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各位家长朋友:

我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如何给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家庭教育,如何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地合作的问题。其实我觉得这个话题,有点大,作为一个小学低年级孩子的父亲,我和大家一样,倾注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在培养孩子这件事情上。这些年来,有过迷茫、有过不解、有过困惑、也有过欣慰。如果说有什么收获,值得在这里和大家交流的话,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我终于搞明白了孩子在小学这个阶段,最需要的是什么。*也很简单,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孩子真正需要从我们父母那里得到的,也是对孩子今后影响最为深远的,其实只有两样东西:一个是父母的时间,另一个是父母的榜样。

关于小学家长会家长代表的发言稿范文

为什么这样说呢?

先说说时间。因为教育环境至少有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三个环境,而在这三个环境中,毋庸置疑,社会环境的作用是我们人为的力量几乎不可能改变的,事实上也是影响最大的,比如十年浩劫,造就了一大批既有理想有追求有文化又能经历任何人生风雨的一代人,他们现在正在担任国家的高级干部、掌握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脉。但是十年浩劫不会再有了,这样的社会环境也不会再有了。我们现在的孩子就不会像他们那样有着坚定的*理想,有着高尚的人生追求了。再比如说,有很多家长一说起孩子的事情,就很豪迈地说我们小时候就怎么怎么样,怎么现在就怎么怎么样了。其实这个不怨孩子,也不怨我们的家长,是社会变了,社会变了,我们就都得跟这变。所以我想先说一说社会环境。我们的国家处于社会转型期,很客观的说,经济的快随发展颠覆了很多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生命观。就个人而言,我们每天忙碌的目的,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挣钱。这个目的说出来很冠冕堂皇、似乎无懈可击。但是如果我们挣钱是以牺牲对孩子的培养为代价的,那就很不值得了。这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了家庭环境。在这样大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我们的家庭,硬件环境变得高档多了、物质环境变得奢侈多了。可是我们的很多父母却献身于各种应酬、各种关系、各种工作之中,我们的生命中,似乎永远有干不完的事情。而对于孩子来说,能给予他的,可能就只剩下钱和用钱能够换到的东西了。但是我们大家几乎都有这样的感觉,钱,挣到多少就够了呢?似乎是个无底洞。这就像是一个为了某个遥远得几乎不可能达到的目标而一路狂奔的人,眼睛里和心里只剩下那个看起来近在眼前却永远不可能真正到达的目标,其他的就什么都没有了。我想大家会很后怕,如果有机会停下来想一想,有没有在狂奔的过程中落下或者丢掉什么东西啊?*是肯定的。我们把生命中最为宝贵的东西给丢掉了。那就是我们孩子童年的幸福。

也许有人说我是在危言耸听,其实这是我作为一个二年级孩子的家长,最真实也是最深刻的体会。倒不是因为我自认为我的孩子有多优秀,至少,他很快乐,很幸福。一是我努力坚持每天早上送孩子上下学,并且尽量不开车。走在路上和孩子聊天,谈孩子开心的快乐的或者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我的孩子对科学感兴趣,我就经常找一些少儿科技方面的知识和报刊杂志。孩子在上学和回家的路上,总有开心、快乐和幸福陪伴,久而久之,我发现我也对科学感兴趣了,而且我也懂得了很多我以前不关心的知识;二是我每天晚上一定会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但是不是监督,是关心。用一种温柔的、关爱的语调和孩子说学习、说作业,他不会反感,也不会依赖。三是读书,每天晚上睡觉前,我们一定会读书,以前是我读,他听,一直到他睡着。现在是他先自主阅读他最感兴趣的《十万个为什么》、《最新百科全书》的科学卷,然后我给他读他不是很感兴趣的百科全书的人文卷。这里顺便说一下,孩子小学阶段读书和养成读书的习惯比任何一门课的学习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从来不吝惜给孩子买书和陪孩子读书。我们家光《百科全书》就买了四个版本。我受到《哈佛家训》和《犹太家训》的启示和鼓舞,家里的书摆的琳琅满目,争取让孩子每时每刻、随时随地只要他愿意,举手就能够到书。这是美国总统布什家里的特征。我们家还远远不够,但是我在努力。四是周末陪孩子玩,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坚持每周都带孩子出去。从学校组织的植树到家长们组织的爬凤凰谷,从班主任老师组织的摘草莓到我们自己组织的鹳雀楼、雪花山。我坚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对孩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清明节放假和暑假,我们先后去了黄山、广州、*、*、*、南京等地方,表面上是玩耍,其实是学习、是经历、是开阔眼界,也是教育。五是争取一切机会和孩子在一起,比如争取和孩子一起吃饭,比如和孩子一起看书,比如和孩子一起看演出,比如和孩子一起数星星看月亮看烟花滑旱*。孩子在一天天长大,我们做父母的其实是在一天天失去。当他不在襁褓中生活了,我们的怀中就没有那个任你摆布的小家伙了,当他上小学了,他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就锐减了;当他到异地上了大学了,我们就只能通过电话和他交流了,那个曾经屁颠屁颠缠着你的小屁孩现在可能已经不耐烦和你多说一句话了;当他成家了,我们做父母的可能就多余了;当他为人父、为人母了,我们就进入了新一轮的循环,但是那个时候的感觉就远不是当初他们还小的时候的感觉了。所以,我们要珍惜,我们是在付出,其实也是在享受。所以这其中有一点,我还是坚持,虽然有很多人并不认同,那就是这些事情,一定要由爸爸妈妈亲自来做,别的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包办。我们在这里付出了时间、牺牲了工作、耽误了应酬、损失了*币,但是得到的,将是不可限量的回报。而且你今天没有顾上做这些事情,或许今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即使你以后又了大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些事情,可是孩子已经长大了。所以人家说,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时间。

