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年任务早知道———科学安排时间
若能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成绩提升便指日可待。复习时间的安排包括长期、中期和短期。长期计划应与老师的安排大致一致,整体进度需跟随老师。
中期安排中,数学的复习应着重于几个重要分支:函数、三角、数列、不等式以及解析几何、立体几何。其中,函数(包括不等式)、数列和解析几何尤为重要。第一轮复习时,注意各分支之间的有机结合。对于综合程度较高的难题,普通中学的学生可以暂时回避,先稳固基础内容。立体几何由于近年来上海卷考查相对容易,可以适当放宽难度。
短期计划可以按章节或周为单位制定具体计划,有时可以安排每日任务,确保计划具体明确,具有*作*。计划应结合老师的近期安排,跟随老师的节奏完成作业后,重点突破自己的薄弱环节(如记住遗忘的公式,熟练掌握生疏的方法)。第一轮复习时,必须牢固掌握基本概念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二、计划关键在落实———提高学习效率
“春季之初决定一年之成败”,对新高三的学生而言,9月份是关键时期,需要适应高三的快节奏和高强度的学习生活。
要落实“双基”,即掌握各章节的基本概念、常见问题的解题方法以及相关技能技巧。有些学生之所以“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就是因为这方面做得不到位。课堂上,不仅要跟上老师的思路,还要争取与老师同步或提前计算出正确*。仅仅听懂远远不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需要通过实际*作来实现。
做作业时要设定时间限制,模拟考试状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遇到难题要认真思考,但若一时无法解决,学会“放弃”。老师在批改作业时会讲评错题和难点,提倡“做后满分”,即认真订正错误,准备一本错题集,记下错误原因,过段时间再复习,争取不犯同样的错误。有些学生做作业时缺乏时间观念,一边查看公式一边做题,甚至互相对*,这样的作业无法真实反映水平,考试时可能会因速度慢或计算错误多而表现不佳。中等及以下水平的学生尤其需注意。
减少低级错误是提升分数的关键。低级错误通常由审题失误、计算错误或紧张等心理因素引起。粗心只是表象,常常的粗心实际上是坏习惯的体现,必须认识到其危害*并加以克服。
高三数学学期工作计划2
一. 指导思想
高三数学已进入第一轮复习阶段。为了确保20xx届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我们制定了针对*的复习计划,以《两纲》为依据,紧扣教材内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确保复习达到理想效果。
二. 复习要求
在第一轮复习中,指导学生系统化、结构化地梳理双基,通过规范的基础题训练,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每个概念和知识点。重点讲解各种题型的共*和解题方法。
复习应面向所有学生,降低复习起点,在夯实双基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计划要详细且实际,避免出现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情况。
除了双基复习外,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培训,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加强运算能力、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训练,课堂上安排适当时间进行完整的规范解题训练,以减少非智力失分。
三. 具体措施
资料选用:学生统一使用《三维设计》资料,老师使用多种资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改编和重组资料,以提高复习效果。
研究《两纲》,学习20年数学学科《考试说明》,细致分析20xx年全国卷及部分省市试卷,学习考试中心对20xx年高考试题的评价报告,提升业务能力和复习针对*。
备好“两课”(复习课和评讲课):
复习课要求系统*强,知识点前后衔接,梳理归纳;
综合*强,纵横联系,知识内外交叉,多角度、多层次;
基础*强,注重双基,中档题为主,面向大多数学生;
重点突出,主干知识详略得当;
发展*强,传授方法,知识迁移,学会自学;
启迪*强,深挖教材,发散思维,多角度考虑问题。
评讲课要求:
针对*:讲解学生所需内容,解答疑问,解决难点;
诊断*:分析问题原因,提供解决方案,传授方法;
辐射*:以点带面,画龙点睛,举一反三;
启发*:启发思维,点拨思路,拓展思考。
总之,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需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取他人之长,弥补自身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