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sxx”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儿童保健 小儿泌尿道感染的治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儿童保健 小儿泌尿道感染的治疗,供大家阅读参考。

儿童保健 小儿泌尿道感染的治疗

篇1:儿童保健 小儿泌尿道感染的治疗

小儿泌尿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病,2岁以下婴幼儿发生率较高,女孩发病为男孩的3-4倍,唯有新生儿期男孩发病率较女孩高。以尿频、尿急、尿痛为主要症状,不同年龄的小儿症状各不相同。中医将其分为虚、实两个类型,实证以湿热蕴结为主,虚证以脾肾两虚为主。

脾肾两虚型 小便淋沥不已,遇劳即发,神疲乏力,大便稀薄。

本病治疗要分清虚实,实证宜清利湿热,虚证宜温补脾肾或滋阴清热。病程日久或反复发作者,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候,治疗要标本兼顾,攻补兼施。

篇2:小儿泌尿道感染的认识及治疗

小儿泌尿道感染的认识及治疗 -资料

早期恢复喂养对预防急性营养不良很重要,如果非母乳喂养的婴儿再发生腹泻,应试用无乳糖配方奶。如果发生长期腹泻(持续超过2周),常需使用要素饮食或酪蛋白水解物配方奶,有时外加静脉补液。

通常不使用抗生素,因为急性细菌性胃肠炎常常是自限性的。然而防止肠道病原菌的全身播散和肠道正常寄生菌的继发侵入是重要的。不同地区的肠道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一样,并可随时间而变化。

对新生儿胃肠炎使用抗肠蠕动或止泻药是禁忌的,破坏肠活动不仅增加肠道病原菌在宿主形成持久的定植,而且明显地使水分在肠道内滞留,虽然减少了大便次数但脱水增加,并且阻碍了对体重的监测。

必须认真地遵循肠道感染的,特别是洗手和接触人群的建立。即使大便培养阴性的`病例也应遵循这些预防方法,因为通过常规实验室检查仅少数病原菌可以被确定。如果婴儿室内有暴发流行,必须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新生儿志贺菌感染,应给予肠道外氨苄青霉素治疗,50~100mg/(kg。d),共用5~6日。如果分离到氨苄青霉素耐药菌株,或在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前有怀疑,则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氨噻肟)。对病情严重,怀疑有败血症的婴儿,有指征肠道外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在生后的最初几天,禁用磺胺药,因为它们会加重黄疸,

资料

抗生素通常对沙门菌胃肠炎无用。尽管如此,由于沙门菌的侵袭性可能引起菌血症,故所有患沙门菌胃肠炎的新生儿都应接受抗生素治疗。在了解菌株敏感的抗生素以前使用头孢氨噻肟静注(剂量见表260-6)。在新生儿中避免使用氯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对控制全身性沙门菌感染较好;治疗胃肠炎用3~5日,治疗全身性感染用10~14日。许多新生儿在治疗后成为无症状带菌者。虽然在这些病例不需要进一步治疗,但是在住院期间应采取预防肠道感染的措施。

对空肠弯曲菌,通常使用无味红霉素效果较好,剂量为30~40mg/(kg。d),分3次,共治疗5日。如给予则只能在疾病的早期使用。怀疑有菌血症时,加用肠道外庆大霉素5~7。5mg/(kg。d)。在新生儿中抗生素对于其他侵袭性细菌(如肠炎耶尔森菌,侵袭性大肠杆菌)的药效没有资料。尽管如此,这些病原菌通常对氨基糖苷类和第三代头孢菌素敏感,因此,受感染的新生儿应接受肠道外抗生素。

在非侵袭性细菌性腹泻,例如产毒性大肠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分2次口服多粘菌素10~15mg/(kg。d);或分3次口服庆大霉素5~7。5mg/(kg。d),(<7日的婴儿每日用5mg/kg,分2次口服)。在暴发流行时,治疗应持续到大便培养产毒性大肠杆菌或致病性大肠杆菌阴性为止(通常3~5日)。然而,对炎症性或出血性腹泻的婴儿使用这些药物时,因此必须权衡其益处和由于药物被吸收入血液而导致的潜在性毒性作用。

篇3:儿童保健 小儿高热如何治疗

儿童保健 小儿泌尿道感染的治疗

发热是指体温高于正常而言。正常小儿腋下体温一般为36-37℃。临床上按体温高低进行分类,一般<38℃称为低热,38―39℃称为中热,>39℃即称为高热。从发热的病理生理上看,发热是人体防御疾病和适应内外环境温度异常的一种代偿性反应。若高热持续过久使体内调节功能失常,则可威胁到患儿的健康。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任何年龄都可以患病,而年龄越小,患病越多。小儿高热在临床中很是多见,病因也很复杂,所见病证众多,因此论治之,一是从病而治,二是论热施治。

