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热爱阅读。每到晚上睡前,我总是喜欢靠在床上,枕着枕头看书。我已经阅读了很多故事书,比如《神笔马良》、《会飞的房子》、《灰熊托尔》等等,我对它们都充满了热爱,但《米多多日记》则是我最钟爱的。

在我的生日时,许多朋友来我家做客,他们送来了一些书。我接过书,浏览了一下封面,然后就将它们放到了书架上。有一本彩*的书引起了我的兴趣,封面上画着几个卡通小朋友和一些音符。妈妈告诉我,这本书叫做《米多多日记》,封面上画的是他们班的大合唱剧照。我当时虽然非常想看这本书,但我还只是上中班,不可能读懂。我失望地合上了书,把它收进了盒子里。我希望能够快点长大,这样我就能读《米多多日记》了。

《米多多日记》读后感作文700字

两年后,我上了一年级,开始学习拼音。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盒子,开始阅读。书中校园生活的故事和有趣情节立即深深吸引了我。无论是早上吃饭、午休还是晚上写作业,我都在不停地阅读。不到一个星期,我就把这本书读完了。

《米多多日记》以日记的形式讲述了同学和老师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的新奇有趣的事情,将丰富多彩的小学校园生活展现在我们读者面前。比如“猫抓老鼠”、“第一次考试”、“与标点捉迷藏”、“花样造句”等等。其中,“校园里失踪的花小威”是我最喜欢的故事之一。这个故事讲述了数学课上,老师发现花小威不见了,全班开始了地毯式的搜索,但最终是叫做管瑞的小男孩带着焦急的老师从蜗牛房找到了他。这一情节让我感受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也消除了我对老师的恐惧。作者描写得栩栩如生,我反复阅读了好几遍。这些故事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激起了喜悦的涟漪。

刚上一年级时,我对校园充满了好奇、迷茫甚至恐惧,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但是读完这本书后,我明白了应该勇敢地面对困难,用智慧化解与同学之间的冲突,用求知的心态获取更多知识。很快,我就融入了全新的校园生活,体会到了其中的快乐,结交了许多新朋友,更重要的是,我从老师那里学到了大量知识。

《贝多芬》读后感250字2

《贝多芬传》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在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了他的音乐才能:八岁就开始登台演出。他从未享受过家庭的温馨。虽然贝多芬的童年悲惨,可他对这个时代和这个地方永远保持着一种温柔而凄惨的回忆。

一七九二年十一月,战争蔓延到波恩,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来到了德国的音乐之都维也纳。在维也纳的贝多芬过着一种更为自尊的,有保障的艺术家生活。他没有依附于某个亲王﹑公爵的宫廷,但是一些好音乐的贵族被他那有强烈个*的演奏风格﹑新颖的音乐所吸引,以不同的方式慷慨资助。贝多芬虽然与贵族的人来往,但人格完全是*的,偶然甚至是粗暴的。在以他的《第三交响曲》为代表的系列作品中,他开始真正捕捉到了自己音乐的风格与气质。

《西游记》读后感作文700字3

那四本厚厚的名着,是每个自诩热爱*古代文化的人必须修读的。我自然不能免俗。而我最爱的,就是《西游记》。它光怪陆离,*彩斑斓,它又振奋人心。读完《西游记》,最感动于孙悟空,我惊叹这个英雄。

“英雄”有许多不同的解释。《辞海》中说英雄是杰出的人物,曹*说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心,吞吐天地之胸,《英雄》中则描绘了英姿飒爽,舍小我求大我的一群英雄。我认为,英雄是那些顽强地掌握自己命运,并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的人。

孙悟空无疑是英雄的典范,他为了自由,为了自己的尊严,不惜与一切进行斗争。他和天兵天将,神仙菩萨打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看似很热闹,很精彩,我却隐隐感到一层悲剧成分:他即使在神通广大,在与命运的搏斗中总显得无助,单薄。人是无法与由这时代决定的宿命对抗的。正因为这种对抗的差距悬殊,发自内心而拼尽全力的抗争才显得悲壮,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勇士才能凸显出其英雄本*。如今,真正与命运进行生死搏杀的人很少,即使有,也不都是为了崇高的目的。很少有人会像贝多芬那样为了多留给后人一些精神粮食而去“扼住命运的咽喉”,更不会有人像哈姆雷特那样高呼一声:时代整个儿脱节了,天生我偏要把他整理好。

正因为大多数人为了琐屑的目标而努力,所以当今真正的英雄几乎没有,没有人能登高一呼,或以身作法,告诉人类更高层次的价值究竟是什么。英雄的哈姆雷特向人们昭示了人的价值,英雄的浮士德则用他一生的追求告诉了人们生存的价值。人类需要发展,需要下一个英雄,然而,他在哪儿他能告诉我们什么呢真正意义上的英雄总是出现在人类发展的时代交接点,在千年更替的时刻,人类不该对英雄主义精神漠然视之。现今社会太需要这种千金难求的精神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