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1288be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八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题有哪些,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八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题有哪些,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题有哪些

篇1:八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题有哪些

二、耐心填一填(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请将每小题的正确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13.分解因式:2m2﹣2=.

14.若分式的值为零,则x=.

15.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4,∠AOD=120°,则对角线AC的长度为.

16.已知x=2是方程x2+mx+2=0的一个根,则m的值是.

17.由于天气炎热,某校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为预防“蚊虫叮咬”,对教室进行“薰药消毒”.已知药物在燃烧机释放过程中,室内空气中每立方米含药量y(毫克)与燃烧时间x(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即图中线段OA和双曲线在A点及其右侧的部分),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低于2毫克时,对人体无毒害作用,那么从消毒开始,至少在分钟内,师生不能呆在教室.

18.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2,将∠BAD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α°(0<α<45),得到∠B′AD′,其中过点B作与对角线BD垂直的直线交射线AB′于点E,射线AD′与对角线BD交于点F,连接CF,并延长交AD于点M,当满足S四边形AEBF=S△CDM时,线段BE的长度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19题10分,20题8分,21题8分,22题8分,共34分)解答时每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

19.解方程:

(1)x2﹣6x﹣2=0

(2)=+1.

20.如图,在▱ABCD中,∠ABD的平分线BE交AD于点E,∠CDB的平分线DF交BC于点F,连接BD.

(1)求证:△ABE≌△CDF;

(2)若AB=DB,求证:四边形DFBE是矩形.

21.如图,函数y=kx+b(k≠0)的图象过点P(﹣,0),且与反比例函数y=(m≠0)的图象相交于点A(﹣2,1)和点B.

(1)求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点B的坐标,并根据图象回答:当x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函数的函数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

22.童装店在服装销售中发现:进货价每件60元,销售价每件100元的某童装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为了迎接“六一”,童装店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扩大销售量,增加盈利.经调查发现:如果每件童装降价1元,那么平均每天就可多售出2件,

(1)降价前,童装店每天的利润是多少元?

(2)如果童装店每要每天销售这种童装盈利1200元,同时又要使顾客得到更多的实惠,那么每件童装应降价多少元?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解答时每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

23.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a是方程a2﹣4a+2=0的解.

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任意两点P1(x1,y1)与P2(x2,y2)的“非常距离”,给出如下定义:

若|x1﹣x2|≥|y1﹣y2|,则点P1与点P2的“非常距离”为|x1﹣x2|;

若|x1﹣x2|<|y1﹣y2|,则点P1与点P2的“非常距离”为|y1﹣y2|.

例如:点P1(1,2),点P1(3,5),因为|1﹣3|<|2﹣5|,所以点P1与点P2的“非常距离”为|2﹣5|=3,也就是图1中线段P1Q与线段P2Q长度的较大值(点Q为垂直于y轴的直线P1Q与垂直于x轴的直线P2Q的交点).

(1)已知点A(﹣),B为y轴上的一个动点,①若点A与点B的“非常距离”为2,写出满足条件的点B的坐标;②直接写出点A与点B的“非常距离”的最小值;

(2)如图2,已知C是直线上的一个动点,点D的坐标是(0,1),求点C与点D的“非常距离”最小时,相应的点C的坐标.

五.解答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25题12分,26题12分,共24分)解答时每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

25.如图,在菱形ABCD中,∠ABC=60°,E是对角线AC上任意一点,F是线段BC延长线上一点,且CF=AE,连接BE、EF.

(1)如图1,当E是线段AC的中点,且AB=2时,求△ABC的面积;

(2)如图2,当点E不是线段AC的中点时,求证:BE=EF;

(3)如图3,当点E是线段AC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时,(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6.如图,已知点A是直线y=2x+1与反比例函数y=(x>0)图象的交点,且点A的横坐标为1.

(1)求k的值;

(2)如图1,双曲线y=(x>0)上一点M,若S△AOM=4,求点M的坐标;

(3)如图2所示,若已知反比例函数y=(x>0)图象上一点B(3,1),点P是直线y=x上一动点,点Q是反比例函数y=(x>0)图象上另一点,是否存在以P、A、B、Q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八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题三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代数式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 ).

A.x>0 B. x≥0

C.x≠0 D.x≥0且x≠1

2.能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的条件是( )

(A)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 (B)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C)对角线互相垂直 (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3. 英语口语测试中,10名学生的得分如下:90,50,80,70,80,70,90,80,90,80。这次英语口试中学生得分中位数是 。3、某班20名学生身高测量的结果如下表:

身高 1.53 1.54 1.55 1.56[ 1.57 1. 58

人数 1 3 5 6 4 1

该班学生身高的中位数是( )

A、 1.56 B、1.55 C、1.54 D、1.57

4.在某次体育活动中,统计甲、乙两组 学生每分钟跳绳的成绩(单位:次)情况如下:

班级 参加人数平均次数 中位数 方差

甲班 55 135 149 190

乙班 55 135 151 110

下面有三个命题:①甲班学生的平均成绩高于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②甲班 学生的成绩波动比乙班学生的成绩波动大;③甲班学生成绩优秀人数不会多于乙班学生的成绩优秀的人数(跳绳次数≥150次为优秀).其中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②③

5.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得到菱形AECF.若AB=6,则BC的长为( )

A.1 B.22

C.23 D.12

6.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分别为a和b ,一边长

为12,则a和b的值可能是下面各组的数据中的 ( )

A、8和4 B、10和14 C、18和20 D、10和38[

7.对于四边形的以下说法:

①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③对角线垂直且互相平分 的四边形是菱形;

④顺次连结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矩形。

其中你认为正确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3个 D、4

8.已知点(-1,y1)、(2,y2)、(π,y3)在双曲线 上,则下列关 系式正确的是 ( )

(A)y1>y2>y3 (B)y1>y3>y2

(C)y2>y1>y3 (D)y3 >y1>y2

9. 若分式 有意义,则 的值 不能是( )

A.1 B.-1 C.0 D.2

10. 把长为8cm的矩形按虚线对折,按图中的虚线剪出一个直角梯形,展开得 到一 个等腰梯形,剪掉部分的面积为6cm2,则打开后梯形的周长是( )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题3分, 共30分)

11. = 。

12.分式 无意义则x满足的条件 是

13.请写出命题:“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的逆命题,并判断命题的真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4.梯形ABCD中,AD∥BC, AB∥DE , DE=DC,∠A=110° 则梯形其它三个角的度数为 。

.

15.图,A、B是函数 的图象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任意两点,BC∥x轴,AC∥y轴,

△ABC的面 积记为S,则S = 。

16如图,□ABCD中,点E在边AD上,以BE为折痕,将△ABE向上翻折,点A正好落在CD上的点F,若△FDE的周长为8,△FCB的周长为2 2,则FC的长为___.

17将0.00000020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18. 如图,在△ABC中,B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DE交边BC于点D,交

边AB于点E.若BE=6,则EC= .

