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p18-19.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看一看(二)》教学设计(热门3篇)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ppt、布偶、学生的玩具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师:看大家这么有精神,老师想奖励一下大家,给大家看个小故事好不好?(播放视频)

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畅所欲言)

师:对,这几个盲人都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所以不能正确判断出大象的全貌。咱们观察的物体的时候能像这些盲人这样吗?(生:不能)那我们应该怎样来观察物体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看一看)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活动一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新朋友,你们想不想见见它们?(出示布偶1,正面面对学生)请大家按自己现在的位置来观察,说说你在什么位置看,看到了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请和你同桌说一说。

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它的哪一面?这是它的什么面?你在它的什么位置观察?

还有谁跟他一样的?请站起来,你们为什么观察到的都是一样的呢?

小结:同一方向观察,观察到的样子是一样的。

活动二

1.师:下面,我要请出下一位朋友。(出示布偶2,背对学生)现在请你说说你看到的是它的哪一面?你知道它的正面是长什么样的吗?谁来猜猜看?

(指名学生猜,猜完后让他上台正面观察布偶。)

师:你刚才猜的和你现在看到的一样吗?

(ppt出示几张布偶图片)同学们猜猜,哪一张图片是他现在观察到的?你们能说说他现在在布偶的什么位置,看到什么吗?

2.(再请学生上台观察,给学生指定位置)这个同学在布偶的什么位置?他看到的和上面的哪一张照片是一样的?

3.如果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这只布偶,会看到什么呢?(换位置)你现在看到的和你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4.师:现在我们和他一起观察好不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然后说一说你从你的位置观察到的布偶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我们每次观察到的都不一样呢?

小结: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活动三

(出示课本主题图)

1.小霞收到了一个礼物,是一个漂亮的小兔子存钱罐,请认真看一看,说说小霞的存钱罐是怎样的?

2.师:小霞和小宇想认真地观察一下这个存钱罐,可是他们看到却不一样?我们来看看小霞看到的是怎样的?(小兔头上有漂亮的小花)小宇呢?(一只耳朵)为什么他们观察到的不一样呢?

师:原来他们观察的位置不一样所以看到的样子也不一样。

3.小霞观察到的是哪个小兔子,为什么是这个?你是怎么想的?

第一、三幅图是在什么位子观察到的。他们是怎样的?

总结:观察物体可以从(板书)正面(前面)、后面、侧面(左侧、右侧)观察,同一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活动四

1.今天,我请小朋友们带来了自己喜欢的玩具,你仔细观察过吗?现在每个小组把你们准备的玩具摆到桌子上。

2.师:在观察之前,老师想问一问,你们一会儿打算怎样去观察呢?我们在观察的时候还要注意,眼睛要平视被观察的物体对着自己的这个面,否则很难只看到一个面。

现在咱们就按照你们说的方法,以4人小组为单位,观察你们带来的玩具,并四个人互相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3.师:你对面的同学看到的玩具的形状和你是一样的吗?你想不想知道他们看到的是什么?

请同学们移动位置,然后继续观察桌面上的玩具,说说这次你看到了什么?现在看到的和你刚才看到的一样吗?如果继续移动,你看到的和现在的一样吗?

4.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三、巩固练习

p19练一练

四、课堂小结

回忆下,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了些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看一看》的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北师大小学数学第二册p202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的上面和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教学难点:

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汽车、玩具、茶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播放故事《盲人摸象》

提问:这几个人摸到大象之后,他们对大象的描述为什么不一样呢?

2、揭示课题:因为他们是盲人,看不到大象的全部,所以用手摸到哪个部位,就把大象想象成什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一看(二)》。(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出示课本全景图。

交流,同桌说一说。

全班汇报,小明看到了车的警灯,小华在车的侧面、小亮在车的后面。

2、出示20页例题,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下面哪幅图?拿出玩具车,三人一组观察车的三个方向,分别说说自己从哪个方向看到了什么?

思考:分别从车的上面,侧面,后面观察

生1:我从上面看到了警灯和车顶盖

生2:我从侧面看到了车门和轮胎

生3:我从后面看到了车牌和尾灯

3、刚才,我们在不同的位置上对小汽车进行了观察,(课件显示课本主题图)小明小华小亮也在观察小汽车。根据你的经验,判断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4、解决问题完成例题

5、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三、分层练习

1、学生翻开课本第20页的观察书包,并*完成。指名阐述理由。

2、猜一猜:课件演示物体,学生说说是什么物体,从什么位置观察的。

3、观察小组中带来的玩具,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然后交换位置观察。

4、小组活动:观察桌面上的茶壶,从不同位置观察的同学用动作表示出看到的茶壶的形状。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外延伸

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选一件物品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并试着把从各个面看到的图像画在本子上,同时标明是从哪个面看到的?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看一看》的教学反思3

昨天进行了观察用正方体搭建的图形,学生情绪很高,还没上完就下课了。课后和晋老师讨论了一下上这一课的感受。认为除了会观察外,还可以增加一个内容,也就是拔高的内容:教师说一个图形从各个方向看到的情况,学生根据信息搭建图形。

今天接着上。早晨起得很早,就思考该怎样上才能将这一部分的知识上得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呢。我吸收了晋老师提问的风格。

首先常规训练过后,我提出:让我们来观察。学生静静等着下文。我问,你有什么要问我?我想问你观察什么?观察正方体搭成的图形。又有学生站起来:这个图形是什么样的?根据学生的提问,我出示了小黑板。还有问题吗?我不知道在哪儿观察啊?对,我们还必须知道从哪个方向观察。我顺势提出了要求:观察图形(1)的正面、上面、侧面是什么样的。你准备怎么观察啊?学生说:我准备照着图形的样子用正方体拼成,再进行观察。很好,补充一个,再把你看到的正面、上面、侧面的样子画下来。学生积极*很高。

观察了2幅图后。我提出了新要求:如果我们手中没有正方体,可是又要观察正方体搭建的图形,该怎么办呢?学生是聪明的,我把正方体放在脑子里。我的脑子里有几个正方体在搭建,我再观察。是不是都将正方体装进脑子里了呢?学生很肯定。那我来考考你。脱离了实物,过渡到抽象的图形的观察。孩子们的观察能力真的很强,似乎是脑子里真有一个模型。

如此之后,为了进一步发展孩子的空间思维能力,我很神秘地说,淘气和笑笑他们也用正方体搭了图形,想知道是什么样的吗?孩子们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想。不告诉你。可以告诉你一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搭出来吗?学生兴趣空前高涨。从正面看有3个正方形,从上面看有5个正方形(板图),从侧面看有2个正方形。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开始小组合作。当得到我的肯定后,一个个兴奋得欢呼起来,下课铃也在欢呼声中响起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