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瑾”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七年级思想政治单元测试卷,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七年级思想政治单元测试卷,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七年级思想政治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思想政治单元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对情绪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的情绪最常见的有喜、怒、哀、惧四种基本形式
②情绪是心理活动的重要体现
③人的情绪是复杂多变的
④人的情绪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忧愁、顾虑和悲观,可以使人得病;积极愉快和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情绪,可以战胜疾病,更可以使人强壮和长寿。”巴甫洛夫这句话说明了…()
①情绪影响着人们的行为②情绪对一个人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③我们青少年不要有任何情绪④情绪能使人精神焕发,干劲十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有人把人的情绪比喻为奔腾的“洪水”,而把理智比做是一道坚固的“闸门”。这种比喻说明………………………………………………………()
A.情绪和理智是互不相干的B.情绪是可以通过理智来调适的
C.调控情绪不需要理智D.人的理智是完全受情绪控制的
4、美国的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篮球教练曾率领他的球队赢得过30多个季赛的胜利。有一次,他的球队连胜27场后输了球,他却依然高高兴兴地说:“现在我们可以集中精力赢球而不必担心输球了。”这位教练的态度表明了…()
A.输球是件令他高兴的事
B.他故意用这个掩饰他内心不快的情绪
C.他的情绪反常,应该感到伤心的事却令他感到高兴
D.他能够用积极乐观的情绪对待一时的失败
5、情绪的宣泄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能妨碍他人,不能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下列属于合理宣泄方式的有……………………………()
①遇到不顺心的事找好朋友交谈,吐一吐心中的苦闷②在空旷的原野上放声大哭
③情绪低落时找几个同学去踢踢球,出一身大汗④通过无限制的上网聊天进行宣泄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进入初中阶段,比小学多了很多学科,其中有些学科我们并不感兴趣,这时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A.没兴趣的先不学B.先让别人学,等自己有兴趣时再学
C.没有兴趣也要积极去学D.支持、鼓励别人去学
7、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有关两个孩子的实验。其中一个孩子在堆满新奇玩具的房间里,感到很无聊。另一个孩子在堆满马粪的马房里却充满期待的说:真是太好了,附近一定有一匹漂亮的马…。这个实验说明……………………()
A.高雅的生活情趣是天生的
B.生活中处处有情趣
C.高雅的生活情趣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积极的和美的感受
D.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才能发现生活的情趣
8、有一个孩子在海滩上用沙子堆城堡。一位长者走过来问:“你在玩沙子吗?”孩子说:“不,我是设计师,在建一座美丽的城堡。”多年后,这个孩子果真成了一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这个事例告诉我们………………………()
A.一个人从小就要树立成为著名建筑设计师的理想
B.积极的暗示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信心和勇气,能够帮助我们发掘潜能
C.一个人有梦想,不用努力追求也可以实现
D.小时候的理想,长大以后一定能够实现
9、英国大文学家肖伯纳的成才之路经过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他受母亲影响,想在音乐和绘画方面有所成就,但实践显示他在这些方面没有多少才华;于是他开始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也一无所得;去为商人拟写卖药广告也不成功。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玩偶之家》的业余演出,竟使他大出风头,他找到了自信,开始了剧本写作。在不很长的时间内他创作了大小剧本51个,成了被世人崇敬的大戏剧家。从肖伯纳的成才道路可以知道……………………()
①要在不断的实践中认识自己,开发自己的潜能;②正确认识自己是增强自尊自信的基础和前提;③自尊自信的人从不会失败;④持久的自尊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永远都不会失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0、在设计自己的未来时,我们应该注意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
①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与潜能;②了解社会对各种职业的角色期待;
③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
④从社会需要与自身的实际出发,确定个人的成长目标。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1、人们的生活情趣五花八门,有的以调节身心为目的,如唱歌、跳舞、绘画等。有的人从事有害身心的娱乐活动,如、吸毒、酗酒等。上述材料说明()
①人们对生活的态度不同,情趣也不同②情趣有高雅和庸俗之分
③人们的情趣是不可改变的④不同的生活情趣对人们的有不同影响
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②④D.②③
12、邓小平曾对人讲:“天塌下来我也不怕,因为有高个子首先顶着。”邓小平在别人面前说话竟坦然把自己身材比较矮这一特点端了出来,这说明…()
①他的幽默和乐观及必胜的信心;②幽默乐观的人对学习、事业及前途充满信心;③幽默乐观的人一定能取得事业的胜利;④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多些幽默乐观,少些悲哀失望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3、下列不属于高雅的生活情趣的是…………………………………………()
A.沉溺于电子游戏B.爱好武术
C.喜欢摄影、剪纸艺术D.喜好拉二胡
14、法国作家法朗士指出: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没有好奇心,或者缺乏好奇心,他的生活永远是平庸的,缺乏趣味的.,因而必定是可悲的。这告诉我们()
A.人人天生都有好奇心
B.好奇心就是高尚的品德
C.好奇心可使人高尚起来
D.好奇心可促成兴趣的发展,进而陶冶情趣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3分,共18分)
15、河南南阳一位学生高考时,因情绪不稳、压力过大故意写上一段话表示其“抗议”之举。除此之外,她还把自己的笔名“碎心飞魔”写到密封线外,所有试卷用双色笔来写。她这样做的目的,竟是希望各科成绩为零,以引起社会重视。因故意违章,文综卷被判为零分,高考总分为114分。成绩揭晓后,考生本人追悔不及。这告诉我们………………………………………………()
A.必须理智面对学习压力B.考试不能公平的选拔学生
C.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D.不良情绪对人会产生消极影响
16、俄国诗人普希金有一首诗写到:“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时克服自己,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即将来临。”这句话的含义是……………………………………………………………………………()
A.面对挫折和困境,要善于调节情绪B.要有广泛的兴趣
C.要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D.要有乐观的生活态度
17、下列情景中,会让人产生欢喜情绪的有…………………………………()
A.收到自己喜欢的礼物B.听到别人说自己的坏话
C.老师带领大家参观博物馆D.经常犯错误遭到别人的嘲笑
18、林滔对周杰伦崇拜得五体投地,他收藏着阿伦的个人专辑,只要有阿伦的新闻报道,他马上就想尽办法搜集起来。他模仿阿伦走路的姿势、语气,就连上课回答问题也学阿伦的语调。如果不是家长的阻拦,他,就要离家出走,寻找周杰伦。对林滔的这种行为,你认为………………………………………()
A.是盲目从众心理的表现
B.有利于林滔良好个性的发展
C.会影响林滔的身心健康
D.林滔有自己的追求、理想和目标,长大后也能成为歌星
19、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向上的生活情趣,并不能帮助人及时排除烦恼,克服消极情绪,战胜困难;
B.有些青少年往往分不清情趣的高雅与庸俗,盲目地“随大流”或模仿别人;
C.生活情趣的高雅,应该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都符合文明的要求,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摈弃不文明的生活习惯;
D.健康的生活情趣对个人的身心正常发展有促进作用。
20、爱因斯坦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他要表达的意识是………………………………………………………………………()
A.强烈的好奇心的好奇心可以转化为对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B.没有天赋也可以成为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
C.好奇心能够推动一个人去努力学习
D.在学习上,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就足够了
三、快乐迷阵(6分)
21、你想拥有一份好心情吗?那就赶快跟我来!下面的选择可以帮助你时刻保持一个好心情。
(1)当你面对他人的批评时A不要伤心,要懂得“矛盾无时不有”
(2)当你和同学有矛盾时B不要难过,要理解父母的苦心
(3)当你和家人有误会时C不要委屈,要提醒自己“闻过则喜”
(4)当有人对你不满时D不要愤怒,要选择“得饶人处且饶人”
(5)当你对他人表现不满时E不要生气,要自励“走自己的路”
(6)当你做错事时F不要焦虑,要相信“人最终能战胜环境”
(7)当你对新环境不适应时G不要内疚,要记取“吃一堑长一智”
四、明辨是非(8分)
22、有人说:“情绪虽然是个人的情感问题,但发泄自己的情绪时还是应该考虑周围人的感受。”还有人说:“情绪是个人的事情,何必管周围的人,该笑就笑,该哭就哭。”你怎样看待这两种说法?
