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句子;能在指定的句子中,正确辨别选用音近字或形近字;能把同类词语进行逻辑归类。
2、能给句子加上顿号、逗号和句号。
3、能照样子把前果后因的句子改为前因后果的句子。
4、能用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阅读短文,理解短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
二、课时安排:
第1课时:完成第1~4题。
第2课时:完成第5~6题。
三、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拼读音节,写出相应句子。
(1)拼读音节,及时纠正。
(2)填写句子。
2、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选择填写形近或音近的字。
(1)读懂句子选字填空。
(2)说说为什么选这个字。
3、同类词归类。
(1)学习例句。
(2)根据例句中事物的相互关系去思考。
4、运用标点。
(1)复习顿号的用法。
(2)*完成作业。
第2课时
1、改写句子。
(1)分析例句。
前果后因的句子,强调的事情的原因。
前因后果的句子,强调的事情的结果。但要在中间加上“所以”。
(2)*完成。
2、阅读短文。
(1)说说读懂儿童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
(2)*阅读,完成作业。
(3)检查,如有错误,及时纠正。
小学语文《练习》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复习学过的全部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认读字形,读准字音。
2、复习巩固学过的18种基本笔画和45个汉字,能正确书写。学习熟字组成的新词。
3、使学生知道要锻炼身体,爱清洁,讲卫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练习1——4题。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任务。
我们已经学完了23个声母,24个韵母(6个单韵母、9个复韵母、9个鼻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还学习了四声和拼音。另外还学了18种基本笔画,45个汉字。我们来复习一下,看谁学得好。
提供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小学科学,小学体育等小学教案
二、指导练习第1题。
1、读韵母表,让学生按单韵母、复韵母、前后鼻韵母的类别读,并用卡片认读。
2、读整体认读音节。
复习时为避免学生学得枯燥,可用游戏的方法进行,如“送信”、“找朋友”等。
三、指导练习第2题。
在上一题复习韵母表的基础上,比较形近、音近韵母第一行是形近韵母,看清字母形状,不要读错。第二行是音近韵母,前后鼻音要区分清楚。
四、指导练习第3题。
1、卡片认读学过的基本笔画。
2、说说横折钩、竖弯钩、竖折折钩、竖弯、横折弯钩、撇点这6种笔画的名称。再想想这笔画在什么字中出现过。如:横折钩(月、地),竖弯钩(地、七),竖弯(四),竖折折钩(马),横折弯钩(九),撇点(女)。
五、指导练习第4题。
1、用卡片“开火车”认读学过的生字。
2、看音节找汉字或写汉字。
dìlìqīmǐtǔwǔzhú fù
地立七米土五竹 父
mùyīyùnǚɡuǒduōzu
木一玉女果多坐
niúliùjiǔsìshírì
牛六九四十日
3、读读写写题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练习5——7题。
教学过程:
一、指导练习第5题。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让学生*选一个表示图意的字,可先圈起来,再填在作业本上。
二、指导练习第6题。
让学生先认认图中的事物,再拼读音节,把图和音节连起来。*是:树叶、熊猫、蝴蝶、台灯、手表、喜鹊、水牛。
三、指导练习第7题。
1、看图,说说丁丁、冬冬是怎么做的。
图1,丁丁每天做早*。
图2,冬冬跳绳,锻炼身体。
图3,冬冬爱清洁,饭前把手洗干净。
图4,丁丁也讲卫生,常剪指甲。
2、你和丁丁、冬冬一个样吗?做到的在图下方打一个√。
3、表扬做得好的学生,鼓励学生像丁丁、冬冬那样,养成锻炼身体、讲卫生的习惯。
小学语文《练习》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看图认识五种花。
2、读通两则谜语,并能猜出是什么花。
3、能用几句话写出最喜欢的一种花,让同学们猜是什么花。
4、写好钢笔字,一个字有两个捺笔,须分清主次。
5、熟记八条成语。
6、学写毛笔字。
7、练习以我的一张照片为话题,具体有条理地说话。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一)教学第一部分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明确练习要求。
2、借助拼音,指导学生读词,要读准字音。
3、投影出示这五种花朵,请学生说说每一种花朵的颜*、样子等,要求能抓住每种花的特点说,说话要流畅。并随机请学生说出这种花的名字。
4、请学生在书上把花名与相应的花朵连上线。
5、交流连线结果。
6、提问:你最熟悉其中哪一种花?关于这种花,你还了解些什么,用一句或几句话向大家介绍介绍。
(二)教学第二部分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明确题目要求。
2、指导。
(1)让学生说说读谜语遇到生字怎么办。
(2)学生练习读谜语。
(3)指名朗读,正音。
(4)请学生说说,从谜语中看出每种花各有什么特点,请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或句子回答。
(5)猜一猜每一则谜语各指什么花,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猜。
