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我是新东方在线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研究中心的吴欣蔚老师,很荣幸能在这里第一时间给大家解析四六级真题。下面总结一下我们的采分点,称之为建议。
刚才的作文中,大家是否写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具体来说,我们的建议就是,正如我之前讲过的,在作文结尾部分,仍然要从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进行阐述。我们可以用individuals代替ourselves,我们应该提高某种意识,此处直接可以用模板boost the awareness,还可以给出更多建议。
此外,我们也可以写authorities,意思是相关权威机构。相关权威机构应该如何做呢?通用套话是concerned,采用刺激*的方法和政策,鼓励人们encourage people创造新的世界。最后,我们可以用一个总结*的句子,让作文升华,真正体会到profound这个短语的深层含义,并采取一定正确的方式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和未来发展。
这是我们写作三部分的框架。这一部分的考题并不难,很多同学都已经掌握了。其次,这种形式在过去二十年出现过 70 多次,当然今年 6 月份也考过类似的形式,即文字类作文。因此,建议大家在未来的六级考试或考研中,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备考:
第一,文章结构。所以同学们一定要了解所有作文写作题型的形式,因为出题方式不同会导致句型不同。
第二,内容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方向,比如科技主题,今年 6 月考试的真题就是科技类的,而刚结束的 12 月作文考的是哲理、道理类的主题。当然,2017 年有可能考教育或生活方面的主题。所以请大家了解一些相关的内容词汇。当然,请大家注意,现在的命题特点是需要我们自己写作文,所以需要大家突破模板,具备同义词替换能力,用自己的遣词造句。第二个问题,在作文中使用一些比较高级的句型,这些是我们备考写作时应该把握的方向。
不知道大家对这次四六级的作文有什么感受?我个人感觉这次四六级并不是特别难,从命题形式来看,应该是文字类的出题模式,大家看到这个作文,心理会比较踏实,因为这是课堂重点讲解的部分。
因此,我们在备考六级作文时,不要过于担心,要扎实练习基本功,基本上我们的分数不会太低。当然,我个人认为,如果同学在这次六级作文中把握了我刚才提到的要点,比如从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分析意义,在方法上采用个体和社会层面的分析,文章中给出事例,个人认为问题不会很大。所以大家可以对自己预估分数。
抓住写景要领2
写景手法
写景一般分为两种:
1. 自然景观
山川河流、海岸风光、日月星辰、四季景*、风雨雷电等
特点:了解自然变化规律、发现美、描写有序
2. 人为景观
城市风貌、桥梁建筑、名胜古迹、厂矿企业等
特点:抓住景物特征,重点突出
写景技巧
抓住景物特征: 没有主要特征,景物会显得平庸。如写长城,重点突出“长”;写电视塔,突出“高”。
动静结合: 静态描写景物的原状,动态描写景物的变化和活动,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动态中包含静态,静态中蕴含动态,动静对比,相映成趣。
自然景观与人为景观的处理
有时自然景观与人为景观相结合,如名山中亭台楼阁,城市建筑中绿植。
写作重点根据主题确定:
自然景观为主,则建筑描写从属。
人为景观为主,则自然描写从属。
写景的优劣
丰满、生动:动静结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对比。
呆板、乏味单调:缺少动态描写,仅限于静态描写。
稳抓中考语文基础分“两手抓 三步走”3
知识量大。要求精通1020个词汇,31首古诗词,25篇文言文。
考查细微。强调具体词语的含义,以及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
准确记忆。学生需针对中考考纲中的词汇、古诗词、名著阅读和文言文进行准确把握。
在同步学习阶段实现“两手抓”。即学生不仅需要认真掌握和精确通过课本中的古诗词和文言文,还要根据个人情况合理规划中考词汇的复习计划。
在巩固复习阶段采取“三步走”策略。
第一步,同步学习阶段的字词复习需进行合理规划。学生应将这些知识分配,并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制定详细计划,以便化繁为简。
第二步,寒假复习侧重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学生应充分利用寒假,将考试说明中要求掌握的字词、成语俗语以及需要背诵的篇目整理梳理,使知识集中、清晰易懂,便于记忆和携带。
第三步,中考前需重点对待重难点。即针对自己未能记住、记忆不清、存在偏差或错误理解的知识进行重点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