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认识红*和黄*。 2、能够根据物体的颜*进行配对。 3、发展目测力和判断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动手*作能力。 5、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布置春天花园的情景,花园里有若干红*和黄*的花朵。 2、准备红*和黄*的蝴蝶胸卡若干,幼儿*作材料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在轻柔的音乐伴奏下,幼儿跟随老师开火车前往春天花园参观。 1、教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玩,你们想去吗?我们一起开火车去吧! 2、提问:花园里有什么颜*的花朵呢? 3、认识黄*和红*。
二、展示黄*和红*蝴蝶胸卡,引起幼儿兴趣,学习配对。 1、教师:今天有两只蝴蝶也来到花园里,它们说找不到好朋友,希望小朋友们能帮它们找到好朋友。 2、介绍黄*蝴蝶的好朋友是黄花,红*蝴蝶的好朋友是红花。 3、请个别幼儿带上胸卡去找对应的花朵,找到后说出“xx跟xx是好朋友”。 4、对幼儿的配对情况进行评价,找到正确配对的给予表扬,错误的给予纠正的机会。 5、请小组幼儿带上胸卡和好朋友回家,教师进行评价。 6、幼儿根据颜*找花,并把花朵带到相应颜*的拱门下。
三、*作 每个幼儿分发一份*作材料,巩固颜*配对,教师巡视指导。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2
(一)集体学习,“小太阳的彩*辫子”导入课题
1. 观察两*交替规律
① 教师展示两条由红、黄*圆形*卡纸交替排列而成的“辫子”。
② 引导语:看,小太阳今天编了漂亮的辫子!这两条辫子分别用了哪两种颜*?它们是怎么排列的呢?
③ 引导幼儿观察并尝试描述颜*排列规律:红*在前面,黄*在后面,一个红*一个黄*……
④ 教师展示第三条“辫子”,引导幼儿根据已发现的规律,尝试预测并续排颜*。
2. 探索三*交替规律
① 教师出示一条由红、黄、蓝*圆形*卡纸交替排列而成的“辫子”。
② 引导语:哇,这条辫子颜*更丰富了!它用了哪三种颜*?是怎么排列的呢?
③ 引导幼儿观察并尝试描述颜*排列规律:红*在前面,黄*在中间,蓝*在最后,然后又是红*……
④ 教师依次出示更多条“辫子”(颜*排列规律相同),引导幼儿根据已发现的规律,尝试预测并续排颜*。
(二)*作活动 “帮小兔种蘑菇”
1. 教师展示*作卡和三*蘑菇玩具,并进行示范:
① 引导语:今天小兔想在卡片上种蘑菇,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
② 教师拿起三*蘑菇玩具,边演示边讲解:我们要像编小太阳的彩*辫子一样,按一个颜*在最前、一个颜*在中间,一个颜*在最后的顺序,有规律地把蘑菇种在点子上。
2. 幼儿*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颜*组合进行排序。
四、活动结束
(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例如:展示幼儿作品并进行评价、组织幼儿进行游戏等。)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3
设计理念: 《纲要》中提到,要激发幼儿对身边事物的兴趣和探索欲望。秋天的树叶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幼儿园通过捡落叶活动,让孩子们发现不同颜*和大小的树叶,带来了无限的惊喜和好奇。设计树叶分类的科学活动,能够满足他们的探索愿望,让他们在学习中自主建构认知,沉浸在多彩的树叶世界中。
活动目标:
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树叶的多样*和分类乐趣。
能够按照颜*分类,排除大小干扰。
活动准备: 一颗大树(主要是树干)、60多片树叶(大小不一,以黄*为主)、每位幼儿一个盒子,里面放置3片树叶,放在椅子底下。