(6)教师随机出示仙人掌花与荷花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两种花的特点。
(三)教学第三部分
1、审题。
(1)指名读题。
(2)师生共同讨论,进一步强调要写出最喜欢的一种花,要抓住花的特点写,但不要写出花名。
2、指导。
(1)在学生明白内容的基础上,请学生用几句话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花。
(2)师生随机点评有没有抓住花的特点写,句子是否通顺。发现写得生动形象的句子给予表扬。
3、练习。
(1)学生练习写句子。
(2)请部分学生读自己写的句子,并由他点名请同学猜猜写的是什么花,组织学生根据要求评议。
(3)请没有在全班读自己写句子的同学与周围同学交流,互相猜、互相评。
4、反馈。对没有抓住特点的句子,举一两个例子组织全班同学口头修改。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请学生谈谈用什么方法学习成语。
2、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成语。
3、交流:你是怎么学习这些成语的,你学会了什么?
4、教师根据交流情况引导点拨,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能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
5、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成语在意思有关联,读起来押韵上口,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
6、指名背诵,集体齐背。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审题。(1)指名读题目。
(2)通过谈话让学生明确练字的重点。
2、指导。
(1)请学生自己观察途、蓬、透。每个字有两个捺,在书写时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强调一个字有两个捺笔,须分清主次。
(3)教师以途为例示范书写,边书写边讲解。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请该同学介绍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我家的一张照片)
1、审题。
(1)启发谈话,揭示口语交际话题我家的一张照片。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讨论说话的顺序。每个人根据自己说的需要确定顺序。
(2)请学生从影集中选出一张最喜欢的照片,自由练说。
(3)指名说,通过师生评议,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①要介绍清楚照片上有什么人,照片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拍的。
②自己为什么喜欢这张照片,要把话讲具体,讲得有条理。
③要讲真话、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
3、练习。
(1)分组练习说,组员之间互相评议。
(2)每组推荐代表到讲台上说,师生评议。
4、反馈。
(1)教师对学生的说话进行评点。
(2)让学生把说的话写下来。
(3)写好后,请同学们交换影集欣赏,相互交流,增强了解,也进一步练习说话。
第四课时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明确本次学写毛笔字的重点是写好两个笔画:横折折撇横折折折钩。
2、指导。(1)指导学生分析及乃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讲解要领边示范书写横折折撇横折折折钩。
3、练习。学生临摹。教师巡视,特别注意写字有困难的学生,并及时帮助。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行纠正。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范文4
一、教学目标:
1、能按顺序填写汉语拼音的大写字母。
2、能正确拼读音节写汉字,了解“名词组合”式的构成。
3、缩写、仿写句子,能把句子补充句子。
4、能抓住关键词句读懂短文。
二、教学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能正确拼读音节写汉字,了解“四字并列”的构词法。
2、缩写、仿写句子,能把句子补充句子。
教学过程:
一、字词部分:
1读拼音,写词语。
(1)出示,自由拼读,指名认读。
(2)*完成,巡视,集体校对。
2、读读写写。
(1)自由认读。指名读。
(2)观察词语在构成上有什么特点。
可稍举一例提示。
(3)在书本上抄写一遍。
二、句子部分:
1、自由完成书本第4、5、6题。
2、缩写句子:
(1)学生试说*。
(2)教师归纳缩写要点。
3、补充句子:
(1)回顾完整句子的构成。
(2)指名说说题中各题所缺的部分。并补充完整。
4、仿写句子:
(1)说说“不但……而且……”句式填写时的特点。
(2)校对。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能按顺序填写汉语拼音的大写字母。
2、能抓住关键词句读懂短文。
教学过程:
1、能按顺序填写汉语拼音的大写字母。
(1)完成第1题。
(2)记忆。在书本上再抄一遍。
2、能抓住关键词句读懂短文。
(1)自学短文,回答问题。
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短文的意思的。
(2)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提示》。
(找出关键句理解整段话的意思)
用本单元学过的方法再读一遍短文。
(3)回答问题:
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擅长”是什么意思?哪几个句子最能说明齐白石擅长画吓?
