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养浩《中吕·山坡羊·述怀》

无官何患,无钱何惮?休教无德人轻慢。你便列朝班,铸铜山,止不过只为衣食,腹内不饥身上暖。官,君莫想;钱,君莫想。

【译文及注释】 没有官位有什么可担忧的,没有财富有什么可害怕的?切莫让人因为缺乏道德而轻视你。即便你身居*,铸就铜山,最终也只为了维持温饱,让肚子不饥饿,身体保持温暖。*,你不要有所期望;发财,你也别有所期望。

1、患:担忧,忧虑。 2、惮(dàn):畏惧,害怕。 3、列朝班:指高级官员在朝廷中排列行列,进行朝拜。 4、铸铜山:这里引用了《史记·佞幸列传》中关于邓通的一段描写,邓通因为得宠,被赐巨万以十数,官至上大夫。后来,他被赐铜山自铸钱币,但最终只是为了温饱,没有获得更大的财富。这反映了财富无法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赏析】 这首曲子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淡然态度和独特的处世哲学。淡泊名利,注重道德,是作者深刻体悟后提出的生活准则。曲辞简练自然,朴实无华,但却闪烁着人格光彩。作者以此警示人们,追求*与财富虽然有时是人们的向往,但真正的幸福和满足却源于内心的安宁和品德的高尚。

中吕·山坡羊2

张养浩 中吕·山坡羊 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一],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二],望西都[三],意踟蹰[四]。伤心秦汉经行处[五],宫阙万间都化为尘土[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骊山怀古 骊山四顾[七],阿房一炬[八],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九]。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十],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译文及注释】 [一]峰峦如聚:形容高耸的山峰密集,连绵不断。 [二]“山河”句:描述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地势险要,潼关指的是现今陕西省潼关县北,历代为*事要地。 [三]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四]意踟蹰:原指犹豫不决,徘徊不前。这里指思绪迟疑。 [五]“伤心”句:表达在经过秦汉故地时引起深深的伤感。 [六]“宫阙”句:说明在无数的战乱中,宫殿已经化为尘埃。宫指宫殿,阙指王宫前的望楼。 [七]骊山:位于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是秦国修建宫殿的主要地点。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提到:“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八]阿房:秦宫殿的名字。《三辅黄图》中提到:“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后来项羽攻破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九]萦纡(yu):形容水流缓慢且蜿蜒曲折。 [十]列国:指周、齐、秦、汉、楚等国。周都镐京,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齐、秦争霸,楚、汉相争,均在这个地区。

中吕·醉高歌·感怀 (二首)3

姚燧 中吕·醉高歌·感怀(二首)

十载燕月歌声,吴霜几点映鬓影[二]。西风轻拂鲈鱼兴[三],已逢桑榆暮景[四]。

十年书剑长吁[五],琵琶一曲悄许[六]。明月江上别湓浦[七],愁听兰舟夜雨。

【译文及注释】 [一]醉高歌:亦名最高楼。 [二]“十年燕月”二句:这是对作者半生宦海征途的概述。“燕月歌声”指在大都(今*)任翰林学士时的清闲高雅生活(*为古燕国地)。“吴霜鬓影”表达在江东廉访使任上的生活,江东(今江苏一带)为古吴国地。随着岁月流逝,作者感慨自己的双鬓渐染吴霜之白。 [三]“西风”句:表达了作者产生弃官还乡念头的想法。晋代吴地人张翰在洛阳任职时,秋风刮起,他忽然怀念起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等美味,于是立即备车回乡(见《晋书·张翰传》)。 [四]桑榆暮景:指人生已至晚年,落日余辉映照在桑榆树梢上的景象。 [五]“十年书剑”句:表达了对过去十年宦游生涯的感慨。书剑指在外宦游携书带剑之人,长吁表示深深的叹息。 [六]一曲琵琶暗许:描绘了白居易贬官至江州时的一次经历。他在江边送客时遇到一位*琵琶的女子,受到她出*演奏的启发,因而写下了《琵琶行》以赞美她,其中包含“同是天涯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诗句。暗许这里表示由衷的赞美。 [七]湓(pen):浦:指江西九江市西湓水入江处,被白居易在《琵琶行》诗序中称为“湓浦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