再说说父母的榜样作用。不论从脑科学的理论来说,还是从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上来说,都殊途同归地得到一个统一的结论,孩子的模仿能力是超人的。而且这种模仿的结果,将会对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父母是否遵守时间、父母是否说话算话、父母是在否吃饭的时候说话。我们要求孩子“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我们自己首先不能随手乱扔东西;我们要求孩子“晨必盥,兼漱口,便尿回,辄净手”,我们自己首先要讲究卫生。所以我从来随随便便不在孩子面前大发脾气,因为久而久之,他不仅会和你抵抗,而且会照着你的样子对待你,对待别人。我尽量说话算数,这样孩子就不会为自己说话不算数找借口,找理由。有些孩子学会了顶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家长自己做不到,却要求孩子做到,孩子不服气,才学会了顶嘴的。很多人把小学阶段比喻成“潮湿的水泥期”,很好的诠释了孩子的模仿力和这种模仿对孩子将来深远而顽固的影响。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去年冬天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参加家庭教育研修班的时候,一位专家说的“具有普世价值的家庭教育原则”,也就是我们大家都可以借鉴的家庭教育的原则:一、身教重于言教;二、情感理智相融合;三、教育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四、沟通是味良*;五、关系大于说教;六、教育要结合生活、融入生活;七、教育贵有恒;八、教育要抓住时机;九、好家族重规则;十、教育是一个系统,家庭和学校不可以脱节,更不可用学校教育来替代家庭教育;十一、教育贵在循序渐进;十二、激励重于苛责。

最后用一句话来结束我的发言,也是我在家庭教育研修班上学到的:孩子的问题,显像在学校,根源在家庭,因为家庭是培根教育,是个*教育。

谢谢大家!

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稿2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

大家好!

我是七(八)班小铭的爷爷。今天,我非常荣幸受陈老师的邀请在家长会上发言。请允许我代表所有家长和我们全家,向辛勤工作的班主任以及其他任课老师表达深深的感谢!感谢老师们的细心指导和无私培育,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辛勤付出,小铭才能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与此同时,我也想借此机会与在座的各位家长一起探讨一些关于孩子教育的看法。

现代教育是复杂的,尤其是隔代教育更加困难。爷爷奶奶需要掌握教育孩子的“爱”的尺度。小铭从小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因此照顾和教育她成为了我们的责任。其实,我没有什么丰富的教育经验,但既然班主任让我发言,我就想谈谈一些不成熟的个人看法。

首先,关于学习方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用爱心和耐心去感化孩子。她的奶奶负责生活上的照顾,而我主要负责她的学习。每天早上、中午和晚上,我都会陪她一起读书、写作业。无论严寒酷暑,我们都会坚持,这种爱心和恒心让她逐渐学会安心学习、静下心来。