(4)自由朗读短文,想想作者是怎样把“齐白石擅长画虾”写具体的。
语文《练习1》教学设计5
【教学要求】:
1.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
2.书写时注意写好捺画,并巩固笔顺规则。
3.熟记8个成语和记诵古诗《夏日田园杂兴》。
4.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一是让学生想说,二是让学生会说。
5.练习两个笔画及含有这两个笔画(横撇、撇点)的字。
【教学重、难点】:
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
启发学生留心观察、记录简称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大致体会成语。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完成学用字词句的教学,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相融洽。
一、熟记并背诵简称歌。
1.出示*地图。
帮助学生对*地图有一个整体认识,即*地图像一只傲然挺立的雄鸡。
2.接着,借助地图了解我国有34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直辖市:*、上海、天津和重庆
少数民族自治区:新疆、*、广西、宁夏和内蒙古
特别行政区:*、*
3.了解有关内容
直辖市是由*直接领导的城市,自治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是相当于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区地方。
4.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简称。
5.熟记并背诵简称歌。
6.找朋友游戏。
巩固对简称与省、市、自治区名称之间对应关系的了解。
二、理解有关各省、市、自治区的句子。
1.出示句子。
启发学生边读边想:通过刚才的学习,哪些原本不理解的内容现在理解了?
2.交流。
3.巩固对简称所代表的含义的认识,初步知晓我国几大地方戏的名称。
小结:恰当地运用简称能使语言表述更简洁。
4.运用简称的词句。(留心观察、记录简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如:黔驴技穷、湘江、滇池、京沪铁路等。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写好钢笔字(“遮、越、处”三个字)注意写好捺画;进行读读背背。
一、写好钢笔字
1.看看写的字。(“遮、越、处”三个字)要注意什么?
2.讨论要注意的地方。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三个字的捺画的不同走势。
正确把握三个字的捺画起笔走势。
“遮”字一捺走势平缓;“越”字一捺比“遮”陡;“处”字一捺更陡。
4.知道学生认真、仔细、规范地描红、仿写。
5.注意写字姿势。
二、读读背背。
1.熟记8个成语。
(1)结合第一单元的课文,《庐山的云雾》加以理解。
风云变换:像风云那样变动不定。比喻事物变化复杂或局势动荡不安。
气象万千:气象,景象。形容景*和事物多种多样,富于变化。
飘飘欲仙:漂浮上升,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
(2)指导记忆。
2.背诵《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介绍:范成大写了一组《夏日田园杂兴》,今天学习《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2)引导学生看图,并借助图画读读古诗。(大致体会诗的意思与表现的情趣)
(3)小结:全诗用通俗的语言描绘了夏日农家昼耕也织的忙碌景象和儿童不会帮助织布,却在树下学种瓜的有趣情景。
(4)指导学生熟读背诵。
(5)搜集其他《夏日田园杂兴》进行积累诵读。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让学生想说、让学生会说)进行口语交际;指导连写毛笔字。
一、口语交际
聊聊春节
1.设问导入:今年的春节,你是怎么过的?你知道过春节时,咱们这儿有什么习俗吗?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春节。
2.出示题目:聊聊春节
3.借助插图(贴春联、全家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舞龙灯、吃年夜饭、给老人拜年……)勾起回忆。
4.交流本地春节的习俗,也可交流其他地方过春节的习俗。
5.自由练说、同桌练说、全班交流。