五、各抒己见(12分)
23、10月25日下午,浙江舟山市定海区解放街道海山社区组织200位60岁以上的老人,在社区内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忆童年大型趣味活动,他们丢手帕、翻三角、打弹子……以迎接重阳节的到来。
(1)这些老人的行为是高雅的情趣还是低俗的生活情趣?(2分)若我们养成这种情趣,那么对我们今后生活有什么意义?(4分)(2)你认为我们今后应如何追寻高雅的生活情趣?(6分)六、品读与感悟(14分)
24、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小明刚刚适应了初中学习生活,一些莫名其妙的烦恼便悄悄爬上了心头,在刚刚举行的班委会选举中落选了,而且成绩起伏很大,他很失落,觉得很自卑,同学们嘲笑他,他该怎么办呢?
(1)小明的烦恼主要来自哪几方面?为什么会有这些烦恼?(4分)(2)你认为这些烦恼会对小明产生怎样的影响?(4分)(3)假如你是他的好朋友,你会如何帮助他摆脱烦恼?(6分)
篇2:七年级上册生物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健康人 的尿液与原尿相比,尿液中没有的成分是( )
A.葡萄糖 B.水 C.无机盐 D.血细胞
2.原尿中全部被重吸收的物质是( )
A.尿素 B.水 C.无机盐 D.葡萄糖
3.下列是某被测试者血管、肾小囊腔和输尿管内P和Q两种物质的浓度。试分析P和Q各是什么物质?( )
血管 肾小囊腔 输尿管
P 0.03% 0.03% 2%
Q 0.1% 0.1% 0
A.P是葡萄糖,Q是无机盐 B.P是氨基酸,Q是葡萄糖
C.P是尿素,Q是无机盐 D.P是尿素,Q是葡萄糖
4.(?山东东营)传统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右图为肾脏形成尿液过程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由①②④构成
B.血液经过②和④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尿液
C.④内的液体与①内的液体相比,④内含有大分子蛋白质
D.③内的液体与①内的液体相比,③内尿素含量大大降低
5.与肾小球相连的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所流的血液依次是( )
A.动脉血、动脉血 B.静脉血、静脉血
C.动脉血、静脉血 D.静脉血、动脉血
6.血液流经下列哪些器官时,血浆中的代谢废物会减少?( )
①肝脏 ②小肠 ③大肠 ④肾脏 ⑤胰腺 ⑥肺 ⑦皮肤 ⑧膀胱
A.③④⑥ B.④⑥⑦ C.①②⑧ D.⑥⑦⑧
7.在一般情况下,尿液中尿素的浓度总是大于原尿中尿素的浓度,其主要原因是( )
A.肾小管将大部分尿素重吸收 B.肾小管将大部分的水分重吸收
C.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尿素 D.肾小管外毛细血管壁的细胞产生尿素
8.(2013?山东烟台)某病人验尿时发现尿中有血细胞,根据下图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A.图中①的通透性发生改变 B.图中②与③之间发生堵塞
C .图中③的功能产生障碍 D.图中动脉和静脉的结构发生改变
9.尿液中尿素主要来自体内哪种物质的氧化分解?( )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无机盐
10.我们每日应喝适量的水,这有利于( )
A.对葡萄糖的吸收 B.对无机盐的吸收
C.废物及时随尿排出 D.肾小管的重吸收
11.汗液中不含有的成分是( )
A.水 B.无机盐 C.尿素 D.皮脂
12.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养料增加 B.尿素减少 C.氧气增加 D.尿素增加
13.(2013?山东济宁)右图为肾单位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肾单位是肾脏 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肾单位由②③④组成
C.血液通过③后,尿酸、尿素减少,血液变成静脉血
D.④把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进入①
14.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是( )
A.含废物多的动脉血 B.含废物少的动脉血
C.含废物多的静脉血 D.含废物少的静脉血
15.如下图所示为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某种物质(Y)依次经过Ⅰ、Ⅱ、Ⅲ三种结构时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对此曲线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若Y表示摄入的脂肪,则Ⅱ是小肠
B.若Y表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则Ⅲ为肺动脉
C. 若Ⅱ所示结构为肾小管,则Y一定是尿素
D.若Ⅱ所示结构为肾小球,则Y可能是大分子蛋白质
16.取某健康人肾脏不同部位的液体进行分析比较,得到如 下表所示数据(单位:克/100毫升)。推测丙是( )
成分 甲 乙 丙
水 90 99 95
蛋白质 7.00 0.00 0.00
葡萄糖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50
尿素 0.03 0.03 2.00
A.血浆 B.原尿 C.尿液 D.血液
17.原尿与血液相比,主要区别是原尿中不含有( )
A.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B.血细胞和葡萄糖
C.尿酸和尿素 D.血细胞和无机盐
18.下表是某正常人血浆、原尿、尿液中M和N两种物质的浓度。据此表分析( )
项目 血浆 原尿 尿液
M(克/100毫升) 0.03 0.03 1.8
N(克/100毫升) 0.1 0.1 0
A.M是葡萄糖,N是尿素 B.M是蛋白质,N是葡萄糖
C.M是氨基酸,N是血细胞 D.M是尿素,N是葡萄糖
19.下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尿素是在甲处形成的
B.乙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
C.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可在乙处滤过并形成尿液
D.尿液中的大部分水分会于丁处被重吸收
20.下图所示为人体某部位的部分血管,其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经肺循环后,c中血液氧气含量增多,营养物质含量不变
B.若b为小肠处毛细血管网,则c为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
C.若b为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则c中为代谢废物减少的静脉血
D.若b为肾小管外毛细血管网,则c中含营养物质较多
21.李大爷去医院检查,发现尿液中有蛋白质和血细胞,可能是他泌尿系统的哪个部位发生病变造成的?( )
A.肾小球 B.膀胱 C.肾小管 D.肾盂
22.下图为肾单位模式图。形成原尿和尿液的场所依次是(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3.当我们进入温度较高的环境时,往往会出现脸色红润、身体出汗的现象,这些现象与皮肤的下列哪项生理功能没有直接联系?( )
A.感受外界刺激 B.排泄作用
C.分泌皮脂 D.调节体温
24.具有排泄、分泌和调节体温作用的皮肤结构是( )
A.血管 B.汗腺
C.皮脂腺 D.毛发
25.在运动场上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奋力拼搏,个个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体现了皮肤的哪些功能?( )
A.保护和调节体温 B.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
C.调节体温和排泄 D.排泄和保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2013?江苏连云港)(10分)人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废物主要是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的。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意:“[ ]”中填数字,“ ”上填名称)
(1)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
(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的 作用到达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原尿中的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 [ ] 重新吸收,经毛细血管送回血液。
(3)若某人尿液中葡萄糖含量超标,则此人可能患有 病。
27.(10分)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得到如下数据。请分析这些数据。
主要成分 血浆(克/100毫升) 肾小囊中液体(克/100毫升) 尿液(克/100毫升)
水 90 98 96
蛋白质 8.00 0.03 0.00
葡萄糖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10
尿素 0.03 0.03 1.80
(1)比较尿液和血浆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
(2)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3)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28.(10分)下图是人体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肾小管对原尿中的物质进行重吸收是有选择的,程度也不同。重吸收的主要有部分无机盐、大部分水和全部 等物质。
(2)正常情况下,肾小球进行滤过作用时,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通过,这些蛋白质 主要是食物中的蛋白质经过一系列变化而形成的。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 内最终被分解成
才能被机体吸收,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消化液中的 。
(3)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连接着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 脉,检测比较入球小动脉与出球小动脉中所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量,发现几乎没有变化,这说明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处没有发生 ,此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氧处于 状态。
(4)某同学认为二氧化碳这种代谢废物没有从尿液中排出,说明排泄还有其他途径,你认为还有 哪些途径? 。
29.(10分)下表中数据是取自某正常人原尿和尿液的样品,下图是肾单位结构模式图。请根据表格和示意图回答问题。(“[ ]”中填写序号,“ ”内填写文字。)
