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是借事说理,因此在精读感悟中,我主要是让学生抓住苏格拉底的三句话展开教学。在学生找出这三句话后,我让学生边默读句子边写批注,此时,教师也可和学生一起读书、思考。这样,就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抒发了他们内心的感受,展示了他们独特的个*,也让学生真正做到了与苏格拉底对话。如在理解第一句话时,一位学生这样理解:“苏格拉底表面上是告诉学生不能重新回头选择麦穗,但实际上是告诉弟子们时间不能倒流,生命不会重复!”另一位学生说:“由苏格拉底的话,我想到了在人生路上,我们要把握住每一次机会,不要错失良机。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也许,学生批注课文使课堂“一时寂静”,但带来的收获是丰厚的。不动笔墨不读书,这种做法真是既务实有效,又返璞归真!
修改建议: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是以事例论证为主,因此在深入阅读和领悟中,我主要引导学生关注苏格拉底的三句话。学生找出这三句话后,我让他们默读并在边缘做批注,同时,我也和学生一起共读、思考。这样一来,我们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表达了他们内心的感受,展示了他们独特的个*,也使得学生真正与苏格拉底展开了对话。例如,在理解第一句话时,一位学生这样解释:“苏格拉底表面上是告诉学生不能重新选择麦穗,但实际上是在提醒弟子们时间不可逆转,生命不会重来!”另一位学生说:“从苏格拉底的话中,我联想到在人生旅途中,我们必须抓住每一个机会,不要错过良机。因为时不我待,机不可失!”也许,学生们对课文的批注会让课堂陷入“一时寂静”,但所带来的收获是丰富的。不动笔墨不读书,这种做法既务实又有效,让我们回归了阅读的本真。
原文:《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篇散文,作者用优美的而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又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 上课伊始,一番导入后,我转向学生:“《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篇记实文章,是写人的,而且是写一位扫路人,在你的印象里,扫路人有着怎样的形象?”学生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有人说:“我觉得扫路人很辛苦,每天都起早贪黑的。”有人说:“我觉得扫路人的穿着很朴素。”有人说:“我觉得扫路人的工作很平凡,但他们的劳动换来了我们整洁的环境,所以我认为他们又很伟大。”……于是,我话锋一转,说:“今天,我们一起走近的,要认识的是天游峰的扫路人。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个课题,脑海中有什么问题吗?”话音刚落,学生们便把手举得高高的,纷纷提出心中的问题,筛选过后,我便邀请几位学生把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如:天游峰在那儿?它是什么样儿的呢?这位扫路人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带着这些问题,同学们便饶有兴致的打开课本阅读起来。
最大的麦穗600字读后感2
人们常说,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说的与《最大的麦穗》中苏格拉底告诉弟子的一样。
古希腊大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摘麦地里最大的一个麦穗,只许进不许退,弟子们总认为机会还很多,不许过早定夺。结果,到了麦地尽头时,他们每个人都两手空空。
文章最后一句话说: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读着读着,我联想到我的表哥。
我表哥读完大学,考取了本科生。他那时二十多岁,正是志高气昂的时候,他准备以他寒窗苦读十多年学来的东西在社会上打拼出一片新天地。他积极地找工作、面试、他认为他是一个工程师,这门技巧可是很多人没有的,建筑公司抢着要呢!他总嫌人家待遇差,一连找了两年工作,面试了几十家公司,姨妈经常劝他说,找一份好一点的工作就算了,从低层开始,后来表哥终于开窍接受意见了,四年后的今天,他的年薪已是六位之数。
做人和拾麦穗一样,机会便是其中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麦穗,就象做作业,做作业是见识试题的机会,看课外书是获得知识的机会,做家务是锻炼*能力的机会……
我们不能好高骛远,要懂得把握住眼前的机会,人生路的确很长,但是这是一条只进不退的路,路上的机会每个人均等,懂得珍惜机会的人才能大展鸿图。相反,那些不懂得把握时机的人只能在他没有珍惜的机会面前抱怨自己不幸运,没有机会。
机不可失-读《最大的麦穗》有感3
广东省江门市范罗岗小学六年四班 苏晓琳
人们常说,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这种说法与《最大的麦穗》中苏格拉底告诉弟子的教诲如出一辙。
古希腊大学者苏格拉底曾让弟子们在麦地中摘取最大的一穗,要求他们只进不退。然而,弟子们总是觉得还有更多的机会,不肯轻易下定决心。结果,当他们到达麦地尽头时,却发现双手空空,一无所获。
文章最后以一句话作结:“追求应当是最大的,但是将眼前的一穗握在手中,才是真真切切的。”读到这里,我不禁联想到了我的表哥。
我表哥大学毕业后顺利考取了本科生的资格。当时他二十多岁,正值年富力强之际,怀揣着满腔热血,渴望在社会上创造一番新天地。他积极地寻找工作、参加面试,自信满满地相信自己是一名合格的工程师,他认为这门技能别人很难及得上,建筑公司都应该抢着要他!然而,他总是抱怨待遇不佳,连续两年来回奔波,参加了数十家公司的面试。姨妈常常劝他说,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就好了,从基层做起也无妨。终于,表哥渐渐觉悟,四年后的今天,他的年薪已达六位数。
人生如同拾麦穗,每一个机会都是一颗颗大大小小的麦穗。就像做作业一样,每一道题都是锻炼智慧的机会;阅读课外书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承担家务则是培养*能力的机会……
我们不能一味追求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要懂得把握眼前的机会。人生之路虽然漫长,却是一条只能向前的道路。每个人在这条路上所拥有的机会都是平等的,只有懂得珍惜机会的人才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相反,那些不懂得抓住机遇的人只能在失去的机会面前叹息自己的不幸,抱怨缺少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