6.指名说。
语文《练习6》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能区别多音字的不同读音,能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
2.能写出表示流水、刮风、下雨等声音的词语,能在句子中找出反义词。
3.能把用“可是”作转折的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4.能给句子正确地加上冒号和引号。
5.能有感情地朗读短文,并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复述短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学习第1题。
(1)审题,弄懂题目的意思。
(2)学生按拼音读准音节,
(3)根据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4)用不同的读音去组词。
二、指导学习第2题。
(1)审题,弄懂题目的意思。(要求在句子中改正错别字。)
(2)先指导学生明确题意后,让学生自己去识别错别字,再说说为什么说这些是错别字,正确的应该怎么写,最后写下来。
(3)将错别字与改正确的字组词。
三、指导学习第3题。
(1)学生先读题,然后说说可以填哪些表示声音的词。
(2)矫正后再写下来。
(3)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表示声音的词。
四、指导学习第4题。
(1)弄清题目的意思。(要求给句子加上冒号和引号。)
(2)复习冒号和引号的使用方法。
(3)让学生*完成。
(4)抽查部分学生,交流后矫正。
五、指导学习第5题。
(1)审题,弄清题目的意思。(要求在句子中找出反义词。)
(2)让学生在读懂句子的基础上,找出一对意思相反的词并说说理由
六课堂作业。
(1)完成上述作业,写到练习本上。
第二课时
一、总结上一节课的练习情况,提出本堂学习要求。
二、指导学习第六题。
(1)自己读这一段话,说说这段话共有几句,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思考这段话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第几句到第几句写的是同一方面的意思。
(3)讨论交流后再写下来。
三、指导学习第7题。
(1)读通短文,了解短文后面的要求。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练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说出短文内容。
(3)复述时可以用上课文中的词语,但主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不能背讲课文。
四、在练习本上完成练习。
语文《练习8》教学设计7
教学要求
1.训练学生的说话写话的能力。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全包围结构的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成语和两副春联。
4.口语交际:我打算这样过寒假。
重难点
口语交际的训练。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的观察、说话写话的能力。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全包围结构的字。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大题
(一)指导看图说话。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2.足球是怎样飞入球门的?穿蓝*球衣的1号守门员是怎样扑球的?其他的球员和小观众看到后,表现是怎样的?
3.学生自己说,同座位互相说,互相纠正,补充。
4.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指导。
5.小组之间再交流。
(二)指导写话。
1.把刚才说的话写下来。
2.教师巡视指导。如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用音序查字法来查。
3.反馈,交流。
(三)培养说话能力
1.审题,读题。
2.该怎样向别人讲述呢?可联系观看的足球比赛来想想。
3.教师提醒:讲述时要简明扼要,并且要用“我”。
4.四人一组说说,讨论讨论。
5.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补充。
二、教学第二大题
1.审题,读题。
2.读读这三个生字。这三个生字有什么共同点?