物质 样品A(克/升) 样品B(克/升)
葡萄糖 0 1.0
无机盐 16.0 7.5
蛋白质 0 0
尿素 2.0 0.3
血细胞 无 无
(1)根据表内数据分析,原尿是 (填“样品A”或“样品B”),存在于图中的[ ]肾小囊腔中。
(2)尿液是原尿经图中[ ]肾小管的重吸收后形成的,重吸收的物质包括全部的 、大部分的 和部分无机盐。
(3)若[5]肾小球有炎症,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 ;若 分泌的胰岛素不足,尿液中会出现 。
30.(10分)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分解成 后 ,才能通过小肠的a过程进入血液运往全身。如果一边吞咽食物一边说笑,会导致食物误入气管,这是因为吞咽时 来不及盖住喉口。
(2)血管②中的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过肾小球的 作用后,②血液中的 减少。
(3)某人患肺炎后,医生在其上肢静脉处注射消炎药,则药物到达肺部至少要经过图中A腔 次。
七年级上册生物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1.A 2.D 3.D
4.D 解析: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由②肾小球、④肾小囊和⑤肾小管组成,而①是入球小动脉,A项不正确。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其中的物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而不是尿液,B项不正确。肾小囊里面的液体为原尿,①是入球小动脉,其内含有血浆,原尿与血浆相比 ,原尿中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C项不正确。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余的水、无机盐和没有被重吸收的尿素、尿酸等形成尿液,③肾静脉内的液体与①入球小动脉内的液体相比,③内尿素含量大大降低,D项正确。
5.A 解析:入球小动脉是由肾动脉分支形成的,在肾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因而,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液是动脉血。由于在肾小球内的毛细血管没有发生气体交换,因此出球小动脉内的血液也是动脉血。
6.B 解析: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即排泄,人的排泄途径有三条:在肾脏中形成尿液,排出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肺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分;皮肤排出一部分的水、少量无机盐和尿素。
7.B
8.A 解析:血细胞是血液的主要成分。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正常情况下,血细胞不能透过血管壁进入尿液中,但在原尿的形成过程中,当肾 小球(血管球)发生病变时,肾小球壁的通透性改变,将导致原尿中出现血细胞,进而导致血尿。图中①代表肾小球,②代表肾小囊,③代表肾小管,④代表收集管。②与③之间发生堵塞,将影响尿液的形成。③的主要 作用是重吸收,将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进入血液中,因此,③功能障碍不会导致血尿。动脉、静脉结构发生改变,渗出的血细胞不会经过肾脏的功能单位——肾单位,因此不会出现在尿液中。
9.B 解析:尿素是一种含氮的代谢产物,糖类和脂肪是不含氮的有机物,代谢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物,代谢产物中除了水、二氧化碳外,还有尿素。
10.C 11.D
12.B 解析: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尿素、一 部分水和无机盐随着尿液排出,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氧气减少。
13.C 解析: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项正确;每个 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由肾小球和包在它外面的肾小囊组成,题图中②为肾小囊,③为肾小球,④为肾小管,B项正确;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一部分水 、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但血液仍为动脉血,C项错误;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的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D项正确。
14.D
15.A 解析:脂肪的消化是在小肠中进行的,小肠中有胆汁、胰液和肠液等多种消化液,脂肪在小肠中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导致小肠内脂肪含量下降。因此,若Y表示摄入的脂肪,则Ⅱ是小肠,A项正确。血液通过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 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 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这样,血液由含氧气较少、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因此若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气体,则Ⅰ为肺动脉,Ⅱ为肺泡外毛细血管,Ⅲ为肺静脉,B项错误。原尿流经肾小管时,重吸收了大部分水,而尿素没有被吸收,所以尿素的浓度会明显增高,C项错误。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因此若Ⅱ所示结构为肾小球,则Y可能是大分子蛋白质或血细胞,其含量不仅减少,而且减少为0,D项错误。
16.C
17.A 解析:原尿是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的。在血液流经肾 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所以原尿和血浆相比,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18.D 解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从表中可以看出,尿液中没有N,而血浆和原尿中有N,且含量较多,由此判断,N是葡萄糖;尿液中有大量M,而血浆和原尿中只有少量的M,由此判断,M是尿素。
19.C 解析:尿素在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形成,A项错误;乙是肾脏,为人体内主要的排泄器官,而不是唯一的排泄器官,B项错误;血液中的尿素等 代谢废物可在肾脏滤过并形成尿液,C项正确;尿液中的大部分水分会于乙处被肾脏重吸收,而非丁处,D项错误。
20.C 解析: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营养物质含量不变;血液流经小肠时,由于小肠吸收了营养物质,则变为 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肾小球只进行了滤过作用,所以从肾小球流出的血液仍为动脉血;由于血液经过肾小管外毛细血管时进行了重吸收,则血液变为含营养物质增多的静脉血。
21.A
22.B 解析:血液经肾小球发生滤过作用,在肾小囊内形成原尿;肾小管对原尿进行重吸收,形成尿液。
23.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皮肤功能的理解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一是要掌握好基础知识——皮肤的功能;二是要明确题意;三是要综合考虑问题,对错误选项进行排除。
24.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解答此类题目,必须全面、正确地掌握基础知识。根据皮肤的功能,同时具备这三种功能的只能是汗腺。
25.C 解析:汗液中含有人体代谢所产生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大汗淋漓说明汗液排出多,代谢废物排出得多,而满脸通红说明皮肤温度高,那么,由皮肤直接向外散发的热量就较多,从而在产热多时仍然能保持体温恒定。
26.(1)肾单位 (2)滤过 ⑤ 肾小管 (3)糖尿
解析:(1)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中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紧贴它的肾小囊内壁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血液,而剩下的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
(3)正常人的尿液中一般不含有葡萄糖。若某人尿液中葡萄糖含量超标,则此人可能患有糖尿病。
27.(1)与血浆相比,尿液中没有蛋白质和葡萄糖。每毫升尿液中无机盐和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水分则略有增加。尿液主要排出的是无机盐和尿素,此外还排出多余的水分。(2)同血浆相比,肾小囊中的液体含有很少的蛋白质(多指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含有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这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可以透过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等小分子物质,而不透过蛋白质这样的大分子物质。(3)这说明肾小管可以重新吸收肾小囊液体中的全部葡萄糖。
解析:在掌握肾单位各部分功能的基础上,仔细对表中各种成分的变化进行比较,就不难回答该题。
28.(1)葡萄糖 (2)氨基酸 消化酶(或蛋白酶) (3)气体交换 结合 (4)呼气排出多余的二氧化碳;出汗排出多余的水、无机盐、尿素等
29.(1)样品 B 4 (2)6 葡萄糖 水 (3)蛋白质 胰岛 葡萄糖(“糖尿”也可)
解析:由于样品B中含有葡萄糖,所以B为原尿。患急性肾小球肾炎会导致肾小球的通透 性增强,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均可滤过到肾小囊腔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肾小球发炎,尿液中均能检测到葡萄糖。
30.(1)氨基酸 会厌软骨 (2)滤过 尿素 (3)1
篇3: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水排的发明者是
A.王景B.鲁班C.杜诗D.李冰
2.东汉时期,人口达百万人的城市是()
A.西安B.洛阳
C.开封D.咸阳
3.下图是西汉的新工具耧车,主要用于()
A.播种B.翻土
C.耕地D.碎土
二.阅读下面材料,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反映了汉朝统治者什么想法?
(2)对照上述做法,当前有哪些不足之处?我们应从中获得哪些认识?
