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全功能数控机床*具补偿的知识,请大家一起来了解。
数控车床*具补偿
数控车床*具补偿功能包括*具位置补偿和*具圆弧半径补偿两个方面。在加工程序中通过T功能指定,T***X中前两个XX为*具号,后两个XX为*具补偿号,如T0202。如果*具补偿号为00,则表示取消*具补偿。
(1) *具位置补偿:*具磨损或重新安装*具引起的*具位置变化,可以通过建立、执行*具位置补偿来解决。测量每把*具的位置并输入到指定的存储器内,程序执行*具补偿指令后,*具的实际位置就代替了原来位置。
(2) *具圆弧半径补偿:在编制数控车床加工程序时,车**尖被磨成半径不大的圆弧,但这会产生加工工件的形状误差。*具圆弧半径补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3) *补参数:每一个*具补偿号对应*具位置补偿(X和Z值)和*具圆弧半径补偿(R和T值)共4个参数,在加工之前输入到对应的存储器中,并在CRT上显示。在自动执行过程中,数控系统会根据这些参数自动修正*具的位置误差和进行*尖圆弧半径补偿。
加工中心、数控铣床*具补偿
加工中心、数控铣床的数控系统也具有*具补偿功能,包括*具半径补偿、夹角补偿和长度补偿等。
(1) *具半径补偿(G41、G42、G40):*具的半径值预先存入存储器HXX中,XX为存储器号。执行*具半径补偿后,数控系统会自动计算,并使*具按照计算结果自动补偿。*具半径左补偿(G41)和*具半径右补偿(G42)分别指*具偏向编程加工轨迹运动方向的左方和右方。取消*具半径补偿可使用G40指令。
(2) 夹角补偿(G39):在两平面相交为夹角时,可能产生超程过切,导致加工误差,可采用夹角补偿(G39)来解决。该指令只在程序段内有效,并且只能在G41和G42指令后才能使用。
(3) *具长度偏置(G43、G44、G49):利用*具长度偏置指令可以随时补偿*具长度的变化,补偿量存入由H码指令的存储器中。程序段中的G43表示存储器中补偿量与程序指令的终点坐标值相加,G44表示相减,取消*具长度偏置可用G49指令。
了解曝光补偿功能的知识2
什么是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不是动作,而是一个参数,用来量化照片的明暗程度。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周围的景物,是因为光线照射到物体上,然后反射进入我们的眼睛。如果极白*是反射了100%的光线,那么极黑*就是完全吸收了光线,反射了0%。然而,中间灰*并不是反射了50%的光线,而是大约18%。因此,这种中间亮度被称为18%灰。
不同亮度与18%灰 使用相机的自动模式拍摄不同时间、不同场景的照片时,尽管光线强度有很大差异,但照片的亮度却没有太大变化。这是因为相机在自动模式下会根据测光系统设置光圈、快门和ISO,以拍摄出一张接近18%灰的照片,既不太亮也不太暗。在这种情况下,曝光补偿为0。
曝光补偿为0的照片 一般相机的曝光补偿范围从-2到+2,高级相机可能达到-3到+3。在相同场景下,曝光补偿为-1的照片亮度是曝光补偿为0的照片的一半,曝光补偿为-2的照片亮度是曝光补偿为0的照片的四分之一。相反,曝光补偿为+1的照片亮度是曝光补偿为0的照片亮度的两倍。
为什么要使用曝光补偿? 在许多情况下,18%灰并不是理想的亮度。例如,当我们拍摄雪景时,相机的测光系统可能会将雪视为过于明亮的区域,导致照片呈现出灰白*调。相反,当拍摄煤炭堆时,相机可能会认为场景太暗,导致煤炭呈现灰暗*调。这些结果都不符合我们的意图。
因此,在拍摄雪景时,我们需要增加曝光补偿,以确保雪的真实*彩;在拍摄煤炭堆时,我们需要减少曝光补偿,以保持煤的深*。初学者应该牢记一点:曝光补偿与拍摄环境的亮度无关,只与最终照片的亮度相关。即使周围很昏暗,通过增加曝光补偿也能拍摄出明亮的照片;即使周围光线充足,通过减少曝光补偿也能拍摄出昏暗的照片。
何时何地使用曝光补偿? 如上所述,曝光补偿通常在特殊场景或特殊情况下进行调整。例如,如果拍摄的物体本身很亮,在画面中占据大部分空间,为了准确呈现其亮度,就需要增加曝光补偿。相反,如果物体很暗,就需要减少曝光补偿。此外,在需要表现欢快场景时,可以增加曝光补偿,而在需要表现压抑*郁情绪时,可以减少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的使用方法 几乎所有相机除了纯自动模式外都能够调整曝光补偿。通常情况下,曝光补偿只能在P(程序曝光)、A(光圈优先)、S(快门优先)模式下进行调节。在M(手动)模式下虽然不能直接调节曝光补偿,但可以通过调整光圈、快门和ISO来控制曝光。
曝光补偿通常以标尺或数值的形式显示在相机中,其中默认为0。高级单反相机可能有两个旋钮,用于调节曝光补偿。入门级相机通常只有一个旋钮,在P模式下,该旋钮用于调节曝光补偿。在A和S模式下,按住曝光补偿按钮并转动旋钮即可调节曝光补偿。
数学查漏补缺看知识点3
临近高考,有关专家提醒考生在数学复习中注意查缺补漏。
*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关闳建议,考生在老师指导下针对弱点做一下查漏补缺。考生对数学中的一些知识点要特别注意。比如求函数定义域、值域,反函数,充要条件,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极限,复数的简单运算等,这些小问题在选择、填空题里出现频率较高,考生要给予足够重视。三角问题、立体几何等一般属于中档题,考生拿分比较稳,但要注意解题步骤,避免跳步。
概率和导数部分每年在试卷中都占有一定分数,这类题目的*作*较强,考生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导数内容的考查在题目中看不出使用导数知识解决问题,但在解题过程中却需要运用相关知识(如2007年*卷19题)。
从往年来看,数列和解析几何部分综合*较强,考生得分率相对较低。对于数列,考生要注意从特殊到一般数学思想的运用,能够将题目中的特殊数列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来解决问题。对于解析几何题目,审题要仔细,同时要结合图形来解题,把代数条件与几何条件间的转化,几何结论与代数结论间的转化把握好。
一些基础较弱的考生可看看教材中的例题和《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考生要有计划地推敲、整理近期做错题目,把“错题本”拿出来看看,特别要分析错误原因,还要对模拟考试卷中各种题型进行归纳回顾,领悟其基本思路,调整复习重点和难度,梳理解题方法并熟练掌握,如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划归转化等。
在考试时,考生拿到卷子后要先浏览一遍试卷,看看是否完好无缺,然后再答题。从时间分配上看,选择题和填空题应该控制在45分钟左右。如果一道题超过3分钟还没有解出来,就可以暂时放下,等有时间再解。考生最后要留出10分钟左右时间检查,一定要避免卷面上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