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anth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浅谈东营市盐卤资源及盐化工发展概况,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浅谈东营市盐卤资源及盐化工发展概况,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浅谈东营市盐卤资源及盐化工发展概况

篇1:浅谈东营市盐卤资源及盐化工发展概况

浅谈东营市盐卤资源及盐化工发展概况

文章介绍了东营市盐矿和卤水资源概况,探讨了东营盐卤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及东营市盐和盐化工行业发展现状,提出了东营市盐及盐化工产业发展的重点.

作 者:刘冰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山东,东营,257091 刊 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英文刊名:CHINA HIGH TECHNOLOGY ENTERPRISES 年,卷(期): “”(2) 分类号:P74 关键词:盐化工   东营市   盐卤资源   化工产业发展  

篇2: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第一节  原始社会建筑

第二节  奴隶社会建筑

第三节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第四节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第五节  封建社会晚期建筑

第一节 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一.旧石器时期的建筑

1.文化背景:上古传说

有巢氏 、燧人氏 、伏羲氏 、神农氏

“中国”——尧舜禹时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世界的中心《山海经》

“华夏”——春秋时中国人统称为“华”或者“诸华”,异族人称为  “夷”中国西部称为夏,东部称“东夏” ——《中国通史》

“朝代”——一个家族统治天下的一段时间

逐鹿之战——迁徙、战争、聚合中 产生

具有多根系、多元性

2.居住状况:

• 近水。

• 洞口标高较高,避免水淹

• 洞口较为干燥,以利生存

• 洞口背寒风¡ª¡ª极少有朝向北方或东北方的

• 居住使用接近洞口部分,洞内低凹处埋死者

原始社会的建筑处于胚胎期,对后来建筑影响很大,胚胎期研究应用于中西建筑之比较分析

二.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存

第二节 奴隶社会建筑

(b.c 21世纪——b.c 476年)

一.夏(前21世纪——前16世纪)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一、夏(前21世纪——前16世纪)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1.历史背景

• 启——太康——后羿——仲康—— “少康中兴”

胤甲……商在东方强盛

• 商汤,西亳自称武王:农业进步,商业兴起

王亥:牛车、货币、做买卖

• 盤庚抑奢,迁殷——纣王荒淫,被周武王灭。

2. 建筑状况:

•  宫殿、陵墓—居住、厚葬—等级制的结果

例:河南偃师二里头、河南安阳小屯村

•  技术发展——永定柱、夯土技术

科技:青铜器、骨器、皮革、酿酒、舟车、木工、织帛等世传技艺。

• 茅茨土阶

• 艺术特征:青铜器、雷纹、云纹、甲骨文

隶书、象形文字——方正、直线多而圆角少,首尾常露锋芒——线的艺术

• 建筑整齐方正,布局的结构美有所显露但不自觉。传统院落式布局已具雏形。

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1. 历史文化背景:

• 世代重农—废除公田制,改收田祖—走向封建制

• 重礼。宗法秩序:分封诸侯——等级制

2.建筑状况:

• <1>城市——“镐京”

• <2>最早的四合院——山西岐山凤雏村遗址

3.建筑技术:

• 湖北圻春干阑式建筑

• 斗的形象出现

• 瓦、排水管道的出现

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复原

第三节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一、东周(前770——前476称为春秋,475——前280称为战国)

秦、楚、齐、燕、赵、魏、韩

1.历史文化背景:

• 田地私有制——诸侯国战争

• 天子失学,学在四夷——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 先秦理性精神

• 老子将人还给自然,孔子将人还给社会——伦理理性的社会

• 色彩寓意“礼楹,天子丹,诸侯黑,大夫苍”

3.建筑特征:

• <1>防御性强

• <2>礼制

• <3>线的艺术:(北)理性对称

(南)楚汉浪漫主义,绚烂、神仙世界

二、秦(前221——前207)

1. 阿房宫:上压天宫,下压黎庶

2. 秦始皇修长城、修驰道。

3.临潼秦始皇陵:气势庞大,平面舒展,轴线对称

三、汉(前206——公元2)

1.艺术风格:

交融——开阔而奔放、自然拙朴、圆润、气魄恢弘庶

2.建筑状况:

• <1>长安城(相当于公元前4世纪罗马城2、5倍).