答案
一、选择题1.C 2.B 3.A
二、
(1)材料说明,汉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对鸟类的保护和环境的绿化。春、夏正是鸟类产卵节季,为保证鸟的繁殖,不准掏窝、不准打鸟是正确的。
(2)对汉朝时的`政策,当前许多人缺乏这种意识,尽管有关部门三令五申要保护有益珍禽奇兽,但有些饭店的餐桌上仍时有出现,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政策保护,由于打击力度不够,仍屡禁不止。主要是人们对保护环境的观念淡薄,还必须加强教育。城市绿化比以前有很大变化,但城市人口相比还差得很远,还要继续努力。
篇4: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运用(20分)
1.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完成(1)-(3)小题。(6分)
【甲】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他国家的著名建筑师,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15个声誊卓( )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lín( )选 jué( )择。
【乙】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 )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tuì( )了色的神像面前fén( )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 )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瞌了头,抽出一个来卜( )问吉凶。
(1)给加点字注音。(2分)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3)【甲】【乙】两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2.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_________, 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
(2)因为接连一个礼拜的夜班,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11个钟头,我已经_________得像一团棉花了。
(3)夕阳映照下,位于北京长安街西单路口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显出惊人的_________与高贵的_________。
A.察觉 困软 气势 气质 B.察觉 柔软 气质 气势
C.觉得 困软 气质 气势 D.觉得 柔软 气势 气质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当接到上级命令时,我还在新闻学院进修,听说自己幸运地得到了拍摄国庆大阅兵的机会,兴奋得不能自已。
B.辽宁省博物馆的书画展品在国内外一直享有盛誉,每次推出的书画系列展览都会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
C.医院环境按星级宾馆标准修建,简约温馨的装修风格与柔美舒缓的 典雅音乐相得益彰,让每一位来院就诊的患友都能感受到身心的愉悦。
D.雕漆《锦绣万年春》大花瓶题材构思新颖,画面设计别具匠心。具有大、精、新的特点,体现了当代中国雕漆的最高水平,实属珍品。
4.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方格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2)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的抚摩似的。
(3)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的时候□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这是难于计算的。
(4)从香山饭店的设计,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华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A.?――,: B.,――;:
C.,,,。 D.?,;。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是( )(2分)
A.一到晚上,厅堂内灯光闪耀,大厦就像一个充满诗意的水晶宫。
B.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
C.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
D.这座新建的香山饭店,就像一个内秀的姑娘,初看似乎貌不惊人,但是愈看就愈会感到她轻妆淡抹的自然美。
6.填空。(6分)
(1)在这四年里,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阿累《一面》)
(2)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尔基《童年的朋友》)
(3)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了一幅山深林密、花木森森的幽邃的深山古寺图,表现了古人独特的审美观。
二、综合实践(7分)
7.20xx年9月10日晚,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举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科教频道首播。下面是“最美乡村教师――秦开美”的事迹,请你仔细阅读,并完成(1)-(2)小题。(7分)
秦开美,湖北省潜 江市浩口镇第三小学教师。20xx年6月10日上午,身带自制炸药、枪和汽油的农民张泽清闯进秦开美的课堂,将她和52名学生劫持。在此后的40分钟里,秦开美与张泽清周旋,主动留下来当人质,让所有学生安全撤离。秦开美被网友赞为“最美女教师”。秦开美1988年开始在浩口镇柳洲村小学当民办教师,她的毕业班语文课教得非常好。1994年浩口镇柳洲小学停办,由于秦开美的语文教学水平在浩口管理区小有名气,浩口镇第三小学聘请她作代课教师。26年里,秦开美错过两次转正机会,一次因年龄太小,一次因年龄太大。县城一所私立学校以高薪聘请她,被她拒绝了――她念旧,不愿离开待了十几年的浩口镇第三小学。
(1)请你根据秦开美老师的主要事迹,为其拟写一段颁奖词,80字左右。(3分)
(2)假设你在颁奖典礼现场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秦开美老师,你打算提什么 问题?请写出两个。(4分)
①
②
三、阅读(43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9题。(6分)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8.诗人“凭轩涕泗流”的原因有哪些?用诗中的原句作答。(3分)
9.下面对这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今夕对照,虚实交错,表面上有初登岳阳楼的喜悦,实际上是在抒发早年抱负未能实现的惆怅,为下文写洞庭湖蓄势。
B.颔联既是实写,又有想象,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生动,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
C.颈联是诗歌的主旨所在,写诗人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以舟为家,前途茫茫,面对洞 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D.尾联表现了诗人不仅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晚境凄凉,更为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伤。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13分)
赵 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0.下面对加点词语意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普少习吏事(熟悉)/明日,普又以其人奏(第二天)
B.普颜色不变(脸色)/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品质恶劣)
C.既薨(死)/尝奏荐某人为某官(曾经)
D.太祖乃悟(才)/普性深沉有岸谷(严肃刚正)
11.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B.家人/发箧/视之
C.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D.普/明日/复奏其人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13.宋太祖劝赵普要多读书的原因是什么?读书给赵普带来什么好处?(用文中原句回答)(3分)
14.下面这几句话都是细节描写,表现出了赵普的什么精神和品质?(3分)①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②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③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9分)
一 面(节选)
阿 累
店里空荡荡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店后面长台子旁边有两个人用日本话在谈笑。他们说得很快,听不清说些什么。有时忽然一阵大笑,像孩子一样的天真。那笑声里,仿佛带着一点“非日本”的什么东西。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 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我把帆布袋、夹剪、票板放在一个角落的地板上,开始翻看南面一排社会科学杂书。翻了一会儿,觉得没有什么合意的,就踱到北面。
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忽然,我看见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毁灭》?我记得一本什么杂志上介绍过,说是一本好书。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我先看那后记(我读鲁迅先生的书,一向是这么读法),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书没有切边。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先生,这本书多少钱?”对于同情中国的内山老板,我总是带着敬爱和感激叫“先生”的,虽然并没有什么根据。
他殷勤地点头,接过书翻了翻底页:
“一块四。”
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放在我左手的桌角上了。像我,穿着一身黄咔叽布的.工人制服,嵌着“ConductorXX”蓝磁牌的制帽戴在后脑勺上,平素看惯了西装同胞的嘴脸,现在忽然受着这样的优遇,简直有点窘了起来。我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鞠了一个“半躬”,摸摸里衫上的袋,袋里只剩一块多钱,那是我和一个同住的失业工友那几天的饭费。我有些懊悔自己的莽撞了。我红了脸说:
“贵了。”
他没有注意到我的窘相,扬着眉毛,一半正经一半好像故意逗人笑似的,用他那肥厚的手掌在书上拍一拍,又用粗短的手指哧啦哧啦捻那张灰绿色厚布纹纸的封面:
“哪里贵?你看这纸……”
厚实的纸张,清晰的字迹,相当厚的一大本书,拿在手里,有一种怪舒服的感觉。
“你买一本吧,这书是很好的。”
我真踌躇起来了:饭是不能不吃的,然而书也太好了,买一本放在床头,交班回来,带着那种软绵绵的疲倦躺着看这么几十页,该多好!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15.请简要概括选文所写的内容。(3分)
16.文中的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17.“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也不说买,也不说不买。”体会句中“摩挲”一词的表达效果。(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15分)
感忆恩师
蒋建平
7岁以前,我一直待在乡下的奶奶家。奶奶常带我去割猪草。我背着小背篓,在高低错落的田埂上蹦蹦跳跳。那时候,我觉得割猪草是最快乐的事。这样的经历导致我在上学的第一天被妈妈拿着火钳在后面赶着去学校。我一路上都在哭着喊:“我要回家跟奶奶割猪草!”
