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集体力量大》
教材分析
《集体力量大》是浙教版第三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它以“人多力量大”和“人多不一定力量大”两个看似矛盾的故事引发儿童的道德思考,以谚语搜集、诵读和游戏活动进一步帮助儿童认识到团结合作才能发挥集体的力量,初步培养儿童的集体观念。
课
时
一课时1.明白集体力量大的道理,懂得只有目标一致、齐心协力、分工合作才能发挥集体最大的力量。
教学目标2.愿意与人合作,并学会在交流中让合作更成功。3.感受团结合作带来的欢乐。重点:懂得在集体中要目标一致、齐心协力、分工合作才能使集体力量大。教学重难点难点:愿意与人合作,必要时能有适当的让步让合作更成功。教具教师备纸张:8k铅画纸、剪成各种书签形状彩*卡纸,学生自带:双面胶、彩*笔教教学环节一、课前交流学过程个*设计脑筋急转弯的题目一来可以活跃气氛,二来巧妙引出“合作鼓掌”,明白鼓掌也需要合作的简单道理,为本课开一个好头。
基础教案1.今天给大家带来几个脑筋急转弯的节目,分成几个等级,看看谁是玩脑筋急转弯的高手。(根据题目难易,分成初级、中级、高级)2.特殊鼓掌方式。出超级玩家的题目了,是个动手*作题,听好了:请你把左手放在背后,用剩下的右手,不触碰周围任何东西,你能用掌声欢迎我吗?3.小结:发现能与同桌击掌的学生,称其为“超级玩家”并让全班同学都来学学超级玩家的样子,欢迎老师的到来。
二、拔河挑战,1.拔河挑战赛,请上大力士。初感人多力量过渡:说起来,我可从来没有受到过这么特殊的欢大。迎方式,所以我又想到一个活动,让同学们活动活动筋骨,看,我带来了绳子,我们要用这条绳子做个游戏,叫做“拉你过河”(课件)地面上出现了一条小河,河,两岸要进行拔河挑战赛,先要请上我们班的小小大力士,力气真的大吗?谁来挑战,验证一下啊?2.个人挑战。
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来做一做,更能切身体会“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失败一方想合作方法,三或二对一,再次挑战。3.交流游戏带来的启示。同学们,这是个特别开心的游戏,不过在游戏中你一定想到了什么,对吗?谁来说说你得到了什么启发?4.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集体力量大。板书:人多力量大三、解决运水果,明白人多还得心齐力才大。1.出示运水果的故事。过渡:真的是人多力量就大吗?有人可不同意了。大家来看一看发生在森林里的运水果的故事。看课本p612.交流原因。为什么这么多小
动物就拉不动一篮子水果呢?3.小结:其中的原因不难发现,那他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最快的把水果拖到森林俱乐部去呢?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帮他们想一个最好的办法。4指名交流,讨论明确为了集体的力量更大,所要做的有很多方面。(1)如果你是高贵的天鹅,你愿意听从这个决定吗?为什么?你是那只小猫,大家都走这条路,你可能就是带路的,那一定很辛苦的,你还愿意让大家走这条路吗?为什么?(2)听出来了吗?这些小动物的让步、担重任或者是服从决定,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5.播放续集:小动物们听了大家的讨论,会怎样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结果。6.利用板书总结:小动物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合作可是一门大学问,在合作的时候我们要学着作适当的让步,要勇担重任,要服从集体的决定,更要朝着同一个目标一起努力,才能让集体的力量发挥的更大,这就是人多心齐力量大。(板书)
谚语明理,活1.其实古人也曾告诉过我们这个道理:千人同心动导行。可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一)谚语展(课件出示谚语:千人同心可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示,明白道理。一人之用。)2.四人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谚语,还可以说说自己的理解。像这样能说明集体力量大的谚语还有很多,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收集在自己的本子上,现在和你的小伙伴来交流一下吧。3.指名交流。
故事本身是容易明白的,但是要做好却是不容易的。没有让学生来实践,但是让他们谈谈这样做的原因,把问题如同解乱麻一般铺开来理清楚,是学生提升的好机会。