• <2>单体建筑:

• 明堂辟雍

浅谈东营市盐卤资源及盐化工发展概况• 洛阳白马寺

• 园林,受术士影响湖中建仙岛——蓬莱三岛模式

• 阙——门通道两边的附属建筑,阙上建楼——“观”。

3. 技术成熟:

<1>木构形式:穿斗式、抬梁式

<2>屋顶丰富,出现歇山

<3>拱券式、叠涩式艺术风格:

三、三国、晋、南北朝(公元220—589

1. 历史文化背景:

• 战争、迁徙、分裂、割据

• 士族大夫厌恶战乱、寻求静谧安定

• “魏晋玄学”

•  人的自觉——艺术形式表现人本身

2. 建筑状况:

• 薄葬

• 园林——追求自然、寄情山水,有限表达无限

• 佛教建筑盛行: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遗存最早的佛塔

石窟,新疆克孜尔——最早的石窟

甘肃麦积山

敦煌莫高窟

大同云岗

洛阳龙门

太原天龙山

一、隋、唐、五代

1.文化背景:

• 先秦儒的理性 + 魏晋南北朝道的内在精神

• 文士风度 + 佛教释的影响

• 互存互补——“和”的意境     生机勃勃的人文鼎盛

2.建筑群的发展:

• 夯土台——以山为陵

•  加强总体规划——纵轴收放:“三朝五门”

• 唐长安——严整、有序“万国和 ”

建筑风格——开朗、朝气蓬勃

材料充分发挥

形式、结构完美结合

3.文化的交流:

• 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朝鲜

• 引进胡床——高足家具、建筑体量加高、空间抬高

• 寺庙——佛光寺大殿、南禅寺大殿、小雁塔

4.建筑技术:

<1> 北赵县安济桥——赵州桥,李春建造

世界最早的—敞肩券—大跨度—石拱桥

长37米,高7.23米, 高跨比1/5

•  ①四个敞肩券,减少1/5自重

•  ②桥洞增加水流量——排洪、减少水压

•  ③铁件加固——连接28道拱

• ④加契子

• ⑤28道并列券——券上加伏石、平面上两边大中间小

•  ⑥ 造型:平缓舒展,轻盈流畅

<2>木构建筑——大面积、大体量

<3>都料匠——唐代出现一个阶层,使用神墨画图施工。此名延续到元代。

隋代宇文恺发明比例尺、制作模型

五代:完美——停滞——定性化。

<4>砖木混合结构——灵隐寺双石塔(砖)

苏州虎丘塔(砖木)

南京栖霞山舍利塔(石)

广东光孝寺铁塔

二、宋、辽、金

历史背景:公元10世纪时(北宋+辽)

12世纪时(金+南宋)

赵匡胤——“艺祖” 、军人、喜观看制造舟车

赵佶——喜欢绘画诗文

1.建筑理论:李诫《营造法式》

• 按照斗拱的材模数化、定型化

• 等级制、伦理化

• 成就和局限

成就:制度成熟,节约了用料——经济合理

规范了结构和构造——结构合理

局限:没有分析建筑结构构造内在的关系、作用

僵化——限制发展

2.群体结合:

• 城市——东京汴梁:开敞性、商业性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 水城苏州——水网  富庶  军事要地  “平江图”

• 宋三大名楼——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

强调单体之间的组合

•   河北正定隆兴寺

3.建筑艺术趣味:

• 宋代从唐代的恢宏变得隽永、秀丽、优雅

园林——赏石,重个人趣味,小、秀

• 辽代承唐风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北京天宁寺塔

河北蓟县独乐寺

• 金代为辽宋之结合,秀美纤细、色彩华丽

山西县崇福寺弥陀殿

山西佛光寺文殊殿

大同上、下华严寺、大同善化寺、净土寺小木作

篇3:我国测绘学概况及发展

我国测绘学概况及发展

测绘是测量与绘图的总称.测绘学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编制各种比例尺的地图的'理论和教术的学科.

