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目标
1. 通过跑、跳、投掷等活动,提升儿童身体协调*和上下肢力量。
2. 让幼儿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3. 培养幼儿在游戏中的积极*、主动*,并发展他们的公平竞争精神。
游戏准备
- 12个体能环
- 30个绒布球
- 2个小纸箱
- 音乐播放器
游戏过程
准备部分
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进行热身活动,着重活动下肢,帮助孩子们做好充分的身体准备。
游戏部分
1. 布置场地
在活动场地上设置两条路径。每条路径的起点前放置6个体能环,形成一条直线,距离最后一个体能环约3米远的地方散布若干个绒布球,构成“萝卜地”。“萝卜地”前2米处设置投掷线,投掷线后2米处放置纸箱,纸箱代表“家”。第二条路径也同样布置。
2. 规则介绍与游戏开始
教师解释游戏规则后,将幼儿分为两组,每组站在起点线后等待。游戏开始时,每组的第一名“小兔子”用单脚跳的方式跨越体能环,跳到“萝卜地”从中选一个绒布球当作“萝卜”,夹在双腿内侧,保持双脚并拢跳跃至投掷线,再将“萝卜”投进“家”中。完成任务后,“小兔子”跑回起点与第二名幼儿击掌,接力开始。哪组的“小兔子”最先完成所有任务,哪组获胜。
3. 教师评估与反馈
教师根据游戏表现给予孩子们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结束部分
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找到最舒适的姿势坐在地上,进行放松活动,像拍打腿部肌肉、转动脚踝等,帮助孩子们放松身体。稍作休息后,教师带领或指导幼儿整理场地,收拾材料时要注意幼儿的安全。
注意事项
1. 在夹球跳跃时,提醒幼儿确保球被夹紧,若球掉落需要捡起并重新开始。
2. 强调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遵守纪律,避免推挤,确保游戏安全进行。
安全教育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上级部门下发的相关安全工作文件和指示为基本指导思想,时刻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务实推进安全工作。通过教育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培养他们时刻关注安全的良好习惯,确保班级内外的学生安全,并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为全面提升班级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二、落实组织
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班主任担任组长,班长担任副组长,各学习小组组长为成员。班主任全面负责班级安全工作的组织和实施,重点在于安全制度的贯彻落实与监督管理;各小组成员负责学生日常活动中的安全与卫生管理,确保班级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具体措施
1. 加强放学后的路队管理。每个路队设立路队长,专门负责对本队学生的安全管理,确保放学期间学生的安全。
2. 通过播放安全教育影片和课堂讲解等方式,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教授他们如何应对突发状况。
3. 在“消防安全周”期间,利用黑板报等形式加强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防火安全意识。
4. 常态化进行交通、安全饮食、体育运动、人身安全、用电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做到安全教育每日一讲,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身边的安全问题,努力营造“平安班级”的氛围,确保无意外事故的发生。
5. 加强体育课的安全管理,体育教师必须时刻保持高度安全意识,严格控制体育活动的危险*,杜绝放羊式教学和不负责任的课堂管理。对于具有较高危险*的体育活动,教师要全程陪伴和监督,防范事故发生。
6. 提高用电、用气安全意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意用电安全,做到人走电关,防止因电气问题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
四、教育内容安排
1. 交通安全教育:将交通安全教育作为重点内容,每周集中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并加强放学后的路队管理,确保学生安全到家。
2. 防溺水教育:开展防溺水专题教育,重点教授学生溺水时的自救知识以及如何施救他人,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
3. 防触电教育:普及电气安全基础知识,开展防触电事故的预防教育,并教授触电后的急救常识,确保学生能在突发情况下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
4. 防食物中毒教育:邀请专业医生为学生开展饮食卫生与防止食物中毒的专题讲座,提升学生食品安全意识,杜绝食物中毒事件。
5. 防病与防体育运动伤害教育:加强学生的身体健康教育,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在体育活动中,要重视安全防护,开展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减少运动伤害的风险。
6. 防火、防盗、防震及防煤气中毒等安全教育:定期检查班级内的电气设备,落实专人负责,确保安全设施完备。开展防火、防盗、防震、防煤气中毒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确保班级安全环境的持续稳定。
安全教育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秉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确立“全面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确保绝对安全”的目标。通过强化安全教育和管理措施,保障学生的安全。
二、安全教育工作重点:
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实施定期的安全检查,识别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采取预防措施。
优化学生管理制度,规范行为准则,预防可能引起安全问题的行为发生。
三、安全教育具体措施:
组建由班长领导的安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建设。
完善安全制度,细化安全措施,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
分配任务,明确个人责任,实施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模式,强调每位教职员工在维护校园安全中的角*。
加强宣传攻势,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和渠道,持续不断地进行安全教育,确保信息覆盖全面。
四、安全教育活动安排:
在开学首周设立为安全教育周,除日常的安全教育外,集中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
利用升旗仪式作为平台,启动全年的“安全教育”动员,以国旗下讲话的形式强调其重要*。
每个班级将举办一次围绕“安全教育”的主题班会。
推出一期黑板报和墙报,专门介绍安全知识,并由德育处负责评估这些出版物的质量。
开展一次全面的安全自查行动,针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
组织一场“安全逃生模拟疏散演习”,以提升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