选一句你最喜欢的说给我们听吧。4.课件出示,集体朗读。(1)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很多也跟同学们的一样,让我们用心地读读,认真地想想吧。(2)抄写谚语。(3)这些谚语中包含着深刻的道理,能时时提醒我们团结合作能产生巨大的力量。所以请你选一句你最喜欢的谚语,端端正正地抄写在老师发给你的小卡片上吧。(字稍大。)5.谈理解。古人给我们留下这么多宝贵的谚语,他们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二)设计宣传手抄报,学着合作。1.过渡,宣布小组制作集体力量大的宣传手抄报,出示规则。多么深刻的道理啊,我们不仅要学,更要做一个小小宣传员,把这个道理宣传给更多的同学知道,看,可以做一张老师这样的宣传手抄报,不过这张手抄报需要让小组的同学一起来合作完成,我们来进行一场宣传手抄报制作比赛。规则是这样的:(课件出示)要求人人参与,合理分工,手抄报做的美观、迅
速,桌面整洁的小组为优胜小组,颁发最佳合作奖。小组长上台领纸。(做之前老师有个温馨小提示:我们刚才都明白了集体力量大,那怎么样让集体的力量发挥的最大呢?我想大家都是聪明的孩子,一定会边做边思考的。)宣布比赛开始。2.学生现场合作制作手抄报,挖掘合作中的故事。3.采访优胜小组,说说你们合作的故事吧。(1)最快小组,为什么能做的这么快?(适时板书原因)(2)最美观小组,为什么这么漂亮?谁画的?是谁让你画的?(适时板书原因)(3)贴上奖励字条:最佳合作小组。4.完成板书,小结。我们手抄报都是漂亮的,我们的合作更是成功的!同学们,为自己的出*表现鼓鼓掌吧。1.交流生活、学习中的合作事例。编一张小小的手抄报也需要团结合作,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靠团结合作取得成绩的事例,大家能说说吗?2.出示奖状,深入感受集体力量大。班级奖状:我们班有哪些人为此付出过努力?
合作活动能让学生有目的参与其中,并从活动中发现善于合作的事例,找到合作金钥匙。这里,还可以根据时事,进行活动的变化,如制作宣传海报等。
五、列举荣誉,提升情感。
学校奖状:相信,我们班是个团结的小集体,我们的学校更会是个团结的大集体!这是谁的荣誉?3.放眼社会事例,升华感情。团结合作不仅在竞技中需要,在工作中需要,在大灾大难中需要,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身边的荣誉更能拉近学生和“合作”的距离,感受合作的成功无处不在,所有人都需要与人合作,获得成功。
板书设计
人多心齐力量大
(课堂生成的合作成功的重要原因)
教学反思
自从学习了一些常态课的基本理论后,我在思考品德课堂最需要的还是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引导孩子们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不需要走马观花似的推陈出新各种花式活动。于是我把减负课的印象深深地记在了心里,所以我想对原来所备的这节课做的思考就是怎样让课上的更实在些。在思考的过程中,我又觉得其实要上出实实在在的课也不容易,不需要在形式上多花心思,可是在如何利用好每个朴实的活动进行深入挖掘,如何抓学生感受中有价值的生成资源去引导学生,甚至是有一个提升等这些方面,给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的关注课堂、关注学生正是一个成长中的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实践的。对照常态课的要求,我的课有没有达到常态课的真实、朴实、扎实和实效呢?这是我在备课中思考最多的问题。每一个环节
我尽量从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活动入手,包括课前热身的脑筋急转弯中引入击掌欢迎的小游戏,也是一次简单的合作意识的体现。我把教材中蚂蚁搬蛋糕的故事改成了拉你过河的小游戏,我觉得道理是一样的,而活动使学生的体验*更强,感受也更真实。教材里面的一个自选活动是瓶内提*珠在学生学过的课文中早已出现过,而且我记得以前为了这个游戏中的*珠,我还动了不少脑筋来选跳跳球再串线,我觉得都已经失去了家常课的味道,所以这次我用制作宣传手抄报的活动让学生学着合作,感受乐趣,而且我觉得一堂课的作用不仅仅在于课堂上,更要延续到课后,渗透到生活中,这样的品德课的力量才更实在。用他们自己收集学习的谚语制成手抄报,可以张贴在教室,也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巩固,我总觉得上完课老师出了教室后,最好给学生留下点什么,也许可以是看不见的感动,也可以是看得见的成果。课堂呈现是否真实、教学内容是否朴实是我上课之前可以思考和预设的,可是我觉得最难的就是如何让学生学的扎实,体现较强的实效。我的这堂课试教过一次,在试教中我总觉得学生的回答我很难去提炼和深化,没能抓住好的契机去挖深,所以扎实的效果也会因此而比预期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我给自己找了一个下台阶的理由,我想,也许这就是我们与名优教师最大的差距。明确差距,就是明确方向,我想通过上课,就会有很多老师的齐心协力的帮助,就像我上的这节课的主题那样,集体的力量一定会让我有更多的收获。