作 者:高中和  作者单位:安徽省勘查技术院,安徽蚌埠,233000 刊 名:科技风 英文刊名:TECHNOLOGY TREND 年,卷(期): “”(13) 分类号:P2 关键词:测绘学   概况   发展  

篇4:麻疯树资源概况及其开发利用

麻疯树资源概况及其开发利用

通过对麻疯树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资源分布的.概述,在纵览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麻疯树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这一宝贵资源在工业、农业、环保、医药等领域的重要用途,并展示了人类对这种多用途植物未来的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前景.

作 者:张明生 樊卫国 尹杰 李金强 袁启凤 杨永华 ZHANG Ming-sheng FAN Wei-guo YIN Jie LI Jin-qiang YUAN Qi-feng YANG Yong-hua  作者单位: 刊 名:贵州农业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33(6) 分类号:Q946 关键词:麻疯树   生物学特性   资源分布   开发利用  

篇5:祁门县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概况

祁门县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概况

对祁门县农作物(油菜和水稻)的秸秆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总结介绍.

作 者:方日川  作者单位:安徽省祁门县溶口乡农技站,安徽祁门,245600 刊 名:农技服务 英文刊名:SERVES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年,卷(期): 25(5) 分类号:X71 关键词:秸秆   利用   祁门  

篇6:俄罗斯二次资源回收利用概况

俄罗斯二次资源回收利用概况

俄罗斯是资源大国,同时也是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因此工业废物的产生量巨大,品种亦多.其废物的回收数量和再生利用的`水平介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验值得借鉴,其在苏联解体后的二次资源回收利用动态更值得关注.

作 者:王保士 WANG Baoshi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刊 名: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英文刊名:RENEWABLE RESOURCES AND RECYCLING ECONOMY 年,卷(期):2008 01(12) 分类号:X705 关键词:俄罗斯   废物回收   再生利用  

篇7:保护资源保障发展

保护资源保障发展

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新中国六十华诞.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我省国土资源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无不欢欣鼓舞. 60年来,我省国土资源管理事业走过了不平坦的创业道路.

作 者:石雅茹  作者单位: 刊 名:青海国土经略 英文刊名:QINGHAI GUOTU JINGLUE 年,卷(期): “”(5) 分类号: 关键词: 

篇8:现代舞发展概况作文600字

现代舞发展概况作文600字

19世纪末期,欧洲古典芭蕾单纯追求形式与技巧的倾向越来越严重,不仅影响整个舞蹈艺术的发展,而且也阻碍其自身的发展。内容与题材仍旧停留在神话传说、王子公主的范围内,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来越大,成为舞蹈反映社会生活的巨大障碍。正是在这种危机中,现代舞应运而生。

当时首先出现的是I.邓肯的“自由舞蹈”。严格地讲,邓肯的舞蹈还不是现代舞。她崇尚自然,继承了晚期浪漫主义“回到自然”的口号。她脱去舞鞋和紧身舞衣,随心所欲地自由舞蹈,给欧洲舞坛带来一股清新纯朴之风,为现代舞的产生准备了思想条件。而与她同时代的音乐家和舞蹈家E.雅克-达尔克罗兹的“优律动”和R.von拉班的“空间协调律”则为现代舞的产生准备了理论条件。特别是拉班,他全面探讨了人的身心活动规律、肌肉的松弛和紧张、动作的协调以及舞蹈空间等理论问题。

拉班的学生M.维格曼把他的理论,通过创作实践变成了舞蹈作品,使现代舞理论具体化。拉班-维格曼这一现代舞派被称为表现主义现代舞,强调感觉第一。维格曼的舞蹈还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企图切断舞蹈从属于音乐的.关系,确立没有音乐的舞蹈。她认为,只有对音乐的“独裁”进行反抗,才会产生“自由自主的舞蹈”。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维格曼为首的德国现代舞坛,一直是世界现代舞的中心。后来由于纳粹政权的反对,现代舞在德国被取缔,中心转向美国。但现代舞在美国的发展是曲折的,现代舞的先驱邓肯和R.圣丹尼斯都不是在美国而是在欧洲首先得到承认并获得成功的。当她们在大西洋彼岸名声大振之后才引起美国人的注意。美国没有自己的传统舞蹈文化,现代舞一旦被接受后,马上受到了重视,几乎成了它本土的舞蹈文化。