体温高于39℃,伴有面红、耳赤、口干、便秘、尿黄等症为特征。

中成药疗法

1.清开灵口服液 每服1支,每日3次。清气凉营以退热。

2.紫雪丹 每服0.3-0.6克,每日2次。清热息风。

3.儿童清热口服液 每服10-20毫升,4小时一次,热退停服。清热解毒,解肌退热。

西医疗法

1.病因治疗 对于高热患儿首先应查明高热的病因,针对不同疾病来进行治疗。

2.对症治疗 要加强护理,给予足够液体,必要时可选用退热药,但要注意病毒感染慎用乙酰水杨酸类,以防Reye综合征。

预防调护

1.高热在临床上见于许多疾病。因此预防本病在于平素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注意饮食卫生,凡疫疠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少到公共场所。

2.患儿应卧床休息,给予充足水分,饮食上应易消化而富于营养。

篇4:小儿泌尿道感染的饮食调理

薏米粥

原料:生薏苡仁150克,粳米50克。

做法:先将薏苡仁入水中煮烂,再加入粳米一同熬粥,每天食用1-2次。

功用:薏苡仁,粳米有健脾养胃,利水渗湿的功效。此粥适用于膀胱湿热型泌尿道感染患儿。

油焖茭白

原料:茭白750克,生油3克,鲜汤、味精、酱油、糖、麻油各适量。

做法:茭白剥去皮,切去老根后,切成滚刀块。起油锅、投入茭白,炸至茭白皮起皱后注入鲜汤,加酱油、味精、糖调味,并用中火收汁后,盛入盘中,淋上麻油即可。

功用:此膳味道鲜香,茭白柔嫩,略带甜味,具有清热止渴、利尿的作用,适用于2岁以上膀胱湿热型泌尿道感染患儿。

牛肉冬瓜羹

原料:水牛肉500克,冬瓜250克,葱白100克,豆豉50克,精盐、醋适量。

做法:水牛肉、冬瓜切碎,葱白切段,加水和豆豉共煮作羹,然后蘸盐和醋,早晚空腹食用。

功用:牛肉性温平,有健脾养胃、除湿利水的作用,配以冬瓜清热利尿为辅,再佐以葱白通阳利尿,豆豉健脾助运,此羹适用于膀胱湿热型泌尿道感染,久病不愈,脾胃虚弱患儿

篇5:儿童保健 小儿自汗盗汗的治疗

汗证是指不正常出汗的一种病证,即在安静状态下,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小儿汗证一般分为自汗和盗汗。盗汗是指在睡眠中出汗,醒后汗止者;自汗是指不论白天、黑夜、稍活动就出汗者。家长平时常说的小儿“虚汗”,往往是盗汗和自汗两者兼而有之。

中医一般把小儿汗症分为表虚不固、营卫不和、气阴两虚3个类型。

表虚不固型 头部、肩背部汗出明显;动则加剧,或伴盗汗,平时易感冒,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

营卫不和型 以自汗为主,汗出遍身,畏寒怕风,神疲,胃口不佳。舌淡红,苔薄白。

气阴两虚型 睡眠中汗多,或动则汗出,身体消瘦,手足心热,哭声无力,神萎不振。舌红少苔或苔花剥。

此外,也有因脏腑积热、湿热熏蒸而致自汗、盗汗的。

汗证治疗以补虚为基本法则。气虚者补益肺脾之气;阳虚者重在温振卫阳;阴虚者养阴清热。凡虚证皆可配合敛阴止汗,标本兼施。湿热熏蒸者治以清热泻脾。除内服药外,尚可配用外治疗法。

篇6:儿童保健 小儿维生素A缺乏的中医治疗

维生素A缺乏症是因体内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以眼和儿科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营养障碍性疾病。中医属“眼疳”、“雀目”范畴。本病患者一般有维生素A摄入不足史或慢性消化性吸收障碍史。

中医疗法

1.肝肾亏虚

证候:双眼发病,夜盲,眼珠干涩羞明,频频眨眼,面色萎黄无华,食少腹胀,消瘦,毛发无泽,神萎,舌淡苔少,脉缓。

治法:健脾消积,养肝明目。

方药:八珍汤加减。

常用药:炒党参、炒白术、茯苓、当归、白芍、生地、陈皮。夜盲重者,加夜明砂;积滞重者,加山楂、麦芽。

2.脾虚肝热

证候:白睛萎黄,黑睛失泽,母猪转动时白睛表层环绕黑睛处呈晕状皱起,知觉减退,羞明,重时黑睛便血枯晦、糜烂,腹胀日久,便溏,午后低热,夜寐咬齿,舌红,苔黄腻,脉细数。