19. 已知一组数据11,0, ,1,-2的平均数是0,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20.如图,矩形ABCD的两个顶点B和C在直线上,AB=6,BC=8. 点P是线段BC上 的 一个动点,作PE⊥OB ,PF⊥OC.则 PE+PF=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 ,共60分)

21.(1)先化简,再求值:(1+1x-2 )÷x2-2x+1x2-4 ,其中x=-5

( 2)解分式方程:

22.(1) 如下图,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 相交于点O,点E是AB的中点,已知AC=8cm, BD=6cm,求OE的长。

(2)如图,把一张长方形ABCD的纸片沿EF折叠后,ED与BC的交点为G,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上,若∠EFG=55°,求∠AEG和∠ECB的度数.

23. 已知函数 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像交于A、B两点,且点A的横坐标和点B的纵坐标都是-2 ,

求(1)函数的解析式;

(2)△AOB的面积

24、某校八年级260名学生进行了数学测验,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这些成绩整理后分成五组,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从左到右前四个小组的频率分别为0. 1、0.2、0.3、0.25,最后一组的频数为6.根据所给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共抽取了多 少名学生的成绩?

(2)估计这次数学测验成 绩超过80分的学生人数约有多少名?

(3)如果从左到右五个组的平均分分别为55、68、74、86、95分,那么估计这次数学测验成绩的平均分约为多少分?

25. (1)等腰梯形ABCD中,AD∥BC,∠DBC=45°.翻折梯形ABCD,使点B重合于点D,折痕分别交边AB、BC于点F、E. 若AD=2,BC=8.

求梯形ABCD面积.

(2)在梯形ABCD中,AD∥BC,AB=CD,延长CB到E,使EB=AD,连接AE。

求证 :AE=CA。

篇2:八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题有哪些

一.细心选一选:(本大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都给出了代号为A、B、C、D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表格中.

1.在分式中,x的取值范围是( )

A. x≠1 B. x≠0 C. x>1 D. x<1

2.在以下回收、绿色食品、节能、节水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已知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两个根,则α+β的值是( )

A. 2 B. ﹣2 C. 3 D. ﹣3

4.如图,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过点A,过点A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为B和C.若矩形ABOC的面积为2,则k的值为( )

A. 4 B. 2 C. 1 D.

5.如图所示,▱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E是CD中点,连接OE,若OE=3cm,则AD的长为( )

A. 3cm B. 6cm C. 9cm D. 12cm

6.方程x2+6x﹣5=0的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后所得方程为( )

A. (x+3)2=14 B. (x﹣3)2=14 C. D. (x+3)2=4

7.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08°,那么这个多边形是( )

A. 五边形 B. 六边形 C. 七边形 D. 八边形

8.分式方程的解是( )

A. x=﹣5 B. x=5 C. x=﹣3 D. x=3

9.如图,菱形ABCD中,已知∠D=110°,则∠BAC的度数为( )

A. 30° B. 35° C. 40° D. 45°

10.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6x+9=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 )

A. k<1且k≠0 B. k≠0 C. k<1 D. k>1

11.下列图形都是由面积为1的正方形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1)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9个,第(2)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14个,…,按此规律.则第(10)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的个数为( )

A. 72 B. 64 C. 54 D. 50

12.已知四边形OABC是矩形,边OA在x轴上,边OC在y轴上,双曲线与边BC交于点D、与对角线OB交于点中点E,若△OBD的面积为10,则k的值是( )

A. 10 B. 5 C. D.

篇3:八年级上册数学复习题及答案参考

八年级上册数学复习题及答案

试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4分)

1.(?烟台)若3x﹣2y=0,则 等于( )

A. B. C. ﹣ D. 或无意义

2.(?上海)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 ﹣ +1=0时,如果设 =y,将原方程化为关于y的整式方程,那么这个整式方程是( )

A.y2+y﹣3=0 B. y2﹣3y+1=0 C. 3y2﹣y+1=0 D. 3y2﹣y﹣1=0

3.(?聊城)使分式 无意义的x的值是( )

A.x=﹣ B. x= C. x≠﹣ D. x≠

4.(?连云港)小华在电话中问小明:“已知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4,9,12,如何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小明提示说:“可通过作最长边上的高来求解.”小华根据小明的提示作出的图形正确的是( )

A. B. C. D.

5.(?永州)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a2?a3=a6 B. ﹣2(a﹣b)=﹣2a﹣2b C. 2x2+3x2=5x4 D. (﹣ )﹣2=4

6.(2014?海南)下列式子从左到右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a2+4a﹣21=a(a+4)﹣21 B. a2+4a﹣21=(a﹣3)(a+7)

C.(a﹣3)(a+7)=a2+4a﹣21 D. a2+4a﹣21=(a+2)2﹣25

7.(2014?龙东地区)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 + =1的解是非负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m>2 B. m≥2 C. m≥2且m≠3 D. m>2且m≠3

8.(2014?来宾)将分式方程 = 去分母后得到的整式方程,正确的是( )

A.x﹣2=2x B. x2﹣2x=2x C. x﹣2=x D. x=2x﹣4

9.(2014?安徽)x2?x3=( )

A.x5 B. x6 C. x8 D. x9

10.(?绍兴)若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三角形称为一对“共边三角形”,则图中以BC为公共边的“共边三角形”有( )

A.2对 B. 3对 C. 4对 D. 6对

11.(?黑龙江)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 =1的解是非正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1 B. a≤﹣1且a≠﹣2 C. a≤1且a≠﹣2 D. a≤1

12.(2014?本溪一模)如图,在△ABC,∠C=90°,∠B=15°,AB的中垂线DE交BC于D,E为垂足,若BD=10cm,则AC等于( )

A.10cm B. 8cm C. 5cm D. 2.5cm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题4分)

13.(2003?宜昌)三角形按边的相等关系分类如下:三角形 ( )内可填入的是 _________ .

14.(2013?株洲)多项式x2+mx+5因式分解得(x+5)(x+n),则m= _________ ,n= _________ .

15.(2014?西宁)计算:a2?a3= _________ .

16.(2014?成都)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 ﹣ =1的解为负数,则k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 .

17.(2014?南充)分式方程 =0的解是 _________

18.(2014?沙湾区模拟)如图在△ABC,△ADE中,∠BAC=∠DAE=90°,AB=AC,AD=AE,点C,D,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BE.以下四个结论:

①BD=CE;②BD⊥CE;③∠ACE+∠DBC=45°;④BE2=2(AD2+AB2),

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_________ .

三.解答题(共8小题。19-20每题7分。21-24每题10分。25-26,每题12分)

19.(2013?无锡)计算:

(1) ﹣(﹣2)2+(﹣0.1)0;

(2)(x+1)2﹣(x+2)(x﹣2).

20.(?安顺)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 的解是正数,求a的取值范围.

21.(2010?佛山)新知识一般有两类:第一类是不依赖于其它知识的新知识,如“数”,“字母表示数”这样的初始性的知识;第二类是在某些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联系,拓广等方式产生的知识,大多数知识是这样的知识.

(1)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是第几类知识?