圣丹尼斯对现代舞的贡献不仅仅是创造了一种具有东方色彩、富于神秘感的现代舞,给美国商业性极强的艺术带来了深刻的宗教和哲学思想;而且还在她创办的现代舞学校中培养了一批现代舞的杰出代表。

在圣丹尼斯的学生中,M.格雷厄姆、D.汉弗莱成为美国现代舞的代表,特别是格雷厄姆,她的名字几乎成了现代舞的代名词。她们虽然都是圣丹尼斯的学生,但却都不是老师的继承者,而以叛逆者的身份走着各自的艺术道路。汉弗莱认为圣丹尼斯那种异国情调的舞蹈不能体现人的精神。她根据人体动作的基本原理建立了自己的艺术理论和技术原则,就是在跌倒和复起、平衡与不平衡之间构成舞蹈动作的规律。如人在暴力前倒下就必然要支撑起来进行反抗,这些动作就含有人类的冲突内涵。因此她的作品大多具有象征意义。汉弗莱是从外部形态上反对自己的老师,格雷厄姆则是从人类更深层的心理形态上去反对圣丹尼斯的艺术观念。因此她的舞蹈有“心理舞派”之称。格雷厄姆强调舞蹈应客观地表现自我信念,“舞蹈应该剥开那些掩盖着人类行为的外衣”,“揭露出一个内在的人”。她在《悲悼》中,表现由于焦虑、痛苦使人的身体扭曲和痉挛,就是她对人类“心灵的图解”。她的技术理论中心是呼吸。她研究了人体在呼和吸之间的形体变化,认为舞蹈家可以用呼吸推动身体的旋转、跳跃和跌倒、撑起。她的早期作品曾引起争议,认为过于阴暗、性感,但她终于成为美国声誉最高、享誉最久,影响到戏剧、电影、电视等各个领域的一代舞人。

篇9:OECD主要国家软件业发展概况

软件产业是当前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并将成为21世纪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近年来,OECD主要国家软件业平均以11%以上的增长率快速发展。据“OECD2000年信息技术展望”报告,1997年,其成员国仅软件包产值就占世界市场份额的94%,达1080亿美元,并自1990年以来年增长率11.2%。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软件生产国,1997年的软件产值为1705.9亿美元,占其当年GDP2.1%,出口额为155.5亿美元。日本其次,1998年软件产值约570亿美元,但出口仅为0.82亿美元。英国列第三,1999年的软件产值为377.46亿美元,占其GDP 1.2%,出口约16.2亿美元。据对各国软件业发展的轨迹分析,虽然各国的产业规模和出口额相差较大,但其成功的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对软件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营造一种谁投资谁受益的良好商业和法治氛围;

2. 服务到位的融资机构,促进软件成果转化快;

3. 高素质的软件专业人才,配合制定灵活的技术移民政策;

4. 具有第一流的大学教育,能够迅速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5. 发达的通信设施;

6. 长期磨炼的企业家精神;

7. 巨大的市场需求。

一、美国软件业概况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软件生产国,拥有规模各异的软件公司8万多个,其软件业的年增长率为18%。世界500强软件公司前10位中的8个公司总部都设在美国。美国的软件产业主要以3个部分组成:1.以商业销售或租赁为目的,设计和生产软件产品的公司;2.开发因特网和电子商务技术,提供网上信息和服务的公司;3.专为计算机提供软件服务的公司。美国软件产品主要分为系统基础设施软件(占23%)、应用软件(占51%)、软件开发工具(占26%)三大类:

1、系统基础设施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等软件,1999年的增长率达到12%,共计460亿美元。预计到2003年,每年平均增长率将达到15%,销售额将达到800亿美元。主要是IBM、微软、Computer Associates 和惠普4家公司,占据了这个市场的主要份额(高达48%)。

2、应用软件,包括公司和个人用途的软件,1999年的增长率达到14.7%,共计620亿美元。预计到2003年,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5.1%,销售额将达到1255亿美元。

