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每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举行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传统习俗中,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在屋檐上插艾叶等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今天,家里热闹非凡,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地对妈妈说:“我们去买粽子吧!”妈妈耐不住我一遍又一遍的请求,最后只好答应了。我们来到超市,我一进门就直奔*柜,眼前的粽子琳琅满目,让我眼花缭乱。我连忙挑选了几种口味,有蜜枣馅、猪肉馅、桂花香等等,每种都拿了好几个。付完钱回到家,我兴奋地把粽子拿出来,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尝这道美味。虽然妈妈有事外出,但我还是决定先享受这一刻。
我先挑了一个蜜枣馅的粽子,小心翼翼地剥开外面的粽叶。里面的糯米粘黏黏的,透着一股清香。让我惊喜的是,里面还有一颗颗晶莹剔透的蜜枣,像是一个个小珍珠。我一颗颗地把蜜枣吃完,那甜美的味道渐渐在口中蔓延,柔软的果肉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甜感,仿佛甜到了心里。我吃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便吃完了一个,正想着再来一个时,心里突然萌生出一个小小的念头:偷偷再拿一个。就这样,家里的粽子在我手下几乎“消失殆尽”。
妈妈回来的时候,一眼就看见了垃圾桶里的“线索”。她的脸*立刻变得严肃,看到我也没能逃脱一番“训斥”。不过,这次的教训让我深刻反省,再也不敢轻易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尽管因为这件事我受到了点小惩罚,但整一天的节日气氛依旧让我感到无比开心。端午节是我一年中最期待的时刻之一,而我每年都会在这个节日里毫不留情地“吃光”那些美味的粽子。
关于端午节:端午节随想2
“粽子香,香厨房。
艾草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奶奶在端午节时教我的歌谣。记得爸爸常跟我说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里,端午节对他是一个充满好奇而又充满期待的节日:在初夏那个节日的晚上,剥开一个粽子,满屋飘香,大家围在一起,小孩缠着大人讲那个熟悉但却百听不厌的故事:两千多年以前,古老的*战火纷飞,在农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看到自己的国家面临着亡国危运,而他心中的抱负却无法实现,他悲痛欲绝怀抱着石头投向波涛滚滚的汨罗江,他就是屈原;渔民划着船,四处寻找他们爱戴的屈原,他们为了让水中的鱼儿不吃掉屈原的身体,就把糯米裹在散发着清香的竹叶里,投到了江里……每当故事讲到这时,大人们总会指着天空说:“你看,天空中那颗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们便会抬起头遥望着那深邃的天空,寻找那颗最明亮的星星。
又到一年粽飘香,你是否对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吃着粽子,是否能吃出粽子中的那段故事?遥望天空,隔着笼罩着的蒙蒙工业雾气,是否还能望得见天上那颗闪耀的星星?
高楼大厦平地而起,大片的麦田消失了,在城市的边缘,我们已经很难看见“出门一望麦儿黄”的景象了。是啊,时空的变换,端午节是否也在这钢筋水泥的挤压中越走越远呢?喧闹的城市,承载着人们太多的欲望,父辈们的欢乐,是否已淹没在城市的闪烁的霓虹灯中了呢?
我们已经不能理解父辈们少时的期待了,只要我想,随时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样的粽子,而粽子的味道似乎也越来也乏味,而我们感兴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麦当劳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鸡爷爷;我们也对那古老的故事也缺乏兴趣了,只要我想,我随时可以在网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鸭!对奶奶教我的歌谣,我也觉得有些老土,只要我想,我随时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录制各类摇滚歌曲!
然而,我们没有感到缺少了一些什么吗?我们似乎缺少了一些快乐,缺少了一些向往,缺少了一些责任。在喧闹中,我们正在迷失方向!