(2)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之前,你已拥有的有关知识是哪些?(写出三条即可)

(3)请你用已拥有的有关知识,通过数和形两个方面说明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是如何或得的?(用(a+b)(c+d)来说明)

22.(2014?镇江)(1)解方程: ﹣ =0;

(2)解不等式:2+ ≤x,并将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3.(2014?梅州)某校为美化校园,计划对面积为1800m2的区域进行绿化,安排甲、乙两个工程队完成.已知甲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是乙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的2倍,并且在独立完成面积为400m2区域的绿化时,甲队比乙队少用4天.

(1)求甲、乙两工程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分别是多少m2?

(2)若学校每天需付给甲队的绿化费用为0.4万元,乙队为0.25万元,要使这次的绿化总费用不超过8万元,至少应安排甲队工作多少天?

24.(?泉州)已知正n边形的周长为60,边长为a

(1)当n=3时,请直接写出a的值;

(2)把正n边形的周长与边数同时增加7后,假设得到的仍是正多边形,它的边数为n+7,周长为67,边长为b.有人分别取n等于3,20,120,再求出相应的a与b,然后断言:“无论n取任何大于2的正整数,a与b一定不相等.”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若不对,请求出不符合这一说法的n的值.

25.(2013?张家界)阅读材料:求1+2+22+23+24+…+22013的值.

解:设S=1+2+22+23+24+…+2+22013,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得:

2S=2+22+23+24+25+…+22013+22014

将下式减去上式得2S﹣S=22014﹣1

即S=22014﹣1

即1+2+22+23+24+…+22013=22014﹣1

请你仿照此法计算:

(1)1+2+22+23+24+…+210

(2)1+3+32+33+34+…+3n(其中n为正整数).

26.(2011?连云港)某课题研究小组就图形面积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他们发现如下结论:

(1)有一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这条边上的对应高之比;

(2)有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夹这个角的两边乘积之比;

现请你继续对下面问题进行探究,探究过程可直接应用上述结论.(S表示面积)

问题1:如图1,现有一块三角形纸板ABC,P1,P2三等分边AB,R1,R2三等分边AC.经探究知 = S△ABC,请证明.

问题2:若有另一块三角形纸板,可将其与问题1中的拼合成四边形ABCD,如图2,Q1,Q2三等分边DC.请探究 与S四边形ABCD之间的数量关系.

问题3:如图3,P1,P2,P3,P4五等分边AB,Q1,Q2,Q3,Q4五等分边DC.若S四边形ABCD=1,求 .

问题4:如图4,P1,P2,P3四等分边AB,Q1,Q2,Q3四等分边DC,P1Q1,P2Q2,P3Q3将四边形ABCD分成四个部分,面积分别为S1,S2,S3,S4.请直接写出含有S1,S2,S3,S4的一个等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 解:∵3x﹣2y=0,

∴3x=2y,

∴ = ,

若x=y=0,则分式无意义,

故选D.

2 解:把 =y代入方程 +1=0,得:y﹣ +1=0.

方程两边同乘以y得:y2+y﹣3=0.

故选:A

3.解:根据题意2x﹣1=0,

解得x= .

故选B.

4.解:∵42+92=97<122,

∴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

∴最长边上的高是过最长边所对的角的顶点,作对边的垂线,垂足在最长边上.

故选:C

5.解:A、结果是a5,故本选项错误;

B、结果是﹣2a+2b,故本选项错误;

C、结果是5x2,故本选项错误;

D、结果是4,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6.解;A、a2+4a﹣21=a(a+4)﹣21,不是因式分解,故A选项错误;

B、a2+4a﹣21=(a﹣3)(a+7),是因式分解,故B选项正确;

C、(a﹣3)(a+7)=a2+4a﹣21,不是因式分解,故C选项错误;

D、a2+4a﹣21=(a+2)2﹣25,不是因式分解,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7.解:分式方程去分母得:m﹣3=x﹣1,

解得:x=m﹣2,

由方程的解为非负数,得到m﹣2≥0,且m﹣2≠1,

解得:m=2且m≠3.

故选:C

8.(解:去分母得:x﹣2=2x,

故选:A.

9. 解:x2?x3=x2+3=x5.

故选:A.

10.解:△BDC与△BEC、△BDC与△BAC、△BEC与△BAC共三对.

故选B

11.解:去分母,得a+2=x+1,

解得,x=a+1,

∵x≤0且x+1≠0,

∴a+1≤0且a+1≠﹣1,

∴a≤﹣1且a≠﹣2,

∴a≤﹣1且a≠﹣2.

故选:B.

12.解:连接AD,

∵DE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BD=15,∠B=15°,

∴AD=BD=10,

∴∠DAB=∠B=15°,

∴∠ADC=∠B+∠DAB=15°+15°=30°,

∵∠C=90°,

∴AC= AD=5cm.

故选C.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3.(2003?宜昌)三角形按边的相等关系分类如下:三角形 ( )内可填入的是 等边三角形 .

14.(2013?株洲)多项式x2+mx+5因式分解得(x+5)(x+n),则m= 6 ,n= 1 .

15.(2014?西宁)计算:a2?a3= a5 .

16.(2014?成都)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 ﹣ =1的解为负数,则k的取值范围是 k>且k≠1 .

解:去分母得:(x+k)(x﹣1)﹣k(x+1)=x2﹣1,

去括号得:x2﹣x+kx﹣k﹣kx﹣k=x2﹣1,

移项合并得:x=1﹣2k,

根据题意得:1﹣2k<0,且1﹣2k≠±1

解得:k>且k≠1

故答案为:k>且k≠1.

17.(2014?南充)分式方程 =0的解是 x=﹣3 .

18.(2014?沙湾区模拟)如图在△ABC,△ADE中,∠BAC=∠DAE=90°,AB=AC,AD=AE,点C,D,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BE.以下四个结论:

①BD=CE;②BD⊥CE;③∠ACE+∠DBC=45°;④BE2=2(AD2+AB2),

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①②③ .

解:①∵∠BAC=∠DAE,

∴∠BAC+∠DAC=∠DAE+∠DAC,

即∠BAD=∠CAE.

在△ABD和△ACE中

∴△ABD≌△ACE(SAS),

∴BD=CE.故①正确;

∵△ABD≌△ACE,

∴∠ABD=∠ACE.

∵∠CAB=90°,

∴∠ABD+∠AFB=90°,

∴∠ACE+∠AFB=90°.

∵∠DFC=∠AFB,

∴∠ACE+∠DFC=90°,

∴∠FDC=90°.

∴BD⊥CE;故②正确;

③∵∠BAC=90°,AB=AC,

∴∠ABC=45°,

∴∠ABD+∠DBC=45°.

∴∠ACE+∠DBC=45°,故③正确;

④∵BD⊥CE,

∴BE2=BD2+DE2.

∵∠BAC=∠DAE=90°,AB=AC,AD=AE,

∴DE2=2AD2,BC2=2AB2.

八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题有哪些

∵BC2=BD2+CD2≠BD2,

∴2AB2=BD2+CD2≠BD2,

∴BE2≠2(AD2+AB2).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①②③.

三.解答题(共8小题)

19.解:(1)原式=3﹣4+1=0;

(2)原式=x2+2x+1﹣x2+4=2x+5

20.(2008?安顺)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 的解是正数,求a的取值范围.