Unix和32比特的视窗平台占据了该市场的主要份额,分别达到207亿和239亿美元。对视窗应用软件的需求仍呈上涨趋势,预计到2003年,其软件销售额将会突破600亿美元。而Unix系统也将达到350亿美元。

3、软件开发工具促进了计算机程序的设计、开发以及软件程序的应用。从1998年到2003年,它的年平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4%的水平;1999年的年销售额为354亿美元。另据美国商务部今年发布的一份报告,在过去的5年里,软件产业平均增长速度是美国GDP增长速度的3倍,软件从业人员工资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在过去4年里,其平均就业增长率为13%,IT领域有1/3劳动力受雇于软件行业,全美软件人员人均年薪68,900美元,且年增长率保持在8%。

蓬勃发展的软件产业需要大批技术人才,而美国软件人才供不应求。为此,许多软件公司在海外建立分公司,吸纳当地高级软件专家。他们利用印度、爱尔兰、以色列等国软件人才英语好,技术强,劳务成本低等条件,广揽人才,扩大公司业务,取得了丰厚的利润。为了进一步吸引软件人才,美国国会于1998年立法,临时放开了H-1B签证的上限,即在2000年财政年度,发放115,000个H-1B签证,而到2001财年,发放107,500个,2002财年,恢复到原来的限额即每年签发65,000个签证。

软件产业创新节奏快已成为该领域一大突出特点。在这个竞争极为激烈的领域,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在极短的周期内不断推出新一代产品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源源不断的研发投入的支持。美国研发投入最多的10家公司中的5家是IT和软件公司。

1998年,美国软件工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是41亿美元,在工业领域中排行第8。但若以研究资金投入密度和研发投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来说,软件产业排行第3。软件产业平均研发投入是11%,其它产业平均研发投入是7%。

除了少数几个国际大型软件公司之外,美国软件公司占据了世界(包括美国国内)2/3以上的软件市场。软件产品在美国的出口份额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美国软件生产公司在1997年的贸易顺差达130亿美元。由于世界许多国家的政府和企业都在增加软件方面的预算,美国软件公司计划扩大国际销售量。

一般来说,美国政府并没有为本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特殊的倾斜政策。而软件产品生存、发展主要依赖于企业自身的R&D投入。为保持R&D投入,美国软件企业从美国政府那里争取到了“永久性研发税优惠”。美国国内税收法第41部分中规定的“研究与试验税优惠”为美国公司在税收年实际的研究支出提供了20%的税收减免。

二、日本软件业概况

日本官方一直把软件业作为信息服务的.一部分进行分类。日本是全球第二大软件生产国和消费国,其1998年的软件产值约570亿美元,占其全国信息服务业年产值(916亿美元)的62%左右。该国有软件企业约3700个,从业人员33万人。同年,日本软件出口额仅0.82亿美元,而进口则为55.62亿美元,其中进口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和特种软件分别为31.35亿美元、18.57亿美元和5.69亿美元。此外,日本的软件进口主要来自美国,其次为欧洲,各为50.84亿美元和2.74亿美元。据分析,形成这种出口额远小于进口额局面的原因是:日本使用非英语语言,通用软件出口受到极大限制;信息产业结构中重视硬件生产,相当数额的软件依赖于进口;日本企业大规模生产领域使用的诸如自控等特种软件,大多数企业都自己开发,而且为了生产技术的保密,不愿对外出售等。

迄今,日本政府尚无专门制定发展软件业的政策、计划或措施。今年3月,由日本著名大学、大企业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和民间学术机构联合组成的“信息通信产业技术战略讨论委员会”出台了题为“信息通信产业技术战略”研究报告,其中就软件产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若干建议:

1.研究开发高效率、高稳定软件技术

随着数字革命的兴起,信息通信系统和网络将支撑经济社会的多个部分,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保密性

至为重要。为此,需开发在不可预见的恶劣环境下也能够使系统或网络稳定工作的软件,如软件本身能自动生成免疫功能、在访问数量突然集中的恶劣使用环境下也能稳定地工作,部分故障不波及全体,从而不导致全系统瘫痪等。

系统的使用者需要适应不同用途且具有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软件,因此应有高效评价软件的稳定性、可靠性方法、软件修补方法以及评价软件开发技术的方法等。

