的吗?”)
论语的名言7
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2、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4、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5、以约失之者鲜矣。(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6、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讲求*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天气寒冷了,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叶的。)
1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13、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4、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15、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应用,以*为贵。)论语名句填空集锦
1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18、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1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20、三*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2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2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2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无才能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要有改正。)
2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2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站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讲的是珍惜宝贵的时光。)
2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2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2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2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30、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3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32、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3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3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3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而实现使命的道路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奋斗,这不也是很遥远的吗?”)
论语的名言名句8
古文名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古文名句: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
古文名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友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古文名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古文名句: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古文名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古文名句: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古文名句: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
古文名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古文名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古文名句: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
古文名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古文名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古文名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古文名句:君子爱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论语》
古文名句: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
古文名句:三*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古文名句: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