8.2集体的力量教学设计2
第二课我与我们——集体的力量
教案
临武县第三中学陈颂竹
二○一五年四月
集体的力量
授课学校:临武县第三中学
授课教师:陈颂竹
授课年级:七年级
教学目的:1、明白人多不一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
2、在集体生活中,对团结要有正确的认识。
教学重点:懂得在集体中要目标一致、齐心协力才能发挥集体最大的
力量。
教学难点:在集体生活中要做到真正的团结。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提问法、讨论法、表演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导入课题。
二、教学新课。
(一)集体的力量
1、例举自然界中的小动物发挥集体的力量。
2、例举人类依靠集体的力量取得的成就。
这些成就凝聚了许多人的智慧和力量,由此引出“人多一定力量大”吗?
3、《三个和尚》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人多不一定力量大,人多要在团结的情况下才会力量大。
(二)团结就是力量
1、教师讲故事《88、0和9碰在一起》,学生思考: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聪明人应该团结起来。
2、学生合作讨论:收集有关“团结”的成语、俗语、名言等;搜集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体现“团结就是力量”的事例。
3、情感升华:汶川地震中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事例。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奉献精神。
(三)在班级和学校集体中生活,同学之间也需要团结合作。
1、学生举例说说哪些事情或活动需要同学间团结合作。
2、教师提四个问题,学生回答,让学生感受到团结不仅要合作,还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可以促进我们的进步、成长和发展。
3、活动:学生谈谈“在你经历的集体中,最令你难忘的集体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4、播放七(1)班的视频,提问:这是真正的团结吗?为什么?如果你看到了,你会怎么做?
5、继续播放七(1)班的视频,让学生体会什么是真正的团结。
6、学以致用:学会批评与自我批评。
7、学生即兴表演:正确对待同学间的矛盾。
三、巩固。
做课堂练习。
四、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
齐唱歌曲《团结就是力量》结束新课。
五、布置作业。
1、简答题。
什么是真正的团结?
2、材料分析题。
“一棵草易凋,一滴水易干。一根柱子难撑天,一块石头难垒山。一缕棉丝难织布,一粒大米难做饭。一把火烧不开水,一只手捂不住天。一粒黄豆难磨浆,一根甘蔗难榨糖。一锹煤炭难炼钢,一块砖头难砌墙。一根草搓不成索,一片蔑编不成萝。一根木头难烧火,一扇石磨难磨面。”
这段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集体力量名言警句3
要永远觉得祖国的土地是稳固地在你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哪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奥斯特洛夫斯基
凡是经过考验的朋友,就应该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你的周围。——莎士比亚
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韦伯斯特
人不能孤独地生活,他需要社会。——歌德
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叔本华
谁要是蔑视周围的人,谁就永远不会是伟大的人。——左伊默
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鲁迅
青春没有亮光,就像一片沃土,没长庄稼,或者还长满了荒草。——吴运铎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为了达到伟大的目标和团结,为此所必需的千百万大*应当时刻牢记主要的东西,不因那些无谓的吹毛求疵而迷失方向。——恩格斯
个人转载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