2.操作系统技术

目前的操作系统绝大部分仅驱动计算机的应用软件,不能驱动网络机器,今后必须开发能适用网络时代的通用操作系统。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多个计算机和家用电器、移动通信机相互联结形成

3.信息检索技术

个人或团体向网络发送的信息,无论数量和质量都向多样化、分散化发展,因此需要高效信息访问技术及超越现有检索方式的按照信息内容检索和适应通信环境的检索技术。不具备专业知识的老年人或儿童也能够高效率地获得信息而且可防止用户个人隐私信息不向网络扩散,但又能自动收集、整理信息的技术。每个用户的联网环境不同,应建立考虑用户联网环境的信息检索技术,为此需进行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内的高级软件的研发。

4.信息存储技术

建设通过网络传输包括动画、声音在内的任何信息的电子书店、电子图书馆,信息存储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今后,信息除了新闻、书本之外还将有利用信息通信技术的新型服务、新的教育方法和教材等对网络利用方面的需求。因此需要开发支持这些技术的软件,可在全世界随处利用已存储信息的技术、流通信息的通用站台。

5、 其他软件技术

大容量数据压缩技术、XML技术、版权管理技术、图像识别技术、语言理解技术、大量数据计算技术等都需要相应的软件支持。

三、英国软件业概况

英国软件业产值规模世界第三,1999年产值为377.46亿美元,约占GDP的1.2%,当年软件出口约16.2亿美元,软件企业65000个,就业人员35万人。

表1英国软件业 1997----1999年概览

年 度 产值(亿美元) 企业数(个) 软件人员(人)

1997 259.2 54,218 240,000

1998 341.6* 57,000 290,000

1999 377.46* 65,000 350,000

注:*为预计值

英国软件业的基础研究工作主要在大学和政府研究所进行。英国现有综合性大学约150所,其中设有计算机工程或信息工程系统的大学有近120所。在从事软件基础研究的队伍中,人员分为3个档次,但研究工作主要依靠有博士学位、富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软件研究人员,而软件开发工作大部分由软件公司和大学进行。另外,还有一部分人是根据市场的特殊需求以合同制形式进行单独开发活动,这部分人大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据了解,英国软件业的强项领域主要包括:

1. 银行、金融和会计

2. 操作系统,特别是移动通信操作服务系统

3. 零售业

4. 通信

5. 水、电、气等公共服务业

6. 旅游、休闲与游戏

7. 教育

8. 医疗

9. 开发用工具

英国政府对软件业的发展未提出过什么政策和计划,也没有向中小软件企业实施专门的倾斜政策,这是因为现有的支持中小企业的鼓励性计划和措施已经为所有的中小企业在减税、贷款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当然,政府也不是什么都不管,例如,它支持建立了“英国软件行业网络”和“英国电信办公室”这两个促进软件业发展的行业性组织。通过这两个组织,将各自分散的软件同行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如何获取风险资金、怎样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共同开拓国外市场以及消除有碍企业发展的办法等等。

四、法国软件业概况

与美国相比,法国政府比较重视软件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并将软件课题多次列为国家关键技术项目,促使法国软件业发展较快。1990-1997年法国软件产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0.8%。1997年,法国有8679家从事软件研发和生产企业,从业员工66967人。当年软件行业销售额约为66亿美元, 法国软件公司规模一般都不大,除了前5位大公司从业人员均超过千人,80%的公司其雇员均不超过10人,但进入软件领域人员的专业水准要求很高,通常一个软件公司,高级软件专业人员占公司职工人数的52%,中层专业人员占27%,企业主管占3.5%。法国的软件业主要集中在大巴黎地区(占近57%的各类软件人员)和罗纳-阿尔卑斯地区(占12%),另外在航空、电信、电子等尖端产业所在地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因为这些产业领域非常需要特殊的软件,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软件以及网络管理软件。

