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学会10个生字,7个2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了解*蝴蝶谷的由来及每年春季蝴蝶谷的迷人景象。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目的要求: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一、复习。
1、读生字词。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理解课文:
1、学第1自然段。
(1)自读第1自然段。
(2)你知道了什么?(出示挂图)图上环境怎样?确实适合蝴蝶生长。
(3)有感情的朗读第1自然段。
2、教学第2自然段。
(1)那里还有什么呢?齐读第1句。看土理解:山谷。什么样的地方叫山谷?
(2)为什么把这些山谷叫蝴蝶谷呢?自读第2自然段。
(3)从哪些词句看出去蝴蝶谷聚会的蝴蝶特别多?
a、(出示图)看图理解“*彩斑斓”。
b、(出示句子)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感到山谷里来聚会。
△指名读这句话。
△这里的动词用的多准呀!我们还学过哪些动词用得很准的句子,说一说。
△你能用一系列的动词说一段话吗?
(4)有感情的朗读第2自然段。
3、教学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
(2)蝴蝶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那些语句看出景象非常迷人?
a、生边说句子,师边放相应的多媒体或教学挂图。
b、相机从录相或挂图中理解:壮观、五彩缤纷。“五彩缤纷”还可以换什么词呢?
c、先读,看录相,再有感情地读书上的句子。
(4)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喜欢黄蝴蝶的就读有关黄蝴蝶的句子。
喜欢五颜六*蝴蝶的同学就读相应的句子。
(5)戴上蝴蝶头饰一起表演一下。
4、教学第4自然段。
(1)因为蝴蝶谷的景象十分迷人,所以(齐读第4自然段)。
(2)看录相理解“团团围住”。
(3)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三、请读书好的学生分段配乐朗读。
四、作业:
(一)扩词。
观( )( )( ) 刻( )( )( )
游( )( )( ) 片( )( )( )
(二)你能写出表示颜*多的词语吗?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二年级《*的蝴蝶谷》的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蝴蝶谷”名字的由来,凭借课文想象蝴蝶谷的迷人景象,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在读中感知、感悟*蝴蝶谷的美景。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孩子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
第一课时
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要求: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识字写字。
教具:生字卡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
三、学习生字。
四、作业
第二课时
内容:精读训练
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凭借课文想象蝴蝶谷的迷人景象。
重点:在读中感知、感悟*蝴蝶谷的美景。
难点:如何让孩子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
教具:挂图
一、复习
二、精读课文
过渡:我们再次进入蝴蝶谷,再次欣赏迷人景象。
1、快速读全文,找找那一段写蝴蝶谷的迷人景象?
2、师范读第三段。想: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第一句)
3、哪些句子具体写了迷人景象?自己读一读。
指名读。评议
再自己练读,看怎么读才能读得很美。
你最喜欢哪些词句,读到这里,让你想到了什么?
出示第三句话,读读,把什么比做什么?说明什么?
想象还有什么颜*的蝴蝶?练读,读出美。
4、齐读第三段。
5、*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蝴蝶?齐读第一段。说一说原因。
6、出示填空题:
祖国的宝岛*()、()、(),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
7、这么美的名字从哪得的?那一段告诉我们了?
老师范读第二段,你听出了什么?
蝴蝶是怎么赶来的?读读,画出表示蝴蝶动作的词语。
齐读第二段。
8、指名朗读第四段。
1)蝴蝶谷为什么能吸引游客?
2)还有别的原因吗?
9、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做上记号,互相交流。
10、各自朗读喜欢的句子。
三、作业
1、读课后第四题的句子。
2、背诵课文。
板书:19*的“蝴蝶谷”
环境:气候水源花草
得名:飞过穿过越过赶到
景象:迷人有的……有的
吸引游客
《蝴蝶花》教案3
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知识目标是认识13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其中的7个字;能力目标是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进行表达;价值观目标则是教育学生注重卫生,学会自己动手做事。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的重点在于生字的学习和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表达,难点则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诱导与质疑
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班上,谁最注重卫生?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提出蝴蝶结还有另一个名字——蝴蝶花,并探讨与课文相关的故事。
二、整体感知与自学生字
学生首次阅读课文,标出生字并准确发音。
教师朗读课文,示范正确的朗读方式。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追求流畅且富有感情。
检查生字的发音和书写,特别关注生字的掌握和记忆。
分组进行朗读,并给予即时的指导和反馈。
学生交流:提出不理解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
三、引导与探究
指导学习第1段:学生边读边思考娟娟早晨的活动,指名分享想法。
指导学习第2至第4段:通过图文对照,学习小鸟们在树上的对话,板书关键词如“草窝窝”和“梳好头发、扎上蝴蝶结”,并引导有感情地朗读。讨论如果是娟娟,可能如何反应。
指导学习第5段:观察插图,讨论娟娟的变化,并板书“讲卫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娟娟会有所改变,指名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论。
指导学习第6至第8段:学生自由阅读,思考娟娟为何会笑,并指名交流,板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四、质疑与讨论 引导学生分享课程中仍有疑问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
五、反馈与小结
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本课程后的收获和体会。
六、拓展与延伸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在卫生方面的做法。
探讨应该学会自己做的事情,以及如何学习这些技能。
欣赏歌曲《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七、指导书写生字 设计板书,包括“蝴蝶花”、“草窝窝”、“梳好头发、扎上蝴蝶结”、“讲卫生”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培养其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