活动重点: 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难点: 能够按黄、绿颜*对树叶进行分类,排除大小的干扰。
活动过程: 一、 树叶宝宝问好——区分颜*
教师拿起一片绿*树叶,询问幼儿们这是什么颜*的树叶。(绿树叶宝宝)
类似地,拿起一片黄*树叶,询问幼儿这是什么颜*的树叶。(黄树叶宝宝)
二、 树叶妈妈找宝宝——巩固颜*,初步分类
教师邀请幼儿们捡树叶,并回到座位。
教师拿出一片黄*树叶,询问黄树叶宝宝在哪里,并请其举起树叶。
类似地,拿出一片绿*树叶,询问绿树叶宝宝在哪里,并请其举起树叶。
三、 送树叶宝宝回家——颜*对应,*作中学习分类
教师引导幼儿将树叶按颜*分类,放在预先准备的绿房子和黄房子旁边。
幼儿将树叶放置在相应的颜*房子旁,体验分类的乐趣。
四、 帮助大树妈妈——巩固分类
每位幼儿从自己的盒子里取出树叶,放入相应的篮子。
教师简单评价幼儿的*作情况。
五、 延伸活动,激发探索兴趣
教师邀请幼儿按照黄*和绿*排队。
外出捡树叶,寻找其他颜*的树叶宝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4
游戏宫里的数学探险
一、快乐出发
(老师戴上兔妈妈头饰)“今天天气真好,兔妈妈要带兔宝宝们去游戏宫玩!我们开着汽车出发吧!” (模仿开车,引导幼儿发出“嘀嘀”的声音)
二、奇妙的门票
“游戏宫到了!看,要进去玩需要门票哦。”
(老师拿出许多张门票)“妈妈手里有几张门票呀?”(引导幼儿回答:许多张)
“现在,妈妈要把门票分给每个兔宝宝。”(分发门票)“你拿到几张门票呀?”(引导幼儿回答:一张)
“妈妈手里还有门票吗?”(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没有了)“那这些票都去哪里了呢?”(引导幼儿说出:都在宝宝手里了)
“原来,许多张票可以变成一张一张的票,真神奇!”
三、游戏宫探秘
“我们把票交给游戏宫的老师,就可以进去玩啦!”(引导幼儿排队交门票)
1. 停车场
“哇,停车场里有什么车呢?”(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一辆大汽车,许多辆小汽车)
2. 美丽的灯笼
“抬头看看,游戏宫上面有什么?”(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灯笼一样大吗?有几个大的?有几个小的?”
3. 寻找“一”和“许多”
“游戏宫里藏着许多秘密数字呢!请你找找看,哪些东西只有一个,哪些东西有许多?”(引导幼儿自由观察并表达)
四、兔妈妈和小兔子
“现在,让我们和兔妈妈一起做游戏吧!”
(老师敲鼓一下)“听,妈妈敲了几下鼓?”(引导幼儿回答:一下)“那宝宝们要跳几下呢?”(引导幼儿跳一下)
(老师敲鼓许多下)“这次妈妈敲了几下鼓?宝宝们要怎么跳呢?”(引导幼儿跟随鼓声跳跃)
“看,菜地里长出了什么?有多少?”(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许多萝卜)“现在,请每个兔宝宝都去拔一个萝卜吧!”
“你手里有几个萝卜呀?”(引导幼儿回答:一个)
“现在,把萝卜都放到篮子里吧!”(引导幼儿将萝卜放入篮子)“篮子里现在有多少萝卜了呢?”(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许多萝卜)
“原来,一个一个的萝卜合在一起,就变成了许多萝卜,太棒啦!”
五、回家啦
“今天我们在游戏宫玩得真开心,还认识了神奇的‘1’和‘许多’,现在让我们带着大萝卜,开着汽车回家吧!”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5
1、教具包括:5只大象、5根香蕉、4只小狗、4根骨头、3只小猫、3条小鱼、5只青蛙、5朵荷花以及一张标记图。
2、学具是幼儿用书的第33页和第34页。
活动过程如下:
1、集体活动
(1)依样接放,交替排序。
展示标记图和其中的4只大象和4只小狗,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排列规律,询问:这张图上有什么?它们是如何排列的?