治法:健脾清肝,杀虫除疳。

方药:肥儿丸加减。

常用药:人参、茯苓、白术、黄连、胡黄连、芦荟、使君子、山楂、麦芽、龙胆草。黑目翳溃,黄液上冲者,加栀子,白芍、蒲公英。

3.寒湿困脾

证候:羞明明显,黑睛糜溃,变为蟹睛,旋螺突起,眼珠枯萎,白睛粗糙,身体消瘦,毛发枯焦,腹膨胀,纳呆,腹泻,声嘶,舌淡,苔白,脉沉濡。

治法:温中健脾除湿。

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减。

常用药:熟附子、干姜、党参、白术、茯苓、扁豆、薏苡仁。阳虚重者,加肉桂;积滞者,加山楂、麦芽;有虫者,加使君子、鹤虱;烦躁者,加胡黄连。

篇7:儿童保健 儿童便秘如何治疗

宝宝的健康就是每一个家长最最关心的事情。但是,由于没一个家长对照顾孩子并不是很在行,因此,就会有很多的宝宝健康情况发生。尤其是出现孩子便秘的情况,就让很多的家长心痛不已。究竟是怎样的原因导致自己的宝宝有这样的情况,怎样才能尽快的让自己的孩子健康呢?

①改变饮食结构

健康的饮食也是一种缓解孩子疾病情况的重要措施,尤其是从饮食中也是有缓解便秘的效果的。主张母乳喂养,乳母应注意饮食均衡,不宜过食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肉、虾、蟹等,应尽可能多吃青菜和水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出现便秘时,可另加润肠食物,如加糖的菜汁、橘子汁、蜜糖水、甜炼奶等。

②人工喂养儿易发生便秘,可适当减少牛奶的喂入量,添加辅食

发生便秘就是孩子的肠胃蠕动慢慢,因此,。小编建议大家多给孩子吃一些好消化的食物。如牛奶中加糖,喂食蜂蜜、梨汁、橙汁、番茄汁、菜汁等,以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幼儿可多进食蔬菜、水果、粗粮、番薯等。

③对营养不良的患儿应加强营养

强健的身体才是孩子应当具备的,在生活中最好就是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增强体力,使腹壁和肠壁增厚,张力增加,从而改善便秘的症状。

④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孩子的生活习惯就是家长需要不断的培养的,尤其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建议小儿要做到每天排便一次,最好是在每天晚餐后排便。非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轻易更改排便时间,不随意减少排便次数。对于便秘患儿,便前可先让其做下蹲动作,增加腹压,或顺时钟方向按摩腹部,促进肠管蠕动,达到排便的目的。

⑤中药对小儿便秘具有良好的效果

中医上对于孩子的健康也是有很多的措施的,在生活中最好就是进行合理的中医调养。中医认为,本病为胃肠结热、津亏肠燥而致,治宜滋阴清热、润肠通便为原则,可用火麻仁、瓜蒌仁、牛膝、知母、玄参各10克(婴儿酌减),煎水饮用以治便秘。

⑥忌食辛辣燥热之品

饮食中也是有很多要注意的,尤其是要让孩子远离上火的饮食,辛辣食物就是不要不要的。如姜醋蛋、辣椒、羊肉等,饮食宜清淡,可多食用雪梨煲猪胰汤、胡萝卜马蹄煲脊骨汤、菜干煲脊骨汤、节瓜煲脊骨汤、番薯糖水等。

篇8:儿童保健 小儿感冒注意事项

1、让宝宝多喝水

增加宝宝的饮水量,最好是温开水,如果宝宝本来就不爱喝水,只要能维持不错的吃奶量(或适当调配的果汁),那就不要强求喝水。

2、让宝宝多休息

睡眠对宝宝的成长很重要,感冒导致身体不舒服,宝宝一定比较容易哭闹,家长应该尽量分散其注意力,或是利用一些轻柔的音乐舒缓其情绪,帮助宝宝入睡。

3、多观察宝宝表现

家长应随时注意宝宝,是否有任何不同于平常感冒的表现,例如眼神是否灵活、口鼻有没有不正常的声音、皮肤颜色及温度有无异常等,这些都是观察的重点,对于疾病的正确诊断非常重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