解:去分母,得2x+a=2﹣x

解得:x= ,∴ >0

∴2﹣a>0,

∴a<2,且x≠2,

∴a≠﹣4

∴a<2且a≠﹣4.

21.(2010?佛山)新知识一般有两类:第一类是不依赖于其它知识的新知识,如“数”,“字母表示数”这样的初始性的知识;第二类是在某些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联系,拓广等方式产生的知识,大多数知识是这样的知识.

(1)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是第几类知识?

(2)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之前,你已拥有的有关知识是哪些?(写出三条即可)

(3)请你用已拥有的有关知识,通过数和形两个方面说明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是如何或得的?(用(a+b)(c+d)来说明)

解:(1)因为不是初始性的,所以是第二类知识. (1分)

(2)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分配律).字母表示数,数可以表示线段的长或图形的面积,等等. (1分)

(3)用数来说明:(a+b)(c+d)=(a+b)c+(a+b)d=ac+bc+ad+db. (7分)

用形来说明,如图所示,边长为a+b和c+d的矩形,分割前后的面积相等. (9分)

即(a+b)(c+d)=ac+bc+ad+db. (10分)

22.(2014?镇江)(1)解方程: ﹣ =0;

(2)解不等式:2+ ≤x,并将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解:(1)去分母得:3x+6﹣2x=0,

移项合并得:x=﹣6,

经检验x=﹣6是分式方程的解;

(2)去分母得:6+2x﹣1≤3x,

解得:x≥5,

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为:

23.(2014?梅州)某校为美化校园,计划对面积为1800m2的区域进行绿化,安排甲、乙两个工程队完成.已知甲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是乙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的2倍,并且在独立完成面积为400m2区域的绿化时,甲队比乙队少用4天.

(1)求甲、乙两工程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分别是多少m2?

(2)若学校每天需付给甲队的绿化费用为0.4万元,乙队为0.25万元,要使这次的绿化总费用不超过8万元,至少应安排甲队工作多少天?

解:(1)设乙工程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是x (m2),根据题意得:

﹣ =4,

解得:x=50,

经检验x=50是原方程的解,

则甲工程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是50×2=100(m2),

答:甲、乙两工程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分别是100m2、50m2;

(2)设至少应安排甲队工作y天,根据题意得:

0.4y+ ×0.25≤8,

解得:y≥10,

答:至少应安排甲队工作10天4.(2007?泉州)已知正n边形的周长为60,边长为a

(1)当n=3时,请直接写出a的值;

(2)把正n边形的周长与边数同时增加7后,假设得到的仍是正多边形,它的边数为n+7,周长为67,边长为b.有人分别取n等于3,20,120,再求出相应的a与b,然后断言:“无论n取任何大于2的正整数,a与b一定不相等.”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若不对,请求出不符合这一说法的n的值.

解:(1)a=20;

(2)此说法不正确.

理由如下:尽管当n=3,20,120时,a>b或a

但可令a=b,得 ,即 .

∴60n+420=67n,解得n=60,(7分)

经检验n=60是方程的根.

∴当n=60时,a=b,即不符合这一说法的n的值为60

25.(2013?张家界)阅读材料:求1+2+22+23+24+…+22013的值.

解:设S=1+2+22+23+24+…+22012+22013,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得:

2S=2+22+23+24+25+…+22013+22014

将下式减去上式得2S﹣S=22014﹣1

即S=22014﹣1

即1+2+22+23+24+…+22013=22014﹣1

请你仿照此法计算:

(1)1+2+22+23+24+…+210

(2)1+3+32+33+34+…+3n(其中n为正整数).

解:(1)设S=1+2+22+23+24+…+210,

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得:2S=2+22+23+24+…+210+211,

将下式减去上式得:2S﹣S=211﹣1,即S=211﹣1,

则1+2+22+23+24+…+210=211﹣1;

(2)设S=1+3+32+33+34+…+3n①,

两边同时乘以3得:3S=3+32+33+34+…+3n+3n+1②,

②﹣①得:3S﹣S=3n+1﹣1,即S= (3n+1﹣1),

则1+3+32+33+34+…+3n= (3n+1﹣1).

26.(2011?连云港)某课题研究小组就图形面积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他们发现如下结论:

(1)有一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这条边上的对应高之比;

(2)有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夹这个角的两边乘积之比;

现请你继续对下面问题进行探究,探究过程可直接应用上述结论.(S表示面积)

问题1:如图1,现有一块三角形纸板ABC,P1,P2三等分边AB,R1,R2三等分边AC.经探究知 = S△ABC,请证明.

问题2:若有另一块三角形纸板,可将其与问题1中的拼合成四边形ABCD,如图2,Q1,Q2三等分边DC.请探究 与S四边形ABCD之间的数量关系.

问题3:如图3,P1,P2,P3,P4五等分边AB,Q1,Q2,Q3,Q4五等分边DC.若S四边形ABCD=1,求 .

问题4:如图4,P1,P2,P3四等分边AB,Q1,Q2,Q3四等分边DC,P1Q1,P2Q2,P3Q3将四边形ABCD分成四个部分,面积分别为S1,S2,S3,S4.请直接写出含有S1,S2,S3,S4的一个等式.

解:问题1,证明:

如图1,连接P1R2,R2B,在△AP1R2中,∵P1R1为中线,∴S△AP1R1=S△P1R1R2,

同理S△P1R2P2=S△P2R2B,

∴S△P1R1R2+S△P1R2P2= S△ABR2=S四边形P1P2R2R1,

由R1,R2为AC的三等分点可知,S△BCR2= S△ABR2,

∴S△ABC=S△BCR2+S△ABR2=S四边形P1P2R2R1+2S四边形P1P2R2R1=3S四边形P1P2R2R1,

∴S四边形P1P2R2R1= S△ABC;

问题2,S四边形ABCD=3S四边形P1Q1Q2P2.

理由:如图2,连接AQ1,Q1P2,P2C,在△AQ1P2中,∵Q1P1为中线,

∴S△AQ1P1=S△P1Q1P2,同理S△P2Q1Q2=S△P2Q2C,

∴S△P1Q1P2+S△P2Q1Q2= S四边形AQ1CP2=S四边形P1Q1Q2P2,

由Q1,P2为CD,AB的三等分点可知,S△ADQ1= S△AQ1C,S△BCP2= S△AP2C,

∴S△ADQ1+S△BCP2= (S△AQ1C+S△AP2C)= S四边形AQ1CP2,

∴S四边形ABCD=S△ADC+S△ABC=S四边形AQ1CP2+S△ADQ1+S△BCP2=3S四边形P1Q1Q2P2,

即S四边形ABCD=3S四边形P1Q1Q2P2;

问题3,解:

如图3,由问题2的结论可知,3S2=S1+S2+S3,即2S2=S1+S3,同理得2S3=S2+S4,2S4=S3+S5,

三式相加得,S2+S4=S1+S5,

∴S1+S2+S3+S4+S5=2(S2+S4)+S3=2×2S3+S3=5S3,

即S四边形P2Q2Q3P3= S四边形ABCD= ;

问题4,如图4,关系式为:S2+S3=S1+S4.