接着展示2只大象和2只小狗,让幼儿帮它们排队。逐个幼儿来*作,边排边说:一只大象排在一只小狗的后面,一只小狗排在一只大象的后面……最后,从头到尾描述它们的排列顺序。
(2)对应匹配食物。
展示香蕉和骨头的图片,请幼儿观察并说出:这里有什么?然后让他们把这些食物分别送给大象和小狗,边送边说:××,我给你一根什么,…
请个别幼儿到黑板前*作,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2、*作活动
(1)第一、二、三组。
进行排序匹配活动。观察标记图上的动物,学习按照示例摆放动物,然后对应匹配食物。鼓励幼儿在*作时说出他们的行动。
(2)第四、五、六组。
依照标记图进行排序。观察标记图上的图片,请求幼儿按照图示进行排列。观察实物的数量,绘制相应数量的短线或小圈,记录实物的数量。
3、活动评价
4、展示幼儿活动材料。请幼儿描述他们如何排列卡片,体验有序的序列。
幼儿园小小班数学教案6
教材分析:
《大大小小的图形》是百科画册上“圆圆的世界”中一个教学活动。这个活动主要是利用自然物来进行测量。(如:回形针、筷子、脚步、小棍、绳子等)作为测量工具,仅局限于简单工具的测量而不是标准工具的测量。
《刚要》中明确指出:“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乐趣”。根据这一要求,利用测量活动将幼儿生活中的内容数量化,不仅能够使幼儿轻松积累测量的经验,而且能从中体验到测量的乐趣。那么,为了激发幼儿测量的兴趣,让幼儿了解测量的知识,积累测量经验,学会做简单的测量记录。因此,本次活动我设计为一个探究*的学习活动,从测量孩子的图形(正方形)开始,利用孩子常见的“回形针”为自然物,在活动中放手让幼儿大胆进行尝试,将幼儿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动手*作中不仅获得知识经验,而且还获得了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的提高。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物测量图形的边长,探索并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会用圆圈、短线简单的图形记录测量结果。
3、能积极愉快的参与活动,体验测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各种图示、照相机。
学具:每人一个正方形、彩*回形针若干、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引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出示大小不等的正方形)今天,赵老师带来了两个正方形。正方形有几条边呀?而且正方形的四条边都是一样长的。那小朋友看看,这两个正方形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四条边,这两个正方形不一样,是用眼睛看的方法。
师:用眼睛看是一种办法,那还有什么办法也可以知道他们的边不一样长呢?
幼:用尺子量。
二、探索怎样来进行测量:
师:对的,用尺子也可以来测量。可是,老师这里只有一把尺子,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的回形针,这个可以测量吗?
幼:可以、不可以…….
师:好,现在桌子上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个正方形和回形针,你们自己去想一想、试一试吧。(幼儿*作,教师指导)
交流:谁来说说你是利用回形针怎样来测量的?(请小朋友演示)
三、幼儿尝试测量正方形的边长:
师:今天我们就用一个接一个的方法来测量这个正方形的边幼多长?量好后你数一数用了几个回形针就画几个圆圈记录在回形针的上面。
(拍照并提醒幼儿:测量时一定要把一条边全部测量完)幼儿*作,教师指导。
交流:刚才小朋友在测量的时候,王老师帮你们拍了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师生一起观察讨论是否把正方形的一条边全部测量完?用了几个回形针?怎样测量才正确呢?)根据孩子出现的情况出示图示。
师生共同小结测量方法:原来正确的测量,应该把回形针对齐一条边的顶头,然后沿着这条边一个接一个排起来,一直排到边的另一头。(幼儿跟老师念两边测量的正确方法)
四、幼儿再次尝试测量正方形的边长:
师: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个正确的方法再来量量其他的一条边。看看,到底用了几个回形针?但是,这次要用画短线来进行记录测量结果。
(幼儿*作,教师指导。拍照)
交流:刚才小朋友在测量的时候,王老师帮你们拍了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师生一起观察讨论是否把正方形的一条边全部测量完?用了几个回形针?怎样测量才正确呢?)教师与幼儿一起测量求证。
小结:原来,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有七个回形针那么长。
五、延伸活动:那赵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棉签、吸管,用它们来测量会用几个呢?会发现什么秘密呢?我们回到教室去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试试看吧!
