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铅笔 - 9
师:看看大家写的算式是不是一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写呢?
师:我们来看一下小兔妹妹买了9枝铅笔以后,还剩几枝铅笔。首先,我们可以直接算:15枝铅笔减去9枝铅笔,等于6枝铅笔。这是一种算法,叫做直接减法。还有一种算法,叫做退位减法。你们知道退位减法怎么做吗?
学习目标:
在购买铅笔的情境中探索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理解算法的应用。
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并能简单运用。
培养善于思考和倾听的学习习惯,理解他人使用的不同算法。
学习重点:
学会正确运用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学习难点:
理解退位减法的应用,感知不同计算方法的多样*。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背诵“凑十”儿歌。
口算练习(比拼算术速度和准确*)。
3 + 8 =
6 + 4 =
9 + 6 =
10 - 8 =
15 - 5 =
填空练习
9 + ( )= 13
( ) + 9 = 15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识
谈话导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都买过文具吗?今天我们来看看小兔妹妹买铅笔的情景,你们能和我说说她买了几支铅笔吗?(展示教材中的场景图)
老师:在袋鼠妈妈的文具店里,小兔妹妹正在购买铅笔(板书题目:买铅笔)。
老师:有谁能说说小兔妹妹说了什么?袋鼠阿姨一共有几支铅笔?卖给小兔妹妹几支铅笔?你们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来试试看吧!(可以让几个学生尝试)(老师板书:总共有15支铅笔,我买了9支铅笔,还剩下几支铅笔?)
*思考,探索算法:
老师:现在我们来解决“还剩下多少支?”这个问题,你们能写出算式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
15 - 9 =
老师:看看大家写的算式是不是一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写呢?
老师:我们来看一下小兔妹妹买了9支铅笔后还剩下几支。首先,我们可以直接算:15支铅笔减去9支铅笔,结果是6支铅笔。这种方法叫做直接减法。还有一种方法叫做退位减法。你们知道退位减法怎么做吗?
老师:我们来看一下,15减9是怎么用退位减法算的。首先,从15中拿走9,得到6。这时,个位上5减去9不够,我们需要向十位借1,变成4。所以,15减9等于6。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具体的计算技巧,还能理解这些技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版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数学作为我们学习过程中最开始的时候就接触的一门课程,并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能经常接触到数学,那么数学老师该怎么教三年级学生新版北师大版数学下册的内容呢?新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该怎么写呢?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一些相关内容文章,欢迎前来阅读。
新版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
课题:《我们一起去游园》
第1课时(总第课时)
学材分析学习目标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一、谈话导入在节假日,家长都带你外出旅游吗?你去过哪些旅游景点,有什么好玩的,给同学介绍一下,让我们一同分享快乐。
引入课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用数学。
你们在旅游中遇到过数学问题吗?二、组织活动1、打开课本,看一看课本中列举了哪些旅游中的数学问题。
学生回答,出发的时间计算,租房的人员安排,租车的方案,还有吃饭的费用计算等等。
2、解决问题。
(1)审题,明确课文情境中的问题。
(2)*思考,探索策略,*解决问题。
(3)小组交流,每一个学生都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结果。
(4)全班交流。
明确几个问题:1)“怎样租车最省钱?”租车的问题与“租房”问题类似。
即最省钱的方案是:如果所租的车座位不可能刚好坐满,空位子也必须越少越好。
三、小结。
(1)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教师补充强调:1)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数学。
2)旅游中除了学会计算,节省费用,还要注意安全、卫生、健康、文明等等。
作业设计或反馈
新版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二
课题:《有趣的推理》
第1课时(总第课时)
学材分析学习目标
1、通过猜测和推理,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培养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
3、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发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观察能力。
一、情景导入。
出示PPT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本情景图,自学回答问题,然后点名回答。
2、自学提示:根据统计表来推断:他们分别在哪一个组。
3、先*思考,后小组交流。
四个人一个小组,开始探究。
4、教师和学生一起校对。
三、总结与反思。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作业设计或反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3
一、学生学情简析
本学期,我班有 46 名学生。大部分学生能够基于现有知识和经验获取新知,抽象思维水平获得一定提升,基础知识掌握较为扎实,具备一定的数学学习能力。
然而,仍有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对数学缺乏兴趣,学习被动,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无法按时完成,在学习上存在困难,尤其是在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方面。此外,部分学生虽然资质较好,但学习不够勤奋,导致成绩不理想。
二、教材简析
本教材涵盖混合运算与应用题、整数与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算、小数的意义与*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内容。
1.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包括含括号运算。
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应用。
教学关键: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 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
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运算定律简便运算、用四则运算关系求未知数。
教学关键:通过实例归纳总结四则运算知识,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应用所学理论。
3. 量的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长度、面积、重量、时间的常用单位及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面积单位的认识与换算。
教学关键:注重单位的直观展示,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单位概念。
4. 小数的意义和*质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转换。
教学关键:准确理解小数的意义,熟练转换小数与复名数。
5.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加减法的算法。
教学关键:强调小数位对齐的重要*。
6.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学重点:直线、线段、射线和平行线的概念理解。
教学难点: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分,垂直线与平行线概念。
教学关键:加强动手*作,提高学生作图能力。
三、本学期教学措施
1. 强化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潜力,培养主体意识。
2. 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空间观念。
3. 加强个别辅导,提升学困生的成绩。
4. 创设多样的学习情境,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解决疑难问题,发展个*特长。
四、教学进度
1.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11 课时
2. 认识图形 9 课时
3. 小数乘法 10 课时
4. 观察物体 4 课时
5. 小数除法 12 课时
6. 游戏公平 2 课时
7. 认识方程 10 课时
8. 总复习 5 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