(2)家长要严格要求孩子,并且要以身作则。我认为这点至关重要。因为家长是孩子最直接的榜样,身教重于言教。我们要求小铭不能看电视,我们自己也从不看,这样孩子才能更乐意接受我们的严格要求,也能避免逆反心理。同时,这样也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安静、良好的学习环境。

(3)多表扬孩子。这个我走了一些弯路。小学时,我对小铭要求过高,往往过于严厉,甚至有时会训斥她,结果导致她自信心不足,成绩也不理想。但进入初中后,我学会了更多地鼓励和表扬她,即使成绩不好,我也会平心静气地和她一起分析问题,帮助她走出胆怯,逐渐恢复自信,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4)与班主任和各科老师保持沟通。老师们与家长一样,承担着教育孩子的重任,家长应当尊重并理解老师。同时,家长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可以分享孩子在家的情况,这样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教育孩子,也能让老师更精准地帮助孩子。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关注,孩子学习的动力也会更强。通过与老师的合作,小铭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课堂专心听讲、课后巩固,这些都让她受益匪浅。

当然,作为学生,成绩固然重要,但品德更为关键。良好的品行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我认为,品行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积累,而不是一蹴而就。因此,我们特别注重对小铭进行感恩教育。我们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及时给予她教育。例如,我们每天在吃饭时会和她聊一聊她在学校的情况,并且告诉她老师的辛苦,教导她与同学相处时要宽容大度。我们也会有目的地与她谈心,引导她理解爸爸妈妈外出工作的辛苦,以及爷爷奶奶的生活不易,同时告诉她亲戚们对她的关爱。通过这些交流,小铭渐渐培养了感恩的心态。我认为这种方式比单纯的说教更能让孩子理解并接受。拥有感恩之心的孩子,学习会更加专注,行为也会更加懂事,家长也会更加放心。

这些是我个人在教育方面的一些体会,肯定有不完备之处,欢迎各位老师和家长批评指正。希望我也能有机会向各位家长学习更多的教育经验。最后,衷心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在老师们的辛勤教导下茁壮成长,成绩不断提升!

谢谢大家!

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稿3

尊敬的老师、各位家长:

大家好!我是XX家长的李某(或其他合适的称呼)。非常感谢学校老师提供这次宝贵的机会,让我与大家共同探讨孩子成长教育,我深感荣幸。

关于孩子的教育,我经验不足,仅愿分享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做法,希望与大家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我家XX初中以来学习进步很快,这离不开老师们的辛勤教导。概括来说,XX的成长得益于以下五个方面:选择、转变、放手、表率、交流。

一、选择:

孩子六年级时,我就开始了解各个初中。选择XX学校是我深思熟虑的决定。原因在于:XX学校不分重点班;师资力量雄厚;校风严谨;教育理念独特……正是优越的学习环境,才让XX在学习和课外活动方面快速进步。

二、转变:

很多家长都有同感,孩子进入初中后,学习压力骤增,学习科目增多,学习时间延长,课余时间减少。为此,我积极与老师沟通,认为需要转变两方面的观念:一是孩子的学习观念,引导孩子从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学习范围也不局限于语数等主科,我还提前引导他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较复杂的问题,以提高学习兴趣;二是家长的观念,要主动帮助孩子解决学习难题;在XX学校的特殊环境中,更要引导孩子全面发展,不仅注重学习,还要培养特长、锻炼胆量、发展兴趣爱好。

三、放手:

让孩子在生活中逐渐*。例如,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提升其参与家庭事务的能力;不再包办孩子的学习生活琐事,例如整理书包、准备衣物等,鼓励孩子自主安排时间;通过学校组织的活动,例如“今天我当家”等,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例如,通过陪同孩子购物,让他了解商品价格,学会理*消费。

四、表率: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我们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例如“扶老济困”,让孩子体会尊老爱幼的重要*;同时,我们也注重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教育孩子不乱扔垃圾,并引导孩子观察清洁工的工作,体会他们的辛劳。

五、交流:

入学前,XX比较腼腆。在老师的鼓励和交流下,他逐渐变得自信和开朗。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做孩子的父母,更要做孩子的朋友,与孩子分享快乐和分担困难,了解孩子的喜好和需求,以便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