幼儿园小班数学《数字9》教案7
设计意图
到了小班,幼儿开始积累数学的感*经验,对于数量的感知是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如何让孩子在轻松、主动的氛围中习得规律数数的方法?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偶然一次在区域活动—银行游戏中:一名幼儿要取钱,银行职员说需要密码给我启示.我何不以一串数字组成的密码为载体,设计一节数学探究游戏活动,来帮助孩子呢?于是《开宝箱》数学活动就这样诞生了。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9,能正确感知9以内的数量。
2.会按一定规律进行点数且排序。
3.在开启百宝箱、分享糖果的过程中体验数字游戏的快乐。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圆点和图案相匹配的信封若干个,自制大信封、密码箱各一个,三个内装提示语的神秘小盒,糖果若干。
经验准备:幼儿对5-8以内数量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过程
1.兴趣导入师:小朋友,我们都看过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你们想请喜羊羊来做客吗?
师:(音乐声中出示布偶)喜羊羊来了!还给我们带来了一箱礼物呢!让我们一起来打开看看吧!哎呀,怎么打不开?噢!原来是一只有密码的百宝箱!
2.展开游戏
(1)寻找打开百宝箱的方法师:我们怎么才能打开这个百宝箱呢?
幼儿:输入密码,就能打开了。
师:那密码是什么呢?大家看一看密码箱的密码,由几个数字组成?(5个)猜猜会是由哪些数字组成的呢?(试用幼儿说的数字开箱)噢,还是打不开!(作和布偶耳语状)喜羊羊说啦,密码就藏在3只神秘的盒子里!快找一找神秘盒在哪里!
(2)寻找密码
①打开第一个神秘盒师:这里有一张提示的纸条,上面说,密码就藏在圆点和图案的数量一样多的信封里。(出示大信封)信封的正面和反面各有什么呢?(圆点和图案)桌子上有很多信封,让我们都去找找看(幼儿第一次*作)。
师:你们找的信封上的圆点有几个?图案有几个?一样多吗?你是怎么数的?
师:有谁发现信封里还有什么秘密吗?(幼儿自主发现,取出信封里的数字纸片。)
师:我们找到第一个数字啦,(请幼儿将数字纸片贴到黑板上。)还有谁找到了不同的数字?(依次找到其他三个数字。)密码箱的密码一共由5个数字组成,我们已找到4个数字,还有1个数字藏在哪里呢?
②打开第二个神秘盒师:让我们一起打开第二个神秘盒!哦,这张纸条上说,还有一个数字藏在圆点和图案的数量都比8多1的信封里,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幼儿第二次*作,老师随机指导。)师:你们找的信封上的圆点有几个?图案有几个?一样多吗?是比8多1吗?比8多1是几?我们一起打开信封,看看是数字几?看看9像什么?
③打开第三个神秘盒师:我们把五个密码数全找到了,谁来把它放到密码箱的空格里?(请一幼儿自由摆放。)咦,怎么还是打不开?谁有什么好办法?(幼儿讨论并试摆放,如幼儿仍无法进行,可启发幼儿关注第三个神秘盒。)
(3)对密码师:哦,密码摆放正确了,看看密码箱能不能打开?(请幼儿打开密码箱)啊!密码箱终于打开了!看看,喜羊羊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激发幼儿快乐情绪。)
3、分享快乐品尝胜利果实,请幼儿一起分享喜羊羊送来的礼物——好吃的糖果。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来抓一把,提问:数一数你抓了几颗糖,今天喜羊羊送给大家9颗糖,请你数一数多了请还给喜羊羊,少了请在抓几个,都拿9颗糖,让我们带着礼物与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采用了开启百宝箱这个载体引领孩子们对寻找正确密码进行了一次探秘活动。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对寻找正确密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主动、积极地参与整个游戏过程。我利用幼儿熟悉的喜羊羊导入活动,在情境游戏的过程中通过点数9以内的点子、图案感知9以内的数量,同时引导幼儿了解规律数数的方法,让幼儿按照提示自主排列密码,获得打开密码箱的成功体验。
小百科:9,是8与10之间的自然数,是一个正整数,是奇数和合数。
幼儿园小班数字9教案8
对于数量的感知是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幼儿园阶段就会开始教学。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幼儿园小班数字9教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9,能正确感知9以内的数量。
2.会按一定规律进行点数且排序。
3.在开启百宝箱、分享糖果的过程中体验数字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圆点和图案相匹配的信封若干个,自制大信封、密码箱各一个,三个内装提示语的神秘小盒,糖果若干。
经验准备:幼儿对5-8以内数量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过程】
1.兴趣导入师:小朋友,我们都看过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你们想请喜羊羊来做客吗?
