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对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其内容和其他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更大。
原诗: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狁之故。不遑启居,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葛,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牧彼??,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汇评〕 《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故歌《采薇》以遣之,《出车》以劳还,《杜》以勤归也。(《毛诗序》) 宣王之世,既驱猃狁,劳其还师之诗,前四章皆兴也,下二章皆赋也。(〔汉〕申培《诗说》)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一)
〔赏析〕 《采薇》一诗写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家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思所想,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 全诗共分六章,前三章以倒叙的方式,回忆了征战的苦况。这位戍边战士长期远离家室,戎马倥偬。*旅生活是那么艰苦,驻守地转移不定,王室公事无休无止,战士们无暇休息,有时还得采薇充饥。对此,难免怨嗟,产生渴望返回故乡之情,但为了抵御狁的侵扰,为了实现边境早日安定,战士们坚持下来,恰当地处理了个人忧伤痛苦与保卫疆土的矛盾。 第四、五两章笔锋陡转,描写边防将士出征威仪,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先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流露出出征将士们雄纠纠气昂昂的自豪感。接下来对战车以及弓箭的描写,显示出将士们装备的精良和高度警惕的精神状态,使主人公的爱国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末章忆昔伤今。“昔我”两句以乐景写哀,“今我”两句以哀景写乐。然而在九死一生归来之际,庆幸之余,难免痛定思痛;加之归途艰难,又饥又渴,怎不悲从中来呢! 此诗选自《小雅》,却与《国风》同样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如前三章的重章叠句中,以薇的生长过程衬托离家日久企盼早归之情,异常生动妥贴。第四章以常棣盛开象征*容之壮、*威之严,新警奇特。末章“昔我”四句,分别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最有名的诗句。
《诗经·小雅· 采薇》赏析2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可憩。
曰归曰归,岁亦无止。
无室无家,皆因狁寇。
无暇安居,皆因狁寇。
采薇采薇,薇亦柔矣。
曰归曰归,心亦忧矣。
忧心灼灼,饥渴交加。
戍守未定,归途无期。
采薇采薇,薇亦坚刚。
曰归曰归,岁亦向阳。
王事无暇,安居难望。
忧心煎熬,归途遥远。
那彼岸花开,似常棣繁盛。
那驰骋战车,乃君子之乘。
战车备驾,四牡奋腾。
岂敢久停,捷报频传。
驾御四牡,牧养谨慎。
君子所依,小人所恃。
战马神骏,箭镞锋利。
不敢懈怠,狁寇凶残。
昔日远行,杨柳依依。
今兮归来,风雪飘飘。
行途遥远,饥渴难耐。
心伤悲哀,无人知晓。
汇评:
《采薇》,乃出征之曲。文王时期,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狁寇之扰,天子遣*出征守卫国土,故作《采薇》以壮行,作《出车》以慰归还,作《杜》以勉励归来者。(《毛诗序》)
宣王之时,驱逐狁寇,劳勉归师之诗。前四章皆以采薇为兴,后二章皆为赋。(〔汉〕申培《诗说》)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用喜庆之景写哀伤,用哀伤之景写喜悦,一倍增其哀乐。(〔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一)
赏析:
《采薇》一诗描绘了一位饱受兵役之苦的西周戍边将士在归途中的思念和感触,叙述了他征战边陲的艰难困苦,表达了他爱国思家、忧时伤事的复杂情感。
全诗共分六章。前三章以倒叙的手法,回顾了征战的辛*。戍边将士长期远离家乡,戎马倥偬。驻扎之地不定,王事无休无止,将士们无暇歇息,甚至以薇充饥。面对这些,将士们难免抱怨,渴望回到故土,但为了抵御狁寇的侵犯,为了边疆的安定,他们咬牙坚持,在个人苦痛与保卫国家这一矛盾中,他们找到了妥帖的处理方式。
四、五两章笔锋一转,描写边防将士出征时的威武壮烈,全篇气势陡增。将士们雄赳赳气昂昂,对战车的精良和弓箭的锋利描写,彰显了他们的高度警惕和爱国情怀。
末章回忆过往,感伤当下。“昔我”两句用喜景写悲,而“今我”两句则用悲景写喜。然而在九死一生归来之际,庆幸之余,难免痛定思痛;加上归途漫漫,饥渴难耐,怎不悲上心头。
此诗选自《小雅》,但与《国风》一样,运用了重叠的句式和比兴的手法。前三章的重章叠句中,以薇的生长过程衬托将士们离家日久、盼望早归之情,生动贴切。第四章以常棣绽放象征*容之盛、*威之严,新奇警人。末章“昔我”四句,分别抒发了当年出征与今日归还这两个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感,言简意深,情景交融,素来被认为是《诗经》中最著名的诗句。
诗经采薇鉴赏3
引导语:《诗经采薇》描绘了一位西周时期戍边战士在漫漫归途中思家之苦,深刻叙述了他在边陲转战的艰辛生活,同时表达了对家国的深厚感情和对时局的忧虑。
原诗: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狁之故。不遑启居,?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牧??,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赏析: 《采薇》一诗生动描绘了一位戍边战士的离乡思亲之痛,通过倒叙的手法展现了征战岁月的辛*。战士们在戍边生涯中,面对靡室靡家的艰苦,不得安居,心系疆场。然而,他们的内心充满爱国之情,忧时伤事的感慨在诗中得以表达。
诗篇前三章以叙述征战经历为主,通过对艰苦边境生活的描绘,表达了战士对家的思念之情。而后两章则突显了出征将士的英勇威武,弓箭戎车的形象展示了他们装备精良和高昂的战斗士气。
最后一章通过“昔我”和“今我”的对比,巧妙地表达了战士在战场上历经千难万险,回望过往心情的复杂。整篇诗歌通过独特的结构和生动的描写,深刻而富有力量地展示了戍边战士的坚韧、忠诚和对家国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