她是我的学前班老师,也是我人生中第一位语文老师。那时候,学校安排班主任在学校门口接低年级的学生,我被她拉着走向教室。可能是在陌生人面前不敢哭闹,我乖乖地跟着她走。我一边走,一边不时抬头去看她――①她总是笑着,剪个女士包头,黑发中夹杂着很多白发,阳光下白发显得很是耀眼,只是右边眼睛上长着一个瘤子,比较大了,多少遮住了眼睛,倒也不令我这个年纪的孩子害怕。“快进教室吧,喜欢割猪草的小朋友。”她俯下身来看我,依旧笑着。
上课并不是什么难事,我最愁的是下午放学前。老师总要求我们在下午最后一节课写当天的作业,写完给老师批阅过关了才能回家。长时间的“神游”加上7岁前并不像其他大部分同学那样接受了父母的早期教育,我比其他同学“晚发育”很多,每次放学都是“雷打不动”地 最后一个回家。很多时候因为写不出作业,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背着书包回家,我就会开始哭,越哭越大声。老师们大多在我一哭起来时就没了办法,只能催着我收拾书包回家,以免打扰其他同学写作业。②但这在她那里并不奏效。
那天,我照旧不会写作业,拼音字母歪歪扭扭地写得乱七八糟,擦了又擦,纸都被擦破了。教室里的同学渐渐少了起来,我望了望讲台上的她,像前几次写其他作业那样,“哇哇”哭了起来。我抬头看了看她,她还是翻着手中的作业本,我顿了顿,鼓足气,哭得更加起劲。泪眼中 她向我走了过来,我心中开始窃喜。“不要哭了,你这招对我没有作用,你的事其他老师都跟我说了。我不会因为怕你哭就让你回家,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但是如果你想早点回家,你可以叫我教你。”我用手背抹了抹眼泪,小声抽泣着说“好”,心里却是一百个不愿意。她在旁边的座位坐了下来,拿过我的作业本,叫我仔细看着,一边写一边跟我说着该如何起笔如何转弯如何结束。就这样,她在每一行的开头端端正正地写下字母,写完后把作业本推过来:“照着老师写的字母写,你在老师写的字母后面跟着写满一行,写完咱们就一起回家。”我接过她手中的笔,看着她在前面写的字母,又回忆她写时跟我说的话,小心翼翼地写下了一个“弧保刚写下,就听见她说“好,很好”。我抬头看她,她正笑着看我。她总在我写下一个字母后表扬我,我就写得越来越快,下笔时也不犹豫了。六行字母全部写完后,她轻轻地为我鼓掌,说:“你写得比老师还好。真棒!”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回应她,只是看着她笑。她捏了捏我的脸,用手背擦了擦我脸上未干的眼泪:“明天写作业不要哭啦,你看你明明会做的。现在咱们回家。”她用手背擦我的脸时,我觉得暖暖的却有点疼,好像能感觉到她手背上的细纹。长大后,才知道,那些细纹,因为总是接触粉笔,才会被刻画得那么深,那么糙。
大概我上一年级的时候,她离开了学校,我之后再也没见过她。可是我知道,是因为她,因为喜欢她,我才喜欢上了语文这门课,才开始编织起自己的文学梦来。
18.文章第一段写“我”喜欢和奶奶割猪草的事,有什么作用?(3分)
19.画线句子①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3分)
20.“最愁的是下午放学前”的原因是什么?(3分)
21 .画线句子②中“这”具体指代的是什么?(3分)
22.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四、写作(50分)
23.从下面的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请以“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恰当 的词语;②自主立意,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550字。
(2)请以“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写出人物的个性特点;②自主立意,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550字。
篇5: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20分)
1.给带点的字注音。
仰之弥高( ) 锲而不舍( )
呕心沥血( ) 迥乎不同( )
兀兀穷年( ) 群蚁排衙( )
气冲斗牛( ) 义愤填膺( )
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句后括号里。
(1)闻一多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值得我们学习。( )
(2)佩服他、仰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
(3)他潜心惯注,心会凝神,成了“何防一下楼”的主人。( )
(4)我父亲涎生于18,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候,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
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是( )。
A.兽铤亡群(疾走 ) 仰之弥高(更加 )
B.锲而不舍(刻 ) 兀兀穷年(劳苦的样子)
C.迥乎不同(差得远 ) 呕心沥血(滴 )
D.风悲日曛(昏黄 )平沙无垠(阻挡 )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甘成为任人宰害的民族。
B.二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风小心翼翼的吹过来,唯恐弄乱了他的头发。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中很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6.下列句子不表示反问语气的一项是( )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B.卿言多务,孰若孤?
C.尊君在不?
D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B.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他的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C.《福楼拜的星期天》的作者是莫泊桑,他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D.《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
8.多义词“松懈”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为了搞好复习,许多同学废寝忘食,毫不松懈。
B.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
C.自以为对革命有功,摆老资格,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工作随便,学习松懈。
D.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舟似的那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
9.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质愈小。”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
10.依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例: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1)提示语:(教室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改写为:
(2)提示语:(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改写为:
二.阅读(每小题2 分,共40分)
(一)
(1)“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3)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4)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5)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6)“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防一下楼”的主人。
11.概括文段的大意。
12.文段是抓住闻一多的什么特点来介绍闻一多的?
13.第六自然段是紧承上文哪一句话记叙的?
14.闻一多研究唐诗宋词的目的是什么?(可以用文中原话回答)
15.文中带点的词语表现了什么?
16.“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句话用了什么样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17.读了此文段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二)
小歌德是个顽皮的孩子,但好思索,好( )。有一次,歌德捉到一只小麻雀,将麻雀关在小盒里仔细端详。麻雀的羽毛被小歌德弄得残缺不全,但是他仍没有找到留在脑海中问题的答案:“这柔软的肌肉里,怎么会长出羽毛呢?人的皮肉一样是柔软的,为什么却不长一根羽毛?”
一个一个的问题在小歌德的脑海中跳跃,虽然没有答案,他仍觉得十分有趣。小歌德真是一个爱思索的孩子 。
父亲约翰发现儿子爱思索的特点,觉得他懂事了,应该让他学习了。父亲亲自做小歌德的家庭老师,教他基础知识、作文和修辞。小歌德领悟很快,对语言有一种特别的偏爱,几乎一学就会。
10岁的某一天,父亲把儿子领进自己的藏书室。对儿子说:“从今天开始,只要你需要,这个藏书室随时对你开放。”小歌德激动得跳了起来,问爸爸:“这是真的`吗?”
“爸爸怎么会骗你呢?不过,不过你得先完成你的功课。”
从那以后,小歌德一有空就躲进藏书室。贪婪地阅读各种书籍,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书籍,在他面前展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也引起他的许多( )。他摸着书本想:“如果我也能写出那么多动人的诗歌、小说,就会给许多人带来美好的感受。我将来一定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
他经常一个人躲在藏书室,阅读、朗诵,并酝酿着写诗。纯真的诗句从脑海里( )到纸上,他将这些诗献给外祖父外祖母。
外祖父读了,很高兴,亲了亲他的前额:“孩子,努力吧,你会成为 一个伟大的诗人的。”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是( )。
A.追问 奇思妙想 跳跃
B.刨根问底 奇思妙想 流淌
C.刨根问底 想法 跳跃
D.追问 想法 流淌
19.将文中带点的词“贪婪”换成“聚精会神”好吗?为什么?
20.第一二自然段写出了小歌德的什么性格特点?
21.横线上的话揭示了歌德当时的什么心情?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22.小歌德最后成了世界闻名的大诗人,他的成功,就他个人来说取决于他的哪些优良品质?
23.从客观上说,小歌德的成功,哪些条件对他起了很大作用?
24.小歌德的成长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
三.作文(40分)
名人、成功者,你耳闻目睹的一定不少。在你的身边也一定不乏其人。他们是怎样获得成功的?你觉得他们的哪些方面值得你佩服?你是怎样看他们的?你想获得成功吗?你打算怎样走你的路?请以“人生的成功”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为限;2、紧扣话题;500字以上。
篇6:英语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Unit3单元测试
I. 单项选择
1. Lily goes to school _______ bus every day.
A. on B. at C. by D. in
2. Mum, my bike is too old. Please buy me a_____ one.
A. new B. big C. small D.long
3. On the table we see lots of fruit _____ applesand bananas.
A. like B.for C.about D. with
4. —______ does Tony get to school?
—He takes the subway.
A. What B. How C.When D. Why
5. —What’s forty and fifty?