师:(音乐声中出示布偶)喜羊羊来了!还给我们带来了一箱礼物呢!让我们一起来打开看看吧!哎呀,怎么打不开?噢!原来是一只有密码的百宝箱!
2.展开游戏(1)寻找打开百宝箱的方法师:我们怎么才能打开这个百宝箱呢?
幼儿:输入密码,就能打开了。
师:那密码是什么呢?大家看一看密码箱的密码,由几个数字组成?(5个)猜猜会是由哪些数字组成的呢?(试用幼儿说的数字开箱)噢,还是打不开!(作和布偶耳语状)喜羊羊说啦,密码就藏在3只神秘的盒子里!快找一找神秘盒在哪里!
(2)寻找密码①打开第一个神秘盒师:这里有一张提示的纸条,上面说,密码就藏在圆点和图案的数量一样多的信封里。(出示大信封)信封的正面和反面各有什么呢?(圆点和图案)桌子上有很多信封,让我们都去找找看(幼儿第一次*作)。
师:你们找的信封上的圆点有几个?图案有几个?一样多吗?你是怎么数的?
师:有谁发现信封里还有什么秘密吗?(幼儿自主发现,取出信封里的数字纸片。)师:我们找到第一个数字啦,(请幼儿将数字纸片贴到黑板上。)还有谁找到了不同的数字?(依次找到其他三个数字。)密码箱的密码一共由5个数字组成,我们已找到4个数字,还有1个数字藏在哪里呢?
②打开第二个神秘盒师:让我们一起打开第二个神秘盒!哦,这张纸条上说,还有一个数字藏在圆点和图案的数量都比8多1的信封里,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幼儿第二次*作,老师随机指导。)师:你们找的信封上的圆点有几个?图案有几个?一样多吗?是比8多1吗?比8多1是几?我们一起打开信封,看看是数字几?看看9像什么?
③打开第三个神秘盒师:我们把五个密码数全找到了,谁来把它放到密码箱的空格里?(请一幼儿自由摆放。)咦,怎么还是打不开?谁有什么好办法?(幼儿讨论并试摆放,如幼儿仍无法进行,可启发幼儿关注第三个神秘盒。)(3)对密码师:哦,密码摆放正确了,看看密码箱能不能打开?(请幼儿打开密码箱)啊!密码箱终于打开了!看看,喜羊羊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激发幼儿快乐情绪。)3、分享快乐品尝胜利果实,请幼儿一起分享喜羊羊送来的礼物??好吃的糖果。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来抓一把,提问:数一数你抓了几颗糖,今天喜羊羊送给大家9颗糖,请你数一数多了请还给喜羊羊,少了请在抓几个,都拿9颗糖,让我们带着礼物与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吧!
活动目标:
●认识数字9,感知9的形成和实际意义。
●能将数字9与相应的实物进行匹配。
活动准备:
●教具:主题图两幅,*作图两幅,5——9的数字卡片。
●学具:*作材料。
活动过程:
●探究活动
1感知9的形成。出示主题图一:“图上有几匹马?用数字几表示?”教师再添上一匹,“现在是几匹马?用数字几表示?”出示数字9,“看9像什么?它跟几长的像?”引导幼儿比较9和6的区别。说说9还可以表示什么?
2出示主题图二。“图上有什么?有什么?还有什么?它们是由哪些图形组合出来的?各有几个?用数字几表示?”(8个三角形,8个圆形,8个长方形。用数字8表示。)教师再添上一棵树,一只蝴蝶,“现在图上的实物能用8表示吗?为什么?说说9是怎样形成的?”引导幼儿说出8添上1是9。
3出示5——9的数卡请幼儿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边排边讲述,启发幼儿说说为什么让5排在最前面?
