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有没有去过桂林?谁来说一说,你眼中看到的桂林是什么样的?
2是呀,桂林山水甲天下!同学们想不想亲眼去看一看?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2
二、指导看图
1图上有哪些景物?
2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示相应的词语,认读。
三、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1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书,借助拼音,认读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2请同桌的同学互相听一听,相互检查一下,读音有没有错误。
3出示词语
(1)自由读
(2)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几个字的读音
(3)指名读,齐读
(4)小组组织找朋友,你说我猜的游戏,加强生字读音
(5)看图理解图意
(6)齐读生字词
四、教学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依次认读
2按笔顺书写生字
3教师范写
4学生在《习字帖》上描红、临写,师巡视。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朗读课文
二、看图说话
1看图,运用书上的词语练习说话,想象大自然的美丽。
2四人小组交流,选派一名说的最好的上台说。
3指名说,师生评议
三、开展我是小导游活动
准备好导游解说词,评选出最佳小导游
课文《识字3》教学设计模板2
【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和创造*。而要一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3、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对子。
【教学目标】
1、认识雾、霜等13生字,会写和、语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言
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这个家园中有各种自然景观、花草树木和小动物们,我们大家都爱他,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识字了就是描写一些自然景观的,而且它还是一首对子歌,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呀?
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
1、现在就请同学们快快地把书翻到36页,让我们借助拼音在下面自由地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
2、同学们在初读课文过程中都有有收获,谁愿意试着给同学们读一读?
3、齐读课文。
4、把笔拿出来,画一画这课的生字,读一读、不会的生字可以问一问小同桌,开始吧。
自评:自主学习就是作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是我的事情,我能够学,我尽量自习学,不懂的,不会的,我在同学的帮助下,在老师的引导下再思考。如果学习的责任从教师身上移到学生身上,很多奇迹就会出现。
三、理解词语,学习生字
刚才同学们初读了课文,画出了生字,现在我们就一小节一小节地读,把不会的字学会,把不懂的词语弄懂。
1、一小节:
⑴*意读一下第一小节(1名同学)其他同学看屏幕。
(多媒体展示第一小节内容)
⑵齐读一下这些字:
雾、霜、霞、朝、夕。
⑶你发现了哪几个字长得很象:
雾、霜、霞。
读一读。
⑷你用什么方法方法记住这些字?
生:形声字的方法记住这些字。
师:用雾扩词说一句话。
生:早上,白茫茫一片大雾,什么也看不清。
⑸你在什么时候见过雾,这有个词叫震雾(板书)。
读一读。
⑹你见过霜吗?
很热的天气会出现霜吗?我们的家乡长春在深秋的时候最容易出现霜。所以,老师这还有一个词叫秋霜,看屏幕(多媒体)叶子上的白*结晶体就是霜。
自评:今天,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极大发展潜力,更为课堂教学增添了许多活力,形象、直观提高教学效率。
⑺谁见过朝霞?
朝霞(板书)。
与朝霞相对的是什么词?
夕阳(板书)读一下。
⑻看一下朝霞、夕阳。
(多媒体图片展示)
⑼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句
(多媒体图片展示)
和风对细雨,去掉对是什么词?
和风细雨这是一个成语。
(板书)
2、二小节:
⑴齐读一下第二小节。
(多媒体展示)
⑵这一小节一共有5个生字,请同学们跟老师读一读。
⑶齐读一下:
蜂、蝶、碧、紫、千。
男同学读一读。
女同学读一读。
⑷出示多媒体蝶、蜂有什么相同之处?
你能给他们组词、并说出一句话吗?
⑸猜字游戏:
王白坐石头上碧(多媒体)→扩词→看一看碧野是什么样子?
(出示多媒体图片)。
⑹读一读:
蓝天对碧野、万紫对千红。
(多媒体展示)
万紫对千红去掉对是什么?
万紫千红。
(板书)
⑺读一读这个词语。
⑻看屏幕(多媒体图片)当你看到这万紫千红的景象时你会说些什么?
自评:同学们看到丰富的画面时,兴趣盎然,并产生赞叹之情,借机进行教育事半功倍。
3、三小节:
⑴把书端起来:
女同学读一读,男同学看屏幕。
(多媒体)
⑵女同学把书放下看屏幕,男同学说一说你都画了哪些字?
⑶哪两个字偏旁部首相同:
李、杨。
除了是植物,还是姓→扩词。
⑷多媒体出示:
(山清对水秀、鸟语对花香)
生读。
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出示多媒体图片)看一看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景象。这么美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来保护,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树立环保意识,千万不去破坏环境,伤害小动物。
四、巩固字词
1、读词语。
2、齐读、看屏幕加拼音的字。
3、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吗?
4、打乱顺序。
5、开火车。
五、读课文、背诵
1、齐读。
2、对对子:
女生互相读。
3、背诵。
六、写字
七、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你们留心过生活中还有很多这些对子吗?请同学们日常收集一下,我们下节课来汇报。
【板书】
识字
晨雾秋霜和风细雨万紫千红
朝霞夕阳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教学反思】
课的开始,就是一个设计和实施都很成功的教学环节,它的成功和精彩不仅仅在于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不仅仅在于巧妙地导入了新课。
1、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重要基础。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应始终致力去做的事情。但怎样使学生对课本上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这是有规律可循的。我能成功地运用了这样两条激发兴趣的规律:
⑴当所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疑问的时候,学习者会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
⑵当所学知识揭示了自己以为常的现象中的新的含义的时候,学习者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2、从课的一开始就体现了学生装学习的主体*、实践*:
这节课开头的教学过程,充分说明了教师对学生学习主体*的认识是比较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