—It’s ________.
A. sixty B. seventy C. eighty D. ninety
6. It’s my ______ to be an English teacher.
A. dream B. job C. work D. habit
7. Every evening it _______ me half an hourto do my homework.
A. gets B. asks C.takes D. knows
8. —Where’s the music club?
—It’s_________ the art club ______ the chess club.
A. either; or B. from; to C. between; and D. from; and
9. —______ is it from your home to school?
—It’s about two kilometers.
A. How many B. How much C. How long D. How far
10. —What does Jenny _________ our school?
—She likes it. She says it’s very nice.
A. play with B. get to C. think of D. look at
11. I know my English teacher has an________ daughter.
A. eight-year-old B. eight years old C. eight-years-old D. eight year old
12. —There’s no bridge or boat. How do we ______the river?
—Let’s go on a ropeway.
A. clean B. run C. walk D. cross
13. —Every morning I _______ home at seven thirty and get to school atseven fifty.
—Oh, it takes you twenty minutes to get toschool.
A. get B. leave C.go D. come
14. The library is not far from here. Wecan ______ our bikes there.
A. buy B. ride C. take D. drive
15. —Jack, do you know _______?
—Sorry, I don’t know.
A. where does Mike live B. where do Mike live
C. where Mike lives D. where Mike live
Ⅱ. 完形填空
Mr. Brown is my uncle. He is 36 ___1___old. He works in a sportsclub. His job is to ___2___ the students how to play basketball. He ___3___ farfrom the club. He has a car, but he doesn’t ___4____ his car to work. Usually,he goes to work ___5___ bike. He thinks it is good ____6____ and he can get tothe club early when many buses and cars are in the street. Every morning, Mr.Brown gets up at 6:30. Then he takes a shower and has ___7____ good breakfast.At 7:40, he ___8____ his bike to the club. The bike ride usually ___9____ anhour. “I never feel tired (累的). I think the ride is ___10____ and interesting,” says Mr.Brown.
1. A. days B. weeks C.months D. years
2. A. ask B. join C. teach D. think
3. A. lives B.gets C.makes D.watches
4. A. buy B.find C. play D. drive
5. A. by B. on C.in D. with
6. A. subject B.exercise C. food D.dream
7. A. a B. an C. the D. /
8. A. takes B. gets C.rides D. sees
9. A. sells B.finishes C. wants D.takes
10. A. boring B. relaxing C. difficult D.busy
Ⅲ. 阅读理解 (20分)
A
Sonia: Hey, Simon. I see two cars in frontof (在……前面) yourhouse. Are they your parents’?
Simon: Yes. The black one is my father’sand the red one is my mother’s.
Sonia: Do your parents go to work by carevery day?
Simon: No. My father usually walks to hisclub and my mother usually rides her bike to her store.
Sonia: When do they drive their cars?
Simon: Ha, every weekend when we go to seemy grandparents. They live in the village and it
usually takes us two hours to drive there.
根据对话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1. What color is Simon’s mother’s car?
A. White. B. Red. C.Black. D.Purple.
2. Where does Simon’s father work?
A. In a school. B. In a store. C. In a library. D. In a club.
3. How does Simon’s mother go to work?
A. By bike. B. On foot. C. By subway. D. By car.
4. When do they go to see Simon’s grandparents?
A. Every weekend. B. Every Monday. C. Every Wednesday. D. Every Friday.
5. How long does it take them to get toSimon’s grandparents’ home?
A. Half an hour. B. One hour. C. Two hours. D. Three hours.
B
Hi, I’m Judy. I’m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Inmy class, there are thirty-eight students. How do they go to school every day?Seventeen of them take buses because they live far from the school. Six students walk. They think walking is goodexercise. Fifteen students ride their bikes to school because they like ridingbikes very much and their homes are not far from the school. No one goes toschool by car. How do I go to school? Ha, I’m one of the fifteen.
6. There are _______ students in Judy’s class.
A. 29 B. 30 C. 38 D. 45
7. Six students think ________ is good exercise.
A. running B. walking C. swimming D.riding
8. ______ students ride their bikes to school.
A. 17 B. 6 C.10 D. 15
9. Judy goes to school ________.
A. on foot B. bybike C. by bus D. by car
10. No one gets to school ______.
A. by car B. bybike C. on foot D. by bus
Ⅳ. 词汇运用
A)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写单词完成句子。
1. —Is your grandmother with you?
—No, she l________ with my aunt in Shanghai.
2. I think his dream can come t_________one day.
3. —Can we swim in the r_______?
—Yes, you can.
4. There are twelve months in a y_________.
5. There is no bus stop b________ my home andthe school.
B). 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6. It takes me forty minutes__________(walk) to school every day.
7. My father usually____________ (leave)home at seven o’clock in the morning.
8. There are five _________ (hundred)students in our school.
9. In the picture we see many old__________ (bus).
10. I want to know what he _________(think) of the school show.
Ⅴ.完成句子
根据要求完成句子,每空一词。
1. Sonia usually takes the bus to school. (改为同义句)
Soniausually goes to school ________ ____________.
2. His father gets to the library by bike.(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does his father __________ to the library?
3. My sister walks to school every day. (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___your sister _________ to school every day?
4. It takes me an hour to clean the room.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 does it take you to clean the room?
5. Tony lives far from the trainstation. (改为否定句)
参考答案
I. 1-5 CAABD 6-10 ACCDC 11-15 ADBBC
Ⅱ. 1-5DCADA 6-10 BACDB
Ⅲ. 1-5BDAAC 6-10 CBDBA
Ⅳ. 1.lives 2. true 3. river 4. year 5. between 6. to walk
7. leaves 8. hundred 9. buses 10. thinks
Ⅴ. 1.by bus 2. How; get 3. Does; walk 4. Howlong 5. doesn’t live
篇7:英语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测试卷
Unit 8 综合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5分)
( )1. — Excuse me, is there __________ postoffice near here?
— Yeah. It’s justnext to ___________ First People’s Hospital.
A. a; the B. the; a C. the; the D. /; /
( )2.Can you swim _______ the river?
A. near B. between C. from D. across
( )3. ---- What do you often do before goingto bed?
---- I enjoy _____ TV.
A. watch B. watches C. watching D. to watch
( )4. Look! There is a bridge _____ the river.
A. between B. across C.behind D. along
( )5. The hotel is ______ the bank.
A. across B. from C. across form D. next
( )6. — ______ can I get to the Green Hotel?
— Sorry, I’m new here.
A. What B. When C. Who D.How
( )7.—Excuse me. Where is Garden Supermarket?
—Go_____ Qingdao Street and_____ left. andyou can find it.
A. cross; trun B. across; turn to C. along; turn D. along; turn to
( )8. — Do you like the Internet?
— Yes, I __________ lots of time on it.It’s a good way (方式) to kill time.
A. bring B.spendC. pay D. take
( )9.----Is there a library in yourschool? ----___________.
A. Yes, it is. B. No, it isn’t. C. Yes, there is. D. No, there aren’t.
( )10. — Excuse me. Is there _____restaurantnear here?
—Yes, there is ____ near here.
A.a; the B. the; a C. a; one D. one; a
( )11. — How do you get to Beijing?
— By _________.
A.money B. time C. country D. air
( )12. Alice spends too much time _______computergames.
A.play B. plays C. to play D. playing
( )13.The post office is next _____ thehospital, across ____ the police station.
A. to; from B. at; of C. from; in D. in; for
( )14. — Mr.Smith lives in a ___________ neighborhood and he can’t sleep well at night.
—That’s too bad!
A. clean B. tidy C. noisy D. quiet
( )15. _______ any books on the desk?
A. There is B. There are C. Is there D. Are there
( )16.There ____ a hotel and two banks on Center Street.
A. are B. is C. has D. have
( )17. — Do I need to pay for this trip?
— No, it’s ______ for you.
A. important B. noisy C. cold D. free
( )18. --- Are there any hotels near here?
--- Yes, there`s _________ behind thebus station.