●幼儿*作练习。
1数数小鸡有几只,把表示小鸡数量的数字圈起来。
2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实物画线连起来。
●评议活动
●幼儿讲讲自己*作中的发现。
幼儿园小班数字歌教案9
数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幼儿认识数字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幼儿园小班数字歌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童谣的音韵美;
2.培养学生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二)知识要点:
1.学习并朗读这首童谣。
2.能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
(三)学法和习惯:
1.学习用指读的方法听读识字。
2.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汉字。
教学重点:
认读本课的11个生字;通过朗读感受童谣的音韵美。
教学难点:
两、朋、友这三个字学生不常见,掌握起来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你们数学学数字了吗?(学了)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数字有关的儿歌数字歌(老师板书)。
二、讲授新课
1.这首小儿歌非常有趣,里面藏着好多小动物呢!打开书第11页看看你能不能很快找出都有哪些小动物。(训练学生说完整话。)
2.如果你们能数出这些动物朋友各有几只,他们就会从课本中跑出来和你们做游戏。请用数字标在图旁边。(老师把阿拉伯数字贴在黑板上。)学生汇报动物的只数,(要训练学生说完整话。)学生每说出一种动物老师就在黑板上贴小动物的图片,并把它们贴到相对应的数字下面。
3.自己小声地读一读,把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4.听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尤其要听清你不认识字的字音。在听录音时要用手指着每一个字,听到哪,指到哪。(培养学生指读习惯,渗透听读识字的方法。)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就应这样长抓不懈。如:说完整话;指读方法的训练)
5.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注意:边读边用手指着。读后,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学有收获的意识。)
6.自己再读儿歌,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你可以向同桌请教,也可以问老师。如果认识了,就把记号擦掉。
(教给学生识字的途径)
7.你们学得真努力,课文里的字娃娃想看看你们是否真的认识它们了。瞧,他们偷偷的溜出了门。(从黑板上的课文中拿出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他和谁是朋友?(不按顺序出示,让学生把这些汉字与黑板上的数字一一对应贴。再单独拿每个汉字数字卡片让生读完返还到课文中。)
8.孩子们,还有几个字在跟我们捉谜藏,来看一看(出示卡片小朋友数字)每个词两生读,再齐读。
9.现在更难了,谁还会读?(出示小朋友数两只个这几个字让生单独认读。字为红*,读完贴在黑板上课文中的空白处)在读只时,老师把只字放在课文中:三小羊、四鸡、五鸭,(生读。)谁还能照样子说说?再读个时,问生:看看周围,你还能想到什么?(引导生联系生活说出几个用个做量词的短语)你们不光字记的好,还能在生活中注意积累,真是很了不起。
(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学习,巩固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10.我们手里都有生字小卡片,请两个同学一起互相说说悄悄话,说说你都认识哪个字了,怎么认识的?不会想想怎么办?
11.字娃娃都回家了,你们还愿意读课文吗?同桌两个人互相读:如果都他读对了,你就用你喜欢的方式,夸夸他。如果他不仅读对了,而且读得特别好,你可以奖励他一颗小星星。如果他还有不认识的字,你就帮帮他。
(把评价的权利还给了学生,为他们交流情感、分享收获、体验成功提供了空间。)
三、复习巩固
1.师生对读。
2.男女生对读。
3.做数字拍手歌。(两人结成一组,用你拍一,我拍一的方式,填上数字歌的词,老师可先和一名同学做个示范。)
四、小结
谁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强化学有收获的意识。)
你们的收获课真不小,能用你们的收获来帮助小猫解决问题吗?出示第14页小猫钓鱼的图,全班共同作练习。
图中有:
______条船
______两只猫
______个水桶
______条小鱼。
五、作业
我们的生活和数字密切相关,回家后你可以用数字画一幅画,也可以编一个有关数字的故事或儿歌;也可以找一找有关数字的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