近几年,随着法国家庭拥有微机的增多,这不仅大大促进了日常办公软件(文件处理、预算管理)的销售,而且特别激励了娱乐软件(教育、文化、游戏等)的销售。而企业的软件需求更趋向于特殊软件产品的发展,如各种定制软件,以及用于因特网和网络(内联网和外联网)的漫游软件或各种数据安全保护软件。法国社会的许多职业必须掌握一种或多种特殊软件,如会计、审核、农户饲养和轮作管理、医院病人和处方管理等。面对各行各业对软件的需求,法国政府一方面开启技术移民的大门,从国外吸引包括软件人才在内的信息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则在政府实施的信息社会行动计划和科研优先领域中增加投入,促进软件业的研究与发展。 五、德国软件业概况

1999年,德国标准软件产品(系统软件、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的销售额为154亿美元(257亿马克),与上年相比增长了10.4%。近年来,标准软件市场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特别是应用软件的销售额增长最快。据预测,德国今年标准软件市场增长率为9.8%,而且今后几年其增长率仍然保持在这个数量级。1999年,软件出口额达74亿美元。

据统计,德国大约有4万余人在标准软件企业工作。截至1999年底,在德国40余家大中型软件企业中,有3.85万从业人员,与1998年相比增长了20%。德国的软件企业数目和从业人员与各国

相比都很少,但其企业生产率却非常高。人均销售额通常是衡量企业生产率的最重要标志之一。据统计,德国40余家大中型标准软件公司1998年人均销售额为43.2万马克,共中10家销售额最大的公司人均销售额为94万马克。

目前包括软件业在内的信息产业已成为德国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德国1999年共有170万人从事信息产业,从业人员比1998年增加9%,而整个软件业及其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增加11%。即使如此,德国目前还短缺7.5万名信息技术专家。

为了缓和人才短缺,德国政府支持工业界的要求,通过了“绿卡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今后三年内接收非欧盟国家2万名软件专家;专家年薪至少10万马克,在德国工作期限最多为5年,该项规定于今年8月初实施。除引进人才外,德国政府加大培养本国信息技术专家的力度,政府与企业界联手今年提供4万个培训岗位,至2003年至少再增加2万个培训岗位。此外,施罗德总理呼吁在今后5年内与州政府共同提供1亿马克,扩大高等院校信息技术专业招生人数。

六、意大利软件业概况

意大利的软件业在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各成员中规模较小,据统计,1999年该国软件业产值约合33亿美元,占当年GDP的0.3%,年增长率为10.8%;现有软件企业42020个,从业人员20.68万人。

当前,意大利软件市场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应用系统的集成产品和决策数据系统的数据处理产品,特别是面向WEB战略的基础产品。1999系统软件市场主要表现为与因特网技术有关的系统软件和与电子商务有关的系统软件发展较快,开发目标主要是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应用软件仍呈快速发展态势,主要发展方向包括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以及CAD/CAE/CAM系统等方面。

虽然软件业一直处于稳定增长的趋势,但占总数93.4%的企业人数均少于10人。由于规模小,使得意大利的软件企业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研发投资,从而影响其产品的改进,无法形成规模经济。所以多年来该国的软件业一直处于一种“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最近,软件企业加快了上市的步伐,预计这将会促进软件业的发展。妨碍该国软件业快速发展的另一因素是缺乏训练有素的软件人员。据估计,该国1999年缺少6.87万合格人员,2000年缺少11.3万人,特别是软件开发和应用技术人员。

为了促进包括软件产业在内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根据意大利信息通信产业发展政策指南的决定,将进一步简化政府管理部门的工作程序,下放权力,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便利的信贷条件和风险资金,支持产业的研发,示范和推广项目;支持意大利企业与国外企业联合,走向国际化。指南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变得越发重要,因此应修订现有的包括软件业在内的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优惠政策,提供企业发展的优惠资金;支持企业配置和更新设备,如规定将配置计算机软件的投入作为企业购置生产设备对待,享受优惠税收政策;简化审批程序,充分利用工业部主管的技术创新基金和大学科研部主管的应用研究基金加大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支持力度;对面向创新和研发的企业,减免税收,支持企业再投资;利用出口信贷和提供担保金支持企业产品出口。采取减免税政策鼓励软件企业的布局转向欠发达地区;按照欧盟的统一要求,加快企业折旧过程,降低包括软件在内的信息技术产品的增值税税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