A. it B. one C. other D. some
( )19. My sister is a book lover and sheenjoys _______ very much.
A. read B.reading C. to read D. to reading
( )20.—Do you want to buy a new bike?
—Yes, I do. But I don’t have _____now.
A. problem B. newspaper C. money D. work
( )21. There _________a pen and some books inmy bag.
A. are B. have C. has D. is
( )22. The driver is sitting _________ thecar.
A. in front of B.in the front C. in front D. inthe front of
( )23.________!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the post office?
A.OK B. Hello C. Excuse me D. sorry
( )24.There aremany bookstores in our town. You can buy books_____.
A. early B. easily C. quickly D. usually
( )25. There ______ a man and three childrenin the photo.
A. have B. are C.is D.has
二、完形填空 (每小题1分,共1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DearAmanda,
How is everythinggoing with you? My birthday is coming. And on 26 evening, I will have a birthday party in myhouse. I hope (希望) you can come. But it’s 27 easy to find my place, so now I tell you howyou can get here.
Here is a 28 .It can help you find 29 my house is. Go down Long Street and don’t
30 left. Justwalk straight (径直地) for around five minutes. You can see a 31 stop on your left. You can take the No. 5 busand get off at the fifth stop. Then you are on New Street. Walk along the street and youcan see a 32 . And the neighborhood I live in is 33 the bank. When you 34 the gate (大门) of my neighborhood, pleasecall me.
On Friday, the partywill start at 6:00 p.m. Many of my friends will come. And you can also 35 your friends here. My momwill make many kinds of delicious food for us. We can sing and dance together (一起). Ithink we can have a good time that day.
Yours,
Cassie
( )26. A. Saturday B. Sunday C. Friday D. Thursday
( )27. A. very B.much C. not D. many
( )28. A. book B. map C. street D.newspaper
( )29. A. how B. what C. when D. where
( )30. A. meet B.live C. turn D. cross
( )31. A. bus B. subway C. train D. bike
( )32. A. hotel B. hospital C.bank D.supermarket
( )33. A. from B. across C. front D. behind
( )34. A. get to B. arrive C.drive D. visit
( )35. A. take B.bring C. leave D. let
三.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共30分)
( )40.Which(哪一) road should you take to goto the swimming pool?
A.Old Street. B.East Road. C.MarketStreet. D.North Road.
B
My name is Dave.On school days, I live in my school. It’s across from a bookstore. And I lovemy school because I have many friends here and my school life is colorful (多彩的). Thereis a supermarket near my dormitory (宿舍) and I often buy food andschool things in it. Next to the supermarket, there is a fruit store. And Ioften buy some fruit in it.
My name is Johnny.I live with my grandparents in a small village. I like living there becauseit’s quiet there. There is only one supermarket in the village and there is nobank there. But in the town, there is a bank. When I want to withdraw (提取) somemoney, I need to go to the town.
I am Amber. Thisis my neighborhood. It’s busy. There are lots of stores and restaurants aroundhere. My house is on a street corner (角落). Near my house, there is apost office. And next to the post office is a pay phone. Also, there is a parkin my neighborhood. Many people like to go there to do sports.
( )41. Where is Dave’s school?
A. It’s on a street corner.
B.It’s across from a bookstore.
C.It’s behind a supermarket.
D.It’s in front of a bank.
( )42. The underlined word “there” refers to (指代)___________.
A. Amber’s houseB.the park
C.the post office D. the street corner
( )43. There is only one supermarket in _____neighborhood.
A.Johnny’s B. Dave’s C. Gina’s D. Amber’s
( )44. Why does Dave love his school life?
A. Because he can have lots of delicious food atschool.
B.Because he likes his teachers in his school.
C.Because there are so many rules at home.
D.Because he has many friends and his school life is great.
( )45. What can NOT we know from the passage?
A. Dave, Johnny and Amber study in the same school.
B.Amber’s neighborhood is very busy.
C.There is no bank in Johnny’s village.
D.Dave lives in his school on school days.
C
Calvin needsto go to New Yorkfor a meeting this Saturday. It’s sunny. It’s his first time to go to New York,so he doesn’t know his way (路) around New York. The meeting is in Peterson Buildingon 34th Street and it starts at ten o’clock. He wants to get there on time, sohe asks two American boys for help.
“Excuseme, could you tell me where 34th Street is?” asks Calvin.
“Sure,” answersone of the boys. “It’s not far from here. And you can just walk along thisstreet and turn left at the first crossing. Then you can see it on your right.”
“No. Don’t listento him. He is not telling you the right place. You can just take the No. 7 busand get off at the third stop,” says the other boy.
Thenthe first boy says, “OK. But the third stop isnot 34th Street. It’s 35th Street.”
Atthis time, Calvin finds that there’s only fiveminutes left (剩下). Then he gets into a taxi (出租车) andleaves. After that, Calvin thinks he should ask a policeman for help next time.
( )46. Why does Calvin go to New York?
A. Because his home is in New York.
B.Because he needs to go to a meeting.
C.Because he goes there for a vacation.
D.Because he needs to see her mother at hospital.
( )47. Accordingto the second boy, how can Calvin get to 34th Street?
A.By bike. B. By bus. C. By taxi. D. By subway.
( )48. When does Calvin leave the two boys?
A. At 10:00. B.At 10:05. C. At 9:55. D. At 10:10.
( )49.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mean?
A. The two American boys are clever and helpful.
B.The two boys don’t tell Calvin the right way to 34th Street.
C.Calvin is sure to get lost again next time.
D.It’s important to find the best way when meeting problems.
( )50.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A. It’s a windy Saturday.
B.The two boys help Calvin a lot.
C.Calvin arrives in New Yorkin the afternoon.
D.It’s the first time for Calvin to get to New York.
四.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或汉语提示,写出单词的正确形式。(每小题1分,共10分)
51.She gets to the hotel at _____ nine o’clock.
52.My father often takes a 15-minute walk___________ this river after dinner.
53.I’ll ________ you a visit next month.
54.Please open your book and ______ to Page Five.
55.I _____________ much time reading in the library.
56.The __________ (警察) are looking for the man.
57.The bus stop is not far away from the _______ (医院).
58.There are two middle schools in this small ________ (镇).
59.It’s hard for her to _____________ (爬) the tree.
60.Hebei is in the _________ (北方) of China.
五.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
61.Many (hotel) are in town and they arevery clean.
62.Myfather (have) two bikes.
63.There (be)a book and some pensin my bag.
64.Howcan I (help) you?
65.Look!The police (eat) under atree. B:
66.__(be) there any apples in the supermarket?
67.Goalong (three) Street and turnright.
68.Youcan turn right at the first (cross).
69.Canyou tell me how (get) to the library?
70.There (be) a chair and three desksin it the room.
六.句型转换(每小题2分,共10分)
71.Thepay phone is behind the library.(改为同义句)
Thelibrary is the pay phone,
72.Thebank is near the park.(对画线部分提问)
the bank.
73.Thereare three boys in the classroom.(对画线部分提问)
boys in theclassroom?
74.Arethere any pencils on the desk?(作否定回答)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75.Thereare some hotels on Bridge Street.(改为一般疑问句)
hotelson Bridge Street.
七、根据汉语意思完成句子,每空一词(含缩写)(每小题1分,共5分)
76.这些书你可以带走。它们都是免费的。
Youcan _____________ these books away. They _____ _____.
77.我爸爸花很多时间跟我一起读书。
Mydad _________ much time _________ with me.
78.要想到那家超市,你必须穿过大桥街。
Toget to the supermarket, you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Bridge Street.
79.警察局在邮局对面。
Thepolice station is __________ ___________ the post office.
80.在第六大街有两家水果店。
__________________ two fruit stores on Sixth Street.
八.任务型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阅读下面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Mrs. White’s house isin a small town. Near Mrs. White house, there is a new shopping center. And theshopping center is between a park and a restaurant. There is also a bank infront of the center.
Mrs. White enjoysshopping on weekends. And her husband (丈夫) always pays for all thethings she buys.