篇4:初一数学上册总复习题有哪些

初一数学上册总复习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共30分)

1、如果+30m表示向东走30m,那么向西走40m表示为______________。

2、如果一个有理数同时满足条件:①它的绝对值是3;②它的相反数与它的绝对值相等,则这个数是。

3、计算:-(-8)=______。

4、已知A=4a2-b2,B=-3a2+2b2,且+(b-2)2=0,则A+B的值为。

5、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过去的五年,我国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国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9.8万亿为___________元。

6、单项式的系数是。

7、已知代数式2a3bn+1与-3am+2b2是同类项,则2m+3n=________。

8、已知方程(a-2)x|a|-1+4=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a的值为______。

9、已知∠α与∠β互余,且∠α=35°20′,则∠β=。

10、在某种运算编程的程序中,如图,若开始输入的x值为48,我们发现第1次输出的结果为24,第2次输出的结果为12……那么第次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共20分)

11、在数0,2,-3,-1.2中,属于负整数的是

A.0B.2C.-3D.-1.2

12、-7的相反数的倒数是()

A.-7B.7C.D.

13、计算(2-3)+(-1)的结果是()

A.-2B.0C.1D.2

14、笔记本每本m元,圆珠笔每支n元,买x本笔记本和y支圆珠笔共需()元

A.mx+ny;B.(m+n)(x+y);C.nx+my;D.mn(x+y).

15、在下列表述中,不能表示代数式“4a”意义的是()

A.4的a倍B.a的4倍C.4个a相加D.4个a相乘

16、下列各式中运算错误的是()

A.2a+a=3aB.-(a-b)=-a+bC.a+a2=a3D.3x2y-2yx2=x2y

17、已知3是关于x的方程2x-a=1的解,则a的值是()

A.-5B.5C.7D.2

18、下列四个图中的线段(或直线、射线)能相交的是()

A.(1)B.(2)C.(3)D.(4)

19、一张试卷,只有25道选择题,作对一题得4分,做错一题扣1分,某同学做了全部试题,共得70分,则他作对了()题

A.17B.18C.19D.20

20、如图,把弯曲的河道改直,能够缩短航程.这样做根据的道理是()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两点之间,直线最短D.两点确定一条线段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题共50分)

21、计算:(每小题5分,共10分)

22、解方程:(每小题5分,共10分)

①3x-7(x-1)=3-2(x+3)②

23、先化简,再求值:5(3a2b-ab2)-4(-ab2+3a2b),其中a=-1,b=-2.(8分)

24、如图,点A、O、E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OB=40°,∠EOD=30°,OD平分

∠COE,求∠COB的度数。(10分)

25、试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2分)

⑴购买6根跳绳需元,购买12根跳绳需元.

⑵小红比小明多买2根,付款时小红反而比小明少5元,你认为有这种可能吗?若有,请求出小红购买跳绳的根数;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代数初步知识。

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5应写成5a;

(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如a×应写成a;

(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写成的形式;

(6)a与b的差写作a-b,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b时,则应分类,写做a-b和b-a.

二、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n表示整数)。

(1)a与b的平方差是:a2-b2;a与b差的平方是:(a-b)2;

(2)若a、b、c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10a+b,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3)若m、n是整数,则被5除商m余n的数是:5m+n;偶数是:2n,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n-1、n、n+1;

(4)若b>0,则正数是:a2+b,负数是:-a2-b,非负数是:a2,非正数是:-a2.

三、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①②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可表示为: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4)|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注意:|a|·|b|=|a·b|,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四、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有理数法则及运算规律。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3.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4.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5.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6.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

7.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五、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乘方的定义。

(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3.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4.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5.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注意:怎样算简单,怎样算准确,是数学计算的最重要的原则.

6.特殊值法:是用符合题目要求的数代入,并验证题设成立而进行猜想的一种方法,但不能用于证明.

初一数学选择题填空题的解题技巧

1、排除、筛选法

学生做做选择题时,对于正确答案有且只有一个的选择题,要根据数学知识或推理、演算,把不正确的结论排除,余下的结论再经筛选,从而作出正确的结论的解法叫排除、筛选法。

2、直接推演法

有些题直接从命题给出的条件出发,运用概念、公式、定理等进行推理或运算,得出结论,选择正确答案,这就是传统的解题方法,这种解法叫直接推演法。

3、特殊元素法

用合适的特殊元素,如数或图形代入题设条件或结论中去,从而获得解答。初一数学复习大纲把这种方法叫特殊元素法。

4、验证法

由题设找出合适的验证条件,再通过验证,找出正确答案,亦可将供选择的答案代入条件中去验证,找出正确答案,此法称为验证法。

5、分析法

直接通过对选择题的条件和结论,作详尽的分析、归纳和判断,从而选出正确的结果,称为分析法。这种解题方法在初一数学解题中非常实用。

篇5: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题有哪些

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33分)

1、有23个苹果,至少拿走( )个,就可以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

2、40里面有( )个5,30里面最多有( )个7。

3、在算式 ÷8=7…… 中, 最大是( ),此时里填( )。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2)小明口算5道题需要8( )。

(3)小敏每天坚持练字30( )。

(4)王老师每天在校工作8( )。

5、8个千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 );一个数千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十位上比千位上的数少5,其余各位上是0,这个数是( )。

6、在 里填上“>”、“<”或“=”。

100秒 2分 1001 999 10个百 1个千

2045 2054 10个十 100个一 1时 100分

7、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24>5×( ) 42>8×( ) 34>6×( )

8、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万位,这个数是( )位数;10个10个地数,6790前面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

9、用一个6、一个9和两个0组成的四位数中,最小的是( ),最大的是( );一个零也不读的有( ),只读一个零的有( )。(各写2个)

10、时针从12走到5,要走( )小时;分针从6走到12,要走( )分;秒针从12走到8,要走( )秒。

11、写出下面钟面上的时间。

二、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小明吃完中饭需要15秒。( )

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余数最大只能是8。( )

3、用9、1、3、0这四个数组成的最小的四位数是1390。( )

4、7298接近8000。( )

三、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每条船最多可以坐4人,37位同学去划船,至少要租( )条船。

A、7 B、8 C、9 D、10

2、5 24<5419, 里最大可以填( )。

A、9 B、3 C、5 D、4

3、小红家藏书1109册,小明家藏书1036册,小敏家藏书1019册,小莉家藏书1190册,( )家藏书最多。

A、小红 B、小明 C、小敏 D、小莉

4、小敏每天去上学,去时先向南走一段,再向东走一段,然后到达学校,小敏家在学校的( )方。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5、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3003要读出两个“零。

B、四千零八十一写作4080。

C、6080的6在千位上,表示6个千。

D、用两个0和两个8组成的最小四位数是8080。

四、计算(共20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共20分)

4000-4000= 620-600= 7000+300=

1100-100= 9000-5000= 1000+100=

7700-700= 8600-600= 600+400=

6000+400= 900-100= 9000+500=

2、用竖式计算(每题2分,共8分)