3.学生观察字,说说怎样美观地写出来。
4.教师提醒:这三个生字里面部分不能写得太大或太小
空间要基本相等。
5.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6.反馈。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观察书上的插图,并用一段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成语和春联。
2.口语交际:我打算这样过寒假。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成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大题
(一)教学第1小题。
1.审题,读题。
2.借助拼音读读成语。
3.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
4.看看图,想想成语的意思
教师视情况做补充。
5.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
(二)教学第2小题。/article/
1.审题,读题。
指名说,学生相互纠正,补充。
2.你们知道什么是春联吗?教师简介有关春联的知识。
3.借助拼音读读春联。
4.读懂了春联的意思吗?指名说。
5.指导朗读、背诵。
二、教学第四大题
1.审题,读题。
2.小组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补充
语文练习的教学设计8
《练习1》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重点:第4、5、6题。
教学难点:第4题,要确切地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分辨出差别,恰当运用。第6题,改变句式的练习,要理解改变后的句式,强调的对象不同了。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部首查字。
2.能熟练第拼读音节,正确地书写生字。
3.学会正确搭配词语。
教学过程:
1.学习第1题。
指名说说用部首查字法的方法步骤。
分三组各查一个带点的字,按要求填写。
交流、讨论,纠正错误。
指名中等生说说词语宁静题词的意思。
2.学习第2题。
自由拼读,作好答题的准备。
指名拼读音节,并组成词语说说。
指名在小黑板上正确填写相应的字。
封锁继续波涛平衡安危欢腾
集体改错。
3.学习第3题。
读题,明确题目的要求。
自学准备,想想两大组词语怎样搭配才恰当。
指名搭配词语并说说为什么。集体订正。
指名说两大组左边的词语还可以跟哪些词搭配。
完成作业。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恰当地选择近义词。
2.能把三句话合成一句话,懂得怎样把句子写得简洁、明白;能照样子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教学过程:
1.学习第4题。
辨析词义,指名说说。
指名说说选词填空的情况。
指名说说坚定、坚强、坚决的情况,并说为什么选这几个词语填写。
2.学习第5题。
读题,明确题目的要求。
出示小黑板,提问:第(1)句中有几个句子?都是讲谁?讲了几个动作?这些动作是否可以连起来?
指名把三句话合成一句话说说。
自学准备第(2)句。
3.学习第6题。
读例句,明确练习要求。
指名读例句,说说句子的意思。
比较上下两个句子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指名改写第(1)句。先说说罗盛教把崔莹救出来了这个句子,强调的对象是谁。再说说如果把强调的对象改成崔莹该怎样改写。(被字句)
指名中等生改写第(2)句。
完成练习。
4.自学短文《为邓爷爷表演》。短文中注音的是生字,用的方法理解意思。
读全文,了解短文的主要意思。
填空:()月()日,我(在什么地方)为邓爷爷表演(什么),邓爷爷看了我的表演(怎么样)
按照表演前--表演时--表演后的顺序分段,说说各段的段意。
第1段(1、2):主要写我来到工业展览馆为邓爷爷做电子计算机演示,心情十分激动。当看到邓爷爷和蔼可亲的样子,心情渐渐平静下来。
第2段(3、4):主要写我沉着地为邓爷爷做电子计算机演示,,邓爷爷鼓励我。
第3段(5):主要写我兴奋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默读全文,在文中划出邓爷爷和蔼可亲的句子和邓爷爷说的话;把划出来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语文练习六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的书写左小右大、左大右小、左右相等得左右结构的字;正确的读写“实”“害”“坚”所组成的词语。
2、--会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3、--能看图写表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句子。
4、--能*阅读内容浅显的短文,理解主要内容,根据题示找出相应的段落。
5、--会收听少年儿童广播《小喇叭》节目,听后能说说内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第一题。
1、--认识三组左右结构字的结构特点。
2、--请学生分别举出几个例子。
3、--按结构要求正确地书写。
4、--反馈、评价。
二、--第二题。
1、--读一读,提出不懂的词语,讨论。
2、--说说还能组什么词语。
3、--学生抄写,写完后,评价优劣。
三、--第3题。
1、--指导好例句。让学生思考:“一阵大风”刮断了什么,一个“把”字是丝放到了“刮断”前面去了。这句话还可以这么说:丝被一阵大风刮断了。
2、--照样子改写句子。
3、--校对,评议。
四、--第四题。
1、--让学生自由读谚语。
2、--引导学生理解字词。“不如物”
3、--用自己的话说说谚语的意思。
4、--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五、--第五题。
1、--提示句子的要求。
2、--学生看图自由练说。
清晨,太阳慢慢地从海面上升起来。
放学后,小红在田里拾稻穗。
3、--学生看图写句子。
六、--第六题。
1、--学生自由读短文,想想该怎么回答问题。
2、--指名回答。
七、--第七题。
1、--让学生说说你自己喜欢听的少年儿童节目。
2、--听小喇叭录音节目,听后说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