“Look, Bob. Is this shirt beautiful?” Mrs. Whiteasks.
“Yes. How much is it?” he says to Mrs. White andpays for it.
Every time Mrs. Whiteis going to say something, Bob often says “All right. How much is it?” to her.Sometimes when Mrs. White spends all the money Bob takes, Bob will go to thebank to withdraw (提取) more money.
At about 8 p.m., Bobis tired (疲劳的) and he wants to go home. At this time, Mrs. Whitelooks up at the stars and says, “Look, Bob. Are those stars beautiful?”
“All right. And how much are them?” Bob answers (回答)quickly.
81.Where does Mrs. White liv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Where is the shopping cent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What does Mrs. White enjoy doing on weeken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Who is Bo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5.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do you think Bob likes shopping?
————————————————————————————————
86. 九、书面表达 (共10分)
假如你是黛茜(Daisy),你的英语老师要求你班同学每人买一本英汉词典,你打算周六上午和你的同学安妮(Anne)一起去先锋书店买。请根据下列图示,写一篇60词左右的信件,告诉安妮去书店的路线。
Unit 8 综合测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5分)
1-5ADCBC 6- 10 DCBCC 11-15 DDACD 16-20 BDBBC 21-25 DDCBC
二、完形填空 (每小题1分,共10分)
26-30CCBDC 31-35 ACDAB
三.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共30分)
36-40ABDCB 41-45 BBADA 46-50 BBCDD
四、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或汉语提示,写出单词的正确形式。(每小题1分,共10分)
51.around 52. along 53. pay 54. turn 55. spend
56.police 57. hospital 58. town 59. climb 60. north
五.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
61.hotels 62.has 63.is 64.help 65.are eating
66.Are 67.third 68.crossing 69.to get 70.is
六.句型转换(每小题2分,共10分)
71.infront of 72.Where is 73.How many are there
74.No,therearen’t 75.Are there
七、根据汉语意思完成句子,每空一词(含缩写)(每小题1分,共5分)
76.take; are free 77. spends; reading
78.have to cross / must go across 79.across from 80. There are
八.任务型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81.In a small town. 82. Between a parkand a restaurant.
83.Shopping. 84. Mrs. White’shusband. 85. No, he doesn’t.
九、书面表达 (共10分)
Dear Anne,
On Saturday morning,we can go and buy a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in Xianfeng Bookshop together.
First we need to walk alongHuayuan Streetand turn right at the first crossing.And then we walk on Long Street. After we walk past a post office, we can turnleft to Shanghai Road.Then we can see Xianfeng Bookshop. It’s just across from Jiari Hotel and behindthe bank. It’s easy for us to find it.
Yours,
Daisy
篇8: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有关秦朝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秦朝刑罚严酷,其中一人犯罪就要杀掉三族的叫“族诛”
B. 秦朝末年先后发生了陈胜、吴广和项羽、刘邦两次农民战争
C. 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D. 秦末农民战争的决定性战役是巨鹿之战,此后秦朝一蹶不振
2. 楚汉战争中,刘邦打败项羽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善于用人 B.后方巩固 C.战术正确 D.赢得民心
3. 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
A.修筑长城 B.地方设县 C.使用圆形方孔钱 D.使用小篆
4.秦国在军事实力上对六国形成优势的事件是( )
A.商鞅变法之后 B.战国中后期
C.嬴政在公元前246年即位后 D.长平之战后
5.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
A.刀形币 B.蚁鼻钱 C.铲形币 D.圆形方孔钱
6.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 )
A.树立秦的形象 B.加强思想控制
C.限制人们的言论 D.禁止儒学传播
7.为解决运输上的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把哪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
① 长江 ② 黄河 ③ 珠江 ④淮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⑤
8.秦时修筑长城的目的是抵御下列哪个少数民族的进攻( )
A、越族 B、匈奴 C、夷狄 D、突厥
9.西汉初年统治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
A、平定 “七国之乱” B、恢复发展生产
C、学习秦朝的政治制度 D、加强中央集权
10.平定“七国之乱”,使汉朝统一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的统治者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11. 初一学生林珊在古字画市场发现一副蔡伦的字,摊主说是秦朝时期的,非常珍贵。但林珊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当即指出,古字画上的字只可能是什么时期的( )
A、西汉以前 B、西汉初期 C、西汉末期 D、东汉时期
12.下列关于《伤寒杂病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著作 B、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C、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法 D、介绍了“麻沸散”与“五禽戏”
13.小李在旅游胜地看见高大的佛像,给妈妈介绍说:“佛教起源于古西域”。妈妈笑着说不正确。你认为佛教源自( )
A. 古中国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波斯
14.《史记》叙述的是( )
A.从夏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B.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史事
C.从西周到西汉的史事 D.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1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 )
A.秦朝 B.商朝 C.西周 D.西汉
16.x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时间是( )
A.公元前138年 B.公元前1 C.公元前 60年 D 公元 60年
17.“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 )说的,他的( )被鲁迅称赞为( )
A.班固 《汉书》“史家之绝唱” B.司马光 《资治通鉴》 “绝唱”
C.司马迁 《史记》“史家之绝唱” D.班超 《后汉书》 “绝唱”
18.西汉后期一队商人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将丝绸等货物运到西方,反映商人途中经历不正确的是( )
A、大批匈奴人抢夺他们的货物 B、看见魔术艺人吞刀吐火
C、半路休息吃着葡萄、石榴 D、看见天竺僧人传授佛经
19.张骞第一次通西域往返路线正确的是( )
A.长安—陇西—阳关—大宛—大月氏—玉门关—陇西—长安
B.洛阳—陇西—玉门关—大宛—大月氏—玉门关—陇西—长安
C.长安—陇西—阳关—大宛—大月氏—玉门关—陇西—洛阳
D.长安—陇西—玉门关—大宛—大月氏—阳关—陇西—长安
20.下列有关道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道教起源于西域地区
B.东汉后期,民间流行神仙方术与道家思想结合
C.道教宣扬修身养性、炼丹服药
D.它的主张体现关注现实、重现世
二、非选择题:第21题10分,第22题5分,第23题9分,第23题6分,共30分。
21、材料分析题:(20分)
材料一 “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医药、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集中焚毁。他又把暗中诽谤他的儒生400多人,全部活埋。”
材料二 “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阅读材料后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的内容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2)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3)材料二中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什么建议?
(4)汉武帝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5)试比较两位皇帝做法的异同点?
23、连连看:
1. 项羽 纸上谈兵
赵括 揭竿而起
陈胜 约法三章
刘邦 破釜沉舟
2. 秦朝 孔子开创儒家学说
西汉 道教在民间兴起
东汉 佛教传入我国
春秋 西安兵马俑
24、穿越时空隧道,我们又来到了西汉王朝。下面请你以记者身份采访汉武帝,了解西汉的大一统格局。请你就此设计三个问题。
问题一:
问题二:
问题三:
篇9: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B 2、D 3、B 4、D 5、D 6、B 7、C 8、B 9、D 10、D
11、D 12、B 13、B 14、D 15、A 16、C 17、C 18、A 19、D 20、A
二、非选择题:第21题10分,第22题5分,第23题9分,第23题6分,共30分。
21、(1)焚书坑儒;(2)加强思想统治。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统一言论和思想;(5)两个事件的目的和实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都是文化专制主义的表现。两个事件的方式和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其他的思想文化进行极粗暴野蛮的破坏,结果并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了秦的灭亡。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促进大同一的形成与巩固。
22、秦长城把战国时期分段长城连接在一起,更长更牢固。秦长城不仅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而且它横亘在游牧区与农耕区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游牧民族的冲击,保护了长城以南农耕文明的发展。
23、(略)
24.学生的问题与大一统相关,言之成理即可。答案示例:问题一:请问汉武帝:您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思想上的统治?题二:陛下,请问您是如何解决诸侯王势力膨胀的问题的?问题三:尊敬的汉武帝,请问您又是如何强化监察制度的?