45÷8= 64÷9=

55÷7= 40÷6=

五、操作(12分)

1、先画一条3厘米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长2厘米的线段。(4分)

2、看图回答问题(6分)

(1)文峰超市在学校的( )面,在小明家的( )面。

(2)小明从家去少年宫,可以先向( )面走到文峰超市,再向( )面走到少年宫;也可以直接向( )面走到电视台,再向( )面走到少年宫。

六、解决问题(共25分)

1、果园里一共摘了60筐苹果。李叔叔用汽车每次最多运9筐,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4分)

2、食堂本月运来1000袋大米,比上月少运进100袋。食堂上月运进多少袋大米?(4分)

3、工厂要生产一批玩具,已经生产了3000个,剩下的比已经生产的多600个。还剩下多少个没有生产?这批玩具一共有多少个?(4分)

4、(1)30元可以买多少支钢笔,还剩下多少元?(4分)

(2)明明带了50元,先买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钢笔,剩下的钱最多能买几个文具盒?(4分)

(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3分)

七、思维冲浪(10分)

花店运来54朵康乃馨和19朵玫瑰花。花店阿姨想把7朵康乃馨和2朵玫瑰花扎成一束,最多可以扎成这样的几束花?

二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第一:要适度应用学具,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用摆小棒的方法,应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规律,先摆出两堆不同数目的小棒,再摆出两份数目相同的,让学生觉得加法的累赘,再介绍乘法,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乘法的意义,并且乐意学乘法了。

第二:利用生活知识教学。

例如:小红做了18朵纸花,送给同学们12朵,还剩下多少朵。这是两位数减两位数,如果在生活中做一做,学生就明白意思了,所以说,有一些应用题,能从实际生活出发,先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解答,再用数学知识来解答,就可以使学生理解题意。

第三:利用社会环境提高数学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统计时,可以带学生到商城或社会中,利用新学的统计知识,通过观察、计量、比较,从而收集到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第四: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学生去思、去想、去问。比如,二年级教材学习了“角的认识”,对于什么叫角,角各部分名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些内容,学生已经知道了

“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答道“没问题”。真的没问题了吗?“那我来问个问题”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角的大小为什么与边的长短无关呢?”经过讨论,大家明白了,角的边是射线,射线是没有长短的,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决定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教师从学生的角度示范提问题,久而久之,也就让学生有了提问题的意识,在引导学生提问题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数学学习建议

一、学会主动预习

新知识在未讲解之前,认真阅读教材,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是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培养自学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看书,带着老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去预习。如自学例题时,要弄清例题讲的什么内容,告诉了哪些条件,求什么,书上怎么解答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还有没有新的解法,解题步骤是怎样的。抓住这些重要问题,动脑思考,步步深入,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去独立探究新的知识。

二、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

一些学生对公式、性质、法则等背的挺熟,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却又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答问题。如有这样一道题让学生解“把一个长方体的高去掉2_厘米后成为一个正方体,他的表面积减少了48平方厘米,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同学们对求体积的公式虽记得很熟,但由于该题涉及知识面广,许多同学理不出解题思路,这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掌握解题时的思考方法。

这道题从单位上讲,涉及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从图形上讲,涉及到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从图形变化关系讲:长方形→正方形;从思维推理上讲:长方体→减少一部分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减少部分四个面面积相等→求一个面的面积→求出长方形的长(即正方形的一个棱长)→正方体的体积,经老师启发,学生分析后,学生根据其思路(可画出图形)进行解答。有的学生很快解答出来:设原长方体的底面长为X,则2X×4=48得:X=6(即正方体的棱长),这样得出正方体的体积为:6×6×6=216(立方厘米)。

篇6: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总复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总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1分,共30分)

1.有的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中国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持这一观点最根本的依据是:

A.刀矛弓箭抵挡不住坚船利炮的进攻

B.世界上人数最多的陆军敌不过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

C.贫穷的封建国家打不赢富有的资本主义国家

D.腐朽糜烂的封建主义战胜不了蒸蒸日上的资本主义

2. 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攻占北京的战争有: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中法战争 ④甲午中日战争 ⑤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⑥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

A ①③⑥ B ②④⑥ C ②⑤⑥ D ①④⑤

3.李鸿章曾打算捐银参加强学会,被康有为拒绝。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李鸿章奉旨到广东挖了康有为、梁启超的祖坟。这说明:

A.李鸿章心胸狭窄,公报私仇 B.李鸿章变法无门,便起歹心

C.李鸿章从洋务派变成维新派,又从维新派变成顽固派

D.李鸿章也想图变,但他毕竟还是清廷的奴才。

4.《马关条约》中,具有帝国主义时代特征的条款是( )

A、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 C、增辟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5. 中国近代割地和赔款最多的条约分别是

①《南京条约》②《爱珲条约》③《北京条约》④《辛丑条约》

A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D 2、C 3、D 4、D 5、B

6.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

B、其办的企业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

C、其办的新式学堂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D、洋务运动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7.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政治纲领的是:( )

A、太平天国 B、义和团 C、兴中会 D、同盟会

8.下列有关辛亥革命伟大历史意义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9. 中英《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最南边的是

A.广州 B.厦门 C.上海 D.宁波

10.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大中学生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主题是:

A.歌颂祖国 B.追求理想 C.抗日救亡 D.抨击时政

6、D 7、D 8、C 9、A 10、C

11.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的正义的合理的要求遭到英法美的拒绝

B.十月革命的影响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D.新文化运动

12.《南京条约》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A.中国须同英国协定关税 B.赔款2100万银元

C.割香港岛 D.英国拥有领事裁判权

13.“在两个胜利者瓜分赃物的条件下,圆明园大规模地遭到了蹂躏”。法国作家雨果所说的“两个胜利者”是指

A.英国和美国 B.法国和法国 C.日本和俄国 D.英国和美国

14.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即

A.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B.中央与地方武装的联合围剿

C.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D.满汉地主阶级勾结镇压

15. 一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前民族工业的凋谢、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侵略 B 封建势力的压迫

C.官僚资本势力的压迫 D.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11、A 12、A 13、B 14、C 15、D

16.下列各项能体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 )

①封建统治危机四伏,阶级矛盾尖锐②国家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

③封建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④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17.某电视台欲拍摄历史剧《北洋水师》,编写剧本时应参阅下列哪些人物的传记

A. 孙中山、黄兴 B.林则徐、魏源

C.康有为、梁启超 D.邓世昌、丁汝昌

18.红军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主要是指:( )

A.国民党不再围剿红军 B.保存了革命的基本力量

C.国民党已无力围剿红军 D.革命取得了成功

19.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所在地迁移的顺序是:①广州 ②武汉 ③南京 ④重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20.中共“一大”确定的任务与目标包括:①领导工人运动 ②打倒封建军阀 ③争取民族独立 ④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16.C 17 .D 18.B 19.A 20.C

21. 下列是一个反映中国19一家四兄弟情况的历史故事,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老大在日本人开设的工厂上班

B.老二因参加义和团被捕杀害

C.老三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所宅子

D.老四远赴重洋去美国留学

22.按时间顺序排列下面历史事件:①遵义会议 ②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③中央红军被迫开始长征 ④红军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 ⑤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