作文:端午节3
端午节包粽子: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二。
再过几天就要过端午节了,家里人一会儿做饭,一会儿扫地,一会儿准备包棕
子的材料,忙的气都喘不过来了。而我这个小淘气鬼却在一旁哈哈大笑,大人们见了唉声连连,说:“唉,真拿她没办法。”日子在我蹦蹦跳跳的时候溜走了。转眼间,端午节到了,家人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芦苇叶子,放进锅里煮沸后,开始包粽子。我呢,则在一旁玩耍,不时传来哈哈的笑声。不是什么都逃不过俺那水汪汪的大眼睛吗?我回头一看,他们正在有说有笑地包粽子。我想,何不去凑凑热闹呢!?于是,我连走带跑,蹲在盆子旁,把我的小手伸进盆子里那绿绿的水里。哇,好舒服啊!像母亲的手抚摸着我。后来,我玩的越来越带劲了,居然把盆子里的“小精灵”往外泼,嘴里直喊:“下雨喽,下雨喽。”大人们严峻的脸上显示出一种难堪的样子,说:“训训,快别弄了,再不停手,可要打屁股了。”而我这个人是非常倔强的,我把他的话只当耳边风,继续我的游戏。这下我可把他惹恼了,他的.一巴掌落在我那光滑的
脸上,好疼啊,顿时我的脸红的像苹果一样。“吧哒”一声,一滴晶莹的泪珠落了下来。随后,我捂着脸,跑了出去。家人找了我一天,急得团团转。其实我就躲在家旁边的草垛里,偷偷地流泪。晚上,家人问我疼吗?我连连*。本来我有点恨他们,现在想来,我对他们的不满已经完全消失了,反而还非常高兴,我想粽子怎么做呢?我问了妈妈哦原来是这样弄的:要把江米泡七八个小时后,然后开始不断的换水把江米的洗干净.把枣洗干净,可以加些葡萄干.
把买好的粽叶用锅煮十五分钟,然后取出凉透,细绳准备好.
把粽叶用手窝出个像三角一样的形状后把江米放一半,然后放上枣和葡萄干,多少自己定,要想好吃可以多放点,也不必非得放在中间,出可以在没放江米前放点也行的.然后上面把江米再放上去,要平口就行,然后把粽叶按照其边缘棱角开始包,再用绳缠紧,多缠几下,系上活扣下锅,水没粽子一点煮四十分钟,入凉水中凉透再吃才粘而好吃
。
三。
看着那东升的太阳,又迎来了一个端午节的早晨。
从睡梦中醒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从人们的笑声中美好的遐想中感受到了端午节的美好和神圣。端午节的早晨既让人锻炼了身体,又让人们知道了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盼望。
吃完了两个鸡蛋,我们便背着包袱来到了三角山的脚下,我们顺着山间那蜿蜒盘旋的小路,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看到了庞大的岩石、强壮的绿树、香气扑鼻的鲜花、活泼的昆虫、清澈的小溪,绿油油的小草......
走着走着,终于走到了三角山的山顶。站在山顶眺望远方,俯视下方,人们常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站得高,望得远。看到了那幢幢高大的楼房,条条川流不息的街道.......,站在山顶上,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令人流连往返。走了一段路,我们都筋疲力尽了,就坐在大岩石上,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吃着香喷喷的的饭菜,让人更加贴近大自然,体会出大自然的神秘和绚丽。伴随着人们的呐喊声,天空中的无数“小水兵”羡慕极了,也来到了人们的身边,天空中虽然下着蒙蒙小雨,但大家一点都不遗憾,而且更加喜欢三角山了。
等回到了家,已经七点多了,吃着妈妈包着美好愿望的?子,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在那美好的端午节的早晨,我们又盼望着明天,我们每个小朋友的节日————“六一”儿童节。
端午节作文
:
清晨被地震摇醒,躺着床上,懒懒不想起来,看着天花板,自己跟自己讲着话,跳下床,打开窗户,昨晚的雨下了一夜吧,空气中都有雨滴的味道,把头探出窗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给了自己一个开心的笑脸……整理床被、把电脑打开,开了音乐,然后把昨晚焖的粥煮上,然后洗澡,洗完澡之后擦地板,这时粥已经好了,盛粥吃早餐……
一个人的端午节,也可以让自己过得开心快乐,是不是?
但不会很轻松,因为给自己安排了很重的任务,要在这三天里写出两篇文章,答应了别人的一篇,还有自己的一篇任务,必须是要完成的,所以,也许轻松的时刻并不多,但我想这样的过节方式对我也许更好吧?一个人的节日,唯有工作才会填补空虚和孤独吧?
也许看似无奈,但其实是自己已经越来越习惯一个人了,也越来越喜欢一个人的生活了……在未遇到真正有缘的那个人,是不会轻易放弃这种生活的,虽然“宁吃鲜桃一个,不要烂杏一筐”矫情,但我们何必要委屈自己呢,是吧?
题目就叫端午节包粽子。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