A、①③②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②③⑤④① D②③①⑤④

23.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其中,“沈阳日军行动”是指

A、华北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4.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战役有:①平型关战役 ②淞沪会战 ③台儿庄战役 ④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辽沈战役中我军采用关门打狗的办法,其中“门”是指( )

A.沈阳 B.长春 C.锦州 D.大连

21.C 22.D 23.B 24.C 25.C

26. 下列城市被日军侵占的先后顺序是( )

A.北平、天津、南京、上海 B.天津、北平、南京、上海

C.北平、天津、上海、南京 D.北平、上海、天津、南京

27.人民解放战争把中原地区作为战略反攻主攻方向,直接原因是:

A.群众基础好 B.国民党军队防守力量薄弱

C.有利于大规模运动战 D.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

28.按人民军队创立和发展过程排列以下各支军队的顺序:①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②工农革命军 ③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④华北解放军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29.在实践上,中国革命走上由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的关键性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30.下列口号不能反映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A.“自强”、“求富” B.“扶清灭洋”

C.“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26.C 27.B 28.C 29.C 30.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_______、______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为“____________”。

2. 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_________》,孙中山在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 ”、“ ”“ ”三民主义。

3. 1936年12月,_________、________多次劝说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都遭到无理拒绝。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他们于12日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______________”。

4. 1947年6月底,_________、_________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5. 1949年4月,毛泽东、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等候在长江北岸的解放军百万雄师,从江苏 ,到江西________500多公里的战线上,分三路渡江作战。

23日, 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覆灭。

1. 康有为 梁启超 公车上书

2.《民报》 民族 民权 民生

3. 张学良 杨虎城 西安事变

4. 刘伯承 邓小平5. 江阴 湖口 南京

三、列举题(15分)

1.列举洋务运动时间和代表人物(5分)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派在中央以奕訢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为代表。

2.列举《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割地、赔款方面的内容。(6分)

《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元;

《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

《辛丑条约》没有割地,赔款4.5亿两

3.列举民国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及主要成就。(4分)

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设计和施工了中国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经过刻苦钻研,终于制出纯碱,并撰写《制碱一书》;

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一书;

严复译述《天演论》。

四、材料题(20分)

1.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

——瓦德西给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

材料二 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治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须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我英亦不能以待印度待中国也。

——英国外交副大臣勃罗叠立克在议会演说

材料三 当初次起义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人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孙中山《建国方略》

回答:

①材料一中的瓦德西是什么人?在中国有什么活动?他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份报告的?

八国联军统帅,率军侵华的头目之一。他在占领北京后设联军司令部统治北京。他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遭到义和团顽强抵抗后写这份报告的。

②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张是什么?为什么他们会提出这样的主张?

都主张列强不直接瓜分中国,而采取“以华治华”的策略侵略和控制中国。其原因是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③材料三中的“初次起义”指的孙中山在1895年组织的广州起义,“庚子失败”指的又是什么事件?

19八国联军侵华,清战败求和。

④据材料三,为什么在“庚子失败”后人们的态度“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19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人民觉醒,民主革命思想广泛的传播,所以人们对革命派态度有了巨大变化。

2.阅读下列材料:(8分)

西洋任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此时正是我们中国用德先生的意思废了君主第八年的开始,所以我要写出来本志得罪社会的原因,布告天下。

——摘自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①“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2分)

民主和科学

②“我们中国用德先生的意思废了君主”是指什么?(2分)

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③陈独秀认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你认为这一观点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4分)

进步性:用民主和科学来反对封建专制和愚昧,是对几千年来封建政治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猛烈冲击,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悟和民权意识,解放了中国人民的思想。

局限性:陈独秀认为民主和科学可以救活中国一切黑暗,未免有些幼稚。要摆脱一切黑暗,首先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实现民族独立。这单靠民主和科学是远远不够的。

五、问答题(20分)

1.有人认为,鸦片战争是一场“商业战争”,正是由于虎门销烟,英国为了维护正常的商业贸易才发动了对中国的战争。你认为这一观点对吗?为什么?(7分)

不对。因为:鸦片战争的发动表面上只是为商业而进行的战争,而实质上是为政治而发动的战争,虎门销烟只不过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而已。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要在全球强占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它早已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英国先用鸦片掠夺中国的财富,后借口虎门销烟发动战争,打开中国的市场,是彻头彻尾的政治侵略、殖民掠夺,把这场战争说成是“商业战争”就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

2.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怎样理解?(8分)

辛亥革命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因而辛亥革命成功了。从最终结果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大地主买办阶级代表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是失败了。

3.有人认为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依然未阻止内战爆发,所以毫无意义,请谈谈你的看法。(5分)

不对。毛泽东明知蒋介石迟早都要发动内战,但还是亲赴重庆谈判,通过重庆谈判揭露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面目,教育了广大被蒋介石假象所蒙蔽的群众,孤立了蒋介石,赢得了中间势力的同情;并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篇7: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复习题答案

复习题13第1题答案

除了第三个图形,其余的都是轴对称图形.找对称轴略

复习题13第2题答案

如下图所示:

复习题13第3题答案

证明:连接BC,

∵点D是AB的中点,CD⊥AB

∴AC= BC

同理,AB=BC

∴AC=AB

复习题13第4题答案

点A与点B关于x轴对称;点B与点E关于y轴对称;点C与点E不关于x轴对称,因为它们的纵坐标分别是3,-2,不互为相反数

复习题13第5题答案

∠D=25°,∠E=40°,∠DAE=115°

复习题13第6题答案

证明:∵AD=BC,BD=AC,AB=AB

∴△ABD≌△BAC

∴∠C=∠D

又∵∠DEA=∠CEB,AD=BC

∴△ADE≌△BCE

∴AE=BE

∴△EAB是等腰三角形

篇8: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复习题答案

复习题13第7题答案

证明:∵在△ABC中,∠ACB=90°

∴∠A+∠B=90°

∵∠A=30°

∵∠B=60°,BC=1/2AB

又∴CD⊥AB

∴∠CDB=90°

∴∠B+∠BCD=90°

∴∠BCD=30°

∴BD=1/2BC

∴BD=1/2×1/2AB=1/4AB

复习题13第8题答案

解: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六边形右6条对称轴,正八边形有8条对称轴,正n边形有n条对称轴

复习题13第9题答案

(1)(4)是轴对称;(2)(3)是平移. (1)的对称轴是y轴;(4)的对称轴是x轴;(2)中图形I先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图形Ⅱ;(3)中图形I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图形Ⅱ

复习题13第10题答案

证明:因为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DF分别垂直于AB,AC于点E,F

所以DE= DF,∠DEA= ∠DFA= 90°

又因为DA=DA

所以Rt△ADE≌Rt△ADF

所以AE=AF

所以AD垂直平分EF

复习题13第11题答案

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AB=BC=AC,∠A=∠B=∠C=60°

又∵AD= BE=CF

∴BD=CE=AF

∴△ADF≌△BED≌△CFF

∴DF=ED=FE

即△DEF是等边三角形

复习题13第12题答案

解:这5个点为正五边形的5个顶点,如下图所示:

正五边形的每一个内角为108°,以A,B两点为例,△ABC,△ABD,△ABE都是等腰三角形.同理,其他任意三点组成的三角形也都是等腰三角形

篇9: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复习题答案

复习题13第13题答案

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AC的中点

∴∠ABC=∠ACB=60°,∠ABD=∠DBC=1/2∠ABC=30°

又∵CD=CE

∴∠CED=∠CDE

∵∠ACB=∠CEB+∠CDE

∴∠CED=1/2∠ACB=30°

∴∠DBC=∠CED

∴DB=DE

复习题13第14题答案

证明:∵△BDC和△ACE是等边三角形

∴∠CAE=∠CBD=60°

∵AC=BC

∴∠CAB=CBA

∴∠CAB-∠CAE=∠CBA-∠CBD

∴∠FAB=∠FBA

∴AF=BF

在△ACF和△BCF中

∴△ACF≌△BCF

∴∠ACG=∠BCG

又∵AC=BC

∴G是AB的中点

复习题13第15题答案

解:如下图所示:

作点A关于MN的对称点A',再作点B关于L的对称点B',连接A'B',交MN于点C,交L于点D,则A一C一D一B是牧马人定的最短路径

篇10: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有哪些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一组数据由a个 ,b个 ,c个 组成,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2. 一次考试考生约2万名,从中抽取500名考生的成绩进行分析,这个问题的样本是( )

A.500 B.500名 C.500名考生 D.500名考生的成绩

3.某校在一次歌咏比赛中,7位评委给各班演出的节目评分,在每班的7个评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求得的平均数作为该班节目的实际得分.7位评委对该班的演出评分如下:9.65,9.70,9.68,9.75,9.72,9.65,9.78那么该班节目的实际得分是( )

(A)9.704 (B)9.713 (C)9.700 (D)9.697

4.已知一组 数据为:4、5、5、5、6.其中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大小关系是( )

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 中位数<众数<平均数

C.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D.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5.对五•一黄金周7天假期去某地景区旅游的人数进行统计,每天到景区旅游的人数统计如下表:

其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日期 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6日 7日

人数(单位:万) 1.2 2 2.5 2 1.2 2 0.6

A.1.2,2 B.2,2.5 C.2,2 D.1.2,2.5

6.刘翔在出征雅典奥运会前刻苦进行110米跨栏训练,教练对他10次的训练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判断他的成绩是否稳定,则教练需要知道刘翔这10次成绩的( )

A.众数 B.方差 C.平均数 D.中位数

7. 一台机床在十天内生产的产品中,每天出现的次品个数依次为(单位:个)0,2,0,2,3,0,2,3,1,2.那么,这十天中次品个数的( )

A.平均数是2 B.众数是3 C.中位数是1.5 D.方差是1.25

8.某工厂为了选拔1名车工参加加工直径为10mm的精密零件的技术比赛,随机抽取甲、乙

两车工加工的5个零件,现测得的结果如下表,请你用计算器比较 的大小( )

甲 10.05 10.02 9.97 9.96 10

乙 10 10.01 10.02 9.97 10

A. B. C. D.

9. 已知一组数据5,15,75,4 5,25,75,45,35,45,35,那么40是这组数据的( )

A.平均数但不是中位数 B.平均数也是中位数

C.众数 D. 中位数但不是平均数

10.某校把学生的纸笔测试、实践能力、成长记录三项成绩分别按50%,20%,3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90分以上为优秀.甲、乙、丙三人的各项成绩如下表(单位:分),学期总评成绩优秀的是( )

纸笔测试 实践能力 成长记录

甲 90 83 95

乙 88 90 95

丙 90 88 90

A.甲 B.乙、丙 C.甲、乙 D.甲、丙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1.甲、乙两人进行射击比赛,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10次.他们的平均成绩均为7环,10次射 击成绩的方差分别是: =3, =1.2.成绩较为稳定的是 .

12.在数据-1,0,4,5,8中插入一数据 ,使得该数据组 的中位数为3,则 ____ .

13. 已知数据 的平均数为8,那么数据 的平均数是______ _.

14.10位学生分别购买如下尺码的鞋子:20,20,21,22,22,22,22,23,23,24(单位: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个指标中鞋店老板最喜欢的是____

15.已知样本中各数据与样本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和是 + +…+ =40,则样本方差S2= .

16. 小张和小李去练习射击,第

一轮10枪打完后两人的成绩如图

所示,通常新手的成绩不太稳定,

那么根据图 中的信息,估计小张

和小李两人中新手是三、解答题(共42分)

17.(10分)班主任张老师为了了解学生课堂发言情况,对前一天本班男、女生的发言次数进行了统计,并绘制成如下折线图(图1) .

(1) 请根据图1,回答下列问题:

① 这个班共有 名学生,发言次数是5次的男生有 人、女生有 人;

② 男、女生发言次数的中位数分别是 次和 次.

(2) 通过张老师的鼓励,第二天的发言次数比前一天明显增加,全班发言次数变化的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如图2所示.求第二天发言次数增加3次的学生人数和全班增加的发言总次数.

18.(10分)为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我省有关部门要求各中小学要把“每天锻炼一小时” 写入课表.为了响应这一号召,某校围绕着“你最喜欢的体育活动项目是什么?(只写一项)”的问题,对在校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从而得到一组数据.图1是根据这组数据绘制的条形统计图.请结合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校对多少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2)本次抽样调查中,最喜欢篮球活动的有多少人?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

(3)若该校九年级共有200名学生,图2是根据各年级学生人数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百分比绘制的扇形统计图,请你估计全校学生中最喜欢跳绳活动的人数约为多少?

19.(12分)今年是我国施行“清明”小长假的第二年,在长假期间,某校团委要求学生参加一项社会调查活动。九年级学生小青想了解她所居住的小区500户居民的家庭人均收入情况,从中随机调查了40户居民家庭的人均收入情况(收入取整数,单位:元)并绘制了如下的分布表和分布图:

分组 户数 百分比

Ⅰ:600-799 2 0.05

Ⅱ:800-999 6 0.15

Ⅲ:1000-1199 0.45

Ⅳ:1200-1399 8 0.20

Ⅴ:1400-1599

Ⅵ:1600-1800 2 0.05

合计 40 1.00

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补全分布表、分布图;

(2)这40户家庭收入的中 位数落在哪一个小组?

(3)被调查的家庭中,参加“清明扫墓“活动的家庭统计如下表:

收入情况 600-799 800-999 1000- 1199 1200-1399 1400-1599 1600-1800

问:估计该小区共有多少户家庭参加了扫墓活动.

20.(10分)某中学进行了一次演讲比赛,分段统计参赛同学的成绩,结果如下(分数为整数,满分为100分)

分数段(分) 人数(人)

91~100 7

81~91 6

71~80 8

61~70 4

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参加这次演讲比赛的同学有 ;

(2)已知成绩在91~100分的同学为优秀者,那

么优胜率为 ;

(3)本次演讲比赛成绩的中位数在哪一分数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